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娄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娄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娄氏历史名人 已阅:9441 / 回复:56(楼主)

娄 禋

娄 禋,春秋齐大夫。生卒年月不详。春秋时史学家左丘明撰《左传》:“鲁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崔杼弑其君”时,被害者中有偻堙。东汉学者应劭撰《风俗通义》:“娄氏,邾娄之国,子孙或以娄为氏,或以邾娄为氏,左传齐大夫娄禋。”宋代著名史学家郑樵撰《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第一 以国为氏(233姓)有娄(偻)氏,郑氏认为娄偻为同姓。


作者:娄毓阁 (2014/11/24 13:29:32)   回复此贴
  回复:娄氏历史名人 第 1 楼

娄 缓

娄 缓,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生卒年月不详。娄缓系战国中后期著名纵横家,善为长短句。本为赵人,事武灵王,大胆进行改革。后于前306年被遣入秦,事昭襄王。前298年出任秦相,显赫一时,任上致力于秦赵两国之友好。前295年,武灵王蒙沙丘之难,惠文王尚幼,政归于公子成及奉阳君李兑,李兑使机郝入秦以免娄缓。自去相位,娄缓留秦而怨赵,几相损害,详不可知。前260年,赵孝成王六年,秦军攻赵,而前259年大败之于长平,坑杀降卒四十余万。赵国恐慌,欲战欲和,娄缓见孝成王说以割地息战,为虞卿所败。娄缓因行伏事而离赵,使孝成王不疑,至中牟而反,去到魏国,孝成不问。后不知其所终。娄缓前后侍奉赵武灵王和秦昭襄王两位著名的君王,活动自前307年至前259年,前后近五十年,为战国之罕见。
北宋文学家李昉(fǎng)主编《太平御览》,以及董康著《曲海总目提要 完璧记》、郑良树博士辑《战国策佚文》、何晋写《〈战国策〉佚文考辨》、王克忠写《小故事大人生》、吴川市粤剧团演出由许绍钦改编的《巾帼奇英》、萧忠田、张增旺写《丛台传奇胡服骑射考》、《源于济宁的姓氏——娄姓》等现代专著常以娄缓相称;司马迁著《史记》、刘向编《战国策》、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等史藉以楼缓相称。


作者:娄毓阁 (2014/11/24 13:30:25)   回复此贴
  回复:娄氏历史名人 第 2 楼

娄 敬

娄 敬,西汉大政治家。生卒年月不详。汉初齐(今属山东)人。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汉王朝完成统一后,打算定都洛阳。时娄敬作为齐国的戍卒,正被发往陇西(今甘肃一带)戍边,经过咸阳时,他穿着破旧的羊皮外套去拜见同乡虞将军,要求面见汉高祖刘邦。虞将军见他穿着寒酸,想给他换一套体面些的衣服,娄敬却道:“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见了汉高祖,娄敬直言道:洛阳虽处天下之中,然“大战七十,小战四十”,经济残破,民怨沸腾,定都于此,利小弊大;而关中一带地腴民富,且被山带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娄敬的建议得到张良的支持,刘邦最终决定建都长安。为表彰娄敬,赐姓“刘”,号“春申君”。西汉初年,匈奴为汉王朝北方的最大边患。汉高祖七年,韩王信(名韩信,为免与西汉名将韩信混淆,故称韩王信)勾结匈奴反叛,刘邦率军亲征。军至晋阳(今山西太原),刘邦派出使者赴匈奴,探听虚实。匈奴将精壮的士兵和牛马隐藏起来,示以羸弱之师,以迷惑汉朝使者。使者回来皆言匈奴易击,唯娄敬独持异议,指出匈奴将“伏奇兵以争利”,认为汉军不可出击。刘邦不听,结果大败而归,始信娄敬见识超人,封关内侯,号建信侯,并向他问计。娄敬分析了当前形势,认为“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固不可以武胜也”,只有把嫡长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实行“和亲”方是上策。后“和亲”之策成为汉王朝对匈奴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汉高祖七年七月,娄敬向刘邦提出迁徙山东豪强以实关中的建议,指出这样“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以率以东伐”。刘邦采纳这一建议,并命娄敬负责实施。娄敬所提定都、和亲、迁豪三项计策,对稳定汉初的政治形势起了重要的作用。
秦力《三秦胜地永寿大观》云,娄敬一生著述,见于记载的有《汉书 艺文志》篇籍目录载三篇,归入儒家类。可惜书已散佚,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清代人马国翰的辑本。另外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二十一记载:“小说谓麟趾马蹄乃娄敬所谓药金,方家谓之‘娄金’,和药最良。”据此推断,娄敬晚年学了道,走了留侯张良辟谷静居行气修炼的路子。娄敬晚年,吕后专权,诸吕当道,忠于刘氏的娄敬,对“僭位者”自然不会合作,为保命计,只有退隐山林,行气修炼,教化万民。
娄敬墓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70公里处永寿县店头镇娄敬山。娄敬洞山位于泰山西北麓,长清县张夏镇东南,相传娄敬曾在此隐居而名,俗称小娄峪。东汉 班固撰《汉书》卷四三《娄敬传》,因《汉书》又称前汉书,世人有称《前汉娄敬传》。司马迁著《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世人简称《史记 娄敬传》。《娄姓宗祠通用对联》录有“和亲献议”联句。


作者:娄毓阁 (2014/11/24 13:31:03)   回复此贴
  回复:娄氏历史名人 第 3 楼

娄 护

娄 护,西汉息乡侯。生卒年月不详。字君卿,齐(今属山东临淄)人。因为父亲行医,所以小时候读了不少医书,后学经、传,任京兆吏。与谷永(字子云)同为成帝(前32—前7)的舅父王氏五侯(平阿侯王谭、成都侯王商、红阳侯王立、曲阳侯王根、高平侯王逢)时的上客,当时长安有说“谷子云之笔札,娄君卿之唇舌”,是说他丰辩。后举方正,历官谏大夫、天水太守,后依附王莽,封息乡侯,列于九卿。“护卒,子嗣其爵(《汉书游侠传》)。”鲁迅先生编撰《古小说钩沉》:“娄护,字君卿,历游五侯之门。每旦,五侯家各遗饷之。君卿口厌滋味,乃试合五侯所饷之鲭而食甚美。世所谓五侯鲭,君卿所致。”汉代杂烩菜名“五侯鲭”,典出《西京杂记》卷二:“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史有典故娄护养吕:“有故人吕公无子。归护。护身与吕公、妻与吕妪同食。及护家居。妻子颇厌吕公。护流涕责其妻子曰。吕公以故旧穷老。托身于我。义所当奉。遂养吕公终身”(《汉书 游侠传》)。东晋 葛洪著《西京杂记》、宋代李昉等编《太平广记》、李延寿撰《南史》均以娄护相称;《娄姓宗祠通用对联》录有“五侯上客”。汉 班固撰《汉书 游侠传》以楼护相称;《楼姓宗祠通用对联》录有“君卿唇舌,见重五侯”。


作者:娄毓阁 (2014/11/24 13:31:40)   回复此贴
  回复:娄氏历史名人 第 4 楼

娄 寿

娄 寿,东汉高士。(97--174),字元考,南阳(今属河南)人。自幼有志,立志成才,博览群书,好学不厌,学识高深,时为名士。后来,官府屡征他为官,均不就。遂隐居收徒,以教授弟子为乐。他去世之后,其门人谥其为“玄儒先生”,时有58人全都是以前的下级官吏或赋闲绅士,捐资为其立碑。《娄寿碑》全称《汉玄儒先生娄寿碑》,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年)刊立。据考,传世较真之旧拓本为宋拓剪裱本,即华氏真赏斋旧藏本,有明清名家丰道生、朱彞尊、何焯、钱大昕、龚自珍、何绍基、端方等题跋及观款,足见《娄寿碑》名声显赫。
附《娄寿碑》释文:“先生讳寿,字元考,南阳隆人也,曾祖父,攸《春秋》,以大夫侍讲,至五官中郎将,祖父大常博士,徵朱爵司马,亲父安贫守贱,不可营以禄,先生童孩多奇,岐嶷有志,捥发传业,好学不厌,不攸廉隅,不饬小行,温然而恭,慨然而义,善与人交,久而能敬,荣且溺之耦耕,甘山林之杳蔼,遁世无闷,恬佚净漠,栖迟衡门,下学上达,有朋自远,冕绅莘莘,朝夕讲习,乐以忘忧,郡县礼请,终不回顾,高位厚禄,固不动心,粗绛大布之衣,粝答蔬菜之食,蓬户茅宇,棬枢瓮牖,乐天知命,权乎其不可拔也,是以守道识真之士,高尚其事,乡党州邻,见亲爱里,年七十有八,熹平三年,正月甲子,不禄,国人乃相与论德处谥,刻石作铭,其词曰:皇矣先生,槁德惟明,优於《春秋》,玄嘿有成,知贱为贵,与世无争,栖迟衡门,礼义滋醇,穷下不苟,知我者天,身殁声鬯,千载作珍,绵之日月,与金石存”〔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 卷一百三 玄儒先生娄寿碑(熹平三年正月)〕。


作者:娄毓阁 (2014/11/24 13:32:27)   回复此贴
  回复:娄氏历史名人 第 5 楼

娄 圭

娄 圭,魏太祖曹操之名将。生卒年月不详,字子伯,东汉末南阳(今属河南)人。娄圭年青时有远大志向,与魏太祖曹操有交情,东汉初平年间(190-193)在荆州北部聚集了一些部众,依附于荆州牧刘表,后来投靠了曹操,被任命为大将,参与谋划军国大事,但不掌管士兵。200年,娄圭随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劳。208年,娄圭随曹操南征,刘琮(刘表之次子)投降,诸将皆疑,娄圭却认为没有阴谋,得到曹操的赞同,遂进兵接受投降。娄圭被加以优厚的俸禄,家累千金,曹操曾说:“娄圭比我还富,但权势不如我。”211年,娄圭建议夜建土城,倒水冻之,大败马超,娄圭功最多,曹操经常感叹:“娄圭的谋略,我比不上啊!”后来,娄圭与友人习授同乘一车,看到曹操外出,习授感叹曹操父子的权势,娄圭说:“人生在世,事情要自己做到,怎么能光看别人呢?”习授将娄圭的言语报告给曹操,曹操认为娄圭心怀不满,意图诽谤,于是将其杀害。晋 陈寿撰《三国志》、三国时期史学家鱼豢撰《魏略》、吴 韦昭等撰《吴书》有载。


作者:娄毓阁 (2014/11/24 13:33:15)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56 每页5条 当前1/12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娄氏论坛  执行时间:1,851.6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娄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