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应氏

    中华应氏网 2012年10月11日 万家姓


鄱阳应氏介绍
  应姓是个古老的姓氏。江西鄱阳应氏早在东晋就已在鄱阳广石(今鄱阳芦田乡老场村附近)居住,距今近1700年,可以说应姓也是鄱阳比较古老的姓氏。鄱阳应氏始祖应韬,河南汝南南顿人。西晋黄门郎应绍之子。据《晋书.应贞传》:"应贞,字吉甫,汝南南顿人,魏侍中应璩之子也。弟纯。纯子绍,永嘉中, 至黄门郎,为东海王越所害。纯弟秀,秀子詹,自有传。"韬公父亲应绍,晋怀帝永嘉中,任黄门郎,“八王之乱”时,受长史潘滔等诬陷,被司马越所害。随后其子韬公随宗室南下,逃到鄱阳广石(今芦田乡老场附近)。繁衍至今有59代,现在芦田乡应氏后裔已有迁至鄱阳三庙前乡和乐平等地。芦田本乡应氏号称“九应七族”,“九应”指老场、槐树下、芦田应家、店上、中庄、西岸、东岸、石门楼、横江九个较大的村落,“七族”,七个大的分支,人数有上万余人。鄱阳应氏离开河南汝南已近1700年,但是传世家谱侧边还是载有“汝南应氏家谱”字样。足见应氏族人故土难忘之情。鄱阳《汝南应氏家谱》载的应氏先祖1-30代资料比较少,从31世祖宁一公叔进(1241-1301)载起,到现在的59世,记载的尤为详细,整部家谱记载时间跨度770年的历史,在整个鄱阳乃至全省都实属罕见。其中芦田应家村保存的《汝南应氏家谱》最为完整。

鄱阳应氏排行
  宁东怡悦性,恺征系伦俊,谱诏巨美尊,高士登台翰,忠臣赞治良,韶华超世彦,贵达仰隆光,文章伊古重,乾坤会浩扬,万国宗尧舜,群方贺禹汤,圣贤崇孔孟,德化乐周唐,韩耀家省复,献策上金銮,御玺宣魁伟,玉印选琅铘,豪杰新兴鼎,义礼定纲常,爵禄为卿相,才能朝帝乡   此排行表总共105个字,从应氏31世祖宁一公始起,至今已经到29个字,表示已经繁衍至29代了。此排行表是宋朝嘉定年鄱阳应克中和鹰潭贵溪应梦武(1211登榜)俱中进士,通信定稿的。距今有800年历史,两宗从此统一排行。另查老谱,鄱阳应氏27-30世排行依次是邦、伯、原、祖。其余26代排行无考。

鄱阳应氏祖先所建寺庙
  宝胜寺,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应氏八世祖应韧捐建。
  广石寺,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年,九世祖应成捐建
  龙安寺,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十三世祖应任(孟常)建。
  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二十六世祖应泰(子章,廉公子)复建,著有《龙安寺砧基序》
  三寺名称均在康熙《饶州府志》卷十三第三页找到

鄱阳应氏名人
  应诚祖(公元1367-1413年),鄱阳应氏三十五世祖,永乐1403-1424(朱元璋四儿子朱棣的年号)年间,任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正五品官职,相当于现国防部办公厅主任职,同厅长、地级市长级别的官员,主要负责考核武官官员的品级与选补、升调、承袭、封赠并且管理少数民族土司。后升任奉议大夫。1683年编的《江西通志》有载,“应诚祖,职方郎中,鄱阳人”

鄱阳《汝南应氏家谱》谱序集
  鄱阳《汝南应氏家谱》谱序集(民间称之为“谱头”)总收录谱序10篇,载有10次重修家谱的经过,另1篇《龙安寺砧基序》,共11篇。收录最早的是公元1140年,二十六世应子章(中宪大夫廉公之子)所撰《龙安寺砧基序》(宋绍兴十年岁在庚午秋七月重兴寺院)。鄱阳《汝南应氏家谱》最早得知是从明朝正统已未年(公元1439)重修,至今(公元2011)有572年历史,期间推算已经重修10次,平均近60年修一次。现在芦田乡应家村看到的族谱应该是1439年重修的版本。之前传世族谱在“元之末季”损毁。
  根据谱头中收集的谱序,考证族谱重修年份记录如下:
  公元1439年,三十六世应炳文撰《应氏重修家谱序》,共有12卷(大明正统已未年中秋后七日);
  公元1502年,蔡登(蔡从善),宏治壬戌年,未录;
  公元1597年,浔阳三溪汪德川撰《古鄱广石应氏重修宗谱序》(大明万历二十五年丁亥冬月谷旦);
  公元1618年,贵溪秀才应宇和撰《宇和会修老宗谱序》,
  中庄庠士克成公七世孙邑应君瑞撰《重修君瑞续修宇和序》大明万历四十六年次戊午季月夏吉)
  顺治年(公元1638-1661),应德彰重新录应宇和所撰谱序,具体何年不详;
  公元1680年,四十四世应道卿、应圣亮《重修谱序》(康熙十九年岁在庚申秋月谷旦);
  公元1690年,四十六世孙西岸应道亨(高四十一)撰《重修宗谱序》(龙飞康熙二十九年季冬月谷旦);
  年公元1762,应子文、应子诚、应子兆、应子青、德光《应氏重修谱序》(皇清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岁春月谷旦);
  公元1800年,四十八世应斐亭、成章、德覆撰《应氏重修宗谱序》。
  年家教弟邑庠昆湖江维斗撰《应氏宗谱序》(清嘉庆五年岁轮庚申孟夏月吉旦,1800年);
  公元1944年,五族连修(民国三十三年);
  公元1994年孟秋月,五十三世西岸应训彩撰《应氏重修宗谱序》

800年的同宗联谊:鄱阳应氏与贵溪应氏同宗
  第一次交流:宋宁宗嘉定间(公元1208-1224年),鄱阳广石应氏25世祖中宪大夫廉公之后裔,曰克中(应克中),同贵溪金紫大夫少卿舜臣公之元孙曰梦武(应梦武),俱登进士,笔曾会合宗谱,推明族派交相印证,两宗从此统一派行。
  第二次: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贵溪庠生宇和应王佐,送宾贡进士陈嘉中姻兄弟过京廷试,送至瑞洪分诀,乘舟抵饶河至鄱阳广石(今鄱阳芦田)过宗宾礼,撰有《宇和会修老宗谱序》,现收录于鄱阳应氏宗谱。
  第三次交流:公元2007年正月初十,贵溪两老者抱谱寻同宗,还是按祖谱鄱阳广石寻觅,广石地名几经更迭,早就不存在,实是感慨。好在鄱阳《汝南应氏家谱》谱头载有“古鄱广石”字样,不然同宗相见都不相识。
  同宗的三次交流,时间跨度有近800年,不可谓不是奇迹,真正体现的是一笔写不出两个应字来的同宗情谊。08年正月,贵溪同宗重修家谱时,鄱阳应氏,上饶应氏同宗都派出族人代表参加道贺。

 


分享按钮>>《大园应氏宗谱续编》序
>>应氏字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