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明山的传奇

    中华宋氏网 2012年8月16日 万家姓


南宋孝宗年间,北伐失败,朝廷被迫于隆兴二年(1164年)和金国签订“隆兴和议”。为了防止金人再次侵犯,作好战争准备,孝宗赵眘派朝散郎宋照去江西,寻找一处作为朝廷的秘密战略基地。

宋照带着他的儿子,南宋大学士宋范到了芗溪(今贵溪)。他们按照孝宗的旨意,避开官府,找到了龙虎山的张天师。由于是朝廷钦差,张天师自然不敢怠慢,他亲自带领宋照来到源尾(今源明)察看。

从里源山前向山上望去,只见一个硕大的“宋”字自然显现在树木花草之间,“宋”字下面有三个相连的山峰形似一个金元宝。宋照心想,宋字与元宝合起来就是“宋宝”,难道这是天意不成?这里山高势险,瀑布飞流直下,山上林茂草密,是个攻可以守,进可以退的风水宝地,宋照看后非常满意。

“宋”字既代表国家,也代表家族,如果朝廷没有看重,说不定也是自己的退路。 张天师猜透了宋照的心事,诚恳地说道:“这个地方具有龙腾虎跃之像,他人无缘于此。只有当朝皇室可以享受,皇上如果在此安家,皇室家族则人丁兴旺,没有后顾之忧。你们宋姓本身就是皇族国姓,但不是当朝皇室族人,如果要在此居住,须等待这“宋”字中间的一竖隐去,你们宋氏家族才可居住,否则会有不详,这算是我临别的赠言吧。

回到朝廷,孝宗赵昚采纳了宋照的建议,交代宋照做好准备计划,并且多次派宋照秘密到芗溪。

1178年,赵昚突然心血来潮,非要亲自去源尾看看。知情的大臣力谏无用,无奈之下由张天师和宋照父子陪同,秘密去了贵溪源尾。看见源尾的青山绿水,孝宗流连忘返,不愿离去,特别是山上那个“宋”字,使他情不自禁,就像是上天在召唤着他。然而“源尾”这个地名却道出了孝宗目前的处境。这里景色虽好,却不是赵昚希望看到的最后结尾。赵昚为了向随行的人员表达他中兴南宋的决心,当即将源尾改名为“源明”,喻意南宋从此一片光明。赵昚千叮咛万嘱咐,要求宋照父子看守好这个地方。在张天师和宋照父子的再三劝说下,孝宗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源明。

孝宗在位期间,由于励精图治,朝廷相对安宁,所以建设秘密基地的计划一直被搁置,没有付诸实施。

南宋灭亡前夕,小皇帝端宗赵昰在福建听从宋范的孙子荆州太守宋鼎建议,紧急密招文天祥,命令他与宋鼎,在江西组织兵力抵抗元军,全力保护源明这个战略基地,作为以后复国反攻之需。文天祥以源明为根据地,迅速进行了有效抵抗。由于南宋重文轻武,朝廷准备不够,最终没能较好地利用源明,而被元军步步紧逼到了福建海边。这时候朝廷的重心已经转移,宋鼎在江西作战负伤,文天祥在广东被杀。

绍定三年1230年,宋照已经去世,宋范年老辞官。按照父亲宋照的遗愿,宋范将全家由浙江金华搬迁江西,来到源明定居。他是想为南宋朝廷看守最后一片土地。在此居住期间,他不敢大兴土木,长期居住在茅屋。在他心里,这个地方只是属于朝廷的。所以源明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栋像样子的房子。宋范尽管年老体衰,但是他忧国忧民,经常教育孩子保家卫国,为国效力,他的儿子宋儒,入仕大理寺评事,其孙子宋鼎,任荆州太守。宋范自己辞官后,一直没有离开源明,直到南宋被元所灭,“宋”字中的一竖隐去,最后忧郁而终。

宋范在临终前告诫家人,后世不得为异族做官。据考证,有元一朝,源明宋氏的确无人在朝廷任职。至明朝,宋范第五代孙宋禹龙,考取了明洪武举人,官授承事郎,大中大夫。其子宋淳,18岁考取江西第4名举人,号称“江西神童”。宋范第九代孙宋应奎,明朝正德年间官授工部侍郎。

宋照的子孙后代,遵守祖训,看护着源明这块风水宝地,世世代代在这里耕读安常,繁衍生息,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江西鹰潭 宋志勇)

 


分享按钮>>紫荆关外宋家庄
>> 包 芯 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