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安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湖北黄冈名人--安怀音 已阅:2262 / 回复:2(楼主)

安怀音:湖北省英山县陶家河人,杰出的爱国主义人士,反帝抗日先躯。 1917年在大连受聘为《泰东日报》编辑,创办“人道维持会”。1921年加入“中华革命党”,次年受聘为哈尔滨《大北新报》编辑,并任沈阳《盛世京时报》论说记者。后任东三省《民报》主任编辑。1927年被选为国民党奉天省党部监察委员,因党狱兴亡命天津,化名长治任《益世报》编辑,后至吉林创办《民声报》化名世俊,任社长兼总编辑,历时八个月,复归任天津《大公报》编辑,未及三个月,国民党中央总部令安任北平《华北日报》主任兼总编辑,旋即任总经理兼社长。1929年,安获日本计划进攻中国的《田中奏章》,便连夜抄写,送北京和平门里新华印刷厂印发5000份,散发全国各机关、团体、图书馆、学校和大商店,在全国掀起反日浪潮,由此,安怀音成为最早春获悉并向全国公布日本帝国侵华秘密计划的第一人。

作者:安自启 (2012/10/6 13:31:53)   回复此贴
  回复:湖北黄冈名人--安怀音 第 1 楼

黑龙江的文学评论  
   
 
  黑龙江文学评论产生于20年代初期。1923年革命进步作家安怀音在《大北新报》副刊《杂俎》上接连发表《文学与时势》、《文学家与革命家》,倡导革命文学,号召作文应先作革命人,首开黑龙江文学评论的先河。后来裴文中、楚图南、孔罗荪、冯文蔚等人又接连在《哈尔滨晨光》、《哈尔滨日报》、《国际协报》上陆续发表文章,提倡平民文学和民族文学,主张文学要反映人民的疾苦,为民族解放、抗日爱国服务。

  东北沦陷后,日伪竭力推行“慰安娱乐”文艺方针,积极倡导汉奸文学、粉饰文学。作家的创作受到种种限制,文学评论流于形式,大多是些从个人好恶出发,对作品进行好坏的简单决断,真正的评论很少。

  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评论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评论的质量日益提高,既有创作思想、创作方法的研究,也有对作品思想、艺术方面的评论。但在评论工作中也出现了极左的偏向,如把本来是文艺创作中的问题当作阶级斗争的现象进行批判,使一些作家和读者对文学评论产生厌烦情绪,称文学评论是“阶级斗争的风雨表”,并在一些读者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学评论积极贯彻思想解放,拨乱反正的原则,坚决宣传贯彻党的“双百”、“双为”方针,按照文学创作规律对作家作品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研究评论,使文学评论步入正常的轨道。

  


作者:thazq (2012/10/8 22:48:08)   回复此贴
  回复:湖北黄冈名人--安怀音 第 2 楼

各位安氏宗亲:
  请按2009年4月16日【公告】要求,以安姓真实姓名注册进入《中华安氏论坛》

  附:2009年4月16日【公告】
  【公告】请以安姓真实姓名注册进入!
  进入安氏论坛,请以安姓真实姓名注册进入,这样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嘛!
  作者:安志民 (2009-4-16 23:10:37)

作者:安志民 (2012/10/8 22:52:51)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安氏论坛  执行时间:906.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