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纪氏宗祠

    中华纪氏网 2012年8月20日 纪帅


因为一部电视剧,火了大清才子纪晓岚。日前,我们得知在章丘市辛寨乡柳塘口村有一座饱经岁月的纪氏宗祠,宗祠里挂着纪晓岚亲笔写的对联,全村的纪姓人家每年正月初一都会来这里给纪氏老祖宗磕头。这个毫不起眼的乡村、纪氏宗祠和大清才子纪晓岚之间到底有何渊源呢?历史上真正的纪晓岚又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章丘的纪氏宗祠








流放路上巧遇本家人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乾隆皇帝南巡。

  时任内阁学士的纪晓岚见此行实在是劳民伤财,便“不识时务”地进行劝阻。不料乾隆勃然震怒:“朕以汝文学尚优,实不过倡优蓄之,汝何敢妄谈国事!”

  乾隆本来就对纪晓岚的恃才傲物颇有微词,这次更是恼了。此后,乾隆便一直想找机会整整纪晓岚。机会终于等到了,皇上暗示要抄纪晓岚的姻亲,时任两淮盐运使卢见曾的家,使得纪晓岚去通风报信,让乾隆抓住了这个机会。为此,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皇上下令将纪晓岚流放至乌鲁木齐三年。

  在新疆的三年间,纪晓岚写成了《阅微草堂笔记》。

  三年后,与纪晓岚交往甚密的刘墉向皇上请求让纪晓岚回来。乾隆想到纪晓岚确实也是人才,并且即将要修《四库全书》,便召纪晓岚回京。

  回京后,乾隆想看看纪晓岚有没有磨掉一些锐气,便召纪晓岚觐见,商谈修著《四库全书》的事。乾隆见纪晓岚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便问:“卿读过多少书?”纪晓岚答:“臣无书不读!”皇上一听顿觉恼火,心想:“好你个纪晓岚,还是这么狂妄自大!”皇上有心刁难他,便拿出一本《藏经》,称该书中有“猪耳大,龙耳小”是为何意?纪晓岚一时语塞。

  乾隆借机下旨将纪晓岚再次流放到云南。

  连遭两次打击,纪晓岚很是郁闷。刘墉便给他出主意说:“你先去河北暂避,等朝廷有事我立马通知你,你很快就可以回来的。”

  纪晓岚听了刘墉的安排,来到了河北。有一天,他满怀心事地来到一家客栈喝酒。这家店的老板见他一个人独自喝闷酒,便上前与其搭讪。一问之下才知道眼前这位竟是大才子纪晓岚,而更为巧合的是店老板也姓纪。难道是一家人?老板说自己叫纪龙彪,是山东章丘柳塘口村人。纪晓岚高兴异常,在颠沛流离的外地能巧遇本家人,该是多么让人欣喜的一件事啊!

  两人促膝夜谈,各自续了家谱,发现果然是一家人。纪晓岚是河北献县人,纪龙彪则是从胶州莱阳迁到章丘的。两人都是一个老祖宗。

  纪晓岚像捡到珍宝一样开心,立马挥毫泼墨写成一副对联。上联是“锡姓自南阳溯当年水土功勋华胄遥遥望并姚姬著族”,下联是“迁居近东济庆迩日宗支汇合披图沥沥派分沭泗清流”,横批为“九两之一”。纪晓岚嘱咐纪龙彪回乡后一定要在纪氏宗祠里挂上这副对联,让所有纪姓人家都明白自己的身世族谱,要时时纪念老祖宗。

  后来,纪龙彪回到山东,于嘉庆十年重修“纪氏宗祠”,并把纪晓岚写的对联裱刻出来挂在正厅堂前。

  面目苍凉的纪氏宗祠

  2006年3月7日,距离纪晓岚为宗祠题字已经过去200多年。我们在层层民房背后找到了隐于柳塘口村的“纪氏宗祠”。

  时隔两百年,它已经不完整,而且满目苍凉。

  据村里的老人们讲,纪氏宗祠原有大门和正厅以及两排厢房组成。可是如今,大门与两排厢房已经消失无踪,只剩下一间孤零零的正厅,且这间沧桑的正厅已经成为村委会办公室。

  宗祠四周新盖了些房子,尘土飞扬,嘈杂的喧闹声和新建的二层小楼似乎都盖住了纪氏宗祠,使它隐没得毫不起眼。

  但仔细看,整个宗祠正厅依然气势恢宏。青瓦飞檐、雕梁画栋,瓦当上刻着精美的花纹,檐壁顶上雕刻着一朵朵莲花,瓦檐上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头,只是因为年岁太远,已经只剩下一两只。

  正厅为硬山顶、前出厦。厦内东西两侧分别刻着“忠”、“孝”二字。进得大厅,一抬眼便看见了厅内正中的悬匾“九两之一”。当年纪晓岚亲笔写的对联已被刻在檀木上,挂在两侧。对联上的落款为:“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河间宗人昀拜题”,印章为“纪晓岚印”。

  村里78岁的老人纪荣才对纪氏宗祠的掌故颇为熟悉。他告诉我们,宗祠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到现在只剩下这一间正厅。墙上那两副檀木对联是村民们当年从火里抢出来的,差一点就付之一炬。前面纪晓岚偶遇纪龙彪的事也是他讲给我们听的。

  看我们对纪晓岚的对联一脸迷茫,他便缓缓向我们讲述了这副对联的含义。

  先来说说匾额“九两之一”:《周礼·天官太宰》中曾记载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九两其一曰牧,以地得民;其二曰长,以贵得民;其三曰师,以贤得民;其四曰儒,以道得民;其五曰宗,以族得民;其六曰主,以利得民;其七曰吏,以治得民;其八曰友,以任得民;其九曰薮,以富得民。这九事谓之九两。而九两之一就是指其一曰牧,用现在的话就是说“只要能处理好土地的问题,人们就能安居乐业。”

  上联所蕴含的意思是:纪氏家族是古纪国的后裔,原居南阳河畔,因协助大禹导河入海有功,故被赐以国为姓。这是一个显贵的家族,可以和姚、姬等贵族之姓相提并论。而下联则是说:迁移到东济水附近的纪氏宗支,如今又联系上了宗,又汇合在了一起,打开族谱,源流清清楚楚,都受到鲁文化的教养,保持了礼仪之邦的优秀传统。

  从这副对联,我们不难看出纪晓岚确实是一位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才子。

  相 关 链 接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

  也许大家会认为纪晓岚如电视剧里那样风流潇洒、满腹经纶,敢于和大奸臣和绅斗法。其实不然,让我们看看历史上真正的纪晓岚是怎样的?

  纪晓岚,本名纪昀,字晓岚,出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河北献县崔尔庄人。

  据载,纪晓岚近视眼、口吃、相貌丑陋,而且也没有真正做过一天大学士。

  乾隆十九年(1754年)科殿试时,纪晓岚考中二甲第四名进士,选入翰林院,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提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一年之后又晋升为内阁学士,参与军机大事。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四库全书馆,大学士刘统勋举荐纪晓岚及郎中陆锡熊为总纂,开始了主编《四库全书》的工程。

  纪晓岚并没当过一天的大学士,在嘉庆十年(1805年)他去世一个月前,皇帝降下谕旨,任命他为协办大学士,这时候也只是安慰之意罢了。这年的二月十四日,纪晓岚在北京病故,嘉庆赐白金五百治丧,谥号“文达”。

 


分享按钮>>纪氏家谱文献
>>纪氏郡望堂号与宗祠通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