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化应界坑

    中华麻氏网 2012年8月29日 万家姓


应界坑(谱载为鑑川),地处永嘉县北部山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楠溪江源头,因全村地形犹如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素有“凤凰下山之地”的美誉。这里山高林密,绿水环绕,村落依山而建,房屋错落有致,似世外桃源。它是温州乱弹老寿昌戏馆演练的发源地,是当年红十三军授印和秘密活动的据点,是历代人才的摇篮。现今该村有800多户,3000多人,改革开放后,成为小楠溪流域最具经济实力的村庄之一。

 “温州乱弹”发源地继往开来

永嘉县应界坑——坐落在浙江省括苍山的支脉大泊山中,一个因乱弹被人熟知的村落,于2007年11月27日在该县有关部门的牵头下,正式挂牌成立温州乱弹传习所。近年来,也在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村风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

 

 

  应界坑村中戏风浓郁。全村3000多人中有350多人专门从事“乱弹”戏曲。过去无论大人小孩,不管闲时忙时都能哼上一两句。村中现在还保有五座古戏台,时常会有乱弹剧演出。每年农历六月十五传统庙会,村里都会邀请乱弹剧团演三天三夜大戏,而在外地工作、经商的村民,无论多远都要回来与亲人团聚看戏,比过年还热闹。如今村里拥有6个剧团,其中5个是以演温州乱弹为主,兼唱京剧的剧团,1个是木偶剧团。他们长年奔忙在温州周边、浙闽交界的各个城市和乡村,每个剧团每年都有400场次左右的演出,逢年过节时,更是常常忙得赶场。

  目前,该村自筹资金建立的村文化中心和温州乱弹纪念馆已经竣工,将在元旦那天举行落成仪式。应界坑艺人麻福地说,在文化中心的另一侧是温州乱弹传习所、纪念馆,以后传习所成员就可在此办公、共同探讨乱弹传承问题。

  近几年应界坑在温州乱弹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上取得喜人的成果,2008年8月,应界坑艺人麻福地、麻国平参加全国演唱比赛,分别获菊花金奖、荷花金奖。乡土天籁之音唱响北京,震动全国,引起了中国文学界、文艺界的高度关注。2008年应界坑为浙江省文化建设示范点和浙江省文化示范村。2009年,应界坑温州乱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麻氏族人聚居最大的村落

北宋元佑(1086年前后)麻氏始祖麻模,字仲范,赘居此地,繁衍生息,枝荣叶茂。村民麻荣表告诉记者,麻氏先祖是唐宋以来永嘉移民的重要族群之一,他们继承耕读传家的优良遗风,在海拔近千米高的崇山峻岭中垦荒山造梯田,求生存,谋发展。正所谓“百级梯田雨中耕,驱牛扶犁空中行”。形成教化子孙,济贫赈困,敬老爱幼,和睦亲族,以德治家治族。村内现存有一、二百年历史的宗祠八座,其中麻氏大宗东首的三官爷亭约建于1803年前后,历史悠久,上四石宗祠,雕刻工艺十分精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热衷于家乡文化事业建设的县纪委监察局副局长麻久燎称,据《麻氏宗谱》记载,应界坑世代耕读传家,崇尚“耕可固本,读可荣身”,麻氏家族一直过着“白天种地、夜读诗书”的生活,全村文风浓郁,英才辈出。如宋代福清县事的诚公,“除授国子学錄”的锹公,元代兄弟仨都登监元的楸公、榜公、棠公,才华出众,政绩卓著。清代贡生5人,文武生员十几人,志钏公创办的温州乱弹地方戏经久不衰,名扬天下。近代和现代有书法名家纯臣公、麻勉公、玉侯公,有擅长工笔、山水、人物画名家天英公,雕塑名家舜卿公。当代有红军烈士4人、离休干部6人,其中享受地市专员级待遇2人。现有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国家公务员等国家公职人员170多人;博士2人,硕士十几人,大学以上学历200多人,还有一批赴欧、美、澳名牌大学留学深造的学子。

  退休教师麻荣新称,麻,古代专指大麻,包括黄麻、亚麻。 “麻”是衣服原料,麻衣,是楚国诸侯朝圣穿的朝服。唐朝时,才在平民中流行。麻氏先人是生活在盛产大麻地区的氏族。麻姓目前主要分布在浙江、陕西、广西、河南、山西、吉林、甘肃、河北等,浙江是麻氏第一大省,应界坑是全国麻氏族人聚居最大的村落,全村3000多人纯姓一个“麻”。

  红色文化扎根革命老区

  应界坑是革命老区,几十位革命志士为追求真理,解放人类,抛头颅,洒热血,为党为人民为家乡做出可歌可泣的业绩。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正式编制序列里,有红十三军的番号,在红十三军中有一名多才多艺的红十三军秀才,那就是在红十三军战士中威望很高的麻天英。从村民口中得知,1929年参加红军游击队的麻天英,1930年编入红十三军一团,参加攻打处州、平阳、缙云县城、仙居一都等战役。1930年冬,红军化整为零转入地下活动,麻天英把他由他制作、保管、使用的“中国浙南红军十三军游击队”石质印章交给妻子保管,并说:“人可牺牲,印不可遗失,更不能落入敌人手中。”这枚红色印章一直保管至1953年交给政府,现珍藏在浙江省博物馆。

  1938年,党的西楠溪中心区委成立后,他重新联系上党组织,执行党的“隐蔽精干”方针。1941年奉党组织指派做国民党杭州市市长、杭县县长的策反工作,并在杭县开办一个被服厂,制作被服支援新四军抗日。在1944年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刻,年仅35岁的麻天英,突然病故。

  除他外,应界坑的麻岩生、麻信教、麻时发、麻朝岩为革命事业牺牲了生命。每一位牺牲的烈士,都有着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经历。而麻国仁、麻进地等都为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用“算盘村”到“文化用品专业村”

  上个世纪80年代,应界坑集聚了多家算盘作坊,80年代、90年代初期几乎家家有制作算盘的好手。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应界坑的创业者又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店销售文化用品,实现从生产型向营销型转变。当前,应界坑人在浙江、江苏、上海、山西开设的文化用品销售公司和商店已达60多家,年产值3个多亿,已成为华东地区名副其实的“文化用品专业村”。

  二百多年历史的麦芽糖

  应界坑村制作麦芽糖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以往每当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有做,也有外地的顾客前来购买。

  村民麻保罗说,制作麦芽糖凌晨4点钟就要开始忙碌起来了,制作的过程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先将小麦浸泡后让其发芽到三四厘米长,取其芽切碎待用,然后将糯米洗净烧熟后与切碎的麦芽混合等多道工序。熬好之后,还有一道拉扯的工序,极具看头,取出糖块,套入绞架的木棍中,用手和棍棒将糖块一次次地进行反复的拉、绞、扯,以便于空气进入,从而使糖块膨胀并变得疏松。麻保罗称:“拉扯这道工序要乘着糖块还有余热时进行,不然等到糖块完全冷却后就拉扯不动了。”糖块通过不停地拉扯,直至颜色由琥珀色慢慢变成黄白色后,便成了人们平时食用的香甜可口的麦芽糖。

  将拉制好的麦芽糖取下来,用剪刀剪成一粒粒糖粒,即可食用。麻保罗称这制作过程看起来简单,但要做出优质的麦芽糖,全靠几十年来摸索总结的经验。应界坑村麦芽糖用糯米、芝麻、麦芽、花生等天然原料制成,属绿色食品。同时,它又是一种低甜度的淀粉糖,食用者不必担心发胖,有抗龋齿、润肺止咳的功效。现今正是制作麦芽糖的好时机,应界坑的村民家家户户都正在制作呢,不妨在空闲时去那里看看乱弹尝尝麦芽糖。
 


分享按钮>>山西省浑源县水磨町麻氏族谱世次表
>>浙江省永嘉县应界坑麻氏宗祠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