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发家史 三、为富好善

    中华萧氏网 2012年8月1日 万家姓


三、 萧氏家族发展后所做的善事种种
萧氏家族建立宗祠后,平时教导族里子孙,常以“事怠者殃;业勤者昌”为座右铭。从萧氏宗谱序言中看,在教化族人尊祖、睦族、孝亲以及亲近乡邻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萧氏族规是一个家族对下一代的道德规范。如教导族人不要忘记上几代人的艰辛创业,激励下一代爱国爱乡亲近睦邻等优良道德,这在现代社会也具有借鉴作用。
如萧氏家训十则有:(1)孝父母;(2)和兄弟;(3)别夫妇;(4)序长幼;(5)睦宗族;(6)严内外;(7)训子孙;(8)勤职业;(9)明利义;(10)守官衔。
还有“六不许入祠”:不孝父母者,为盗作贼者,充当衙役隶卒者,乱伦败坏风俗者,丧尽天良、溺婴者。“两支持”,即:一是族内子弟资质聪睿,读书可望上进者,族众应酌情资助;二是夫亡早寡,有志贞节守孀者,族众应当敬重,序其节操旌表之。这些教化后代,从道德规范来说,也是做得对的。萧氏徙象发迹后,到启、维、应、良四代,在广行善事方面做得比较突出。这与萧氏宗族的道德教化有关,与人方便也是与己方便。其善事有:

第一件是铺路。萧家村的自然环境是“三面环山,出门过岭,起步要涉水过坑,是个山高、岭长、路差的深山冷岙。当时有句民谣:“最高最长犸狸岭,弯弯绕绕珠溪岭,勿高勿矮水湖山岭”。富起来的萧氏后裔不忘祖训,百年来他们象“愚公移山”那样,率领子孙和村人一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从本村道路修起,从东至西长约八华里的村主道进行重修外,还对周边村的主要道路接通。如里庵、潘家坎,崔家岙、古墩、前山姚、沈岙、汤岙、钱仓、中堡等村接通;村西面修通山路,与山厂、珠溪接通。修路的费用均由萧氏几个富户出资,村人出力,把原来“柴草绕裤脚,泥浆湿鞋袜”的沙泥路逐段逐条加阔、填平、改直,把沙泥路面改成鹅卵石路面,路边设沟,从此行人走路不再柴草绕裤脚和鞋袜湿泥浆了。后来忠、恕、信三大房又出资由涂茨经泊戈洋村通往珠溪长约十余华里的“蚌岭”开通,使隔绝多年的前后东乡联成一片。

第二件是修桥。前东乡地势狭长,山高溪河又多。西北面有大珠山麓和小灵峰山脉延伸,遇上暴雨,山洪泛滥,周边村的溪水猛涨,溪河两旁村庄往来人员经常受阻,甚至还威胁人畜安全。富起来的萧家人更知道交通对他们十分重要。如果只有路没有桥也会使交通阻塞,货物运进运出更加困难。造桥又是要花大量资金与人力,物资,于是三大富户分别拿出资金先建造本村的“花坟头”、“王汪庙”、“对面山”、“郑家坑”四座拱桥;接着又在“洞桥头”、“祠堂后”、“陆家山”和中堡的“乌龟桥”,通前山姚的“铺桥头”,通钱仓的“黄泥桥”等七处修铺石条平板桥,不尽贯通全村、周边邻村和两岸的人们往来。而且畅通舟山、宁波、上海各大城市。

第三件是造凉亭。过去萧家村多数田地在村外,干农活要走好多里路,来回路上要迎烈日、冒风雨,肩挑过乏的人无处歇脚;还有看牛、看鹅、放羊的小孩,他们离村远了,遇上暴风骤雨没处躲避,雷雨天和烈日炎炎行路的人也没处躲歇。暴热、冒雨、受凉为此发病的人也很多。萧家富户在“积善有余阴”的指导思想下,昂然出资雇人施工,从设计、备料到施工,项项有人管理。先造萧家村口第一座“凉亭”,自此之后,接连在萧家岭顶、蚌岭岭顶和潘家弯王山头白岳庙,这些“上不交村下不交界”的地方又建造了三座凉亭,以便过往行人和挑担访亲做卖买的与田头农作或柴担下山的人避暑躲雨和歇气、乘凉、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这四座凉亭造好至今,受到周边村民和过路行人的赞誉和称颂好评。

第四件是兴办私塾。文化是知识的源泉,富起来的萧氏子孙想摆脱文盲要求读书。早在“同治”年间,萧维达成年时他一面读书一面劳动。他勉励子侄办学,在他带领下,于自己的舍旁筑屋数间,名为“山海学堂”,又延请蓍博学者为教师。自此始,除子侄外还吸收本村聪睿小孩同读。他喜曰:“吾可告慰吾兄长于地下矣!”。他平时还经常对教师说:“子弟学,不仅仅于文字,必先致力于孝悌,忠信伦常。”他又说:“对学生要先听其言,后观其行,苟言至而行不至者,耻教甚焉。”他主张读书人要言行一致,言必践,言行如一。
民国廿五年(1935)萧氏各大户合资筹建“萧氏私立仁会小学。”先向南庄、东陈、墙头、大徐等地,用重金厚礼聘请学历高、教龄长,有教育经验的教师十数人来校任教。这些教师多数是各地有名望的人。如东陈村聘请来的陈XX,还是个秀才学究。仁会小学经董事会研究,对学校的性质、学制、学生对象、经费等一系列事项都作了明确规定。办校经费全由16户富户出资,其中“忠”、“恕”、“信”三大户最多,学校地址设在“萧氏宗祠”内两边厢房;学生对象不分萧姓异姓,本村邻村外村,凡入学学生的学费一律全免。经费收支每月公布于众。
萧氏办学消息传开后,振奋人心。都说:“免费读书,阿拉子女也有希望,将来也有出息啦!”一些稍有口饭吃的穷苦人家都纷纷送子女来萧家村报名入学。仁会小学总人数有一百多人。近村的要算汤岙村来的最多,远村的也有南庄、仇家山、墙头、三下叶等村有数人是挽亲托眷来求读的。由于老师素质好、教育质量超众,学生的成绩个个挺好。毕业后转读县城、宁波、上海的有名中学,大多数人都录取。萧氏富户自己出钱办成六年制的小学,从象山各地来说还是少见的。

第五件灾荒年月赈济周边村的极困户。行善积德、乐善好施也是萧家大户的善举。每逢灾荒之年,萧氏三大户就开仓平粜稻谷番丝,他们不象有些地方的富户囤积居奇,抬高粮价,趁灾发财,而萧氏富户不一样,仍然以正常年间的粮价平粜,来买粮求助的人除近村人不留吃饭外,许多远路来的人照应免费中饭一餐,吃的是番丝拌米饭,小菜每桌总有一碗咸菜煮倭豆芽。据说:“这是老板娘观察买粮食客人生活状况的。她看到倭豆芽带壳吃的衣衫又褴褛,粮食多卖一点;脱壳吃衣衫也穿得还好的少卖。但都不使他们空手回去。离萧家特别远的南庄就派人在庄院开仓济荒。
灾荒年萧家富户还派人调查近村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如崔家岙、里庵、潘家坎、古墩四村和本村的困难户、残疾户、长病的困难情况了如指掌。在萧氏宗祠里两旁煮粥布施,贫困户不分同村邻村、同姓异姓都一视同仁,每户派一人一日三餐来领米粥每人一大瓢,这些煮粥的米都是16户富户主动助赈的。这些受到萧氏富户布施的人十分感激、度过了灾荒难关。
民国二十九年(1940)遭受特大旱灾,从农历三至十月滴水无雨,大批粮田荒芜,春粮、秋粮颗粒无收,有50%以上农户断粮息烟,外出讨饭。有一天一个年迈五十左右双眼失明的讨饭老头,右手拿着一根探路竹杆,左手拎只破篮,篮内放着碗筷,有个老妇牵着,这老妇一手牵老头,一手拎着十余岁的男小孩,讨至“信房”大门口,那老妇说:求求老板,行行好事,我们沿路讨不着饭吃,已饿了二天了,救救我们几条命吧。菩萨会有眼,下世会使你家好报”。老板萧良弼出来,见其衣衫单薄破烂,个个脸黄饥瘦,连说话口音都提不高了,实才可怜。便马上带他们到厨房去,叫烧饭佣人端上饭菜给他们吃饱,还站在一旁详问其情况,瞎眼老头饭后,两眼流下泪水慢吞吞地说:“老板你是好人,我一生没碰到过,救了我们命,我们永世不忘。我是隔海来的,姓梅,一家四口,今年严重旱灾,全村有一半多人都出门讨饭去了,我还有个阿弟不知去向,今天如果没碰到你这样好心肠的老板,就死无葬所了。良弼听了十分同情,马上叫雇佣人带他们到水湖山脚三间平瓦房住下,还送去几斗大米,几十斤番薯丝,暂时解决眼前生活,之后还在屋前后划出几亩地,不交租给他种,烧柴可在屋后山脚砍,这样姓梅的一家生活无忧。第二年在外讨饭的阿弟来了,也住在一起。就这样兄弟俩安居下来后,再没有过讨饭的生涯了。几年以后生男育女,人丁兴旺起来。瞎眼老头活到七十岁死时,千咐万嘱其子孙:“现在我们生活好了,千万不能忘记信房老板对我们的大恩大德,就是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他们。”但意想不到的是时隔五十年即1986年正处“十年浩劫”时期,其子当上萧家村贫协主任,把父训忘的一干二净,与一个村干部去杭州批斗萧辅即萧良弼之弟。时任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的萧辅大祸临头,以莫须有罪名被打成“大学阀”“大地主”“大右派”等等,对他捏造事实,进行肉体摧残,精神折磨,人格侮辱,由残酷迫害造成夫妻俩含冤致死。做出了恩将仇报,丧天害地的臭事,至今还受到萧家村人的责骂,世代臭名远扬。

第六件是协办县医院和“时疫病院”。民国三十六年(1937)前,象山全县无一所医院,也无一处卫生机构。且医药、卫生也非常差。一年四季,时发霍乱、痢疾、疟疾、伤害以及麻疹、出天花等病每年发生,到处流行。产妇也无妇科、只任凭稳婆摆弄,农村更是缺医少药。只一二个中医(个体),应付有钱人家还来不及。贫苦人家只好听天由命,拔点草根树皮充药或求神拜佛,把香灰当灵丹妙药医病。其后果是多数丧命,不丧命的留下“赖头”“麻脸”“大脚疯”很普遍。
据县政协编的《往事所录》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一月,由姜梅坞先生牵头,邀请本县各界绅商,在国民党县党部召开会议,讨论筹备象山县公立医院之事。大家提出办医院有“四难”:一是无经费资金难;二是医务人才少,尤其是西医人员;三是西药药品少,要到外地购买;四是医院房屋全无。由于姜梅坞先生自原出资一部分,当时在会的萧伯元(良德)马上答应助银洋一千元;萧恕房也助银洋五百元。各大户见状,纷纷解囊相助。于是由县政府出面,在丹城西门原“信泰当铺”(已歇业),经与店主冯老板商定,将其全部房屋及其庭院借作医院之用。但该屋已年久未修,破漏不堪,经过雇佣泥水木工修理之后,总算象个医院样子,设置单独病房20余间,普通病房四大间,每间可住十人,并购置80多张床铺;外室设候诊室、诊治室、配药房、厨房、厕所。又购得桌椅等用具,后来又在医院附近建屋三间,作太平间所用。
又据《象山宗教志》记述:“民国三十年(1941)象山县境内疫病流行。城隍庙主持方丈传常师父约同萧伯元出资聘请医务人员十余名,在丹城开设“临时时疫病院”。当时疫病猖獗,钱仓、中堡两村死亡人数最多,尤其是中堡村的九郎庄,单奚姓一家,在一个星期内死亡十来人。两村村民人心惶惶,有的外逃寺庙等处躲避消灾。后来许多时疫病人经过“时疫医院”施药救助和治疗后,患者获救颇多。

第七件支持筹建县银行。象山县以前本无银行。最早自民国34年(1945)1月召开首次筹备会,推举筹备会主任和常务董事。同年8月,由贝再然、周大烈、章昌琛、励乃鹏等29人发起成立象山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处“。为谋取调剂地方金融,扶助经济建设,发展合作事业,促进农业生产,并杜绝当时象山伪币流通起见,拟筹设县银行。9月15日,县银行筹备处正式成立,公推章昌琛、谢略、周大烈、谢爱夫、何本芬、周凯旋、姜绍祖、俞开贤、萧伯元、萧善棣、何敏求、贝再然等人为筹备委员,周大烈为县银行常务董事。9月25日,象山县银行筹备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决定:简章仿照宁海县银行之组织简章拟订;筹备经费向县金库暂借法币15万元,拟10月底归还;行址确定在象山县丹城圆通庵。至11月1日召开县银行筹备第四次会议时,因时局未靖,农村经济困难,募集股款不易,宣告筹备工作暂缓进行。所请的筹备职员也暂行遣散。
民国35年(1946)1月,象山县银行重新开始筹备。推定委员21人,资本确定为40万元,合作股40股,每股1万元。公股占20%。公推周大烈为主任委员,孟铸、周凯旋为副主任委员,郑文彬、萧良佐、严圣铮、何敏求为常务委员。严圣铮总务组长,萧良佐兼集资组长。劝募股款4000万元。(官股400万,商股3600万元),董事萧伯元、萧良佐、萧观信为委员、经理萧良佐,营业主任萧善从。监察:萧翊、江诚意。(扎自《往事琐录》)

第八件助办“定象”联立中学。据县档案局提供资料: 民国三十二年(1943)浙东各县沦陷后,公立私立各中学多迁内地。本县失学青年原就读私立立三中学。自1942年《三·二》事变发生,县城沦陷,立三中学迁移未定,多数学子皆咸苦入学无门。县长苏本善发起组织‘定象’联立中学,救助失学青年,惟该校经费支绌,设备缺少,时值抗战,他劝谕民众出钱出力,应尽天职。特筹集国币五万元,以充作该校经费。时三月间萧恕房助币五万元。
又据国民党象山县东区区署呈报的报告:“钧谕劝募定象联立中学开办费陆仟元,解缴的殷富户有:萧忠房、萧恕房、萧信二房各一千元;萧勉臣、沈信房各五百元;黄积善堂八百元,傅东房、姚尊德堂各六百元。业已照数募足,兹特派员携呈交云云。”签署人周凯旋。

第九件建造“萧氏宗祠”为子孙后裔敬祖祭祖,聚集文娱场所。
萧氏宗祠始议于清同治二年(1863)由五十三世孙萧维达提议建造宗祠之事,当时维达自己有病,他嘱咐五弟萧维步继承其志,事后又指定大椿、应楠、应瑞、良箎四人共襄厥事,还与各大户募资和助田地为建祠做好善后事宜.及至光绪七年(1881)萧氏宗祠建成。
建祠之址,全族人踏遍东西南北,最后定与老虎岩南麓,后有依山大溪,面临村口要道中心,地势平坦,是集合全族人的中心地点。经过十来年的工程建设,一座有堂、有亭、有厢有戏台还有戏子用房。设施完整,外貌庄严豪华。前有三扇大门,中门顶横高挂“萧氏宗祠”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门前是广场,有护墙高筑,东西两端有偏门,可容多人出入,整个祠堂朝南座北,四合院形。正屋深达20余米,分前后两段:后厅正中放置萧氏门中历代祖先的神位,两旁按照辈份放置已故各户祖先灵位。大门进入是四方形“戏台”,每年“灯头戏”、“八月戏”要演十几天才罢休。左右两边是厢房,专为女眷看戏,中间过大厅专给男性长辈族里和亲友看戏的座位。东厢房天井后边还有七间平房专给演员住宿和炊事餐厅。正大门两边的戏厢房,是演员化妆和接衣换衣休息之处。另有东西厢房。祠堂座北朝南四上四下,楼房一套八间,供商议族内事务之用。以前民团集体卧室也在此处。
萧氏宗祠建成后,恐后失传,挽人写成《萧氏宗祠碑记》《萧超儒由平阳迁象记》另有两块《萧母陈孺人墓志铭》与《萧维达公墓志铭》和族规家训。如:“致君在身,泽民在心”,勉励族人贪墨维钦,以教育后人不忘上一代人的艰辛创业;激励子孙爱国、爱族、爱家、多行善事的优良品德。还有助宗祠羹饭田、坟山田等名录。

第十件 赞助“姜毛庙”重修用地,民国三十三年(1944),象山县城十字街西南侧“姜毛庙”重修时。遇到庙内和周边居民正常遭受大暴雨的溢洪排涝阻塞;特发火情缺乏消防急救用水;在庙东南隅后门外的居民通道口较狭等一系列实际难题,急待解决。当时丹城镇长也感到为难。恰好,东乡萧家五十四子孫萧善为,早年就迁居丹城县前街“姜毛庙”南侧,北端庙后门外有垢私有宅地,紧靠庙角。善为得悉此情,就记起祖先做善事的先例,就以绅贾身份,并执友周梦溪两人“雪中送炭”,主动将这块县前大街临街面的黄金地段无代价捐献给“姜毛庙”,还助资建造“濂井”,以备消防涉水之用,并加宽探深排水溝、拓宽道路等,以消防后患。这一切感动了王杰镇长,亲自与郑开荫俩监逮该工程。这事绩给后代留下“舍人为公的好榜样”。


分享按钮>>萧家发家史 二、近代风云
>>萧家发家史 四、萧氏家族勤俭致富和诚信创业的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