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涌镇南文社区萧氏大祠堂日前重新翻修,一块消失了半个世纪的“捍卫乡邦”牌匾重新高悬于祠堂中门之上。 这块牌匾原本在1947年由南京国民政府颁授给大涌南文乡抗日将领萧祖强,萧祖强之子萧秉多对这段长达50年的历史牢牢铭记在心。 蒋介石题写字幅表彰 萧祖强出生于大涌镇南文乡,曾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黄埔陆军速成学校第一期毕业生。据萧秉多介绍,1939年,出任国民党第一游击区司令部参谋长的萧祖强率部队参加了中山横门激战和光复石岐两次战役。 年仅18岁的欧初是中共横门前线支援指挥部总务部长,“从那时起父亲和欧初结下了情谊,欧初对父亲十分尊重。” 抗日战争胜利后,萧祖强回到大涌南文。南文乡向中山县申请,提请表彰抗日功臣萧祖强。1947年6月,从南京寄来一张蒋介石亲笔题写的字幅,字幅左起书有国民政府题颁广东中山县萧祖强,正中是“捍卫乡邦”四个大字,落款为蒋中正题。 “父亲后来就把它刻成匾,挂在祠堂中央。”萧祖强抗日的故事也成为南文乡家喻户晓的美谈。 土改开始后牌匾遭撤 1951年,土改开始,萧祖强却因获反革命罪而入狱,不久死于狱中。从此为父亲平反成了萧秉多最大的心事。萧氏祠堂上的牌匾被撤下来,从此长达半个世纪里,没人谈论此事。“我那些年回中山,原来很多朋友都避开我。”萧秉多说。 事情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出现转机。1992年时任广东省顾委会常委的欧初接触到萧祖强案,“萧祖强是抗日功臣。”借欧初的推进,1992年中山市人民法院终于为萧祖强平反。 平反以后,欧初宴请了萧祖强后人。萧秉多回忆说,在宴席中,年逾70的欧初对萧秉多深深一鞠躬,“我对不起你们,让你们受委屈了。”言语间,欧老热泪盈眶。“我当时也感动得泪流满面,没想到前辈对我行如此大礼,没想到欧老一直对平反的事念念不忘,没想到父亲在冤死四十年后终于获得平反。”萧秉多连用了三个没想到。 今年5月,大涌镇南文社区提出翻新修建萧氏祠堂。萧秉多当即表示,“既要修祠堂就要让它恢复历史原貌。”随后,萧秉多根据多年前对牌匾的记忆,让人刻出了现在挂在祠堂中门上的牌匾。 采写:记者 杨同峰 实习生 吕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