【安姓氏世代脉络】中原安氏联宗编谱说明

    中华安氏网 2009年3月2日 释延暮提供



  【安姓氏世代脉络】
  中原安氏联宗编谱说明

                   中原安氏联宗编谱说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特别是中原灿烂文化之传播发扬,无不得力于氏族文化的底蕴和儒释道文化的深厚功力。我始祖在融合民族、传播学术思想、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了不朽贡献。考我安氏,源于轩辕。黄帝嫡嗣次孙名安,封于“西土”,建国安息。另考商有期康宁者,其子孙谓宁者安也遂以安为姓,其子孙亦少。周有大夫封于安邑,其子孙去邑而为安氏,子孙不传。有汉自西土来长安者太子安延息入侍大汉皇帝。其子孙甚众。安息国传位至太子安清时,清字世高,淡薄名利,“让位从佛”,离妻舍子,居深山潜心修证,通小乘精汉语。汉桓帝建和二年他来到东土洛阳,从事佛经翻译,历二十余年译佛典百余卷。为佛经汉译第一人。世人称道,顶礼漠拜。后安清留居内地。其子孙扎根中原,世代繁衍。安氏根源另有支派,据《唐书》载,唐代西域阿姆河、锡尔河两流域有安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一带),与汉族同化后以安为姓。又《魏书•官氏志》载,北魏时鲜卑贵族安迟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入中原后改为安姓。但这两支传后亦少。抑知千枝一本,万流一源。故而我安氏宗族首推黄帝为鼻祖,帝次孙后裔安清为始祖也。安清后裔在中原迅速状大,不断向外迁徙,以凉州、姑臧、武陵发展最盛。元朝未年,政治腐败,统治异常残酷,终激起天怒人怨,农民起义蜂起,战争灾荒频乃,元帝国在镇压义军战争中,涂城掠地,烧杀掠劫,中原地区灾难更加严重。万户萧疏,满目凄凉。兵燹之外,水旱瘟疫,频频不断,河流“决溢泛滥,漂没房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舍多成荒墟。水灾过后,伴随而来的旱、蝗、瘟疫,已到了“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的境界,道路榛塞,人烟绝断。所剩无几灾民,背乡离井逃命他乡,又沿途食宿无着,多数命断饿途。中原大地己成“千里无鸡呜,尸骨遍荒野”。明初为了巩固统治地位,采取移民屯垦措施,移地狭口多之山西民众为地旷民稀之中原,我祖先才有机会重返老家河南。从此太行伏牛尽遍晋民足迹,河洛大地充满移民居落。从此我安氏先人扎根于中原文明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又得以发展状大。至今港台欧美等地,皆有我安姓族人繁衍生息。我安氏源出圣人,敦论本份,有祖宗神灵庇佑,贤达泛泛:或行大道者,有始祖清,弃王位守戒律,救苦救难西来,扎根中原东土;或行大义者,有唐代金藏祖,剖胸救主,义封国公;或行大忠者,有后唐重荣祖,耻石敬塘为儿皇帝,起兵伐贼,因寡不敌众,战死疆场,节气凛然,万古留芳。或大智者,有曹魏安同公,济世之才,见称于世。或具傲骨者,有不慕功名、博学好古的大嵬祖;有刚直不阿、不畏权势的东林党代表人物希范祖,还有反李氏鸿章投降卖国,直言敢谏冲撞西太后的清代编修、被慈禧革职后因奇材而启用充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著有《四书讲义》《诗文集》等留传于世的维峻祖。至于我安氏雅人名士难更朴数,能工巧匠枚不胜举。篇幅有限,孰不冗述。祖宗之德,百世流芳,祖行祖德,孰可轻忘。修谱联宗,族人所望。现今我中原安氏,人丁兴旺,事业隆昌,寻根认祖,众望所向。但中原安氏迁自多处,脉系难辩。原有家谱,多有失散,少数留存,残破不堪。但我族人,不畏其难。考证探研,追根朔源。有人长年奔波,访老问贤;有人慷慨解囊,捐资献款。特别是我安氏垣曲族人安德天和安思和等先生到河南访寻流失到河南的马村安氏后裔,开启了我中原安氏修谱之先声。促进了我中原安氏联族汇谱工作的开展。余族人中原安氏十八世孙安信先生,四方串联,启修谱惠家之能事,舍资募款,筑安氏联族兴隆之基石。在他的努力及族内诸同仁配合下,历经数年努力,上合天意下遂人愿的“中原安氏联席会”终于2007年11月26日在龙门西山洛阳凤翔山庄召开。来自中原三十余地一百六十余支脉传人一致认为我中原安姓族人虽源出多地,根系难辩,但千枝一本,万流同源。无论来自洪洞或垣曲皆同一始祖。凡我后裔子孙尝念木本水源之情,以起尊祖敬宗之思,追远维殷,睦族敬宗,使先人无量功德惠光普照;共同努力,扶持后代,愿子孙万代族脉绵长。 经年余的努力,家谱初稿既是。但因时间有限,经验不足。有大量工作还待以后继续补证。舛误遗漏之处,在所难免。冀后辈有志续谱者,博考而祥补焉!

                      中原安氏家谱编篡委员会 2008年11月25日

                        系中原安氏17世孙 熊耳居士释延暮 提供


分享按钮>>【安姓氏世代脉络】中原安氏联谊会第二次会议决议
>>数学双星华蘅芳华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