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安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河北省清河县安氏家谱 已阅:3504 / 回复:6(楼主)

河北清河油坊镇安家那村安姓为现今清河安姓最大的一支。该村现有安姓后裔11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另有出自本姓后来迁居外地的安氏人员(例:北口外、东北前国旗等地)至现在已有500—600余人。本村安姓祖籍为山东省济南府乐陵县,于县治之南20里许某村。时户列军籍,族大丁多。始迁祖安景祥于明朝永乐年间迁至山东省东昌府夏津县之西北御河南古渡口驿村,明朝成化年间又迁至直隶广平府清河县城东藤蒿林宋家村,随营建宅,距御河南古渡口驿不过里许(现在由于运河治理裁弯取直已相距7里)。我安姓自始迁祖景祥爷至今已有600余年,历经24世。其间,因原村民徐氏绝,安姓随改村名为安家那。
我村安氏自景祥爷以下世系清晰,支脉明了,始迁祖以上世系脉络失迷。
我村安氏辈分如下:景、全(名字)、玉(名子)、仲、纶(名字)、邦、岳(名字)、节、金、汝、宸、永、国、正、效、秉、愼、章、茂、广、西、成、有、望。后世的辈分排列如下:勤、俭、治、家、百、年、树、人、祖、业、骏、发。
木有本,水有源。衷心希望安氏协会能够将天下安氏支脉渊源理清,将天下安氏归一统。
河北清河安家那村安氏后裔提供。

作者:清河安 (2009/3/16 14:58:54)   回复此贴
  回复 楼主:河北省清河县安氏家谱.. 第 2 楼

近日将我村安氏族谱通篇详细审阅,发现先祖汝霖公(举人)、汝止公(贡生)于康熙四十四年所修安家那村《安氏家谱》,由于始迁祖(永乐年间)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已历300年,各支系族人资料难以做到详尽所以有的记载甚为简略。有的支系族人是后继无人还是迁至他处?颇感疑惑。兹将我族康熙四十四年前家谱世系图列如下供我中华安氏族人寻亲问祖之考究。
                        

1世  安景祥   注:相传始迁祖景祥爷逝后葬于山东省夏津县御河南古渡口驿村,今运河滩内。现毆墓失迷。

2世                                                 安全(今安氏莹中始祖)
                                                    -——
3世                     義(失传)                   玉                禮(失传)
                                                     --
4世                               仲名              仲慶
                                                     --
5世                                     经(失传)   倫        禎(失传)

6世   邦定(失传)    邦奇       邦位   邦佐(不详) 邦相(不详) 邦寜(不详)
                    -----——     -
7世               岳        岱    儒(不详)如山(不详)民(监生)素(监生)絷(不详)
                
                ——       -————
8世        莭        莭     莭      莭   敏德(前、后世不详)  敏学(前、后世不详)
           亨        高     孚      吉
        ———       -      -      —————

9世   金       金    金            金  金  金
      甌       鼎    璋     澜     城  锴  墀
     ———-   --    --    ——    --  --  --
10世 汝汝汝汝  无    汝   處  纯   克  无  无
     止翼霖揖  子    礰   善  善   勤  子  子
    
    自7世祖岳、岱兄弟分家有隙。岳居南,岱居北。岳的后裔形成前街,岱的后裔形成后街,前后街数世不相通。至近代经过统一规划,各胡同始通。自10世——20世前后街安氏字辈不再一致,21世起再次统一。前后街字辈排列对照如下:
    
前街: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宸     永       国      正      效      秉      慎     章(安*章)  茂       广

后街:允     单字     仁      文      得      五      東     长           风       秀
          (安*)    大
                   单字(安*)            (安*五)

21世起统一字辈: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世  
西 成 有  望  勤  俭  治  家  百  年  树  人  祖 业 骏 发
   清河安氏后裔 安庆增


作者:清河安氏后裔 (2009/5/26 17:26:56)   回复此贴
  回复:河北省清河县安氏家谱 第 3 楼

安氏宗亲你好:你写的真详细啊,一看就明白,不像其他人写的不明不白,你写的太棒了

作者:222.174.10.* (2009/5/27 11:12:37)   回复此贴
  回复:河北省清河县安氏家谱 第 4 楼

安氏掌故——安氏祖茔的传说

    我的家乡位于祖国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畔,甘甜清澈的运河水哺育了我们安氏几十代人。安氏的祖祖辈辈和静静流淌的河水相伴走过了600余年,有关先祖的故事和古运河一样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而今站在绿树浓荫的运河大堤上望眼那欢歌笑舞的北去流水,耳畔里不禁又荡起了族里老人们关于安氏祖茔的传说。

    安氏祖茔坐落在安家那村的东南方,与村相距两公里。她头枕大运河,面向老家,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永远呵护着她的世代子孙。据族里的老辈人讲:安氏祖茔是个卧牛金地,风水极好。该牛饿了就到草寺(运河左岸的某村)去吃草,热了就到茅店(茅家店村,位于运河左岸)去乘凉,渴了就到水坡(水坡村,位于运河左岸)去喝水。因为有此宝牛,所以安氏族人的日子辈辈过的红红火火,非常富有,当时仅我们安那一村就有明楼十八座(今天有的族人家中还遗存当年楼柱的基石),更因为有此宝牛的呵护安氏人丁兴旺,文人辈出。因此,安氏迁来清河没过几辈就发展成为附近有名的名门大族。而据我村五里之遥的河西渡口驿(又名牛口驿)村的居民,日子却过得穷困潦倒,人丁不甚兴旺。

    一年,一位江南风水先生在河西渡口驿村后经过,看见安氏的祖茔不禁惊讶的赞叹道:“这个坟地真是个风水宝地呀”!不料,此话被渡口驿村的一位干活的老人听到,他想这个江南人一定懂得风水并且水平不低。于是赶快放下手中的农活,殷勤地把这位江南人请到家中进行盛情款待。这个江南风水先生对其道出了他村居民日子不火、人丁不旺的缘由,这是因为:村后的坟地是个卧牛宝地,而他村正处在牛嘴里。听到这些,该村民大吃一惊,毛骨悚然,所以许其重金让他破解。这位江南先生说:“如要破解需在村后修一座门口朝北的庙,在庙门两侧立两只石狮子并在庙院内挖一眼砖井,再打制一百口铜铡投进井水里,这样那牛会哞叫一百天后死去”。当听到这些该村民犯了难,说:“我们村里很穷,那里有这样多的钱粮来置办这些呀”!这位江南先生说:“不妨,我去给你化缘”。

    于是,这个江南先生便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为修庙到处去化缘。在化缘时他遇到人们的百般刁难和讽刺挖苦,只有我村安氏对其毫不吝啬,施舍的钱粮最多。修庙时,这位江南先生心存一点恻隐之心,把庙修的矮了三层砖,这样我村安氏今后只是人丁兴旺而日子过得却不如从前那样富裕。否则,我安氏后人将人财两败。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多年过去后,安氏后人才得知此中原委。在十八世时,族中一位血气青年听得此传说后非常气愤,于是带领族中的孩子们拿着铁锤、斧头等跑到那庙,将两只石狮子的嘴巴砸了个稀巴烂并将其推倒。



作者:清河安氏后裔 (2009/8/22 9:41:30)   回复此贴
  回复:河北省清河县安氏家谱 第 7 楼

《安氏家谱序》

       余家血食斯土葢已有年矣,遡厥原籍则曰本贯山东济南府乐陵縣人也。縣據府治之西北,吾鄕在縣治迤南二十里許,户列军籍,族大丁多绿。明永乐年,遷徙东昌府夏津縣西北三十里古渡口驛御河南維時。

       太祖(諱)景祥,妣: 趙、劉氏,此僅傳闻不可澓識矣。成化年间,又移居直隶廣平府清河縣城东藤蒿林宋家村为民籍,遂營建宅兆於御河北域,相距不过里許。地勢崬西其畝左右,南北其道,厥土白壤,周原膴厪土如飴。雖不敢谓鹤翥馬鸣之奇,然亦可厝先人於九原也。

       始祖(諱)全,配雷氏,实兹中央所谓雷动中天起卧龙端於斯肇之矣。嗣是而二世、三世以至四世列祖忠厚傳家,善良継世,節俭是務,稼惟勤越。五世高祖(諱)邦奇厲志横經,县试冠絶群英;六世鲁祖郡学生,夀峯公上庠食餼養,翼平干为一時徫望;七世祖考郡增生,振凡公耕读並營葢樓室修瓦舍,田园克廣;八世邑增生,顯考人龍府君,書香克纉,田舍增廣 ,積善累功,逮我考彌隆矣。

       迤今,閲世为九、为十族,間之侄孫十有二世。服先疇食舊德者雖未可云繁族。然無谱系载記則失迷不免,以故居恒言及支流源派,此曰不知彼曰罔聞。噫莫为之後雖美弗彰,莫为之前雖盛奚传先世之期,有今兹猶今兹之異有後昆也。

       霖,属九代,行列於三。惓惓者以之一旦謀諸长兄四弟,咸曰:“此吾辈之責,有志而未逮者也。急於序,次速为艣列俾已往者,不致夫湮没将来者瞭然於心目”。霖應之曰:“唯即检阅七世祖手著本《氏世業錄》及丧祭之遗址单,逐一查考,相为质証,闕其所不知或某代祖考行畿、某氏、享年若干、生男某、女畿或伯叔祖伯叔考,以至远族奕禩位序井然,行列爽朗。如木之拱把而合抱知其根蒂之牢,固水之盈科而達海知其源泉之渊深。後之子孫樂善不倦,進殷克引长於勿替则知祖宗之積累者以而貽者逺也”。

       霖,年近知非,懼承先人之莫,逮身僅食粟,愧啓後之無能。感嘆叢心,悲憤交集,援筆書草,昭示来兹,是为叙。

       旹  皇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歲次乙酉暮春中浣 之吉  

       九世郡庠生生员       汝霖      時年四十九歲創藁


作者:清河安氏后裔 (2009/10/5 14:57:03)   回复此贴
  回复:河北省清河县安氏家谱 第 8 楼

《安氏家谱序》
      余家血食斯土葢已有年矣,遡厥原籍则曰本贯山东济南府乐陵县人也。县距府治之西北,吾鄕在县治之西北,吾鄕在县治以南二十里許,户列军籍,族大丁多绿,永乐年遷徙东昌府夏津县西北三十里古渡口驛御河南維時。

《谱系序》
       葢闻有姓则有祖,有氏则有宗,此谱牒之所由宗作也。自周官有小史之职,唐有谱牒之官,晋魏而下又有谱学官以掌之,皆所以奠世系辩尊卑而廣孝思也。至五季僭乱,谱学盡废。宋则欧苏复为之,迤今游览焉。尊祖敬宗之心不觉油然而生矣。
       潢,资秉昏庸,性情懒惰,雖祖父谆谆训教,终未学養深遁。幸赖祖功宗德,忝列邑庠,木本水源之思曷能己也。原我族受姓之始,未能考其由来。若我始迁祖及莹中历世先人则有赖於卷轴,奈宗派被爆火焚烧,遂令前代多所湮没。绿历来四时,追远墳前皆烧釋氐*而本支之名氏猶流传焉。

       我顯考有志修谱,曾創序於康熙四十四年乙酉莫春,事竟未成,嗟何及矣。潢每念斯事愁然蘼寜,因循奄忽不觉年六十有二矣,去日多而来日少,使不継續之则不及者不将终無及乎?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猶可追於是。急为编次,以嗣先啟后,闕其所不知记其所知焉。

       廼以我始祖考諱全,配妣雷氏,著为谱系首,由二、三世而降,各錄其生平、娶何氏、肆何業、生子女幾、婚配某或考试之文亦附之篇未,更畫其墳墓形势方向之圗於谱内,俾後之人晓然於先世葬埋之處。因时拜扫以各尽其追思之诚焉。虽然此非余一人之責也,猶望嗣是而往閲斯谱者,心目了然。知谱有益,郑重爱护,随时记载,倘遇损坏便加修正。廣幾瓜瓞緜緜,延百世而不冺,而光前裕后,無忝於安氏所生也。

       诗曰;“無念爾祖,聿脩厥德,子子孙孙勿替引之。”愿舆吾氏共勉焉,已矣。

       潢,谨治是谱以臄列,或可進为左卷云。

      十世           邑附生             辰潢     續誌

                                        辰枢     参酌

      十一世        郡廪生              永宜

                    邑廪生              永寜     仝润色

     十一世        是年入邑庠           永盛     謄真

     皇清乾隆八年(1743年)岁在癸亥莫春之初甲子穀旦 家薄告成


作者:清河安氏后裔 (2009/10/12 12:42:36)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6 每页5条 当前1/2页 [1] [2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安氏论坛  执行时间:8,468.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