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论坛贴精选】《中华安氏通谱》综述3

    中华安氏网 2010年7月24日 安志民录


  【安氏论坛贴精选】《中华安氏通谱》综述3

  安姓氏族的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孙安的后代,属于以国名为氏。
  远古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有个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了帝位;次子叫安,被封于西戎,他到西戎后建立了安息国(古帕提亚帝国,今伊朗),其王族后代皆以国名为姓氏,称安帕提亚氏,以后,两相途远,逐渐失去了联系。
  到了汉朝时期,汉武帝刘彻派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抵达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又开始有了往来。
  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后,他不愿当国王而向往佛学,想当僧人,于是就将王位让给叔父,自己出家为僧。
  东汉桓帝刘志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清回到祖籍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便定居了下来。
  安清一生除了宣传佛教,还专门从事佛经翻译,在以后的二十年中,安清共译佛典九十五部、一百十五卷,为中国早期的佛学传入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编译的经典《修行道地经》共三十五种四十一卷,现存二十二种二十六卷,皆属小乘经系列。
  在安清的后裔子孙、以及当时随同太子安清一同入汉的侍从随员们,皆以原国名的汉译名称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安氏正宗。
  有相当一部分安氏族人多尊奉安清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据《五侯昌后图书本传卷一》载:“太祖禹,乃太昊黄帝之玄孙,姒氏也。娶妻涂山氏之女。德顺元年(前2205年)二月既望、迁都安邑。将子姬宣,名启、赐姓安。”以邑为姓安始此。在西南的重庆市、四川、贵州、云南和中南的广西、湖南、湖北恩施地区,均有谱牒记载;在贵州德江县梨子坪,重庆市南川县安氏祠堂碑文亦有记载,皆属中原又一支安姓。
  安姓在历史长河中,遭受世俗变迁,改朝换代,年年战争,服役屯兵屯田,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大量内迁外入移民,渗混融化,加上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而一迁再迁,寻求其生息繁衍。如启之子武观与太康争位失败而北遁。帝履癸失国而南逃巢湖,安氏后裔四方逃散,有的成为越族先民。秦皇无道,安子璋归隐。王莽篡汉位,安龙、安蛟回朝明铠骂殿而逃奔西北。西晋安屈随先世避乱逃至辽东。河北赞皇进土史部勋司主事安佑祖先是从山西迁居。历代安姓人因天灾人祸避乱求生,从山西、山东、逐迁河北,复迁至东北地区和朝鲜者不少。《中华姓氏大辞典》载:明清时去赠寻(罗)甸军民府土知,安龙州土知州有安姓,经查证属中原安姓,是[南宋]安崇诚奉旨入黔平叛,定居黔南的四子安赞授任水西都督罗甸,大定府昭武将军,后裔有安定海承袭土司职。现居甘肃、泰安、天水、甘谷、景秦、武威;陕西宝鸡、延安、子州、绥远;河南登丰;山东泰安、东阿、昌邑等县(市)安姓人,一致认定祖先是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来的。
  1949年,在建设中,安姓人离本土,迁新地工作者甚多。可以说历代安姓,无论何因离乡背井,到达新地生息,都与当地民族和睦相处,学会语言,接受民族风俗习惯,相互通婚繁衍后代,久而久之,逐渐融合或同化。正因为此,安姓人散居在全国各地。生自在汉、鲜卑、回、藏、壮、满、傣、蒙古、僳僳、布论、裕固、饧伯、达翰尔、土家等多个民族之中,皆有安姓人,他们虽然各改其民族成份,但宗根仍在中原世系。
  以上两支,皆属中原安姓,同一宗根。

  第三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安迟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吐谷浑部中有安迟氏族,后被鲜卑拓拔部所吞并。
  北魏王朝建立后,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迁都洛阳后实施全面汉化改革措施,将其改为汉姓安氏,其后代多称安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昭武九姓,出自唐朝时期昭武九国之“安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朝时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以原国名“安国”为氏留居中原,并逐渐融合到汉族之中,后省文简化为安氏。
  1、源于侯氏,出自西汉时期安国,属于以先祖爵号为氏。秦朝灭亡后的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曾派侯公去和项羽谈判,协商以古运河鸿沟为界,平分天下。这位侯公后被汉高祖刘邦赐封为安国君,后裔子孙便以先祖爵号称安国氏,如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公元前140~前87年)著名的谏议大夫、终军使者安国少季,就是其后裔子孙。该支安国氏族人后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2、源于夷族,出自唐朝时期昭武九姓中的安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唐朝时期“安史之乱”中的祸首安禄山,原为康氏,是“昭武九姓”中康国人的后裔,后随继父姓冒姓为安氏,其后代遂以安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奚族,出自唐朝时期奚族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朝时期,有回鹘民族、奚族人,之中有人以“安”为汉姓留居中原地区,并逐渐融合到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回族,出自唐朝时期由西域阿拉伯地区来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嘎宛思,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安氏是中国回族的古老姓氏之一,为回族著姓。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由西域阿拉伯地区来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嘎宛思,留居中原,因其名首音与王、安、万音相谐,故其后裔子孙便依汉俗改为汉姓王氏、安氏、万氏。
  另外,安息国人(今伊朗)安腓汗之子安附国,于唐贞观初年(公元627年)率部族五千余人来华定居,被唐太宗安置在维州(今四川茂县),后被授封左右卫大将军、定襄郡公的安息(今伊朗)人安腓汗其子安附国(右戍卫大将军、进爵为开国子)、其孙安思抵(右王铃卫将军、北平县公)。安思恭(高宗时任鲁州刺史),也是安姓回族的早期先民。
  其后,明朝时期来中国的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岛)苏禄东王巴都噶;叭喀刺的第三子巴都噶;安都鲁,后裔融入回族后,也取汉姓为安氏,现其家族主要在山东德州、天津两地繁衍。
  另据《姓氏考略》载,安姓是以国名为姓氏。古代安息人或安国(乌兹别克布哈拉一带)人来中国自居不归者,以安为姓。《通志;氏族略》也载,安姓出自安西王后代。《唐书;宰相世系表》也称;“安氏,……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复入中国,以安为姓。”历史上的安息国在今伊朗高原东北部,是我国开通丝绸之路,扩大中西亚贸易交往的必经之地,也是许多留居中国的穆斯林之故国。安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及西北地区。

  第七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初期蒙古诸部,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
  明朝时期,有前元朝蒙古族人孟格、达色等族人归附大明政府,其后皆被明太祖朱元璋赐汉姓为安氏,意为“安分守己”,其后代子孙以汉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明、清两朝时期,在西南地区生息的彝族中有沙玛氏、村密氏、吉巴氏等众多部落,后在中央王朝政府推行的改土归流运动中,均流改汉姓为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志》记载:
  达斡尔族阿尔丹氏,世居黑龙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dan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达斡尔族阿尔丹氏多改汉姓为安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锡伯族安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锡伯族,世居普塞屯村(今辽宁大连庄河)。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ngiya Hala。
  清朝中叶以后,锡伯族、满族安佳氏多改汉姓为安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钦定八旗通志•烈女传》中记载:
  ⑴.满族额勒赫氏,满语为Elhe Hala,汉义“平安、康泰”,世居绥分(今黑龙江东宁)、爱珲(今黑龙江黑河爱珲)、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安氏。蒙古族中原有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化为满族姓氏后,其后均改汉字单姓为安氏。
  ⑵.满族昂刚氏,亦称昂冈氏,满语为Aangang Hala,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世居乌兰塔塔尔(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一带(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安氏,少数为汉姓刚氏、冈氏。
  今称满族的昂刚氏源出喀尔喀蒙古的分支鄂冈部,若如此,则昂刚氏就是源出蒙古族,而非满族。这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外夷,出自清朝时期沙俄侵略军俄罗斯族、哥萨克族战俘,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对于俄罗斯战俘,康熙大帝一再谕命给予宽大,妥善安置,并赏给衣帽,授予官职:“宜番,授给骁骑校;鄂噶番、席图颁、机里郭礼(吉礼过里)、鄂佛那西、马克西木,俱授七品官。伍朗各里身为佐领长官(亦称佐领),官居四品。”驻于北京城东直门内胡家圈胡同,还为他们专门设立了一所东正教教堂即“圣尼古拉教堂”(罗刹庙、北馆)。
  康熙大帝优待俄罗斯降人,也并非简单的宽大为怀,在很大程度上是着眼于黑龙江流域对俄作战的需要。事实上,这些俄罗斯人在编入满州八旗后,其中的一部分很快又被送往黑龙江的前线。在前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侦察敌情和招降。如骁骑校宜番,先曾招降俄罗斯,后受命进入雅克萨城侦察敌情。他们在阵地前向自己的同胞喊话,号召他们投降博格达汗(即康熙大帝)。
  这种攻心战在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的“第二次雅克萨之战”中取得了奇效。“俄罗斯旗人”不仅参加了第二次雅克萨之战,而且在关键时刻立有殊功。这些俄罗斯“旗人”,后来由康熙大帝赐其姓氏皆为安氏,意为“安卫大清”,押留中国,禁止返俄。这批战俘人数为一百二十九人,其后代遂以安为氏,后逐渐融入汉族、满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三个渊源:即墨梁、梅、白、安四姓的來歷
  居住在即墨鼇山衛鎮、溫泉鎮、龍泉鎮的梁、梅、白、安(安已遷至膠州)四姓是同宗。現將這段歷史的資料整理如下。
  五百年前,明王朝所轄蒙古有個瓦刺部,也稱韃靼國,每年一次來北京向朝廷進貢。這次進貢聲勢浩大,以兩千人馬號稱三千,其目的是爭取皇上的信任和支持。朝內禮部王振(司禮監)令禮部點驗人數,發現虛報,便決定這次瓦刺部進貢所提出的要求,只允准十分之二。
  瓦刺部首領大憤,聯絡各部(東至遼東,西至大同)入犯。明軍戰死不少,節節敗退。明英宗拒忠臣言而輕信王振,御駕親征,於土木堡被擒,史稱“土木之變”。皇帝被擒,眾官議論,有此危難都是王振一人主使,護衛將軍樊忠將王振殺死。
  英宗擄去瓦刺,由伯顏帖木耳安排一切,仍享受皇帝待遇。朝中不可一日無主,由皇太后作主,扶另人登基,替代了英宗。當瓦刺挾英宗逼近北京,又想挑起戰端時,明將於謙率軍出擊,打敗了瓦刺軍。一年後,雙方議和,瓦刺首領為英宗舉行登基儀式,餞送還京。伯顏帖木耳送英宗至野狐嶺口,貢送禮物若干,還令部下率五百騎送英宗回京。後來,這五百騎便沒有再回瓦刺,留在中原從了明軍。
  七年後,通過“奪門”復辟,英宗重新登皇帝位。英宗對當年護駕他回京的瓦刺軍人或獎或封。其中,有兄弟四人因敦友從軍,樂勤王事,英宗對其四人賜姓、賜名、封官。賜伯哥帖木耳為梁姓,答失帖木耳為梅姓,脫脫帖木耳為白姓,哈喇素木耳為安姓。為了便於他們與漢人聯姻,又賜名,分別為梁頻禮、梅克貞、白京世、安志全。封梅、梁為指揮使,白、安為附千戶。
  兄弟四人定居鼇山衛,皇上各賜良田400畝,皿器64件。即墨這四姓,從清道光年到1936年,修過五次四氏合譜,統一輩號,譜書仍存於世。

  :明英宗(中文名: 朱祁镇)男 年代: 明代;民族: 汉;生卒年: 1427—1464;相关事件: 三杨辅政 土木之变 夺门之变;相关人物: 于谦 曹吉祥 朱祁钰 王振 石亨;
  1、生平简介:
  明英宗(1435-1449,1457-1464),即朱祁镇(1427-1464),宣宗长子。宣德三年(1428年)立为皇太子,九岁即位。年号正统。初期以三杨辅政,后宦官王振专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为瓦剌所俘。弟王朱祁钰即位,遥尊为太上皇。次年释还,居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发动夺门之变,迎复位,改元天顺,废景泰帝,杀于谦,信用石亨、曹吉祥等。在位期间,爆发叶宗留、邓茂七起事。天顺末年,荆、襄流民酝酿起事。八年病重,命废除宫妃殉葬制。卒葬裕陵。
  2、由此推断,即墨安氏的受姓时间应该是公元1457年;
  3、各姓得姓始祖:伯哥帖木耳為梁姓,答失帖木耳為梅姓,脫脫帖木耳為白姓,哈喇素木耳為安姓。為了便於他們與漢人聯姻,又賜名,分別為梁頻禮、梅克貞、白京世、安志全。

  第十四个渊源:“安陵”“安”姓:
  1、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魏国贵族安陵君的封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史籍《史记·魏世家》中记载,安陵氏(安陵国,今河南鄢陵),为战国时期魏国贵族安陵君的封国。
  魏国的安陵君,名叫魏无忌,他是魏襄王魏嗣(公元前318~前296年在位)的亲弟弟,被封在安陵国,史称“魏安陵君”。 安陵君曾在周郝王姬延五十八年(魏安釐王魏圉二十年,赵孝成王赵丹九年,秦昭襄王赢稷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窃符救赵”,以八万精兵解了秦军对赵国的邯郸之围,之后联合楚、赵之军,一举击败了强大的秦国军队。
  但此后魏国的历代君主魏安釐王魏圉、魏景湣王魏增(魏午)、魏王魏假等昏聩皆无能,在魏安陵君联合魏、楚、赵三国击败秦国三十二年后的秦王赢政二十二年(魏王魏假二年,公元前225年),魏国最终被秦王嬴政派大将军王贲攻灭,但在当时却未攻击仅五十里方圆的安陵国。
  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最终统一全中国后,安陵国才自然随之灭亡,国人贵族们皆被迁为秦国之民。
  在魏安陵君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故国之名为姓氏者,称安陵氏,后又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姬姓安陵氏、安氏皆尊奉安陵君魏无忌为得姓始祖,且不与芈姓安陵氏、安氏合谱。
  2、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君主给宠臣缠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楚国宣王熊良夫执政时期(公元前369~前340年),将自己宠爱的大夫熊缠封于安陵邑(今河南固始陉山一带),史称其为“安陵缠”、或“楚安陵君”,以与“魏安陵君”区别开来。
  在楚安陵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安陵氏,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芈姓安陵氏、安氏皆尊奉安陵君熊缠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姬姓安陵氏、安氏合谱。

  第十五个渊源:裕固族安姓
  历史上裕固族曾长期保留古老的部落(又称“家”)组织,每个部落由若干户族(氏族)组成。新中国成立前后,裕固族共有10个部落、29个户族。每个户族的名称又起着“姓”的作用。因此,裕固族的传统姓氏就有29个。现在裕固族通行的单字汉姓,都是由这29个本民族姓氏名称音译或意译而来的。如安帐-安、索嘎勒-索、托鄂什-妥等。其中“安”姓是大姓。因为过去统辖各部落的大头目和各部落头目都姓安,故有“天下头目都姓安”的说法。

  关于裕固族安姓的由来,在裕固族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裕固族迁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王子召集大家商量,要派人去京城求见皇帝办些事情,可很多人都胆子小,不敢去。当时,有个勇敢善骑的青年说:“我去”,并要求王子:“我去晋见皇帝,如果皇上把我杀掉就算了,若事情办成了,就得让我当头目”。王子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这个青年便骑马去了京城,见了皇帝,禀报了事情的原委,皇上欣赏他的才干,把问题给他解决了。临走时,皇上问他姓什么,他没有听懂,只顺手拍了一下马鞍,便扬鞭而去。皇上误以为他姓“安”(与鞍谐音),遂赐为“安”头目。这位青年回到部落后,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欢迎他,他向王子和乡亲们叙说了晋见皇帝的经过。王子也履行诺言,封他和他的兄弟们为头目。他有兄弟七人,分领七个部落,称为七族。之后,七族头目便都姓“安”了。
  裕固族的安姓,可上溯至五代、北宋时的回鹘人,如安盐上、安铁山、安进、安殿民等。这些回鹘人都是受五代、北宋王朝敕封的甘州回鹘官吏,说明安姓有着悠久的历史。
  裕固族安姓,是安氏大家族的一支。

  文章来源: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工种信息网
  安建坤 (2009-11-19 14:48:14)
 

 

 


分享按钮>>【安氏论坛贴精选】《中华安氏通谱》综述2
>>【安氏论坛贴精选】《中华安氏通谱》上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