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季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季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留言备忘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登记   史上名人(清前)   季氏企业   当今名人(民国后)   季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建立宗祠(立木堂)的目的 作用及建议 已阅:2415 / 回复:0(楼主)

建立宗祠(立木堂)的目的
作用及建议

族谱、祠堂、古墓是宗族赖以生存的三大载体,巩固和发展宗族载体,弘扬姓氏的文化,能增强宗族的凝聚力。
祠堂,又名香堂,也叫家庙,雅称宗祠,古代称宗庙。宗祠是一个宗族的合族祠。宗祠,是一个家族或一个姓氏款待宾朋,集聚会议,祭祀祖先,或决定讨论或决策重大问题的集聚处和活动的场所。又是启迪姓氏后裔的聪明才智的地方。
宗祠以其宽敞明亮的特点,可成为本姓后裔在文化、书、画等文化成果和民间中的工艺精品以及青瓷、宝剑等精品收集整理展出之庭院。
季氏是中华民族中一个古老的姓氏,其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但由于多种原因,许多闻名一时的历史名人、英雄人物,过了几代却销声匿迹了,子孙后代也难以记起,这不能不说,我们后辈对自己的祖先的宣传,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甚至对孝道也存在某些方面的偏差,这应该说是有负于祖宗。借重建宗祠——立木堂与季氏文化养生园之机,大力宣传祖宗的功绩,是一个不能错失的良机。
一、中国季姓由来。主要有三:一是上古黄帝之裔孙的季连,距今已三千余年。其后代为楚国人;二是周武王之弟公旦(封鲁地,因辅助周成王),不能去封地,故让长子伯禽为鲁国第一代君王,伯禽的裔孙季友,为季氏开祖君王(即渤海郡);距今已二千五百余年。三是与季友近乎同时期的季札,是吴国上大夫,即季氏延陵郡始祖,距今已二千五百余年。季氏还有寿春郡,分布安徽寿春一带。
二、季氏人口。按人口多少排例,季氏为全国姓氏第一百一十六位。约占总人口0.13%,约200万人口,其中59%人口分布在江苏、上海、浙江三个省市。浙江的龙泉、青田为季姓人口大县。
三、季氏望郡由来。季氏的渤海郡从鲁国(山东曲阜)开祖到季綋公(原居西京凤阳府汧阳县)因武后专制,听信谗言,贬为温州刺史,后举家迁龙泉竹州,后移龙泉宏山至14世前后(五代末至北宋初),又从龙泉迁往青田、温州、台州和江苏的苏州、丹徒、无锡等地。延陵郡自唐玄宗时由季锦公因避安史之乱,自延陵迁至杭州武陵门铜锣巷的铁板桥边,历三世(故有杭州铁板桥头一说)至第四世季償公来龙泉任县令,后定居龙泉,即现在龙泉的季姓子孙大都为其后世,从季锦公至“秉”字辈已历55世,从季償公至“秉”字辈也有52世了。
四、季氏发展的中转站。龙泉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宝地,这里山川秀丽、雨水充沛、风调雨顺、物产丰裕、人杰地灵。历史上,渤海郡(自山东曲阜开祖)后南迁龙泉,延陵郡(自江苏省常熟、丹徒、苏州)等地南迁龙泉。无论怎样,中华季氏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中心点,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龙泉是季氏历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发展中转站,所以,以龙泉为中心成立季氏文化研究会,在龙泉重建季氏总宗祠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季氏的发展特点的。
五、龙泉季氏宗庙。龙泉季氏宗祠始建于唐明宗天成三年戊子岁(928)。是年,龙泉第五世祖季綦将军授命其长子季绅(大郡公)与胞弟七人在龙泉县城五支桥上首择地兴建的,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
1949年解放后,原宗祠被政府征用,后被多个单位改建或厂房、或宿舍,2001年政府为建剑川大道和华楼街,被彻底拆除,一个有一千余年的古建筑就这样淹没了。(详情见2012年9月16日报告)。
六、龙泉季氏人口及分布。龙泉季氏人口有一万五千余人,按我市老龄人已近13%计算,季氏60岁以上老人到2015年将达2000人左右,并在每个乡、镇及街道都有季氏后裔的分布。季氏宗祠重建时,建好季氏文化养生园,拟建一个老人福利院是十分适宜的。
建议:建好季氏宗祠(主要项目)基础上,如资金允许,应增加一些附加设施,从而增强养生园的文化底蕴。如:王侯殿、大夫堂、将军楼、丞相府、尚书阁、进士院、贞操、烈女坊等设施来展示季氏宗亲的光荣史、功德碑,挖掘季氏历史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季氏后裔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为传承并弘扬季氏“诚信、守义”的传统文化精神,谨遵祖训,提升季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我们团结互助,悉心带领族人,托福先祖美德,沿着季氏先祖那不朽伟绩的足迹,再创季氏辉煌。



作者:龙泉季字号 (2013/6/8 6:49:52)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7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7)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季氏论坛  执行时间:1,246.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季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