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氏家乘谱牒

    中华熊氏网 2012年8月17日 万家姓


家谱又称宗谱、家乘、家牒、世谱等,是我国家族文化的重要典籍。在古代,帝王之家的世系由史官专记,称玉牒,详载其宗室房派,追溯其先世渊源,以区分血缘亲疏远近,作为帝(王)位继承及权力、财产分配的依据。各世家大族也各有家谱,作用相同。作为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家谱记录着该家族的发展、生息、繁衍、荣衰和浮沉的过程。

  熊姓人的家谱或其雏形的产生源流长,几乎与其姓氏同时产生,其编修历史最晚不迟于周代。西周时期,国家专门设立了负责王族世系及宗族事务的管理官员,称为“小史”,并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史官修谱制度。受期影响,各王公贵族或卿大夫之家甚至黎民百姓也都创立了记录自己姓族传衍情况的典籍。据《国语·楚辞》载,楚庄王曾让楚大夫士亹做太子的老师,士亹就去向一个名叫申叔时的有识之士请教应该怎样做。申叔时告诉他说:“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这里所说的“世”,就是指先王的世系。由此可知那时的楚国就已有先王明确的谱系。战国时,楚国有专管王族谱系的三闾之职,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就曾任此职。

  我国自魏晋以来,门阀士族制度确立,朝廷选官特重门第,官府还为此专设谱局,谱牒编修达到兴盛时期,并有《百家谱》、《十八州谱》、《新集诸州谱》、《姓氏簿状》等流传于世。这些著作中,也有熊姓人的家谱,甚至关于熊姓人的记载也都是从熊姓家谱中辑录出来的。

  唐宋之间,朝廷开科取士,门阀制度逐渐崩溃,于是许多古谱散失,但民间修谱之风却流行起来。这是因为中国人向来慎终追远、敬祖睦宗的传统,所谓国有史、家有谱,谱所以明由来,以便数典记祖。但由于历史上的天灾人祸、兵荒马乱和民间流行新谱修成必毁旧谱等原因,宋元以前的熊氏家谱已很难见到。

  明清时期,修谱活动已成为家族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直到近代的民国,这种风气仍然盛行不衰。由于明清以后撰修的熊姓家谱较多,且在时间上距现在较近,所以其中一些还一直保存到今天。仅就《中国家谱综合目录》所载,熊姓家谱保存下来的约有34部之多,这些家谱主要有:

  浙江余姚 《姚江熊氏宗谱》,民国熊元龄主修,十八卷,民国二年(1913年)孝友常活字本。

  浙江常山 《新村熊氏宗谱》,清郑启新纂修,三卷,清乾隆二十五(1760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 《熊氏宗谱》五卷,民国徐燮重修,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木刻本。

  江西南昌 《豫章熊氏九修族谱》,清熊魁等纂,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木活字本。

  江西宜丰 《熊氏秀翁植下支谱》,清熊炳星纂,清道光四年(1824年)木活字本。

  江西 《罐山熊氏八修族谱》二卷,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木活字本。

  河南光山 《熊氏族谱》四卷,民国熊绪端修,民国十二年(1923年)石印本。

  湖北天门 《熊氏宗谱》,民国熊玉泉、熊济南等续修,民国十七年(1928年)九房会刊木活字本。

  湖北天门 《竞陵熊氏宗谱》,熊矩曾撰,木活字本。

  湖北新洲 《熊氏宗谱》二十二卷首四卷,民国熊开疆,熊裕络等修,民国八年(1919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 《熊氏宗谱》十一卷首一卷,民国冯民伟修,民国十三年(1924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 《熊氏宗谱》十六卷,民国熊瑞玲,熊敬三续修,民国十二六年(1937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 《熊氏宗谱》十卷,清熊志杰纂,清嘉庆元年(1796年)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 《熊氏宗谱》四卷,民国熊泮阶、熊得禄等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 《熊氏宗谱》六卷首四卷,清熊于崟纂,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 《熊胡氏宗谱》四十卷首八卷,民国胡洪耀、胡嗣璈等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刻本。

  湖北新洲 《熊氏宗谱》四十三卷,民国熊仕藻、熊俊廷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木刻本。

  湖南长沙 《熊氏三修族谱》卷首一卷,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木活字本。

  湖南宁乡 《沩宁熊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清萧作斋序,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兰溪堂刻本。

  湖南宁乡 《熊氏三修族谱》十一卷首一卷,民国熊明阳序,民国三年(1914年)江陵堂活字本。

  湖南湘潭 《中湘熊氏宗谱》十四卷,清熊广南、熊象琨等辑,清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儒孝堂刻本。

  湖南湘潭 《中湘射埠熊氏六修支谱》十八卷,民国熊诗诚纂,民国三年(1914年)思孝堂活字本。

  湖南湘乡 《北门熊氏续修族谱》七卷首一卷,清熊尧农、熊著圃修,清光绪十年(1884年)江陵堂木刻本。

  湖南湘乡 《熊氏四修族谱》十七卷,清道光八年(1828年)江陵堂活字本。

  湖南湘阴 《罗湘熊氏三修宗谱》,清熊运泰、熊景胡等纂,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刻本。

  湖南湘阴 《熊氏族谱》四卷首一卷,清熊宗贵、熊高明重修,清咸丰十年(1860年)典裕堂刻本。

  湖南益阳 《熊氏续修族谱》九卷,清熊章溥,熊世珍主修,熊开楠等纂,清光绪二十年(1794年)江陵堂刊本。

  湖南益阳 《熊氏三修族谱》十二卷,民国熊运莲修,民国十九年(1930年)江陵堂木刻本。

  湖南沅江 《熊氏三修族谱》,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活字本。

  四川遂宁 《熊氏族谱》,清熊光榜等纂,清同治八年(1869年)忠孝堂刻本。

  四川 《薄江县大兴乡熊氏族谱》,清熊世清撰,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稿本;

  《泮陵熊氏重修族谱》,清熊文炽等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五美堂活字本;

  《熊氏宗谱》,约民国二十年(1931年)刊本;

  《熊氏宗谱》十卷首二卷,民国熊家梁等纂,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雨钱堂活字本。

 


分享按钮>>熊姓姓氏楹联
>>熊庄与能庄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