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垫江皮氏家族修谱序(2006年)

    中华皮氏网 2012年7月24日 万家姓


皮氏家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自西周(公元前827年—前782年周宣王时期)赐姓以来,已近三千年的历史。

皮氏先祖主居天水郡(即今甘肃天水市和陕西北部地区),后繁衍至豫章郡等地(辖境相当于今江西省)。宋太祖元年(公元960年),远修公率部份族人由豫章移居湖北的麻城、孝感等地。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七十三世祖思明、思通二公奉旨率族人溯长江入四川。七十四世祖孟诰奉旨平幽州战乱有功,出仕安吉州,告老还乡,卒后葬于今垫江长龙乡皮家拱桥坝皮家老塆。皮氏自周朝受姓以来,大约已传九十六代。皮氏家族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对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思明、思通二公居川后,发扬“清白传家、勤俭持家”的家风,为了严教子孙,制定了“训勉条十则”,即提倡“严立身、孝父母、尊长老、训子孙、勤耕读、节财用、存忠厚、慎交游、睦乡邻、恤孤贫”;还制定了“教诫八条”,即告诫子孙“禁赌博、反游惰、杜傲慢、绝逆伦、莫奢侈、制豪气、控邪僻、勿争讼”。这些是皮氏家族兴旺发达之根本,也是皮氏家族的优良传统;与全国各氏族的优良传统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为建设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和谐社会,为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皮氏家族的发展历史,从江西开始就有记载,后迁至湖北的麻城、孝感,再迁到川、渝各地,也有记载。无奈这些资料多在迁徙和战乱(特别是1634年的姚、黄之乱)中散失了。1722年,壁山县皮正瑛为追本溯源,到垫江归宗认祖,知无家谱可考。后正瑛公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和当时垫江家族的实际情况,为首编写成《皮氏家谱》。此谱距今近三百年,多已遗失。
解放前后,族内有识之士,为了不忘根本,续记家族历史,弘扬家族的光荣传统,多次发起续谱未成。1997年2月,族内有志同仁,以周嘉大顺皮锡麒(翰章)家人备受磨难而保存下来的《皮氏家谱》(即正瑛公主编的那本)为基础,参考族内各支系搜集的可靠资料,并广泛调查家族各户当时的实际情况,历经艰辛,于当年11月终于续编成新的《皮氏家谱》。这在县内皮氏家族的发展史上,做了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

1997年续编的家谱,由于时间短,加之资料搜集、编审、校对、印刷条件等方面的原因,错漏不少,质量较差。续谱七、八年来,族内情况又多有变化。因此,近两年间,族内不少人要求修谱,使之更加完善。经多次研究,于2005年5月,县内家族成立修谱办公室;各支系确定专人负责,开展修谱工作。

在修谱过程中,族内涌现了不少热爱家族、关心家族事业的人。各支系团结协作,上下一心,积极奉献,踊跃捐资。通过县内全族的努力,于2006年2月终于完成了修订的《垫江皮氏家谱》。
修订的《垫江皮氏家谱》,由于时间、资料、水平、条件等原因,也可能存在不少缺点或错误。我们从事修谱的人员深刻体会到“做成一件事不易,做好一件事更难”,但我们总算尽心尽力了。因此,存在的错漏、缺憾,只有靠族人各自去订正、完善了。

家谱是家族的发展史,是民族史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望皮氏子孙永不忘本,世代相传;不断续记和完善,不忘继承和发扬;共同为促进皮氏家族的繁荣昌盛、兴旺发达而努力。

编 者
二OO六年二月十八日


 


分享按钮>>四川垫江皮氏续谱之——历史资料
>>四川垫江皮氏家族修谱序补(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