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的主要思想(转载自网络)

    中华管氏网 2012年9月24日 万家姓


《管子》的主要思想
《管子》原书,有文389篇,均独立成篇;汉朝刘向校。除去重复篇节,缩定为86篇;:依照郭沫若、闻一多、许维远的《管子集校》,实际现存76篇。
《管子》全书在总结当时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包括治国、理财、整军、伦理哲学等思想。
书中首先反映了春秋政治家们的治国思想。治国需要开明君主,这是历代政治家们的共识,尤其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君主权力至高无尚,君主随意志就是法律。在这种制度下,国家的兴亡成败往往决定于一人。一个国家有无开明君主其发展结果大不一样,故《管子·小称》说:“天下者,无常乱,无常治。不善人在则乱,善人在则治。”《管子》一语道破了君主对治国的重要性。
(1)对治国人才观方面,该书肯定了人的价值。《管子》一书认为,人在万物中是最有价值的。在《七法》、《中匡》、《霸言》、《五辅》等篇中都提到了重用人才的重要性。如“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所以取明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而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这些论述均成为传世经典。
在如何用人和怎样考察人方面,《管子》也有系统的论述、并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见解:在《立政》篇中提出了著名的“三本”“四固”说。所谓“三本”就是用人的三项根本原则。《管子》认为“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所谓“四固”、就是用人的四项根本政策。“君之所以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二曰贝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三曰大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四曰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财敛、不可与都邑,此四固者,安危之本也。”这四条巩固国家的原则,是社稷安危之根本。此外还制定了具体的官职考核标准。
《管子》还十分重视对官吏的选用和考察。把有道之臣标准定为事奉国君有义,使用部下有礼;谈话则有所谋虑,行动起来则有所建树;遇危难或事变,虽死不悔;辅佐国君以义相交,以廉处事;并把官吏分成七种,即法臣(依法度断事)、饰臣(好名则无实)、侵臣(暗地破坏国家法令)、诌臣(多饰美女迷惑君主)、愚臣(办事自以为聪明)、奸臣(言人之恶发展自身)、乱臣(暗中对君主进攻)。
对用人原则《管子》也有所论述,提出了”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i这种“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的用人原则,对中国历代用人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管子》在《立政》、《立政九败解》中指出了君主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还应注意左右的舆论,排除斜说,以正视听。书中提出了九种败坏国家的邪说,并列举了他们的危害。
《立政九败解》是治政经验的总结,议论真实中肯。指出了国君应当排除的九大危害,结政治家们敲响了警钟。
《管子》的廉政思想,也有其独特的见地。该书在《牧民》、《形势解》、《小匡》、《权修》、《重令》中都提到了廉政问题;、在《牧民》篇中提到了国家有四维,其中“廉”为四维之一。(四维即礼、义、廉、耻。)这是治理国家的—个重要原则。《牧民》中说:“廉不蔽恶”’“不蔽恶,则行自全”。贯彻了廉的原则、即惩贪抑恶,可使国家走向大治。
(2)《管子·奢靡》篇反映了管子的消费观点。上文提到管子把廉作为四维之一,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大事,但在“奢靡”文中要求人们“尝至味而,罢至乐而,雕卵然后瀹之,雕撩然后燃之”。就是说,要吃那些最好的食物,要欣赏那些韵律特别动听的音乐,蛋类要先在上面画上图画再煮了吃,木材要先雕刻成美丽的艺术品再烧,奢侈浪费到了这种程度.真是骇人听闻。
这里有学者理解《管子》的这种鼓动,是“从人欲”思想指导下的高消费。同篇中说:“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他认为统治者要懂得民心,顺民情,随人所愿。老百姓衣食足才听从国家政令,为国效力。其次,他要求富者大量散发资财,以刺激雇工从事劳动,解决百姓穷困问题。总之管学家们认为对《管子》书中提倡的“奢靡”要结合其他篇目阅读,作综合分析,同时应作具体分析、辩证分析。《管子·奢靡》是值得花大力气进一步研究的论题。
(3)《管子》爱民、教民、养民思想也是重要内容之一。《管子·牧民》中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认为政策政令的好坏,要以民心向背这把尺子来衡量。基于这种认识,齐国的政治家采取了爱民、教民、养民的措施,体现出重要的民本思想。
《管子》提出的爱民思想是很有特点的,首先提出了爱民的前提条件是富民。在《小匡》中说:“始于爱民”。《治国》中又说:“凡治国者,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也。”为达到治的目的,首要任务是让民富裕,要富裕必有具体措施。所以管仲又提出了“六兴”的具体措施。①“厚其生”开辟四野,建造住宅,讲求种植,鼓励耕作。解决民生相关的问题。②“输之以财”。开发财源,疏通积滞货物,修筑道路,便利贸易。③“遗之以利”。修筑水坝防涝抗旱,兴修水利。④“宽其政”薄赋、宽税、宽刑、减轻人民负担。⑤“匡其急”即救民之急,关心百姓疾苦。⑥“振其穷”救助贫穷,给予饮食、衣服帮助。
为了推行道德教化,重视社会福利。该书还提出了九惠之教。即“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鳏寡相配)、“问病”、“通穷”、“赈困”、和“接绝”(对死于战争的人士,领受一笔钱,负责祭祀他们)。这实际上是古代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在论述到德和政的关系时,“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优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意即凡治理人民,—必须知其疾苦,二是要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强力制止。
(4)关于道德的起源说,《管子》有独特见解。在儒、墨、道三家关于人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的观点中,尽管都有其合理之处,但都没有看到道德生活与人的物质生活条件之间存在着的某种联系。《管子》却提出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达到了一种朴素的唯物历史观的高度。
在道德教育上,孔子是以德治国,以仁义治天下的代表。而法家极力反对以德治国主张。商鞅、韩非都认为道德不能富国强兵,并把道德作为危害国家的“六虱”。管仲及后学认为上述观点都偏激,在《权修》中详细阐述了道与法的观点。认为道德教化是治国安民的纲纪。道法二者缺一不可,并可互相补充。在《正世》中说明了道与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重点不同。说古代的圣明君贤主刑赏各不相同,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顺民心的变动而变动。做到了“不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比。”
(5)《管于》中的法制思想。在先秦以法治国思想形成中,管子起了荜路蓝褛,以启山林的作用。尽管当时宗法制还占主导地位,法制尚处于萌芽时期,但《管子》对法制已有了相当高的认识。
①认为“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把法制看成是手工业者手中的规矩,木工不能废规矩操作,而国家也不能废法而治国。这里把法当成为治理国家的主要凭信和规范上下的依据。
②《管子·任法》提出“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此先圣之所以一民者也”。所谓有仁义礼乐,都是从法中产生的。这法是先圣用来统一人民行动的。如果国法废驰不统一,国君不祥。人民不守法,国家擅改国度、大臣百官不以法办事和不以法律教育人民,都是不祥预兆。
③“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明确“法”具有全国的统一性、公开性和强制性。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的先声。
《管子》还对法的特性和功用有系统的论述。管书在《七法》、《七臣七主》、《法法》、《任法》、《君臣》、《白心》、《立政》、《明法解》等许多篇目中都谈到了法律的特性。综合起来有:①法的规范性,法律是衡量人们行为的客观标准,是普遍适用的社会规范。认为法是唯一的统一的标准。②法的公正性,法律与亲亲、爱私的贵族传统相对立。法律一旦公布,就大于君主个人的意志。②法律的公开性,《立政》中说:“正月之朔,百吏在朝,君乃出令,布宪于国”。说明了法律的宣明性。④法的功用性,《管子》书中公开指明法律是维护统治秩序和利益的。《明法》中说:“凡人主莫不欲其民用也。使民用者必法立令行也,故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
书中方法原则叙述较为系统,理论尤为精辟。认为立法的出发点要重安居,利耕战。兴利除害是立法依据,也是法治的职能。此外,书中对施法原则也有详细论述。即行法要循序渐进应从君主做起;上下同心;不朝令夕改。
(6)《管子》中的经济思想。管仲被齐桓公任命为相时,就以称霸业为目标,他强调治国之道首先要富国富民。管仲在理论上阐明了富国富民治国称霸的关系,而且还制定了一系列富国与理财的具体措施。
在《治国》篇中说:“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民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管子》的这段论述说明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粮食多是强兵、广地的基础。《管子》在《禁藏》、《牧民》、《小匡》、《乘马》、《立政》等篇中都对农业作了论述。从这些篇目中我们可以系统地了解《管子》书的农时观、粮食政策、农业税制、水利工程、林业政策等实施措施。
在重视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手工业的发展。把“工”作为克敌制胜的必要条件之一。他说:“财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财盖天下,而工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工盖天下,而器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即手工业不仅是致富的途径,而且是“正天下”的重要因素。
关于理财方面,《管子》中也有深刻见解。《权修》中说:“地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是以臣有杀其君,子有杀其父者矣。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这段话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说明百姓生产出的东西是有限度的。所以必须“取于民有度”。若统治者挥霍无度,必然造成国库空虚,故要求君主大臣们“取之有度”,即节制消费。
《管子》时代,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是租税和国家经营事业的经济收入。
《管子》理财的原则,其中一项就是“取于民有度”。从这一原则出发,提出了“薄赋敛”的轻税主张。在《正世》中,把重赋敛的危害性说的十分清楚:“重赋敛,竭民财;急使令,罢民力;财竭,则民不能毋侵夺;力罢,则不能毋堕倪。民已侵夺、堕倪,因以法而诛之,则是诛罚重而乱愈起。夫民劳苦困不足,则简禁而轻罪”。
为了保证国家财源收入,除了收入部分农业税赋外,还主要在于盐铁专卖的收入。《管子》书中谈到的统治手段是,①、禁止私人煮盐,这样盐价就飞涨。邻国不得不用高价来买盐,使齐国获得广大批财政收入。②鼓励商人运盐、免除食盐出口税,使流通活跃起来。③是允许私人开采矿山,国家分利,其比例为国家三成,私人七成。凭借矿山资源所有权,国家不必出力,也可分利、大大充实了财政收入。④、对铁器的生产,既有国营、也有私营,但要控制铁器的买卖,不允许私人参与铁器流通,、控制了铁器流通,国家从中获得了收入。其次,《管子》认为一方面要重视粮食生产,另一方面也要控制粮食流通。以打击粮食大商人的利益。国家如对谷物不加控制,巨商大贾就会“乘民不给.百倍其本”,牟取暴利。《管子》所采取的措施就是“准平”粮食。在欠收年时要卖出粮食,在丰收年时购进粮食。即调节了粮食的供求,又从中获得利益,还避免了巨商的操纵。
《管子》书中谈到的财政收入,还有一大项的是控制森林资源。《轻重》篇中说:“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山林菹泽草木,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又说:“山林菹泽草莱者、薪茁所出,牺牲之所起,故使民求之,使民籍之,因以给之。”把国家森林木材作为获利手段。
财政支出方面,《管子》提出了“用之有止”的总体要求。①宫廷费用有节制标准。《立政》篇说:“饮食有量,衣服有制,宫室有度,六畜人徒有数,舟车陈器有禁”。要求君主不美官室,不大兴土木,不购置奢侈品。②为了称霸,军费开支适当增大。在《七法》、《轻重甲》、《参患》、《法法》中,对军事费用有详尽论述,并写明什么功,领什么等级的赏。但也强调不轻易用兵,时机不成熟不盲目作战,以减少财政开支。③外交费用量财而行,用拉拢收买手段,称雄天下,号令诸侯。《管子》一书记载用外交获得成功的事例不少。④俸禄开支.主张“功当其禄”’。《立政》说:“功力未见国者,不可授于重禄”。“将用民力者,则禄赏不可不重也。禄赏加于无功,则民轻其禄赏;民轻其禄赏,则上无以劝民;上无以劝民,则令不行矣。”
(7)军事观、战争观在《管子》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思想对后来军事家都有一定影响。进行正义战争是管书中的主导思想。认识到战争在性质上有“义”和“不义”之分,强调了战争性质对胜败起着重要影响。《管子》说:“能强其兵,而不明于胜敌国之理,犹之不胜也”。书中指出:“案强助弱,圉暴止贪,存亡安危”。是“行义”战争。“行义”必能立于胜地,“不义”则会在战争中失败。它明确指出:“成功立事,必顺于理义。故不理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故贤智之君必立于胜地,故王天下莫之敢御也。”
《管子》书中还提出了“作战内政以寄军令”的军政一体方略。将军事组织与行政组织联为一体。规定了以家、轨、里、连、乡为单位的行政组织,然后又实行“五人为伍,五十人为小戌,二百人为卒,二千人为旅,万人为军”的军事组织同行政组织相对应的军政结合体。
《管子》特别重视民心向背在战争中的作用。强调首先要“布德诸侯”,做到“近无不服,远无不听”,对内要“治其民”,“为自用”。要“得众”有了群众战争胜利就有了保证。“得众”一定要“得其心”使民众专一,同心协力,方可保证战争胜利。
《管子》一书对军队建设中关于将帅、赏罚、军训、装备;后勤、战争策略方面也有精辟论述。为后世军事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8)《管子》书中的教育理论,论述十分精辟,“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就是管子的育人名句。
《管子》所述教育是一种广泛教育,它包括了现代所分类的道德教育、职业教育、国防教育等社会教育。
在谈到社会教育的意义时,《管子》认为:“明君审居处之教,而民可使居治、战胜、守固也。”说明了教育对发展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管子·版法》中又说:“必先顺教,万民乡风”。《权修》中也说:“凡牧民者,便士无邪行,女无淫事,土无邪行,教也;女无理事别他。教训成俗而刑罚省,数也。”看到了教育的巨大作用,通过教育可以改进社会风尚,稳定社会秩序,有时可代替刑罚作用。《管子·侈靡》中还提到了教育对人的感化作用,以及摧人向善,促人从良,健全体魄,文武兼备的作用。
道德教育也是《管子》教育思想的重要范畴。它提出了著名的自我教育八原则。①反怠倦。有积极主功精神,不做惰。②忌伐矜。仅对居功自傲,提倡谦虚处世。③过反于身。检查自身,严于律已,宽以待人。④立中生正。防止偏激,走上极端。⑤虚一而静。加强自身内心世界修养。⑧周密慎言。说话要分场合,慎重发言。⑦杜事于前。道德木违反共同规范。⑧行小禁微。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从一点一事做起。这些自我教育原则,对个人修身养性,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分享按钮>>《管子》对后学的影响(转载自网络)
>>《管子》的成书状况(转载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