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源流】广西壮族黄氏简介-------

    中华黄氏网 2010年11月28日 黄江转载


    壮族(原作“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地,人数达15489630人之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3%,是我国惟一的1000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

    在壮族中,黄氏是最大的姓氏之一,不仅人口众多,宗族势力强大,而且人才辈出。壮族黄氏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地主土司、民族将领、著名的文人学者以及近现代大资本等杰出人物,因而也是整个少数民族黄姓中最优秀的一支。

    壮笔中的黄氏族姓,主要为隋唐时期的黄洞蛮演变而成,还有一部分则是宋明时期内地汉族黄姓融合、同化于壮族的结果。公元9世纪初期,黄洞蛮起义被唐王朝董昌龄、董兰父子镇压后,黄洞黄氏宗族强大的势力遭此致命的打击,因而一度衰落。不过,黄洞余部的潜在实力仍然存在,并在不断发展。至宋代,当原来的西原蛮(壮族古代称谓)、乌浒僚演变成“僮人”时,唐代黄洞蛮的主体部分便演烃成岭南粤西的壮族土著黄姓各支。与此同时,壮族黄姓的发展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即由于征战和官员调遣等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内地汉族黄姓成员来了广西壮族地氏,加适应症壮族队伍,使壮族黄姓得到发展。

    至宋元之际,在经过了四五个世纪的生息繁衍之后,壮族黄氏进入了重新复兴时期。各支黄姓家族,其势力和地位都得到了恢复并且有新的发展,还开始重新控制对当地壮族人民的统治。也是在这个历史时期,“黄氏土司”已开始形成。因为宋、元王朝实行了“以夷治夷”的政策,在领南地区建立起了土司制工,行多有势力的土著壮族黄氏家族和因功受封于此的内地汉笔黄氏家族被封建王朝授以土官、土职、成为了广西地区的早期黄氏土司。到了时代,壮族黄氏又有了更大的发展。本地的蛮洞土著黄氏进一步繁衍昌盛,早年从内地迁入的汉族黄氏土避经过数百年的演变,至明代的中晚期已完全同化为地道的壮族土著了。从上述可以看出,壮族黄氏自隋唐黄洞蛮之后,中经宋代的滞缓阶段,继经元代的初步发展,至明清之世,就迎来了它的蓬勃发展的盛世。

下面介绍壮族黄氏中最著名的一些土司黄氏宗族。

思明府土司黄氏宵族

    思明府土知府黄氏家族,是历史上壮族黄姓土司中最著名也最为强大的家族。明清时的思明士府,在宋代是羁縻思明州,在元代是思明路和上石西州,即今天广西宁明、明江两地。思明府土司黄氏是土著黄氏旧族,始祖是黄善璋。宋仁宗时(1023——1063年),大将狄青奏请分置世官镇守边陲,黄善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领兵镇守当地。至元代,黄善璋的一位裔孙黄克顺,官作武毅将军兼同宁路(今广西南宁市)总管,这时,家族开始振兴。黄克顺生黄万山,黄万山的长子黄武胜任思想路总管。黄武胜生数子,长子黄忽都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壮族黄氏上司,故《中国少数名族名人辞典》载有其人其事。黄忽都在元朝晚年即以长子身分世袭任思明路军民总管,加封武略将军。元朝鼎革后,黄忽都立即归顺明朝,他于洪武二年(1369年)遣使向朱元璋明朝廷贡献马匹及方物,朝廷因而设置思明土府,授黄忽都思明府知府,准许世袭。他作职达24年,直至1391年去世。

在长期的一代又一代的世袭过程中,虽有黄 、黄 的谋乱,黄绍、黄文昌父子的起兵叛乱,但都被明朝官兵镇压,世袭得以延续。满清代南明时,当时的思想土知府黄戴乾即归顺清朝,所以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肖政府依旧任命他为思明土知府,准放世袭。雍位的黄戴乾第五代孙黄观珠因罪被废,思明府被清廷降为思明州,辖地减少将近一半,不久又改名为思州,由黄观珠之弟黄观琏袭职。后来,在清政府改土归流的浪潮中,土思州被废除。至此,壮族黄氏最大的土司家族对广西南部宁明地区长达近4个世纪的统治才宣告结束。

思明州土知州黄氏宗族

    这一支黄氏与思明府土知府黄氏是同族,是思明府土知府黄氏家族的分支。思明州第一位土知州是黄钧寿,他是第一位思明土知府黄忽都的弟弟。明朝初年,黄钧寿归顺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他亲赴京都进贡方物,明王朝因没建思明土州,土州归隶思明上府,授黄钧寿为第一代思明土知州,准世袭

在世袭过程中,思明土知州也同样经历过叛乱与平叛的斗争。清潮建立后,时任知州黄河龙立即归顺。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政府正式承认黄河龙世袭思明土知州。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清政府在改土归流运动中,以知州黄芸犯法为借口,革除了他的职务,将思明州必为流官司治理,黄氏土司在思明州的统治也就至此结束。

江州土司黄氏宗族

    江州土司黄氏宗族,兴起于北宋,是由内地汉族黄氏被化后演变成壮族黄氏的。在历史上的壮族黄氏土司中,江州土知州及其分支土司黄氏宗族,是仅次于思明府、州黄氏土司宗族的第二个著名的豪强大族。江州土州为今广西半族自治区崇左县江州一带地区。江州土司黄氏宗族的开山始祖是山东青州府益都(今山东省益都县)人黄胜奇。北宋皇 年间(1049——1053年),宋朝大将狄青同下征讨镇压侬智高领导的广西壮族人民宋大起义时,黄胜奇作为属交随征。因在战斗中立下大功,故被宋朝廷分土授职,官任江州土知州,准许世袭,从此,黄胜奇家族便世代落籍定居于江州地区,成为当地的世袭土官。久之,便完人被同化为壮族,成了著名的壮族黄氏上司。

在历次的改朝换代中,该家族也都能因时顺势,传承世袭。元明换代后,当时的知州黄威在即率领部族归顺朱元璋,所以,洪武二年(1369年),明王朝仍授予黄威庆江州土知州旧职,仍允许世袭。明清易代后,黄廷杰立即归附清朝,清朝即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承人黄廷杰袭任江州土知州之职,准世袭,直到黄寿松袭职,他成为最后一任江州土知州,因为,在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江州土知州被废除,而改为流官治理。直到这时,才结束黄氏土司在此长达近10个世纪的家族统治。

忠州土司黄氏宗族

    忠州土司黄氏宗族忠州土司黄氏兴起于宋代,是江州土司黄氏的分支家族。宋至清时的忠州为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地。宋元两代,忠州土知州都一直由始祖黄胜奇的一支后裔世袭。明洪武初,原忠州土官黄威升表示归顺,因此,明王朝仍授他忠州土知州之职。但任职后不久,黄威升阴档诏书,拒不服从朝廷,后被明朝大军捕杀,宗族官民亦被剿灭殆尽。存命下来的土民郭保等人,于是请救派江州知州黄威庆第三子黄中谨袭任忠州知州一职。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黄中谨还赴京晋朝,因此,明王朝准其继任忠州知州,准许世袭。以后一直世袭到清代。但不知何时改土归流。

上思州土司黄氏宗族

    上思州土知州黄氏家族与江州土司黄氏同族,同为黄胜奇的扣裔。自宋以来,上思州土知州之职,一直由黄氏土司世袭。上思州自宋至明清明均隶属于思明上府,地在今广西上思县。明洪武初,上思州土官黄宗黄归附明王朝,故明王朝依旧委任他为上思州土知州。不久,该地爆发了由上思州黄氏家族成员黄英杰、黄权等领导的壮、瑶民族反明大起义。元明换代时,黄英杰竖旗起义,拥众万余人,攻打官府。围攻郁林州达半月之久,不克,便撤回上思州,继续坚持与官认斗争。1369年,明王朝调派湖南、广西两省官军合力围剿,起义军失败,黄英杰被牺牲。黄英杰起义被镇压后,上思州地区人民几乎被全部残杀,形成了无土民抚恤的局面。因此,土知州黄宗荣便申奉思明府,请求委派江州致仕土知州黄威庆的次子黄中荣护印署理州事。建文二年(1400年),黄中荣升为上思州同知,旋又被土民和思明府保荐正式上升为上思州知州。至黄中荣的孙子黄瑛,他成了最后一位上思州土司黄氏。因为黄瑛袭任上思州知州后,他暴掠百姓,侵掠邻境,致被官军捕杀。黄瑛死后,家族子孙又争位、叛乱,结果均被官军剿灭。因此,至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王朝将上思州改为流官司治理,隶属南宁府。正德六年(1511年),原上思州土司黄氏裔头目黄锱聚众起义,攻破州城,后被官司军所杀。嘉靖元年(1522年),都御史张 上奏:“思州本土官,后改流,遂致土人称乱,宜仍其旧,择土吏之良者任之。”因此,朝廷又恢复上思州黄氏土司的世袭知州之职。但此后该黄氏土司何时改土归流,不详。

奉议州土司黄氏宗族

    奉议州土司黄氏家族,兴起于明初,是明清时期又一著名的壮族黄氏土司宗族。明清时期的奉议州,民国时曾改为奉议县,为今天的广西田阳县。

这个家族的祖先,在明以前是当地世袭土官,但明以前的祖先世系无可稽考,他们的可知始祖黄志威,原是元末田州路(今广西田阳县)军民总管。明朝建立后,黄志威即率部归附,并派其次子黄世铁赴京,向朝廷贡献方物。朝廷为奖励其父子归顺之功,便批准他的长子黄世武为都康州(今广西天等县西北都康)知州、次子黄世铁任向武州(今广西天等县)知州、三子黄世或任富芳县各县。洪武在上(1370年),黄志威亲自赴京朝贡。洪武五年(1372年),明朝大军至南宁,黄志威统领士兵接济军饷。次年,他又为明王朝招扶奉议等士州前来款服。因为多方有功,失元璋便于武七年(1374年)任命黄志威为奉议州知州兼守御事,直隶广西行省,又命以安州、侯州、杨县属之。黄志威去世后,由孙黄嗣隆袭职。此后,虽中经变故,但世袭一直传承下支,到景泰四年(1453年),黄文显嗣位。再往后,黄氏土司承袭世系史书不详。但《明史·广西土司列传·奉议州》有如下记载,嘉靖四年(1525年),奉议州土司黄氏参加州田岑氏土司叛乱,被镇压,但准其改为自新,立功赎罪。不久,土知州死,黄氏绝嗣。此后,朝廷不设知州,改由流官治理。

在壮族黄姓土司中,除以上著名家族外,还有上石西州、向武州、适隆洞等土司黄氏家族也较著名,在壮族黄氏的历史上,都有过较大的影响


文章录入:潢川县黄姓研究会 责任编辑:潢川黄姓研究会
 


分享按钮>>忠臣良将.国士之风——凌统
>>2010年11月27日年中华巢氏族群深圳聚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