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网新闻】关于春秋时邓国都城及汉晋宋齐邓县地望的考订

    中华邓氏网 2013年4月26日 邓伟坚


提示:本文转载自武汉大学石泉教授原著《古邓国、邓县考》前面部分:即一、关于春秋时邓国都城及汉晋宋齐邓县地望的考订(所论述的三个问题)。

《古邓国、邓县考》论述邓国、邓城乃至邓州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非常详尽,依据充足,分析透彻。对于目前“邓姓之源”的争论具有指导意义,能为我们找到真实可信的历史依据。由于文章中涉及的历史地理知识广泛、深入,必须认真多读才能深刻理解。

需要阅读原文章,可以在网上找到,进行浏览。

 

邓国是春秋初期以前、上至西周(或更早些),位于汉水以北、南阳盆地南部的一个具有一定经济文化水平的古国。关于邓国的都城所在,汉魏六朝时期的记载都说是在当时的邓县①。后人对这一点亦无异议;但对当时的邓县以至春秋时的邓国究竟在公诸于众可处,则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认为在今天河南邓县(旧邓州);另外的说法都认为在湖北襄樊市以北的汉水北岸,但具体的记述又不一致,有襄樊市西北、东北、北面等三说。以下我们就对这些说法逐一进行考察。

 

(一)河南邓县(旧邓州)说不能成立

 

主张古邓国在今河南邓县之说的,可以举顾祖禹的名著《读史方舆纪要》和乾隆《邓州志》、嘉庆《南阳府志》作为代表。近人著作中主张此说者亦颇不乏人,但却未见提出什么有力的论据。《方舆纪要》虽在卷51,河南六,南阳府,“邓州”总论中说是“春秋时邓侯国”,但在后文分条论述邓州的山川城邑沿革时,却毫未提到邓国和汉晋的邓县;而在卷79,湖广五,襄阳府“邓城”条中虽然说是“府东北二十里,本春秋邓国也”,但所引史事则包括有关秦汉时邓县的材料,却又未指实就是汉晋时邓县。乾隆《邓州志》和嘉庆《南阳府志》在“沿革”部分把春秋时邓国和战国秦汉直到晋宋时的邓县都列入邓州范围,但在“古迹”部分又只举出穰县等,而全未提到古代的邓县②。《邓州志》在“沿革表”的汉代州县一栏中,列举了邓、穰、涅阳、朝阳、棘阳、淯阳、冠军七县之后,却又加注说:“旧志皆邓境内。今按:各史志,惟穰、涅阳、冠军确系今邓地无疑。余尚候考”(见卷1,页4下)。这些都足以说明邓州之说并无确据。近人著作中主此说者。也未见有任何认真的考释。

其实,今河南邓县从战国以来直到明初,一千多年间,一直是穰县所在。北魏至隋初曾在这里设荆州。隋灭后梁取江陵以后,荆州移治江陵,始于穰县设邓州。至明初,废穰县,这里才专称邓州。民国以后,废除府、州,于是邓州始改称邓县,以迄于今。这一沿革情况前人是有明确记载的③。穰县既一直在这里,则战国至汉晋与穰县并存的邓县自不可能也在此。古代记载直到唐宋,也还未见有把穰县(邓州)同古代邓国联系起来的④。

然则是否可把古邓国和汉晋六朝邓县定在今邓县(邓州)南境这也不可能,因为南境是汉晋至刘宋时的朝阳县也,县城就在今鄂豫两省交界处的湖北境内⑤,无法在这里再安下一个邓县。

据上所考,古邓国在今河南邓县(旧邓州)之说,是站不住的。

【参考资料】

① 参阅《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南阳郡“邓”县原注及颜师古注“胜迹”部分引应劭曰:杜预《者秋释例》卷6邓地,“桓七年邓”条。

② 参阅《邓州志》(乾隆二十年刊本)卷1“沿革表”及卷八古迹,“胜迹”部分;《南阳府志》(嘉庆二十年刊本)卷1与地志,沿革,“邓州”部分及古迹“邓州”部分。

③ 参阅《大清一统志》(乾隆增修五百卷本,光绪壬寅<1902>年)上海宝善斋石印,<以下简称“乾隆《一统志》”>卷166,河南省南阳府,建置沿革,“邓州”条;卷168,古迹,“穰县故城”,条〔按:本文所引乾隆《一统志》内容都与《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四部从刊》影印本>基本相同,下不另注。〕《读史方舆纪要》卷51,河南六,南阳府邓州“穰县城”条。

④ 参阅郦道元《水经注》卷29湍水篇、卷31淯水篇;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以下简称《元和志》)卷21山南道二,“邓州”总论及“穰县”条;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42山南东道一,“邓州”总论及“穰县”条。

⑤ 关于汉晋至刘宋时朝阳县。参阅《汉书》卷28上.地理志6上。南阳郡“朝阳”县:《续汉书.郡国志》(殿本《后汉书》32)荆州南阳郡“朝阳”县;《晋书》卷15,地理志,荆州义阳郡“朝阳”县;及《宋书》卷37.雍州“顺阳太守”条及“朝阳令”条。关于古朝阳城地望;参阅同治《襄阳县志》(民国石印本第二册)卷1.地理志.古迹.“朝阳城”条;光绪《襄阳府志》卷5.与地志5.古迹.“朝阳城”条。据湖北博物馆内部调查报告:在今襄阳县西北六十里,靠近河南省边界的石桥公社史李大队李百户湾北,仍有朝阳城在,与上引襄阳县志,府志记合。

===================

 

(二)古邓国(汉晋宋齐邓县)在今湖北襄樊市的不同说法

 

认为古邓国(汉晋宋齐邓县)在汉水北岸今湖北襄樊市附近的记载,比上述河南邓州说要多得多,也早得多。现存史料对于古邓国(邓县)在汉水北岸的具体位置,大致有三种说法:一说在襄樊市西北的邓城遗址;一说在襄樊东北,唐白河下游西北岸;还有一些记载则只笼统说在襄樊北。

这三种说法,以襄樊西北说为最早,刘宋时人盛弘之所作《荆州记》成书于元嘉十四年(437年)云:樊城西北,有鄾城。……鄾城西北行十余里,邓侯吴离之国,楚文王所灭,今为邓县。邓城西厚余里,有谷伯绥之国。(原书已佚,此据光绪十九年元忠辑本卷3,内容引自《太平御览》卷192)

这是今存史料中有关古邓国及邓县地望最早的较明确记载。下至清朝乾隆《襄阳府志》卷5古迹,襄阳县“邓城”条云:“县西北二十里。春秋时邓国地”。又“易城”条云:“在邓城南七里。”同治《襄阳县志》(第二册)卷1,古迹,“邓城”条云:“县城西北二十里,今城基尚存,高丈余,壕淤成田。”又“鄾城”条云:“在邓城东南十余里”,与《府志》所记大致相同。特别是《县志》描述较优具体,应是当地人根据实地调查所得。这同现在襄樊市西北的邓城遗址位置、特征也基本相符。

襄樊东北说,在今存史料中,最早见于今本《水经注》,卷引淯水篇云:【经】(淯水)南过邓县东。【注】县故邓侯吾离之国也。楚文王灭之。秦以为县。

淯水右合浊水,俗谓之弱沟。水上承白水于朝阳县,东南流,经邓县故城南。习凿齿《襄阳记》曰:楚王至邓之浊水,去襄阳二十里,即此水也。浊水又东,逸邓塞北,即邓城东南小山也。“……浊水东流,注于淯。淯水又南,迁邓塞东,又通鄾城东。……盖邓之南鄙也,昔巴子请楚与邓为好,封人夺其币,即是邑也。司马彪以为邓之鄾聚矣。【经】(淯水)南入于沔。从这段记载看,显然是把古代邓国和汉魏邓县连同古代的鄾城,都定在今襄樊市东北的唐白河西岸了。下至唐宋,以及明清,这个东北说一直相当流行。例如《元和志》卷21。襄州“临汉县”条云:临汉县,本汉邓县也,即古樊城。……县城南临汉水……故邓城,在(临汉)县城东北二十二里,春秋邓国也。

《太平寰宇记》卷145,襄州“邓城县”条云:汉邓县也,即古樊城。……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以襄州为襄阳府,徙临汉县于东,古邓地。乃改为邓城县。

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卷31。淯水篇按语云:秦置邓县,属南阳郡。两汉、魏因。晋属义阳郡。宋为京兆郡治。齐因。梁废。今在襄阳东北二十里。

以上是东北说的一些较明显记载。

还有一些记载只说在襄樊北面,例如唐初的《括地志》云:“故邓城在襄州安息县北二十里,春秋之邓国。”①安息县,唐天宝以后改名临汉县,故地在今襄樊市之樊城,已见上引《元和志》。

北宋初的《太平寰宇记》卷4朽襄州“邓城县”条原注云:“(襄州襄阳县)北二十三里。”②

下文云:“汉邓县志,……古邓地。”并云鄾城也在县南境③。

乾隆本《大清一统志》卷270湖北襄阳府,古迹,“邓县故城”条,也说是“在襄阳县北。春秋时邓国”。

这个襄樊北面之说,与东北说及西北说都可大致相通,可能也就是调和前二说的产物。因此,问题关键还在于东北说与西北说哪个更符合实际。

【参考资料】

① 见《史记》卷40.楚世家.张守节《正义》转引《括地志》。

② 按:《太平寰宇记》(光绪金陵书局本)说明邓城在襄阳北十三里。但乾隆《一统志》卷270.“襄阳府古迹.邓县古城”条引《寰宇记》则云邓城县在襄州北二十三里。光绪《襄阳府志》卷五古迹;襄阳县“邓城故城”条据《通志》(按:当是嘉庆《湖北通志》)引《寰宇记》,以及民国《湖北通志》(商务印书馆精装本)页667,卷18,《与地志》十八,古迹四,襄阳县,“邓城”条银《寰宇记》都说是“在襄州北二十三里。”据此,局本《寰宇记》当脱“二”字)。

③ 《太平寰宇记》卷145.襄州邓城县“鄾城”条云:“即古鄾子之国。邓之南鄙”。但《方舆纪要》卷79襄阳府襄阳县“邓城”条附“鄾城”引《寰宇记》云:“鄾城在邓城南八里”。与今本异。

===================

 

(三)今襄樊市西北的邓城遗址是古邓国及宋齐以前邓县所在

 

邓城遗址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襄樊市西北十余里①。据武汉大学历史系师生1973年春的实地访查,古城墙基还很完整,城址略呈方形,周长6.3里弱(3137.6米,合成里5.4里强)。城内及城外(特别是北面)有大量汉代以至战国、春秋时的器物残片,说明这一古城的历史悠久和居民众多。据当地群众说,邓城虽然久已不是个城镇了,但至今在周围几百里内仍很有名。祖辈传说:邓城比襄阳还要古老。

这个邓城遗址,从方位和遗迹看,显然就是上述同治《襄阳县志》所记位于襄阳西北二十里,“城基尚存,高丈余”的“邓城”。联系到遗址也叫“邓城”,它的文化遗存的时限以及民间传说的内容,特别是联系到上引《荆州记》中指明“邓侯吴(吾)离之国”就是当时(刘宋前期)的邓县亦称邓城。而《宋书.州郡志》卷37,雍州“新野太守”条总论;及京兆太守“邓县令”条也明确指出的邓县是“汉阳县”。这些都足以说明邓城遗址应即春秋战时邓国、战国秦汉直到刘宋时的邓县。

于此还可举出以下三条有力旁证。

(1)《三国志.蜀志》卷5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云:亮家于南阳(郡)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萧统所编《文选》卷37诸葛孔明《出师表》。唐李善注引《荆州图副》亦云:邓城旧县西南一里,隔沔,有诸葛亮宅,是刘备三顾处。隆中山在今襄阳城西约二三十里,北过汉水不远就是邓城遗址。这同上引《汉晋春秋》和《荆州图副》所记邓县(邓城)南与隆中的诸葛亮宅隔沔相望的位置正合(里数过近,可能有说脱误),从而证实了当时邓县当在襄阳的西北方的今邓城遗址。

(2)《宋书》卷37,州郡三,雍州京兆太守属县有邓县,云是“汉旧县”,而有“京兆太守”条总序则指明:“(宋孝武帝)大明土断,割襄阳(郡)西界为实土。”邓县当时虽然属犷京兆侨郡,但它是汉以来的旧县,因而是有实土的。据“京兆太守”条所记,当时京兆郡属县中只有邓县不是侨县,可以想见:同郡的其他诸侨县必然寄治在邓县附近。值得注意的是:大明“土断”之后,划给京兆郡的实土是在襄阳郡的西境。这也就反映出:当时邓县必然也邻近襄阳西境,才能与其他侨县的新得实土连接成一片。这样邓县自当在襄阳西北,而不可能偏在东北方。

(3)《元和志》卷21,山南道二,襄州襄阳县“万山”条云:在(襄阳)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无西,言其界促近。这说明在襄阳城西不远(包括汉水南岸的万山以西)也就是邓县县境。而隆中也正在这里,因而《元和志》所记与上引习凿齿《汉晋春秋》所说“隆中”属邓县,又正相合。《元和志》这段记载与前文所引本书的另一段说“故邓城”在当时临汉县(今樊城)东北二十二里,即古邓国的记载,是自相矛盾的。但这段记载的内容较具体,并引古谚语为证,又有上述充分旁证,较之另一段的笼统,自更为可信。邓县治所在汉水以北,这是古今无异辞的。上引《荆州图副》并进而指明邓县就在沔水北岸不远,与隆中诸葛故居隔沔相望。这就又证明邓县必在今襄樊市西北方,正当邓城遗址所在。

综上所考,西北说在文物古迹方面和较古的文献记载方面,都能得到有力的印证。因此,似可肯定;古代邓国和战国秦汉以至宋齐时的邓县故址当在今襄樊市西北的邓城遗址。在战国秦汉时。这里曾是个较大城镇。但从汉末三国时起,就屡次成为长期分裂战乱局面下南北交争的前沿城镇,居民应已大减,只成为新兴的军事重镇襄阳城的外围据点之一而已,从邓城遗址中、汉代器物大量存在的情况来看,也反映出了这一古城从三国以后已趋衰落的迹象。

【参考资料】

① 乾隆《襄阳府志》及治《襄阳县志》都说邓城在襄阳县城西北二十里。我们于1973年去邓城调查时,当地人说,邓城去樊城八里。据大比例尺地图估算,两地直线距离约为今里十二里。今里略小于清里(1公里=1.7321清里),12今里约合10.4清里。樊、邓之间基本上是平地,道里曲折率不大,因此估计为十余里。

===================

 

 

附:伟坚老宗亲的后续供稿:

石泉原名刘适,祖籍安徽贵池。194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1954年到武汉大学任教,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任历史地理学科博士生导师。历任历史系“荆楚史地与考古”研究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理事长,湖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我认为石泉教授是荆楚地区邓姓历史文化的权威,是探索荆楚地区邓姓渊源的导师。

 

    由于历史源远流长,我们的历史地理知识有限,手头上史料欠缺,有许多问题无法知晓,有些知之也不深。石泉教授《古邓国、邓县考》一文为我们解答了许多问题,还原了古邓国在荆楚地区时期的历史真面目,揭露了邓州这帮无知、无赖的胡说八道!令我们在茫茫夜幕中看到了“北斗星”,为探索邓姓渊源有了明确的方向。

 

作者:邓伟坚 来源:中华邓氏族谱网

 


分享按钮>>【邓氏网新闻】 对邓氏族谱(大部分邓氏客家人都属于这一系)的点评纠错
>>【邓氏网新闻】邓姓迁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