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夏承焘先生的读书方法

    中华夏氏网 2009年8月4日 发帖者夏国初


[人物春秋]夏承焘先生的读书方法


发布时间: 作者:

夏承焘先生(1900~1986)是我国著名的词学专家,有20多部关于研究词学的专著和许多评析优秀词篇的华章出版与发表,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威望。他生前曾任杭州大学教授,但自己却没有念过大学,在温州师范毕业后即从事教育工作。观其一生,他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学,也正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自学,夏先生才成为当今研究词学的专家和学者。
  夏先生根据自己自学成才的实践和体会,总结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对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仍有积极的指导和启发作用。他认为:自学一定要做到边读书边做读书笔记,读写并重,相互促进,才能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成效。他把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归纳为“小、少、了”三个字。
  1、小
就是用小本子(可随身携带放在衣袋里)把读书的心得体会、疑难问题、个人见解、心灵感悟、精彩片断、知识要点随时随地随手记下来。他引用清代史学家、思想家章学诚(1738~1801)的话说:“读书若不作笔记,犹如雨落大海无踪迹。”这确是至理名言,尤其是自学那些必须精读的专业书。自学时,必须善于发现书中的知识点及其如何实际应用,如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知识点之间有什么内在的逻辑联系,有什么规律可循等,并立即把它们在笔记本上记下来。如果不随读随记,就会边读边忘,虽留下一点印象,却不深刻,读了也等于白读。
  为了能随时随地写出读书笔记,夏先生特地准备了一个小笔记本带在身上,随读随记,记得多了,抽出一定时间进行系统整理,以加深对所读之书的全面理解。他把这种小笔记本取名为“掬沤录”,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捧,用水泡;“捧”和“泡”被用来比喻随时写读书笔记。
  格言有曰:“行成于思,毁于随。”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就是“成于思”;一看而过,看过忘记,那就是毁于随了。实践证明夏先生的话是对的。
  2、少
就是笔记的内容一定要少而精。精到什么地步呢?夏先生说:“做笔记要通过自己思考,经过咀嚼,然后才落笔,切忌提笔就写。”由于每个人自学的内容和需求不同,再加上知识水平、思想水平、人生阅历、生活体验互有差异,因此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精”的标准。但有一条可以肯定,那就是一定要有比较、有分析、有舍取;通过动脑筋对所读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再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有无指导意义、有无实用价值,决定该记什么,不记什么。决定好之后,不要一味照原文抄,要在读懂原文意思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话去概括、去陈述原文的要点,这个要点就是“精”之所在。
  现在有不少中学生朋友,自学也好,听老师讲课也好,都习惯于照抄原文、原话,或者照老师的“板书”抄(其实,也有不少老师的板书是照“教参”抄的,他也没有动脑思考)。把照抄当作读书(学习)笔记,而且认为抄得越多越全越好。殊不知这样的读书笔记完全违背了“少而精”的原则,因此往往是事倍而功半,甚至劳“命”伤“时”,毫无意义。
  3、了
“了”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全面掌握、透彻了解。对此,夏先生引用了这样一句话来进行对比论述:“第一流的老师教不出第一流的学生,二、三流的老师却可以教出第一流的学生。”这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意思“异曲同工”。什么原因?就是教师以“权威”自居,什么都要求学生按自己给定的条条框框去思考和回答问题,限制了学生的聪明才智的发挥,处于被动学习的消极状态,结果,最多也只能达到老师的水平而已。而所谓“二、三流”的老师,却能鼓励学生自学,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不懂就问,教学相长,因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全面掌握透彻了解所学的内容,收到了“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成效。据此,夏先生提出,自学,做读书笔记,就要有这种主动创新之精神。
  其二是指做读书笔记必须目的明了。这个目的,不是仅仅满足于学会照原文对号入座回答问题,去得高分,而是变知识为我所有,有所发明,有所创新。为达此目的,就必须不以学答为满足,而要凭借所学知识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丰富和发展这一知识。
  综上所述,归纳起来:“小”就是强调边读边记,不断记,分类记;“少”就是强调少而精,开动脑筋,抓住要领,深入钻研;“了”就是强调透彻了解,目的明了,克服只学答不学问。这三点都做到了,读书(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自学成才就能实现。


分享按钮>>院士风采——夏坚白:开创基业
>>关于提请族人代表思考统一认识的三个重要文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