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丁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过去的我----丁扬斌 著 已阅:7133 / 回复:17(楼主)

过去的我----丁扬斌  著
   侯尚培整理
  公元二00六年十一月
  乡贤丁扬斌先生传
先生讳光训,号扬斌,以号行。生于1892年,卒于1965年,黔西县白坭田人。公少年聪颖,从四岁开始从父方策先生读书,因聪慧敏捷,记忆超人,又从师张孝敬等,五岁能对对,十一岁能作诗,成为方园百里有名的‘小才子’。
  先生幼年失父,家贫无力向外求学,十六岁时被乡贤贵州省议员、同盟会员侯仲章先生聘为家庭教员,由是扬斌与仲章共同研讨,写诗作文,仲章先生又为之提供大量图书,两人遂成为知交朋友。时凹水拨贡陈攸溪先生应白坭田侯府之聘在侯府教学,扬斌先生遂向陈先生求教,日教学童,晚向先生求教,诗文大进。在陈侯两先生鼓励和支持下,扬斌先生遂决心向省城求学。
  在侯仲章先生和众乡亲的帮助下,民国初年,扬斌在贵阳读模范中学,经侯仲章介绍,加入了同盟会。1919年“五四”运动,他作为唯一贵州代表到北京参加‘五、四’爱国运动。
  先生在贵阳模范中学读书时,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又因仲章先生在省府之关系,贵州省政府资助他到北京读书,就读于北京法政大学、干部大学,后又转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冯玉祥先生部,先后任炮兵团长、少将旅长、边防司令、师长、陈西省政府秘书长,曾到苏联考察,曾代表第二集团军到南京同蒋介石谈判,蒋冯合作后,先后任南京中央财经委员,西南编遣员,并任教于蒙藏学校(又称边政学院),中央政治学校等。
  扬斌先生在三十年代初期,曾专心著述,编写教材。他精选历代诸子百家经典辑成《学术文》,信、令、檄、榜名著辑成《应用文》,古代诗词歌赋辑成《美术文》,作为国文教学的教材。他的这份油印教材一直到他回乡后的教学中仍然使用。他著的《四万万建国方略》触怒了国民党当局。将介石认为丁扬斌先生奢谈国政,‘建国方略一类的书,只有孙中山先生才有资格写’,方略被查封。又因扬斌先生在教学中有反蒋言论而被捕监禁四十天。抗日战争开始,南京失守。扬斌先生同妻小回到贵州,在贵阳花溪女中任教。一九四一年回黔西任教于黔西中学。又联系乡中热心人士侯廷模、侯伯猷、侯季美、侯仲权等先生续办‘农文小学’。一九四四年在故居设私馆,直到解放时期。他的私馆的学生来自大定、织金、清镇。黔西各区乡前来求学的也不少。为几个县培养了数百名人才,为建立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九五六年,扬斌先生年过花甲,仍锐意振兴家乡教育。在自己的住宅创办‘工农中学’。一时清镇、大定、织金、金沙学生云集。数百名学生集中在白泥这样一个角落里,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又兼五十年代初期学校多数为公办,民办中学还没有开先例,县政府派县教育科几次动员、劝阻,令其停办。
  建国后,扬斌先生任县人民政府委员,贵州文史馆馆员。扬斌为收集整理贵州文史,调查少数民族教育,勘查农田水利工程,向政府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一九六五年九月,扬斌先生逝世于白坭田住宅。黔西县政府派员治丧。学校师生、生前好友、乡邻乡亲频频哀掉。灵柩深葬于宅之北三十步。后人为之修墓立碑,上刻生前自拟的《墓志铭》:
生原是苦头,死方为休息。家真天上住,误向地球游。
  臭骨由它朽,香风自此幽。凝城端正气,散解万方愁。
  扬斌先生一生爱好吟诗作对,写有大量日记。‘日记’二十余册,‘过去的我’二册遗留其孙丁厚煌手中。亲笔手抄诗集一册在孙德邻医生手中。
                               侯尚培 撰
                        公元二零零六年十一月
                                 于黔西城关
丁杨斌先生生平----丁厚煌 撰

丁扬斌,字光训,祖藉江西吉安,1892年4月26日生于贵州黔西白泥田丁家寨。
  1895年,从父方策启蒙读书,过目不忘,六岁时能作对,人们称之为“小秀才”。
  1906年受乡贤贵州省议员、同盟会员侯仲章先生之聘在白泥田侯府教书。
  1908年受侯仲章进步思想影响,经侯仲章介绍加入同盟会,
  1910年到省城贵阳求学,考入贵阳模范中学。


作者:222.87.72.* (2007/8/15 21:20:03)   回复此贴
  回复:过去的我----丁扬斌 著 第 1 楼

1919年春夏,贵州省长刘显世到模范中学选拔人才出仕,校长丁宜中首先推荐他,对他的才识并用两句话概括向刘介绍“其人品行端正,文章立意如高山坠石、运笔如大海汇峰,”见面后刘许他镇宁县长一职,后刘省长得知他抱负殊高、一心想进京求学,当即书写一封推荐信,并承诺由省政府公费资助保送到北京深造,与此同时,北京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被选为黔省“唯一学生代表”赴京参加“五四”运动,并在赴京途中写下了贵州20世纪诗歌史上的第一首新诗《五四运动决心书》,在京期间,先后就读于北京法政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干部大学,1925年春进入西北军陆军干部学校(张家口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结业后被派往西北军中任炮兵团长(兼参谋长),同年11月参加直鲁战役,逼李景林、张宗昌下野。
  1926年率部与吴佩浮、马仲英、孙传芳、刘镇华等反冯联军作战,激战近半年,转战河北各战场,因战功卓著,被西北五省代督办及西北军代总司令张之江任命为陆军步兵少将旅长,南口大战失利后,西北军采纳了他的建议罢战撒防转战绥远、察哈尔地区准备长期抗战。同年9月15日奉命率部参加冯王祥领导的“五原誓师”,参加北伐,西北军兵分十路,由宁夏入陕,南下中原,此时冯王祥则任命他为蒙古边防司令,率部留守包头。阻击牵制奉军西下,率三千将士孤军同奉军数万之众作战,激战长达三月之久,转战蒙古各地,因寡不敌众退至宁夏。
  1927年春到达西安出任陕西省政府秘书长,正值国共两党分家,由于他追随孙中山先生,忠实于国民革命,赞同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民主政策的大同思想,目睹蒋介石独裁专制、杀害爱国志士及共产党人,他对此极为不满,暗自营救了不少爱国师生和共产党人士,为此而深得共产党人士的好评。因而在“八一南昌起义”之前,叶挺特约他参加起义,因故未前往。
  在西安期间曾参加冯王祥组织的西欧考察团,到西欧考察,当考察团抵达苏联时,冯王祥决定留他在苏联学习“攻读新经济学”因苏联政府对华委派的留苏学生条件特别优越,他很不适应在苏联的学习环境,“我是来学习,不是来享福”,于是不久便离开了苏联返回祖国。
  1928年3月,回西北军中任职,4月四位新军阀蒋、冯、李、阎向旧军阀张作霖宣战,奉命参加第二次北伐战争,任纵队长,帅部过绵山,直驱晋冀配合各路友军兵锋直指北京,逼张作霖退出北京,退至黄枯屯导致张作霖被日军炸死,各路联军会师中原,北伐宣告完成。
  1928年7月至1929年8月间,先后率部驻防秦陇边区,他积极参加支持地方各类建设,他不仅擅长军事,且通文学、政治、经济、教育,在西北军中被称之为“奇才”。
  1929年8月西北军首领冯玉祥被阎锡山软禁山西建安村,冯密令西北军将领宋哲元速向南京政府靠拢,8月底,西北军正式接受南京中央军事委员会编遣,西北军第二路、四路、六路、及教导师、暂编第二师人员郝鹏举、张任卿、陈汝明、李秀山、丁扬斌等16位要员奉命赴南京供职,参加编遣会议,会后16位军官分别被分发到各中央区、各分区、各编遣区执行任务。他任西南编遣委员。
  1930年3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出任师长,蒋介石逼令他同率一个学生师参加讨伐冯玉祥,因克守诚信、不愿苟从。故当率两师人马抵达陕西霸桥时,他不打冯玉祥,并将学生师分散驻防,将其部将士带至大河边传令部队沿河而站,听他的口令并将他自己仅有的两瓶酒倒入大河内与子弟兵共同聚饮离别,尔后将其部解散,愤然辞去陆军少将职,遁迹东海海洲湾,弃武从教。
  1930年9月,开始著“四万万救国方略”(又名共利主义)一书。
1931年3月在山东日照遭韩复榘爪牙抓捕,押送南京,关进“水牢”罪名是中原大战时违抗军令,蒋介石欲将其军法处死,幸得好友张伯龄校长营救方免遭杀害,同年4月29日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恽代英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他被一道陪斩,释放后,困居南京,其期间经费均得西北大学陶季琴女士及其兄长的大力援助。
  不久与王显庆、黄汉勋、李方庸等人组织十人团,组建生产合作社(又名共利党)很快便发展社员四万多人,发行股票,积资准备公开反蒋,因走漏消息,蒋介石欲将其秘密逮捕,他获情报后深夜潜回南京,在后湖避难,避通缉令,蒋查封解散十人团组织,收缴烧毁“四万万救国方略”,冻结生产合作社所有银行资产,生产合作社失败。英驻华使馆得知情况后,主动找他谈话,想推他为“英代理人”,愿将他的“四万万救国方略”及生产合作社章程等送到英国,用英文出版,向世界各国发行,但他说:“是非成败乃我中国人之事,何劳旁助”,拒决英国人。“9•18”事变后,蒋介石因不抵抗日寇侵略未停止剿共活动,引起全

作者:222.87.72.* (2007/8/15 21:22:53)   回复此贴
  回复:过去的我----丁扬斌 著 第 2 楼

国人民极大愤慨,在全国反蒋声中蒋介石在12月被迫下野,林森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因而取消对他的通缉令,并任命他为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
  不久蒋介石东山再起,再次被捕入狱,将他“打入天牢”罪因①是著《四万万救国方略》,公开反蒋,触痛蒋政府。②组织“生产合作社”反对国民政府。③在蒋下野期间组织发动民众倒蒋,反对内战,力主抗日。在狱中得江苏中共地下党员王文培女士对其生活关照,出谋划策。蒋欲将其杀害,得同乡何应钦及西北军中部份将领营求,才免遭受害,最后由蒋介石亲自提审并以高官引诱,试探是否还存有反蒋雄心,因早看穿蒋介石的阴谋,拒绝出任军政要职,蒋才放心并以警告而结束。
  1933年底释放出狱,仍被软禁南京数月,后经中央国术专校校长张之江保释获自由,先后在中央国术专校、国民大学、中央政治学校、蒙藏学校(一说边政学院)任教授。
  1934年春经湖南陈英生将军夫妇介绍和杨州名门张子衡之女,上海商业大学毕业的张孝宣女士结婚,定居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宇。
  1936年12月接任“边政学院”何梦麟训育主任一职,在南京期间常与冯玉祥、张澜、李济深、吴叔御,共产党领导人刘少奇、地下党黔西同乡黎有霖交往密切,积极主张抗日救国,反对内战。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携妻率子离开南京,途经武汉正值好友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故拜访叶挺将军,为答谢叶挺将军挽留其在新四军共事,而留下了《轮停汉上三日走笔谢中将军》等诗文。
  1938年春回到贵阳,受聘于贵阳花溪女中、贵师、清华中学任教,定居花溪石头村。
  1941年住宅被日机炸毁率妻小返回黔西白泥田老家,看到家乡教育还很落后,就激发家乡热心教育的人士侯廷模、侯伯猷、丁佩林等,将丁氏祠堂移修创建白坭田第一所新学校“农文小学”(现白泥小学前身)。
  1942年应聘到黔西中学任高中部及中山班国文教师。
  1944年辞教回家将“农文小学”升格招收初、高中学生。
  1948年国民党黔西县政府委任他修志处副处长,主修县志。
  同年6月贵州省长谷正伦到黔西劝其出任贵州省民政厅长一职,他反告戒谷正伦,国民政府大厦将倾,你们好自为之。
  1949年刘少奇秘密来贵州黔西白坭老家看望他,并向他讲述了当前国内局势和国际形势。当刘少奇返回湖南芷江时,又托人传来书信,劝他去北京参加开国大典。
  贵州解放后,黔西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卢绍善不知他历史情况,将他列入黔西士绅、官僚军阀,后中央领导人张澜得知情况后,亲自给他明确身份“他属爱国民主人士”,从此得到地方各级政府的保护,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张澜在解放初期分别来信,劝他到北京参加统战工作,他以业已回乡为由推辞。
  1954年宪法修改草案向全国争求各民主党派人士补充意见时,他提出应增加一条“宗教信仰自由”得到采纳。
  1955年4月被选为黔西县第一届人民委员会委员和人大代表,虽已年高,还不辞辛劳积极投入地方政府相关建设活动,1965年并在家乡白坭创办“工农中学”人称“杨斌中学”,学生达700余人。
  1962年被聘为贵州省人民政府文史馆员“修黔史”。
  1963年利用工作之余编写《过去的我》,早年著有《满江红》、《各国草》、《朝气》等著作。
  1965年9月16日在白坭田家中病逝,享年74岁,政府派员前来治丧,生前,自拟墓志铭。
  死本为休息,生原是苦头,家真天上住,误向地球游。
  臭骨由它朽,香风至此幽,凝成端正气,散解万方愁。
                             长孙  丁厚煌 撰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

作者:222.87.72.* (2007/8/15 21:24:07)   回复此贴
  回复:过去的我----丁扬斌 著 第 3 楼

赠袁发祥“独乐”
  幼稚光阴急若弛,搜寻玩具最兴思。昔年独乐今还在,尔我已非总角时。
  黔西城墙上望风筝
  往事悠然糸我思,茫茫前路怅何之。凌空忽睹风筝影,看尔飘摇到几时。
  注:往事即先君出对:‘往来营垒双双燕’余对云:‘左右沾恩万万人’事在丙申年。
  出就外传
  尘缘处处牵,竟误杏花天。学校来何晚,光阴去不还。滴泪辞慈母,催春怨杜鹃。从兹与尔别,一任好音圆。
  行理安排定,前途最感伤。居家怜弟小,出外累亲望。且莫憎抛别,还当自主张。蛟龙归大海,一往任翱翔。
  共入春风座,相依函丈前。奋飞焉敢望,晚进信堪怜。痛忍周郎泪,疾挥祖逖鞭。幽情兼默语,散满碧云天。
师以欧母画荻命题
  画荻抚孤母氏欧,只教欢喜不教愁。横轻直重劳遵守,撇走飘飞任自由。
  信手挥来毫匪兔,倾心写去拙于鸠。几时字换羲之鹅,好下谢亲洒一瓯。
  壬寅十四夜感怀
  旷世英雄安在哉,而今细认在蒿莱。上元灯火应来赏,莫负儿孙送一回。
  元宵群山灯火相接
  郁郁幽魂何幸哉,良宵灯火又春醅。夜台相聚唯须饮,难得人间载酒来。
  吊不送灯荒坟
  荒坟垒若满城阴,不肖子孙懒送灯。漫说人间烟火节,惨邀山鬼唱斜曛。
  咏栀子花
  朵朵芬芳是,排排玉瓣匀。莲花为姊姝,碧月是乡亲。和气含娇影,香风留美人。嘉名栀子佩,更媚舜华身。
  端午吊屈原于莲花塘
  一掬灵筠泪,群黎尚未收。招魂携角黍,端午吊溪头。水月千年亮,芳文万古留。荷花衣尚在,请看黔西州。
  加入同盟会之夜同侯君仲章玩四更月
  远听鸡声四野号,雄心一放便翔翱。三千俊杰趋帐殿,百万军师簇羽旄。
  民望来云思旱雨,兵行纪律定波涛。这宗素愿殊难了,共看月华渐渐高。
  清亡
  山海关攻李闯王,一日精锐动秋霜。冲人创业冲人失,摄政开基摄政亡。
  四海饥溺宁有望,八旗姓字永无光。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和内庄王君济舟见赠回文诗
  龙腾海震大声鸣,笔下飞涛骇浪奔。冲倒水天惊鬼泣,变为歌韵使心平。
  雍雍共影留双凤,郁郁翻波困一鲸。胸上烦忧消未了,笼葱细草乱云横。
     王君济舟元配徐氏死代悼之
  鸾翔凤翥正宜家,谁料一只升九华。恨结苍烟颜色惨,愁牵绿柳舞腰斜。
  杜鹃号泣初残月,蝴蝶惊拂已谢花。怎教王郎不痛哭,连珠合壁碎成沙。
  似此长辞竟不归,旁人也解泣灵帏。自从鸾鹤升仙后,不见鸳鸯作对飞。
  百岁姻缘殊未了,三生约誓永相违。残膏剩粉填箱底,无怪王郎泪湿衣。
     教书田坝寨寄侯君仲章
  中心莫展愿难酬,抱负殊高命不由。对镜方知人向老,放怀少见气横秋。
  山深尚滞升天月,水浅仍留破浪舟。恨不翻飞九万里,碧云遍染异乡愁。
  个中幽意向谁论,独守穷荒泪满巾。欲上天池终扫兴,兼之邹鲁莫容身。
  来营世上些微业,冷落家乡多少春。谁道蛟龙云雨去,依然此物在风尘。
  附  仲章和诗后一首见寄
  世道茫茫不可论,登楼凭吊泪沾巾。百年易旧空余恨,一事无成怅此身。
  几时蛟龙归大海,一般桃李自成春。庐山仍自归来日,座有枯萤案有尘。
  深夜闻私语
  春夜寒更故故长,羡人私语宴兰房。偏他享尽团圆乐,而我依然在异乡。
  感襁褓婚约被毁
  月老与韦君,空缠糸足绳。见君方殒命,媒约竟无灵。
洛浦沉波月,巫山出岫云。三看雨不应,况可与同群。
  病左手不仁自分必死自拟祭文
  不生豪气迈云烟,希圣希贤,正值花光艳少年,忽失却英雄手段。斯文已矣,蚁命恹恹,天丧渊,夫谁怨。膏梁心久厌,功名心冷淡,帷有乡心难消遣,时飞魂到旧山川。弱体翩然,风飘衣带转,目触飞花增凤恨,耳闻歌鸟更烦冤。呼嗟村农犹解事田园,而我依然羁旅恨绵绵,肠回几万千。他乡更认怜,病躯存没无人管,母弟天边月不圆,背人东向大山哭,泪滴山林红杜鹃。生无计,死维艰,毕命斯须扶样榇还,想到吾邻诸眷属,一杯应奠九重泉,其必抬魂原野上,纸钱飞上玉虚天。
  病中望月

作者:222.87.72.* (2007/8/15 21:26:54)   回复此贴
  回复:过去的我----丁扬斌 著 第 4 楼

痛与睡魔不接邻,中宵起啸益酸辛。天街飞下一轮月,照得骚人病满身。
  病中入梦
  无端七八年前事,次弟相将入梦来。向日风情今已矣,百般衰病育沉哀。
  到贵阳看坐牢盟友侯仲章不许见、以诗寄之
  去年挥手别,不觉又经春。自叹离群久,方谋笑语亲。
驰驱天外路,未遇梦中人。惟见空阶月,凄然染上身。
虎啸由深箐,龙腾自险滩。屈伸原有数,倚伏岂无端。
  雪后当微冷,春初应小寒。国家依赖重,努力望加餐。
      模范中学指月堂过中秋
  学剑学书寄异乡,每逢佳节断人肠。何时比似中秋月,大放光明照下方。
    重九合诗社同学漫游贵阳城外诸山至仙人洞痛饮
  游兴浑无边,情随胜地迁。逛周真武庙,看罢打鱼船。
逆水穷源本,翻山过顶巅。拔茅寻路径,入洞访神仙。
痛饮杯中物,胥忘世外天。苍茫秋气盛,冷淡夕阳圆。
  转眼皆陈迹,回顾失少年。何如拼共醉,相对拂吟笺。
      踏雪寻梅于贵阳郊外有感
  漠漠衰鸿遍野飞,漫漫雪影压梅肥。可怜最是田间叟,当此严寒未授衣。
  腊尽大雪夜独宿南明中学最后一层楼上
  瓦缝都封雪,水花乱打门。鸳鸯空自枕,翡翠倩谁温。
体受奇寒袭,身经众冷吞。更深犹未寐,何处寄归魂。
    被选为‘唯一黔省学生代表’赴北京途中寄谢各教师各同学‘饯行华筵’
  全黔重任会零丁,送别华筵张广庭。名酒俱香来蜀郡,山珍一品出黔灵。
  贵阳顿变华胥国,童冠都尊科嘴经。感到团圆无限乐,梦中尚见老人星。
  注一:黔灵山锅巴用油炙,味最佳。
  注二:黄帝梦游华胥国,国为太昊母华胥氏所创,创火食主天下。
  注三:老人星指总招待杨薇卿老先生,其为人爱才如命。
      过洞庭
  辞却万山万领来,汽船飞渡快如雷。中流击楫有谁在,帝国旌旗满眼排。
  默坐船头日渐暝,水天相接尽星星。我今不信乾坤大,悉数俱收入洞庭。
      五四运动决心
  飞云天外,超然挂龙。上无攀援,下只天公。危哉岌岌,妙哉空空。手携地球,掷上九重。口吹浩气,化为八风。足蹴日月,偏西倒东。吁嗟呼?粉碎旧世界,另创新世界。人人无恐慌,家家得痛快。
  然后责任了,撒手大自在。
  北京元宵月下观灯火后寄黔西各父老
  那顾诗笼壁上纱?今兹权且玩烟霞。玉箫风送一轮月,火树红飞满眼花。
  好景难逢人在北,良宵易惹梦还乡。青蚨屡挫凌云志,独自天边感发华?
  注:青蚨,钱也。今年元旦饿几死,今夜元宵快欲仙。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诗果不欺我,我之存在,可用古骂语包括:‘小人行险以侥幸’。
  赠合作社同志马世勋君生日像赞
  七年风雨共殊方,日不胜炎夏不凉。正气原由嵩狱降,交情故似大河长。
  逢生日,在异乡,为驻春颜题数行。留到重开甲子宴,与君相见九回肠。
      注:时正甲子年调寄鹧鸪天。
    壬戍由北平奉寄兹母
  飞魂夜夜傍慈云,每梦惊回万感纷。膝下依依无限乐,泪流一度一沾襟。
  茫茫身世泪湿衣,又见杨花历乱飞。辜负黔南芳草绿,糖梨满院鸟呼归。
  孰人愿唱仳离歌,其奈欧风美雨何。我亦四千年睡醒,当身胡忍哭铜驼。
     从张家口征军直鲁
  军以退为进,    张北伪宿营。更定人静疾行军,号旗指向张南行。
  天高风细月华明,金戈铁马悄无声。上火车,下北平。车不停,到杨村。
  下车部队如云屯,是时夕阳明。须臾散开不见人。每夜五更,
  冲锋陷阵,地塌天崩。每到天明,委弃辎重敌全奔,敌尸满眼横。
  尤其是下天津,下静海,兵锋直指德州城,结果:气吞齐鲁,势压金陵。
  回军赐儿山上除夕露营感怀
  冰雪沙场泪不融,金戈铁马遍西东。已枯冻馁无穷骨,谁转阳和一夜风。
  纬地经天人宛在,拔山倒海气俱雄。独无军国凌虚势,饱看关山战血红。

作者:222.87.72.* (2007/8/15 21:28:15)   回复此贴
  回复:过去的我----丁扬斌 著 第 5 楼

注一:在‘静海追击战’时:见敌委弃辎重六车皮翻车底下‘碎尸万段中’有‘尚未落气者’目眨口动甚速。心伤之,不禁下泪,欲出之,而该车满载大洋元及中、交两行纸币,手僵甚,搬完已夜深,该压兵等早已冷死了。是时静海水一片白。
  注二:直鲁战后,李景林、乡宗昌虽下野,奉军虽出关,日机虽让出飞机场。而南联孙传芳、吴佩孚;西合陕刘镇华、甘马仲英,正组织反冯大同盟。晋闫锡山、南樊钟秀也参加。
  查丰镇妓院奸细有感
  贫富悬殊蘖障生,令人想起怒纵横。誓当掷此地球去,打翻天下大不平。
  宣誓凄凉姊妹前,决心另创太平天。贫男贱女成鸳配,双宿双飞过百年。
  埋“受传染病死者川籍武装同学王君”于包头黄河岸边、以士砖为碑、题诗碑上
  万里魂离八月秋,孤棺长枕大河头。阴灵到底无人祭,祝子回南访旧游。
  干戈落落遍殊方,动地惊天旗鼓忙。未审何年清宇宙,重来拜扫话兴亡。
  南口厌敌炮声搅梦
  每宵万发又经春,瞎放安知不损人。一出弹花银六十,徒劳引线碎为尘。
  何年不玩炮中花,每夜能倾万万家。穷汉难挣银六十,只供一弹片时霞。
  注:野炮炮弹,每出虽用大洋六十元,据海关调查,占舶来品中第一位,弹名开花弹、子母弹等。
      张家口梦中自题
  玄黄桓发,遂荒大东。东接淮泗,西界犬戎。
      别包头(丙寅年作)
  年少饥军最痛心,枕水一卧竟沉沉。梦随叫笛慌张醒,雪压征衣五寸深。
  幼年兵士最堪衰,一朵昙花尚未开。冷雪寒冰摧两胫,抛尸满路无归来。
         离五原城
  无情炮火满城飞,鲜血如花染战衣。太息饥军难久驻,黄昏大举透重围。
  匆匆拜别五原城,烽火飞行百里程。落伍伤兵齐饮泣,挟枪浴血走深更。
       临河冲锋
  杀声四起健儿威,里夜冲锋透敌围。到底蛟龙关不住,洋洋洒洒向西飞。
        食生山芋
  饥军绝路又逢生,前面山芋照眼明。活剥生吞能果腹,一时喜气与云平。
      大雪迷途(时已离敌骑二百里)
  满眼云横复风骄,勉坐骆驼任雪飘。独自黄错登岭望,无人地带正遥遥。
  雪深渐渐没蒿莱,万里迷途看不开。黑夜惊心一片白,更无来路可归来。
   误入沙漠
  茫茫沙漠漫无归,齐变渴乌铩羽飞。每日计程一百八,敌骑虽武未能追。
      注:时奉军万福林两骑兵师见逼。
       宿河拐子、候沿河骆驼队
  万里萧条无一村,惟闻虎豹吼黄昏。寒冰扑面风侵骨,行向骆驼取次温。    
  到磴口
  繁华史地我曾闻,塞外江南第一门。不料飘摇沙漠影,能凭磴酒定惊魂。
  宁夏除夕怀古
  贺兰西峙,大河前横。赫连勃勃,统万名城。逝矣老英雄,荒哉割据心。促中华千年黑暗,四分五裂到如今。
  注:赫连勃勃,五胡十六国中之一君,君为夏桀王后裔,固改国号曰夏,‘宁夏’城为君所筑,原名‘统万’。  
  过六盘山
  六盘山上早行忙,丈深残雪映艳阳。天然一字长蛇阵,雄踞中原万仞岗。
      西安感触
  痛哭炎黄后,凄凉镐邑前。头颅交掷尽,逢火尚纷然。
     过绵山值清明(时负破三角同盟责任)
  一别行陵竟十年,功名事业两茫然。驱车又向绵山过,饱看人家挂纸钱。
      太原文赢湖上怀古
  重耳是情仇,迎卿霸九州。文赢湖上月,尚带古时秋。
      灞桥大雨中宿营、谕桥脚躲雨学生军上桥让渭河水涨
  不与天战,虽勇不算。不制伏昏宵雨雪风,慎莫与敌攻。制伏天娇,要用天刀。君不见,风雨助绿林,三千破莽百万军。夜电助刘郎,金兵十万死沙场。更不见,李槊雪夜破蔡州,错黑走貔貅。
      注一:以寡敌众必用错夜,此条真理被夜夜劫者偷去已二千年矣。

作者:222.87.72.* (2007/8/15 21:29:3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7 每页5条 当前1/4页 [1] [2] [3] [4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丁氏论坛  执行时间:2,152.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