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族谱序(原文)

    中华郭氏网 2011年10月17日 万家姓


今夫九族之睦记于虞书三族之别载在周礼自古圣贤必以亲亲为竞竞者岂有他哉凡水必有源木必有本虽派别之分而其本源则一也郭氏者系出虢叔谱分周家其子姓之散处是方者固难细考矣明初吾祖讳奉先者以四川省成都府桦阳县丹里村渡口街铁臼胡同起家明经官莱阳卒于暑其子孙以路远艰归遂卜居于招远南乡名曰官地立庄而家焉自是厥后椒衍瓞绵族人既日多其数星罗棋布里居亦天各一方越至今日则支愈分而愈茂愈别而愈远矣至有问其昭穆则异问其名字则未免偶同者此故地暌音疏累年不相往来所致亦以族谱未修命名者无所据耳予尝有感如此而欲修之但时就馆于外身无余闲徒令有志而未逮每一念及而为之增浩欢也有族兄号梅峰者慨然不惜己力不辞辛勤向予而言曰弟勿须立此族谱之未修在我而矣予闻之不胜欢欣鼓舞因从而赞之曰兄如成此是敦宗睦族之道敬祖修族之义也岂独吾后人之所甚赖当亦吾先人之灵爽所默顾而甚慰者也兄勉乎哉兄勉乎哉今族谱已峻予嘉其志之有成而乐为吾族之道也于是乎序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
十四世孙
仁山谨识

郭氏族谱序(加标点符号)
郭仁山
今夫九族之睦记于虞书,三族之别载在周礼。自古圣贤必以亲亲为竞竞者,岂有他哉?凡水必有源,木必有本,虽派别之分,而其本源则一也。
郭氏者,系出虢叔,谱分周家,其子姓之散处是方者,固难细考矣。明初,吾祖讳奉先者,以四川省成都府桦阳县丹里村渡口街铁臼胡同起家,明经官莱阳,卒于暑,其子孙以路远艰归,遂卜居于招远南乡,名曰“官地”,立庄而家焉。
自是厥后,椒衍瓞绵。族人既日多,其数星罗棋布,里居亦天各一方。越至今日,则支愈分而愈茂,愈别而愈远矣。至有问其昭穆则异,问其名字则未免偶同者,此故地暌音疏,累年不相往来所致,亦以族谱未修,命名者无所据耳。
予尝有感如此,而欲修之,但时就馆于外,身无余闲,徒令有志而未逮。每一念及,而为之增浩欢也。有族兄号梅峰者,慨然不惜己力,不辞辛勤,向予而言曰:“弟勿须立此。族谱之未修,在我而矣。”予闻之,不胜欢欣鼓舞,因从而赞之曰:“兄如成此,是敦宗睦族之道,敬祖修族之义也。岂独吾后人之所甚赖,当亦吾先人之灵爽所默顾而甚慰者也。兄勉乎哉,兄勉乎哉!”
今族谱已峻,予嘉其志之有成,而乐为吾族之道也,于是乎序。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
《郭氏族谱序》说明
学军弟:
你好!
《郭氏族谱》中没有标点符号,为便于理解,我试着为其加上了标点符号。因水平有限,所加标点符号必有谬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郭氏族谱》初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葵丑,先后历经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第一次重修,民国十三年(1924年)第二次重修,1988-1991年第三次重修。
根据《郭氏族谱》记载,始祖郭奉先原籍四川省成都府桦阳县丹里村渡口街铁臼胡同,明洪武壬子科举孝廉,约1384年甲子任山东省莱阳县教谕。卒于暑,其子孙以路远艰归,遂卜居于招远南乡,名曰“官地”,立庄而家焉。迄今已有二十余世、数万人,其中士农工商、公务员、教师、学者皆有。
根据族谱,祖上较为重视学习,在“学业”上多有建树,例如:
六世祖郭汝谐,授修职郎,任宁靖训导,约1554年由官地迁往焦格庄。七世祖翰邦,明1612年壬子科亚元,封授直大夫,任安徽滁州知府。
九世祖郭廷桂,约1664年甲申由焦格庄迁往招远县梦芝村。另据《郭氏族谱》记载,十世祖郭赞祖为“岁进士”。但不知“岁进士”为何意。
十二世祖大武为八品寿官。
十四世祖郭仁山,字子寿,号静庵,同治十二年葵酉(1873年)科举人,出任仁金、定陶、费县教谕。1885年为第一次重修族谱作《郭氏族谱序》。卒于费县教谕任上。(始祖郭奉先卒于莱阳教谕任上)
我们为始祖郭奉先的第十七世孙,是十四世祖郭仁山的曾孙。上述祖上皆为一脉相传的世祖,不仅记载在族谱上,而且还记载在宗谱上。(族谱录一族之人,均为郭奉先之后人;而宗谱仅录一脉相承之具有直系血缘关系的族人。)
1998年我到费县讲学时,曾到费县县志办公室查阅资料,在《费县旧志资料汇编》第73页有记载,“光绪十六年”任“教谕”之职的为“郭仁山(招远举人)刘宝鼎(平原拔贡现任)”。求教于费县县志办公室王主任,答曰:意为郭仁山(招远举人)卒于任上,后由刘宝鼎(平原拔贡)接任。
1999年我到莱阳讲学时,也曾到当地县志办公室查阅资料,但可惜该地其时尚未将旧志编辑成书,只调阅了一些不完整的“散装”资料,未查到始祖郭奉先的资料。经与县志办公室工作人员交流,方悟出原因可能有二:其一,调阅史料不全;其二,古人有“名”也有“字”,例如十四世祖郭仁山,字子寿,号静庵。虽然如此,但是在考试、做官时所留的正式名讳应当是“名”而不是“字”。“奉先”不知是始祖的“字”还是“名”。
族谱第三次重修印刷后,重修人郭鸿达曾到咱村推介,每本收工本费20元。爹爹回家跟妈妈商量要买一本,妈妈不同意,说,“买了有什么用?”因而没买。后来我有了打印、复印、传真多功能一体机后,从本家郭庆志处借来进行了复印。
族谱可以让人知根知源,慎终追远,可以激励人的精神。2005年春节回家省亲,过年的祥和、喜庆、热烈气氛,以及家乡的族谱和宗谱再次让我感慨万千,曾赋诗一首,后发表于鲁东大学报,诗曰:
过 年
郭学文
哪怕岁月再艰难,
也有春联贴出憧憬与乐观。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
再谱写荡气回肠的壮丽诗篇。
哪怕路途再遥远,
也挡不住游子团聚的心愿。
游子的归心似剑,
家人的翘首期盼,
为的是,
一起过一个中国年。

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
春节正在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节日。
2005年的春节,
世界与中国一起庆祝春天,
一封封来电恭贺中国新年。
国力增强日新月异,
中国文化展现魅力、生机无限。

当一声声爆竹激起内心的共鸣,
当一句句“过年好”送来拂面的春风,
油然而生的,
是万众一心、社会和谐的感动。
当一家一户的宗谱,
联结出中华民族的绵远流长,
那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激励着中华儿女挺起胸膛,
释放每一代人所蕴藏的中国力量。

红红火火的中国文化,
点燃新一年的中国希望,
倒计时,
等待天空中传来,
一串串振奋人心的响亮。

此诗发表后,反应颇好,同事都说写得很有感情、振奋人心。
顺祝教安!
大哥 学文
2006年12月12日


分享按钮>>百年三代弄潮人——长沙章氏
>>国家一级书法家任国京为中华姓氏网题写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