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丁氏源流 已阅:5855 / 回复:9(楼主)

姓氏起源:

1、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姜太公之子伋,谥号为齐丁公,子孙以其谥号为氏,称为丁姓。
2、据《姓氏考略》所载,丁侯为殷商诸侯,其部族被周灭后,子孙以丁为氏。
3、出自子姓。周朝封商朝遗民微子启于宋国(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间地),国人宋丁公的子孙以其谥号“丁公”为氏,称为丁姓。
4、 改姓、赐姓或其他。据《三国志·江表传》所载,三国时吴国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 为孙氏传自周文王第8子康叔。;据《枫窗小牍》所载,宋代人于庆欲依附于权贵丁谓,遂改姓丁,后果如意;明代西域(今新疆大部分地区)人名中以“丁”为末字者进入中原汉化后,有改姓丁者;明朝元人丹珠尔被赐姓丁;彝族尼质氏、瑶、鄂伦春、东乡、回、蒙等均有丁姓。如《灵山房集高士传》云:"鹤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为乌禄丁,又有从兄士雅漠丁,鹤年知自曾祖以下其名末一家皆丁字,不知何义,后世遂以鹤年为丁姓。

得姓始祖;

     丁公伋。炎帝神农氏是少典的儿子,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氏。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姓吕尚,俗称姜太公。他西周初年任周太师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其儿子名伋,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又是周康王的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称为丁姓,并尊丁公伋为丁姓始祖。


繁衍播迁:
     丁姓的支源众多,但大致上,山东为其最早发源地,后在当地发展成为丁姓最大的济阳郡望,山东丁姓亦是各地迁播的主源头。秦汉时期,丁姓聚居地主要在今山东、江苏、河南境内,同时,河北、陕西、广西、湖北、广东等省也有少量丁姓人口落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导致了丁姓频繁的迁徙,可谓丁姓历史上播迁的昌盛时期。三国孙吴的孙匡改姓丁,为丁姓的发展加添了新的支脉,江苏南部及浙江大部分地区成为此支丁姓繁衍的主要区域。这一时期,丁姓仍以山东、河南为中心繁衍生息,另外,江西、安徽也有丁姓迁入者。
     唐代,济阳丁姓有入居福建者。据《漳州府志》所载:“陈元光军谘祭酒有丁儒者,先世济阳,后徙光州固始,总章二年,从元光开漳州。”此支丁姓唐末迁居泉州、广东等地。
     宋元时期,有江苏人丁谓后人分居于崖州(今广东崖县西北)和广州。有丁允文、丁肇宪分别开基广东潮州和梅州,被视为当地始祖。清代,居于福建、广东一带的丁姓有移居台湾的,后徙居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地。至此,从宋代以来散布全国各地的丁姓已日趋向世界各地延续其支脉。
   今日丁姓以江苏、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西、浙江、贵州、吉林、辽宁等省多此姓,上述十一省丁姓约占全国汉族丁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二。


郡望堂号

     丁姓郡望主要是济阳郡,战国时为魏邑,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兰考东北。晋惠帝时,陈留郡的一部分被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堂号:“济阳”、“钟德”、“


作者:59.40.41.* (2007/2/3 10:53:04)   回复此贴
  回复:丁氏源流 第 1 楼

堂号:
     “济阳”、“钟德”、“梦松”、“双桂”、“留馀”、“承德”、“五果”等。

宗族特征:
     1、丁姓有严格的家规、家训,其中“望子成龙及家宁人和”的训条使丁姓族人千年永志,因此涌现出的众多丁姓名人,使其家族荣耀之势不衰。
     2、丁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丁远福所纂《丁氏族谱》中有江苏丁姓一支字行为:“昌忠正邦佐,广吉仁义良。”丁允和所修《丁氏族谱》中有江苏仪征丁姓一支字行为:“惠炳庆祥,文浩绪生。”


名人精粹;
     丁恭:山阳东缗(今山东金乡县东)人,汉代学者,时称大儒,曾任谏议大夫、博士。后升为侍中祭酒,骑都尉,卒于官。
     丁谓: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北宋真宗时任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后升至宰相,被封为晋国公。其修复京城的故事被尊为古代“运筹学”运用的典范。
     丁度: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文字训诂学家,官至端明殿学士。曾与李淑等刊修《韵略》,又刊修《广韵》成《集韵》。
     丁岂页:祖籍恩州清河(今属河北)人,后迁居祥符,北宋著名藏书家,共搜集图书至八千卷。
     丁琏:番禺(今属广东)人,北宋元丰年间进士,任朝议郎一职。
     丁大全:南宋镇江(今属江苏)人,官至右司谏、签书枢密院事、右丞相。
     丁云鹏:休宁(今属安徽)人,明代画家,擅画人物,佛像、山水、花卉,亦会作诗。
     丁启睿:明代河南永城人,官至兵部尚书。
     丁耀亢:山东诸城人,明清文学家。著有小说《续金瓶梅》等。
     丁敬: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篆刻家,喜好金石文字,善鉴别,工于诗、书、画,尤精刻印,开创了“浙派”,被誉为“西泠八家”之首。丁观鹏:京师(今北京)人,清代画家,最精于人物画。
    丁善庆:泉州(今属福建)人,清代道光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著有《左氏兵论》。
     丁宝桢:贵州平远(今织金)人,清末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山东机器局、四川机器局为其所筹建,今存其《丁文诚公奏稿》。
     丁丙:浙江钱塘人,清末藏书家,撰有《善本室藏书志》,著录其藏书中珍贵部分。
     丁日昌:广东丰顺人,清代大臣。历任江苏巡抚、福建巡抚、督船政、节度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职,曾参与洋务运动,著有《抚吴公牍》。
     丁汝昌:安徽庐江人,清末北洋水师提督,甲午战争爆发后,在与日军的威海卫一役中,拒降而自杀身亡。
     丁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代地理学家。著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六十九卷。
     丁玲:湖南临澧人,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以《莎菲女士的日记》而闻名。其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解放后,任《文艺报》主编、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丁颖:广东高州人,现代农学家、水稻专家。曾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解放后历任华南农学院院长。


作者:59.40.41.* (2007/2/3 10:55:30)   回复此贴
  回复:丁氏源流 第 2 楼

1世炎帝(神农氏)名石年,大约生于公元前3216年.据1991年7月10日北京晚报载   北京的佛光 文称当年(1991年)辛末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为炎帝5210年诞辰

2世帝临 3世帝魁 4世帝承 5世帝明 6世帝直 7世帝厘 8世帝哀 9世帝克 10世帝器 11世祝融 12世术器 13世勾龙 14世垂 15世尧 16世共弓 17世伯夷 18世若木 19世费昌 20世房 21世仁 22世天英 23世珖 24世敏 25世豹 26世谦 27世澄 28世晔 29世宇 30世清 31世宝 32世宽 33世兴 34世明 35世车 36世能 37世宏 38世瑞 39世倚 40世拜 41世世长 42世恭 43世祥若 44世范 45世萚 46世安世 47忠贞 48绍良 49世庵 50世卿 51世 (左为木,右为谬去了言字旁)52世彦 53世筠生 54世齐太公姜尚 55世齐丁公伋


作者:59.40.41.* (2007/2/3 10:56:46)   回复此贴
  回复:丁氏源流 第 3 楼

丁德兴

定远人。归太祖于濠。伟其状貌,以“黑丁”呼之。从取洪山寨,以百骑破贼数千,尽降其众。从克滁、和,败青山盗。从渡江,拔采石,取太平,分兵取溧水、溧阳,皆先登。从破蛮子海牙水寨,捣方山营,擒陈兆先,下集庆,取镇江。以功进管军总管。下金坛、广德、宁国。从平常州。擢左翼元帅。宁国复叛,从胡大海复之。分兵下江阴,取徽州、石埭、池州、枞阳,攻江州,移兵击安庆。所向皆捷。复援江阴,略江西傍近州县,攻双刀赵,挫其锋。时徐达、邵荣攻宜兴,久不下,太祖遣使谓曰:“宜兴城西通太湖口,士诚饷道所由,断其饷则必破。”达乃遣德兴绝太湖口,而并力急攻,城遂拔。论功授凤翔卫指挥使。
陈友谅犯龙江,德兴军于石灰山,力战,击败之。遂从征友谅,捣安庆,克九江,援安丰,败吕珍,走左君弼。从战鄱阳,平武昌,克庐州,略定湖南衡州诸郡。又从大将军收淮东,征浙西,败士诚兵于旧馆。下湖州,围平江。卒于军。赠都指挥使。洪武元年追封济国公,列祀功臣庙。子忠,龙江卫指挥使,予世袭。


作者:220.172.214.* (2007/10/6 15:59:04)   回复此贴
  回复 3:回复:丁氏源流 第 4 楼

你好,我爷爷是德字辈的,请问我能够联系上你们那边姓丁的朋友吗?因为我的父辈想修家谱,可是联系了很多省市的都不是一个支的。

作者:124.73.14.* (2009/7/12 19:18:08)   回复此贴
  回复:丁氏源流 第 5 楼

我外公是“宝”字辈,我舅舅是“坤”字辈,现想查询该支丁姓的来历,希知情者告知!
    QQ:910877942

作者:58.40.36.* (2009/7/15 15:42:3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9 每页5条 当前1/2页 [1] [2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丁氏论坛  执行时间:210.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