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氏起源[源出有四]--江氏文化网

    中华江氏网 2011年3月19日 江松易


江(Jiā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嬴姓,传说是大禹的贤臣伯益的后代。
据唐人林宝所著《元和姓纂》记载:“嬴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颛顼,为古帝名,是五帝之一,相传是黄帝之孙;元孙即玄孙,颛顼的玄孙伯益,是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他,他避居箕山之北(箕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东南)。伯益的后代大约于商朝或西周初期受封建立江国。据考证,古江国的国都位于今河南正阳县附近。春秋时,江国介于楚、宋、齐三国势力之间,经常受这些大国操纵,加之淮水泛滥,往往淹没江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江国一直没能强盛起来,最后被楚国灭掉。江国灭亡后,其子孙流落各地,并“以国为氏”,将江姓世代承袭了下来。可见江氏是伯益的后代,因其始祖伯益为嬴姓,故江氏源于嬴姓。
帝舜时,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赐姓嬴。(虞舜时,伯益负责驯养鸟兽,至大禹时又辅佐治水,因功而得以受赐嬴姓。此后,嬴姓部落又分为14个小部落)伯益为嬴姓之祖,因治水有功受到帝舜的赐封,其后裔有封于黄国。相传他善于畜牧和狩猎,在古代,尤其是周朝、到秦朝的近一千年,嬴姓都是一个贵族姓氏。比如,秦始皇就姓嬴。也有很多周朝诸侯国的国君姓氏是嬴。比如,秦国、赵国、郯国、葛国、黄国、江国、梁国、徐国、萧国的国君姓氏都是嬴。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十四个分支,即:“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
启自黄帝传自高阳氏,由高阳氏三传而生伯益,当尧之时,举益为虞典官。伯益曾辅佐大禹治水有功,禹之子启建庙祭祀。益生三子,长子大廉封地于秦,次子若木封地于徐,幼子玄仲封地于江,遂以国为姓。江氏之先祖,起始于此!周武王时,仍旧封益地,所以春秋时称江人,鲁文公四年楚国废江国为济阳郡,江氏始称济阳族系。其后有宋代御史江景房为浙江衢州开化一代始祖。至咸淳元年时,任宰相兼枢密使江万里时,因元入侵,江万里为国尽忠,万里之胞弟万倾、万九与母奔鄱阳,遭遇乱劫杀,兄母不下落不明,万九逃居湖北今黄岗县中和乡罗曲村八里湾,为我系湖北入蜀的由来。其时有江万载,临危授锦衣卫摄行中军事,扶昺帝入福建,遇元兵溺海而死。其子江文蔚,隐居福建建宁府江宁化石壁村。江万九之四子江文友,于元朝定鼎时,携家属入蜀,定居于今重庆江津县九龙铺。为入蜀之一代始祖。

2、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饿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县东,一说在今广东省翁源县东),后以邑名"翁"为氏。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个儿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姓。其中次子处恭,分姓江,其子孙也姓江。

3、江姓还有一支是姓萧的改姓的,唐代萧氏因败于黄巢,怒而指江为姓,后裔主要聚于江西婺源江湾。

4. 鲁姓一支改江姓
据福建连城等地族谱记载,清流县有一鲁野公,是唐宣宗是进士,受建州刺史,从原居地江西建昌来闽南地就任时,为祈求渡江平安而改姓江,后因有感于宦途险恶,弃官隐居于清流,其三世二十五郎江礼,宋出谥为“忠节”,其后繁衍为闽西江姓大族。

江姓迁徙分布:

江姓起源于河南正阳县江国,历代迁徙,大致经历了自北向南上的流动过程。大的前夕形势是:江国被南方楚国所灭,大量人口向东北迁移,至河南陈留.考城(今兰考)一代,然后又迁山东.安徽等地。其后散居于浙江务州(今金华市)、山西蒲坂、河南洛阳、湖北江陵、河北中山、山西平成、山东曲阜各地。
西晋灭亡,大量士人南渡,江姓族人自中原 山东等地南迁江苏 浙江等地。
在东晋南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江姓政治家 军事家 学者 文学家。唐朝中后期,削镇割据以及唐末黄巢之乱时,在中原的江姓南迁长江流域,远至福建。
五代之初,有一支萧姓帝王之裔改姓江姓,其中很大一部分迁居安徽歙县 江西婺源等地。
北宋时陆续有江姓一句浙江西部 江西东部,南下福建。至宋末江万里誓不降元,以名宦而投止水。其后裔迁往副将,福建,散居闽侯 厦门 惠安一带。其后分支有不少后裔迁居广东东部 北部 西部,形成又一个大的迁移过程。
明清以后,江姓遍布大江南北,只清朝中叶,福建 广东的江姓人大批迁居台湾,继而迁居南洋(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地),为当地的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时人口的迁移是无奈的,然而却促使江姓人在异地扎根奋斗,求生存并繁衍。


分享按钮>>全国各地增加食盐供应澄清谣言 呼吁民众理性
>>广西融水县谢氏宗亲联谊会大宗祠落成庆典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