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顾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顾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江南顾姓源流探寻 已阅:3641 / 回复:4(楼主)

江  南  顾  姓  源  流  探  寻

    江南顾姓的源流,由于年代久远,各种史书和家谱目前尚未发现有完整、系统、准确的文字记载。四千年的源流史,最早的史书记录见于距今2200年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最早而且能流传至今的家谱记载在宋、元时代。远古世系无当时当代的原始记录,其中不乏传说云云,史、谱互相参照撰修,各资料所记差别很大。现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史书和家谱列表于后,供读者探讨时参考。其中《顾氏宗谱·石函谱传》原文无标点,又无参考资料,很难句逗,仅凭个人的理解,不会完全正确,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就心满意足了。
    资料简介:
    一.《史记》,西汉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6年?)著,记事起自黄帝,止于汉武,首尾共约三千年,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取材丰富,保存了古代至汉武时止的较为系统的珍贵资料,列国家正史之首。
    二.《吴越春秋》,东汉赵晔著,十卷,记吴自太伯至夫差,越自无余至勾践期间的史事,收集了不少民间传说,颇近小说。所言越国世系,也和《史记》不合。有元朝徐天祐音注,对事迹异同作了考证。
    三.《中国通史》,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白寿彝主编,本书历时20年,参加全书撰稿的学者500余人,是迄今国内外规模最大的《中国通史》,是集中一代人智慧而成的巨著,记述了自远古时代起讫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发展过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于1999年4月初全部出齐。
    四.《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卷),沈起炜主编,记事上起远古,下迄清道光十九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月1日出版。
    五.《越国纪年新编》,陈瑞苗、陈国祥编著,是自夏代至秦的越国编年史,1999年由宁波出版社出版。
    六.《武陵(顾氏)宗谱汇编》,以下简称武陵谱,清嘉庆十八年(1813)顾步青纂修,顾震涛同辑。
    七.贵州《炉山顾氏族谱·顾氏溯源传》(即贵州《凱里顾氏族谱》),本传据“江南华亭县支裔孙青云字广涵述纂原本编修”。民国二十八年(1939)印,69世顾道基、70世顾怀信辑修,以下简称:炉山谱。
    八.《大禹世家·姒氏世谱》,姒元翼、姒承家著,2003年5月第一版。以下简称:姒氏谱。
    九.《顾氏宗谱·石函谱传》,元贞元年(元朝初年,1295年),顾兴(52世,字思赐)辑修,以下简称:石函谱。
    十.《顾氏铭宗天荣支瀚派敏士后房谱》,清秀才顾文于民国十五年(1926)始修辑。其中“勾吴谱序·补遗”是“元大德壬寅夏(1302年),五十三世孙顾正卿拜撰”,2003年上海73世顾巨川对原谱进行了整理和再版,增加了“续修编”。
    十一.《顾氏重汇宗谱》.纪姓世系图六十八世孙一元萃龙氏谨述,世孙家曾兰州氏重汇,简称重汇谱。
    十二.无锡《顾氏大统宗谱》八十卷,顾宝珏等纂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惇叙堂木活字本79册,简称:无锡统谱。
    表中记名,均按原资料摘录。各资料对名子记载不一,有些已公认为一人多名,有些尚存歧见。其中,据《大禹世家》讲:无谭、夫谭、夫康为同一人;鼫与、兴夷、鹿郢、与夷为同一人;翁、子翁为同一人;之侯、无馀之为同一人。对不寿和不扬有歧见;翁与朱勾(句)是否同一人有歧见;之侯与无颛是否同一人有歧见。

作者:58.61.85.* (2007/2/4 22:13:56)   回复此贴
  回复:江南顾姓源流探寻 第 1 楼

源  流  世  系  比  较  表
      世系           名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史记 少典 黄帝(轩辕) 昌意 帝颛顼 鲧 帝禹 帝启 帝太康      帝仲康 帝相 帝少康 少康    之庶子 自 少 康 庶 子 历 二 十 余 世 至 允 常。
姒氏世谱 黄帝(轩辕) 昌意 帝颛顼 鲧 帝禹 帝启 帝太康在位29年 帝仲康在位13年 现代史学家推算26年 帝相在位    28年 帝少康  在位22年,现代史学家推算45年。 无馀 王诚 宗元 绍圣 毅正 子诚 娄 此后谱中   空缺27代
石函谱 少康 俶 榯  沐   旡 瑬
后房谱      重汇谱 不降   在位59年 孔甲        在位21年
元嚣 穷蝉 太康在位29年 杼(予)  在位17年 槐在位26年 芒         在位18年 泄       在位16年 皋 发
扃        在位21年 厪             在位21年
少典 轩辕(黄帝) 在位百年 颛顼      在位78年 帝禹  在位27年 启     在位19年 相在位28年 少康      在位22年 俶 植 著 汾 扆 厚 晔 佹
昌意 鲧 仲康在位12年 无馀之姒姓之顾源于此 枋 菪 潜 扄 厉 皜 僮
无锡统谱 少典 轩辕       姓公孙,      庙号黄帝。 昌意 颛顼  国号高阳 鲧 禹王  国号大夏 夏王姓姒氏 仲康  夏王     相  夏王 少康 俶      始封于越为顾侯,号无馀。 空          六          世 佹      夏桀时顾伯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石函谱 瑬 伫 履 绥 梧 瀧 冠 英 尔 鎏 延 纮  如圻 存 勗 竌 毋壬
后房谱       重汇谱 发 履癸(桀) 仲庚 太辛 咸享 宷  天表 诃 加祐 子昇 纲 汝稷 洽 杞 少连 骝 逸

僮 浑淳
无锡统谱 佹 空  两  世 末君  废爵为民 无任 无  赐姓为顾 夫谭  顾侯 仲庚        袭顾侯 空      十      七      世      至     允      常
吴越春秋 自  无  馀  传  世  十  余  至  无  壬 无壬 无(无皞) 夫康(夫谭) 允常 转下表⑵
中国历史     大事年表 无壬 无 无谭 允常   前510年起,在位14年。 转下表⑷
越国纪年新编 无 馀 越 国 先 君,历 商 朝、西 周 诸 侯,至 无 壬。 无壬        民众拥立 无 夫谭 允常   前510年起,在位14年。 转下表⑸
姒氏世谱 自 17 到 43,谱 中 空 缺 27 世。 44 45 46 47 转下表⑻
无壬 无 夫康(夫谭) 允常
石函谱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转下表⑼
毋壬 无    伯 暹 云 鹣  懋  夫鐸 允常
后房谱       重汇谱 34 35 36 37 38 39
逸 鲤 必高 无壬 无(夫谭) 允常 转下表⑽



作者:58.61.85.* (2007/2/4 22:14:33)   回复此贴
  回复:江南顾姓源流探寻 第 2 楼

⑴史记 自少康庶子历20余世至允常 允常 勾践 鼫与 不寿 翁 翳 之侯 无 自此越亡于楚,以此散,         后七世至闽君摇。    摇                                           汉高帝(刘邦)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
⑵吴越春秋 元常 勾践      在位          27年 兴夷      在位    1年 不寿 不           扬 无 玉 尊 亲 自勾践至于亲,其历八主,皆称霸。亲众皆失,徙于吴。
⑶中国通史 自少康庶子无馀历20余世传至允常。 允常      前510年起,在位14年 勾践      前496年起,在位32年 鹿郢      前464年起,在位6年 不寿      前458年起,在位10年 朱勾      前448年起,在位37年。 翳         前411年起,在位36年 诸咎(无咎)前376年 孚错枝    前376年 无馀之    前374年起,在位12年。 无颛      前362年起,在位30年 越  于  前  333  年  亡  于  楚。
⑷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允常      前510年起,在位14年 勾践      前494年起,在位32年 鼫与      前464年起,在位6年 不寿      前458年起,在位43年 翁   (朱勾)   前415年起,在位36年 翳         前379年起,在位3年。 诸咎  前376年 孚错枝    前376年 之侯  (无馀之)前375年起,在位13年。 无颛      前362年起,在位8年。 前  333  年,  越  被  楚  灭。
无   前355起,在位23年
⑸越国纪年新编 允常      前510年起,在位14年 勾践      前496年起,在位32年 兴夷      前464年起,在位1年。 不寿      前463年起,在位10年 子翁      前453年起,在位5年。 翳                 前411年起,在位36年。 无馀之    前375年起,在位11年。 无颛      前365年起,在位8年。
无 前357起,在位23年 前  334  年,楚  败  越,杀  无  疆。
⑹武陵谱 《舆地志》(顾野王撰)云:越后传国三十余世,历殷至周敬王时,越侯元常拓土始大。 元常  (允常) 勾践 鼫与   又适郢、鹿郢、    兴夷。 不寿   又     育     姑 翁   (朱勾) 翳                 在位36年,子                无咎(诸咎)弑之。 之侯 无 无壬  字  勋  宰 伟   字  大  器 鸿业 字   丕   基 海宇字   九   霄 伯歴      字经宪,     海宇  长子           仲歴      海宇  次子 安朱 伯    歴    子    ,    字    思    钦 摇  字    定   卿  ,  号  毋  馀 昭襄       字   兆    文

作者:58.61.85.* (2007/2/4 22:15:19)   回复此贴
  回复:江南顾姓源流探寻 第 3 楼

⑺炉山谱 《舆地志》(顾野王撰)云:越后传国三十余世,历殷至周敬王时,越侯元常拓土始大。 元常  (允常) 勾践 鼫与     又适郢、  鹿郢、    兴夷。 不寿     又        育        姑 翁   (朱勾) 翳                             在位36年,子                      无咎(诸咎)弑之。 之侯 无 无壬      字        勋         宰 伟        字        大          器 鸿业        字          丕         基 海宇         字           九              霄 伯歴                 字经宪,     海宇长子                  仲歴                海宇次子 安朱     伯歴子     字思钦 摇        字定卿  号毋馀 昭襄       字          期          视
⑻姒氏世谱      世数        名讳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允常 勾践 鼫与      立1年 不寿   立10年 翁 翳    前411年起,在位36年。 诸咎 前376年 孚错枝    前375年 之侯    号    无    颛 无 玉 尊 亲 摇
⑼石函谱      世数        名讳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允常 勾践 鼫与 不寿 翁 翳 之侯 无 勋宰 伟 鸿业 海宇 伯歴 安朱 摇 昭襄
⑽后房谱   ⑾重汇谱      世数        名讳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允常 勾践 鼫与 不寿 翁 翳 之侯 无 无任 诰  溥 伯歴 安朱 摇 期视
⑿无锡统谱      世数        名讳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52 53 54 55 56
允常   始称越王 勾践 鼫与   又与夷 不寿   又育姑 翁      又朱勾 翳                   始迁都吴 之侯    又初众 无   又尊 无壬  又亲 空两世 伯歴 安朱 摇    字毋馀 昭襄

作者:58.61.85.* (2007/2/4 22:15:52)   回复此贴
  回复:江南顾姓源流探寻 第 4 楼

从上表可以看得出来,《姒氏世谱》世系主要源于《吴越春秋》,炉山谱主要源于上海华亭谱,华亭谱可能源于武陵谱。
    我们对《源流世系比较表》中有关世代平均年数试作分析:
    按照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夏朝公元前2070—前1600年,前后470年;商朝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前后554年;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前后275年。
    夏禹以上到轩辕(黄帝)四代。
    可按三个阶段推算:①禹到允常为一个阶段,允常前510年起在位14年,到前496年无异议。②允常之子越王勾践到摇为第二个阶段,按《史记•十
八卷年表六•高祖功臣侯者》和《汉书•十六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四》,摇于汉高祖刘邦六年(前201年)始封侯,孝惠三年(前192年)昭襄袭爵。③摇
之子昭襄到现在的中等辈计,可以按73世,即安朱75世。最后自禹到现在统算,列表于后:
各 阶 段 平 均 年数/代 比 较 表
夏禹——允常                 夏按始于公元前2070年,允常到前497年。 允常之子勾践——摇                前495——前193年 摇之子——现在                     前192年—2006年 夏禹——摇                         前2070—前193年 夏禹——现在                    前2070—2006年
年数 世数 平均 年/代 年数 世数 平均 年/代 年数 世数 平均 年/代 年数 世数 平均 年/代 年数 世数 平均 年/代
姒氏世谱 1573 43 36.6 302 11 27.5 2198 91 24.2 1877 54 34.8 4076 141 28.9
石函谱 1573 43 36.6 302 14 21.6 2198 73 30.1 1877 57 32.9 4076 130 31.4
后房谱 1573 35 44.9 302 14 21.6 2198 73 30.1 1877 49 38.3 4076 122 33.4
无锡统谱 1573 38 41.4 302 13 23.2 2198 73 30.1 1877 51 36.8 4076 124 32.9
武陵谱 302 14 21.6 2198 73 30.1
炉山谱 302 14 21.6 2198 73 30.1

    自夏禹至允常,用一般30年为一代的标准衡量,各谱都高于这个数,这说明:或许夏、商、西周的起止年代不准确,或许各谱记载有误。如家谱记载有误,主要是少康之后的三十余世难以考证清楚。世界数十个国家吴姓人合撰的《中华吴氏大统宗谱》,吴王夫差是黄帝第46世,与夫差同时代的越王勾践,按《姒氏世谱》和《石函谱》是黄帝第48代,两谱记载基本一致,如果家谱记载正确,则夏、商、西周的起止年代是否打个问号。

作者:58.61.85.* (2007/2/4 22:16:20)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4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顾氏论坛  执行时间:3,058.6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顾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