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川乌峰应氏存义宗谱

    中华应氏网 2012年10月11日 万家姓


民国十五年丙寅(1926)重修,铅印本。共四册十二卷,缺一册,为卷七及卷八部分。董事有钦安、秉泉、上宜、养岗等12人,上珠、养贤、养岗等6人协修,戴乾南和二十七世孙应真芝作序。“存义”取自第十世孙明朝应履平(云南左布政使)“以其有尊尊而亲亲,孝友睦姻之义存焉”之意。

开篇为新序、历代修谱名次、凡例和藏谱规则,其下为目录:卷一有世纶、世芳(包括庠生、举人、进士、贡监、毕业生、毕业生女、武职、吏员、仕宦、封赠、乡饮、社学师、学侑生、宜讲生、职农、优老、命妇、节妇)、世表(包括曰岭夫人殿记、社坛庙记、牌坊、重修桥棚记、西圃集福庄引、紫薇堂记、崇本堂记、岭西达孝堂记、赠岭西达孝堂记、崇本学校记)、行第。卷二为发祥源流图。卷三至卷九为各派世系图和世系传。卷十为世德(包括南轩传、东轩传、义马传、武城归老传、西园传、附寿序、诸公序)。卷十一为世艺(包括贡士题名记、河清赋、雪窦山歌、剡川诗、叶山诗钞、乌峰诗钞)。卷十二世泽和补遗。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翰林院学士窦仪为《钱塘应氏宗谱》作序,并题上“宋太祖高皇帝御制”,可以被认为是应氏宗谱的开山之作。其后又在宋太宗淳化元年(990)重修,由宝和殿太学士秘书监右丞赵普作序。详细记载由明洪熙乙巳年(1425)十世孙应履平纂修。应履平(1375~1453),字锡祥,号东轩,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德化知县,历官吏部郎中,出为常德知府,1438年迁云南左布政使,著《东轩集》,《明史》和《奉化市志》均入传。其后在明万历间(1573~1620),十三世孙云通纂修;明崇祯庚辰(1640), 十七世孙裔尧纂修;清康熙己亥(1719),二十世孙祖祥纂修;清乾隆辛卯(1771),二十世孙祖训纂修;清道光庚寅 (1830),二十三世孙歙钿纂修;清咸丰乙卯(1855),二十四世孙秉廉纂修;清光绪戊寅(1878),二十五世孙上镇纂修;清光绪壬寅(1902),二十六世孙养衷纂修。

 

汉族应氏源出姬姓,公元前1046年至1043年间,西周武王第四子姬达封侯于应国,称应侯,姬达更名为应叔。应叔即为华夏应氏太始祖。

春秋后期,楚国西侵,应国被楚吞并,应氏后裔曾一度迁离故土。其中一支应氏沿滍水东下,到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抛锚上岸,筑屋而居。到了汉代,应氏在汝南和颖川两地繁衍成为望族。从应氏四十六代应詹公起,应氏分为北南二宗,应詹为南宗第一世,应詹(289~367),又名斌,字思远,原籍河南汝南南顿。东晋时随晋元帝渡江而南,因立功封为镇南大将军、观阳侯、忠国武平王,镇武林、南平、天门三郡。卒后葬钱塘赤水乡,建六和塔。应詹有两个儿子,应诞留居江西宜黄,长子应玄(元)随父至婺,留居永康大田里,即今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一带,至今在江南繁衍60多代子孙。太和三年(368年),应诞将应詹灵柩从永康大田迁葬钱塘赤水乡。

宁海梅林应氏是南宗应詹太公派下。应缓(864~953),永康大田里人,字隐瑎,应裒之子,行第十,昭宗大顺年间(889~891)仕杭州观察军衔事衙推,天复辛酉(901)转授江西判官,天佑甲子(904)进升度支盐铁使,配蒋氏,赠夫人,遂家于钱塘,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由婺徙钱塘,后因兵革之扰转迁台州宁海梅林,以其地属浙东,号曰浙院祖,为宁海应氏始祖。

应缓共生九子,其三子为应(日+今)又生十三子,应(日+今)五子应浩被封吴越郡王。

元浩,讳浩,字本深,生于后晋齐王开运元年(944)二月十七。后周显德五年(958)举进士,官至检校兵部尚书兼御史中丞,立功于吴。宋太祖受命,谕钱弘佐归款,封郡王。吴越平封褒三世,立庙以诸侯礼,便宜处分吴越事。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辞官隐居台州路黄岩州宁海赐梅林地,命司有建府以居,自号东(上自下半)野人,葬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二月三日。娶杨氏封越国夫人,柴氏赠令人,苏氏赠恭人,合葬梅林,二子袭爵光禄大夫。

应浩长子公廉生四子,二子万穆为昌国(今象山石浦昌国)东宅祖,三子万询为昌国西宅祖。长子万真生子应泽(1002~1073),字宗贵行续大一,号东山野人,建铜山桥、赤城,曰岭旧谱称续七府君。

应泽生三子,长子应琉(1021~1073),字公玉,行百小一,号东(上自下半),生五子。

 

乌峰应氏始祖为应仁。应仁,字廷衡,行千四八,应琉三子,北宋时由台州路黄岩州宁海县朱开乡梅林里迁来,后散居奉化各地,具体如下:二世应慰,为裘村应家棚始祖。四世应焕为塔山祖,应煜为砚溪祖。大四府下第九世瑞生,兔山祖。第十世雍平居法华寺前,为凤岗祖;曾保居温州,祖;鼎棲徙居大埠头,祖。十一世纯权为三溪祖。十二世永澄居裘村,祖;十二世九廛(chan)为前门祖;十二世九壃(jiang)里车门祖。十二世春篪(chi)为岭西祖。十三世云恒为后门祖;十三世云恂为更楼下祖。十三世云东为汪家村祖。大四府小房下里车门派十九世弘忠为九龙祖。


五世时分房,其中荣祖行大一;承祖行大二;述祖行大三;显祖行大四;继祖行大五;熙祖行大六;宁祖行大八;顺祖行大九。宁祖、顺祖无后,缺行大七。

大一府下分长房派、长房下张家塔派、长房江口派、长房东墙卫中宅派、长房派麻车;次房下仲规公派、次房下大房派、次房下二房派、次房下三房派、次房下四房派、次房下隔墙派、次房下伯元公派等。大四府长房派、次房派、小房派、小房下岭西派、里车门派。大五府君派。大六府砚溪派、东郭砚溪派。

 

乌峰应氏自应履平始有行第,但“仅有传颂而旧谱未载”。现行第自十三世起,计九十字:云仍保遐裔,昭弘祖成宪。钦秉上养真,硕德其源远。嘉乐自天申,为善由心劝。山中景可怡,水盛文思泮。日月有光华,星斗相连贯。登高望益广,庆祥求乃眷。奕世永延长,知得千与万。念言君子人,泰古静如见。美哉金玉音,时久必荣焕。

 

后记:找到应氏宗谱,确实费了一番周折。外应村人都道宗谱在文革中已毁,岂不晓得迁居汪家村的“养”字辈的应国平先生有收藏,不过缺一册。幸好此次编修《奉化宗谱》,经过一番仔细搜寻,终得应氏宗谱之下落,经多次联系,终于全部拍录完毕。

 


分享按钮>>义乌后人谱就应氏“家史”
>>《冠阳龙溪应氏宗谱》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