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帝至雁门,被突厥所围。瑀自奋战突厥果解围。然帝素意伐辽,令瑀为河池郡守。既至郡,有山贼众万人,寇暴纵横,瑀募勇士,击降之。所获财富,咸赏有功。后薜举遣众数万,侵掠郡境。瑀击之,自是郡中复安。
李渊入京师,遣书招之,瑀以郡归国,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李世民攻洛阳,萧瑀为府司马。武德元年,迁内史令,时军国草创,天下未宁,李渊委发心腹,凡诸政务,莫不关掌。国朝仪,亦贵成于瑀。瑀孜孜不倦,努力自勉。每上奏,必见纳用,高祖手敕曰:“得公之言,社稷所赖,故赐黄金一函,公勿推退”。李世民为雍州牧,以萧瑀为州都督。李世民平定五世充,萧瑀以预军谋之功,拜尚书右仆射,负责官员考绩。
太宗即位后,萧瑀为沿书左仆射,贞观初年为太子少师,左仆射。
萧瑀出生于帝王之家,深通封建法变,但心情偏厥,论议明辨,却又不容人短,和朝庭大臣房玄龄、魏征常不和。太宗不高兴,任瑀为晋州都督,晋王为皇太子,拜萧瑀太子太保,同中书门下三品,贞观二十一年(647)授金紫光禄大夫,复封宋国公。
卒于公元644年,享年七十四岁, 谥贞福公,陪葬昭陵。
萧光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