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于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于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知道的请回复——西安迷村于家 已阅:3986 / 回复:4(楼主)

西安于家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办迷鹿村。明末清初由商州因洪灾移居西安东郊白鹿塬上,以经商发迹起家。生意遍及陕、甘、川。祖上曾捐官任道台之职于四川某地。衰败于清朝末年,曾与西安“高家”等并称西安“8大家”。至我辈到“希”字辈已有十三代。从家谱的辈份排序上看,有“秉、忠、映、自、希、克”等辈份的记载。
由祖上流传自今的一些轶事和当年遗留下的实物看,于家当年确实富甲一方,相传每年从四川年终收账,保镖回来的银子是以千两计。当时蜀道难,为骡马驮运银子方便,将散碎银子铸成银梢(音),每个银梢一千两,形状为圆柱形轴向剖开两半,中间用销子穿着。每骡马驮一千两,一边一半。生意好时,川陕商道上,沿途于家的商队不用歇别人的客栈。
再者,迷鹿村方圆百里以内没有青石,但从遗留下的有重约两吨的大型青石雕水槽、柱墩和由大量石条青砖彻成的涝池(当年的鱼池)。在当年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从上百里以外把这些笨重的青石雕刻的物品,运输至迷鹿村确实不是一般人家所能办得到的事情。同时,还传言清末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一行逃至西安后,曾得到过祖上的资助。祖上叫于秉仙的一个,他用石条修鱼池的事,在地方志上有关于“于家涝池”的一段文字记载。
第三是,地名上的一些印记。关于于家的祖坟,在西边的一块在位迷鹿村以西约3公里的北塘村附近(北塘村有一块地,地名叫于家坟。相传坟地内松柏繁茂、冬天枯枝落叶甚多,附近村民拾此烧坑,竟能过冬);在东边的一块,位于6公里的怀贞坊村。70年代平整土地时,曾挖出过于家的一个墓葬。棺椁是双层的套材,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墓葬,挖出后当地看希奇的村民很多,从墓志铭上看是于家的,因而故事流传至今。
于家的衰败有两种传说:一种是清末的陕西回民起义说。当时是湘中名将左宗棠率部平叛,一路将回民由湖北、陕西等地赶至新疆等西北各地。回民叛军在逃亡途中、沿途烧杀抢掠,于家的家产毁于战乱。二是因鸦片的祸害。于家后辈中的不肖子孙,抽鸦片大烟,败坏了家业。
民国初年,陕西名人于佑任先生也曾谈及过和迷鹿村于家联宗事谊,后因其他原因,不甚了了。
总之,迷鹿村于家的故事,在今天看来,传奇而又迷离,虽然有过辉煌的过去,而且也有不少的故事在流传,但见诸史、志的文字并不多见。
今天,借咱们于氏宗祠论坛的这一平台,让川、陕、甘古商道上一线的同宗长辈、兄弟姐妹们,听说或了解这段历史的,在平台上发布或回复你们的贴子,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这段历史。谢谢了!


作者:219.144.229.* (2009/10/7 0:25:50)   回复此贴
  回复:知道的请回复——西安迷村于家 第 1 楼

我听爷爷说我们以前是在长安县的,爷爷那辈是“忠”下面就没有安族谱来排了。因为家谱在十年灾荒的时候弄丢了,也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和你们是不是同用一个族谱

作者:576459939 (2011/10/17 8:57:40)   回复此贴
  回复:知道的请回复——西安迷村于家 第 2 楼

辉煌的于家历史,我也曾经听过。慈禧太后西逃时,曾经借过迷村于家的钱,就在现代当年南大街粉巷建银行时拆老房曾挖出大量银子,那也是于家的。我听说过于家衰败的原因是当年确实生意很大,遍及川陕,老掌柜走的匆忙。外边的商号众多具体有多少只有管家知道。而少东家又得罪了管家,管家一气之下向各家商号发了一个通知,从明年开始各家商号现在由谁管理就属于谁。少东家又不知到具体情况

作者:1185918955 (2011/11/10 23:07:50)   回复此贴
  回复:知道的请回复——西安迷村于家 第 3 楼

曾经很辉煌,继续努力,重振迷村于家雄风。

作者:1185918955 (2011/11/15 23:20:24)   回复此贴
  回复:知道的请回复——西安迷村于家 第 4 楼

是不是狄寨塬上的哪个迷村,听老人说过,以前,解放前名气很大,村东头以前有一古塔,很是漂亮。让一些胆大之人给拆了。可惜啊。据我猜想是不是陈忠实白鹿原里压黑娃和娥娥的那个塔,哈哈哈哈哈总之拆了很可惜。

作者:13551167897 (2012/1/21 18:49:3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4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于氏论坛  执行时间:65.4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于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