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论坛贴精选】安德义德行卷解读(一)

    中华安氏网 2009年6月9日 安双通提供



  【安氏论坛贴精选】安德义德行卷解读(一)

  安德义德行卷——至忠篇解读(一) 
  时间:2009-06-06 16:1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安德义 查看: 19次 
  【原文】 
  1、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④?传不习乎?⑤” 
  《论语•学而篇》 
  【注释】 
  ①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是孔子最小的学生之一,小孔子46岁。他性格内向,处事谨慎。 ②三:确数,即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三省:即从三个方面进行自我检查。身:自身、自己。 ③为:介词,替、给。忠:尽心竭力。 ④信:信实、诚信。 ⑤传:传授。 
  【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要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尽心竭力了吗?和朋友交往,信守诺言了吗?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我温习了吗? 
  【解读】 
  曾子的三个问句,用“不 …… 乎”句式,使义脉内通,问而不答。今天读来也似问给后人回答,蔼然亚圣之风,谆谆教诲,如在耳畔,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这是孔门弟子每天正心修身的课程,三省的“三”字是实数,不是虚数,即从“三个方面反省”。首先是“忠”。“忠”是尽心竭力以爱人,忠表现在多方面,对工作,“居之不倦,行之以忠”,表现为敬业之忠;“臣事君以忠”,对上级,对领导,对君王尽心竭力,表现为忠君之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从道不从君,表现为忠道之忠。另有“大忠”、“次忠”、“下忠”之分。曾子每日慎独静坐反思,所虑之“忠”,应包含诸多内容。第二是“信”。“信”即仁爱之心表现在对朋友的友爱。友爱的基础即讲信用,“信”是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軏,小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为政篇》)“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信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卫灵公篇》)“忠”“信”是儒家文化道德条目中重要的两条,是进德之本。第三条是“习”,是修业之本,“习”即温习,在实践中操作,履行所学到的知识,所谓“身体力行”,“躬行履践”,皆是“习”的范围。进德修业是孔门弟子旦夕不忘的大事,尤其是孔门高足曾参更是如此。 
  作者:安双通 (2009-6-8 22:15:40)  

  【原文】 
  2、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①,执事敬②,与人忠。虽之夷狄③,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篇》 
  【注释】 
  ①恭:庄重。“恭”主要指言语行动等外表。 ②敬:严肃认真。“敬”主要指对事的态度。 ③夷狄:我国古代称东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为夷狄。 
  【翻译】 
  樊迟问怎样做才算仁。孔子说:“在家独处时望重恭敬,办事时严肃认真,对待他人忠心诚实,即使到了夷狄地区,这三种品质也不能丢弃啊。” 
  【解读】 
  樊迟问仁,孔子答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张问行,孔子答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卫灵公篇》。”颜回西行,问“何以为身”,孔子答曰:“恭敬忠信,可以为身,恭则免于众,敬则人爱之,忠则人与之,信则人恃之。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必免于患,可以临国家,何况于身乎?”三弟子所问不同,孔子所答则一致。为身,即修身。可见,“仁”需“行”,“行”需“修身”,“修身”又需“仁”,“仁”又通过恭敬忠信表现出来,“恭主容”,“貌思恭”,仁善之貌。恭则免于众,即“免辱于众”,恭则不受他人羞辱。“敬则人爱之”,“忠”,尽心竭力为忠,忠有忠道、忠君、忠事、忠人之分。“忠”,孔子强调的是“与人忠”,曾子“三省”之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他们首先说的是“忠人”,无仁爱者必无忠心。“忠则人与之”,你对人忠诚,别人则多支持你。问“仁” 问“行”问“为身”,合观则是内有仁德修身方可通行天下。“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夷狄”意近“蛮貊”,也是颜回西行所行之地。可统称为边鄙荒漠之地。“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一句当可两解,似也应作两解。 
  一解:“恭、敬、忠、信”四种品德,虽然到夷地那样边鄙荒漠之地,也不能抛弃。“弃”动词,省宾语,为弃德。 
  另一解:你有三种或四种美德为身,虽然到边鄙荒漠之地,别人也不会抛弃你,因为你有美德在身,“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大家爱你,支持你,并且依靠你。“虽蛮貊之邦”亦畅行无阻,如此解,“弃”省略的则是动词补语,即“弃于人”,意思是被人抛弃。不可弃,则是不被人抛弃。“人爱、人与、人恃,自在被人拥戴之列,何弃之理。揆之子张问行,颜回修身,当知“弃于人”之解亦可通。
两解合观,更见情趣,一解为“内不弃其德”, 
  二解为“外不弃于人”,内修则外行,内仁则外达,修仁德以达行天下,天下不弃。 
  作者:安双通 (2009-6-8 22:16:17)


分享按钮>>【安氏优秀人才录】裕固族天下头目都姓安
>> 上官仪与上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