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当代人物录】安冉 安玉仁 安文化 安计芳等

    中华安氏网 2010年9月11日 安双通提供


【安氏当代人物录】安冉 安玉仁 安文化 安计芳等

[升达学院]:艺术系青年教师安冉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入围奖 2009-12-11
  11月20日至27日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在广州隆重举行。我院青年教师安冉深情演唱了《梁祝新歌》等两首作品,荣获声乐(民族)复赛入围奖,为升达赢得了荣誉。
  中国音乐“金钟奖”由中国文联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与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电影金鸡奖并列为国家级艺术大奖。本届“金钟奖”评委汇聚了我国声乐界、教育界众多权威专家,包括徐沛东、金铁霖、吴雁泽等德高望重的顶尖级教授,还有国家级表演艺术家李谷一、殷秀梅、吕继宏、宋祖英、张也等。比赛汇聚了全国包括总政歌舞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306名选手参加,好手如云,竞争激烈。代表我省征战大赛仅有安冉等2名选手。
  安冉是我院艺术系声乐教师,200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后进我院任教,目前担任系教研室主任。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她注重专业素质提高,坚持利用休息时间自费到中国音乐学院深造。3年来,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屡屡获奖,其中,2006年参加武汉“樱花杯”声乐大赛获民族组二等奖; 2009年参加河南省第四届声乐器乐大赛获民族组一等奖。


纸上的雕刻—记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师安玉仁先生
现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师的安玉仁先生是我省长安人。他在借鉴前人刻纸技法的同时,在承传中另辟蹊径,别开生面。 首先是题材,传统刻纸多是一种具有鲜明...

参加两项卫星工程
记退休教师安文化
2010年是北京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的大庆之年。值此时刻,作为一名已经退休十六年的老教师,回顾往事,浮想联翩。我是1954年9月入校的普通学生,至今算来已近56年。对我来讲,可以说我的一生都是在北理工度过的。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没出过校门。受党的教育多年。一路走来,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其中最值得我记忆的往事,要算是我参加的两项卫星工程了。现在把这些往事及感受如实地记述出来,算是我对母校北理工70周年的一份小小的礼物。
  “尖兵一号”侦察卫星工程大会战那是在1967年的11月的上午,工程光学系摄影仪器教研室的部分同志突然接到通知,到6号教学楼六层东侧的一个大实验室开会,同时参加会议的还有科学院光机所的十几位老同志。
  那次会上,我国光学界的泰斗王大珩学部委员(后来改称“院士”)突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他讲:“现在不要打派仗了,大家都要静下心来,为国家干一些事情。我们要搞的工作就是尖兵一号侦察卫星。现在是11月份,因此我们的工程组就叫‘6711’工程组”。
  与会同志,对于眼前这个新的战斗号令,个个都充满着激情,备受鼓舞。于是大家立即满腔热情地投入这一有意义的新的工作。从此,就拉开了尖兵一号卫星大会战的序幕。
  在那个年代,六号教学楼的工作条件是很差的,室内很冷,我们工程组的同志们就从锅炉房抬来煤,自己点上炉子取暖。王大珩院士还为我们订阅了报纸、杂志,大家备受关爱。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主机的总体方案论证。大约经过了约三周左右的时间,我们“6711”工程组又移师前门珠市口华北光学仪器厂。“尖兵一号”工程由方案论证转入结合加工单位的实际而进入技术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成立了“681”工程组,它诞生在1968年1月。当时的华北光学仪器厂俗称东方蔡司厂,其技术力量及加工设备相当雄厚。该工程组主要由长春光机所,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工程光学系及公安部一所三个单位的有关技术人员组成。此外,还从太原等单位调来少量搞控制电路的人员。那时可称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大会战。
  全工程组又细分为:主相机组、星相机组、回收组和资料处理组。由于我校处于有利的地理位置,专业又对口,因此参加这项工程的人员最多,共计10人。这些人员在工程组的实际工作时间,差别较大。有的不到一年,有的二到三年。最长的达五年之久,他就是我们教研室耿立中同志。他参加了该工程的全过程(从开始研制至发射成功)。
  “681”工程当时参战单位、人员虽然较多,但是大家的工作节奏非常和谐,人人讲团结,个个争奉献,一心一意,争分夺秒,黑白奋战,争取卫星早日上天。
  “681”工程组的组织形式是军民结合,由原国防科工委先后委派大校级孙振河政委、上校级朝鲜战斗英雄孙崇新政委作我们的领导。早晨上班前集体背诵老三篇。中午到食堂吃饭,要集体朗读毛主席语录。周六下午开忆苦思甜会,政治气氛十分浓厚,干劲十足。为了给全体人员鼓劲,我记得有一天晚上全工程组被送到国防科工委,受到钟赤兵和罗舜初的接见。
  在那个特殊年代,开展那样庞大的上天工程,技术条件是相当差的。当时没有计算机,没有CAD绘图机。我记得近千个零件的总装图,用了三张0号图纸,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不过,好的一点,我们都是在生产现场开展工作,设计人员拿出来的每张图纸心里都特别有底。记得1968年8月,为了解决镁铝合金的铸造问题,我曾经出差上海市郊松江县的一个专业厂。在现场我看到了这种易燃合金的特殊铸造工艺及切削加工工艺。总之,在那个年代,我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样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工程里工作,内心是充实的、喜悦的。尤其是1975年11月26日,当我听到“尖兵一号”发射成功的消息时,心中感到由衷的欣慰。资源卫星大协作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空间遥感技术揭开了新的一页。“尖兵一号”侦察卫星有效载荷使用的各项技术只是小试牛刀,那么进入80年代以后的空间遥感就是另外一种情景了。
 

我国以国土资源勘查为目的的资源遥感卫星XXX就是一个光电成像、数据传输多光谱扫描仪。而中国巴西资源卫星XXX就是继XXX之后,我国在空间遥感技术方面迈上的一个新台阶。这项工程是国际有名的南南合作典范,国内共有十七个大单位(我校是其中之一)参加合作。由于专业对口,又加上人脉历史渊源,我有幸从1989年7月至2001年3月参加该工程长达12年之久。该卫星已于1999年10月14日发射成功并于2000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3月16日,协作单位特意致函我校,表彰我在该项工程中所作的贡献。
  在上述合作期间,我除了参加主机的初样I、初样II及正样机的研制工作以外,我还参加与此项目相关的多项地面检测设备(如太阳模拟器与靶标、标准光谱光源等)。
  这次大协作与“尖兵一号”卫星的大会战,时间相差二十多年,但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反映在管理程序上的科学化及质量控制的严密、严格。在资源卫星的全部研制过程中,一切以实测数据、实验结果为依据。参加人都要签字,原始材料存档备查。该工程所选用的材料及元器件都有严格的生产履历表,不得随意选用。在整机的系统实验及分系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相关技术人员都必须做出即时处理,写出“故障归零报告”存档。对技术事故的处理,要求举一反三,确保万无一失。
  如此庞大的上天工程,如果没有一个高效率的管理班子,没有一个技术过硬的协作团队,那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卫星上天。
  艰苦奋斗科技报国回想以往的协作过程,啃的是硬骨头,打的是硬仗。这里有辛劳的付出,也有丰硕的收获。参战的每个人都经受了锻炼,扩大了技术视野,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高校工科教师,走出校门,捕捉战机,提高实战能力并且与教学工作(如研究生的培养)密切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
  我参加的两项卫星工程,工作时间长短不一,年代差别很大。一个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或其后期,一个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前后时间相差二十年。但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作为北京理工大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我都没有忘记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那就是艰苦奋斗、科技报国。在学校建校70周年之际,我们当年的教师由衷欣慰,因为在北京理工大学的历史上有我们奋斗的足迹。今昔对比,我们由衷高兴,因为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教学科研设施,各方面待遇和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衷心希望我为之奋斗一生的母校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青年教师安计芳“挑战名师”成功
商报讯 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教育处一矿红岭湾小学语文教师安计芳执教的作文课《学写儿童诗》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与《新作文》杂志社共同举办的“‘中国名师’‘新课标’作文课堂教学示范暨全国首届‘挑战名师’作文教学观摩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此次作文观摩大赛活动的准备工作历时一年。安计芳老师是山西唯一的参赛选手,她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征服了全场1600多名教师及评委,最终获得此次作文观摩大赛活动的一等奖的第一名。
安计芳老师在此次作文观摩大赛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引起了担任评委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的特别关注。(支玉恒是中国小学语文界的“四大天王”之一,其余几位特级教师为于永正、靳家彦、贾志敏。)在观摩大赛活动结束后,安计芳老师又得到了支老师的悉心指点,并很荣幸地拜支老师为师。

作者:安双通 (2010-9-10 23:34:12) 

 


分享按钮>>【安氏当代人物录】安凤吉 安剑奇 安玉宏 安婷等
>>【安氏论坛贴精选】从学生到抗日儒将安征夫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