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氏文化古迹】 从江南余杭到陕北杭庄

    中华杭氏网 2013年10月26日 杭则君


从江南余杭到陕北杭庄

榆阳杭氏家族的百年变迁

 

杭庄观音寺地势十分险峻。

 

观音寺内供奉的“十八罗汉朝观音”。

 

 

石山寺义德法师主持开光仪式。

  自明朝初年迁居陕北算起,杭氏族人已经在陕北生活了六七百年,其族人至今有400余人。因此说,在陕北众多的姓氏中,杭姓绝对称得上是个“小姓”。

  人丁虽算不得兴旺,但从杭氏族人的讲述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家族生生不息、世代相承的真实生活。在记者眼中,杭氏家族的历史,俨然就是陕北众多姓氏、家族发展变迁的缩影。

  以国为姓堂号余杭

  在榆阳区青云镇东杭庄村观音庙的会窑中,记者见到了64岁的杭虎旺。对于杭氏家族的历史,杭虎旺可谓是了然于胸。

  据杭虎旺介绍,杭庄杭氏姓出自大禹的后代,属于以国名改字为氏。据清陈廷炜所著《姓氏考略》记载,当年大禹采用疏浚的方法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待到治水工作完成后,便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大会天下诸侯。因为治水大业完成时当地留下很多船只,他便把这些船只交给他的一个儿子管理,并将他封在全航这个地方,建立了余航国(今浙江余杭)。后来,其子孙就将“航”去舟加木写成“杭”,以国名自称为杭氏,并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杭氏。

  但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杭姓还有其他的几种源流:

  1.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亢父(因封地位于军事要地亢父得名)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史料记载在亢父的后裔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亢父氏,后以通假字分衍为单姓亢氏、伉氏、抗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2.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三伉(三亢原为卫国城池,位于今今河南滑县境内,城主称“三亢大夫”,故而得名)之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因古代“杭”“抗”“亢”“伉”四字通假,因此,三伉大夫的后裔子孙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抗氏、杭氏、亢氏、伉氏。

  3.出自蒙古族哈勒斌氏、杭津氏、杭噶坦氏,及满族杭佳氏、章佳氏、完颜氏等。

  东汉时期,泰山太守杭徐任中郎将,因平乱之功获封“东乡侯”(今浙江余航),定居于云阳西乡的新埭村(今江苏丹阳杭甲村)。据说杭徐本姓抗,后改为字面文雅的杭氏,他的后代子孙便以杭为姓氏,世代相承。唐末五代时期兵戈四起,杭徐后人为避战乱,又迁至余杭泊水湾生活。北宋时期天下大定,杭徐后人杭寅正率族人再返先人旧地,仍定居于新埭村,此后繁衍壮大。

  明初迁陕定居杭庄

  据杭虎旺介绍,杭庄杭氏族人先祖世居浙江余杭,明朝初年因国家大规模移民实边迁徙至陕北生活。在杭庄,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传说,讲述的便是杭氏先祖几经辗转迁徙至榆林生活的故事。

  杭氏先祖在杭州以农耕为业,因为当地水多地少,人们便极具创意地在河面上铺起蒲叶,上覆泥土进行种植。为了防止蒲叶飘走,人们会用绳子将其固定在岸边。有一年,因为年景不好,杭氏先祖无法上缴一年的税赋。官府衙役上门催缴时,便将固定蒲叶的绳子割断。眼见蒲叶上种的庄稼被河水冲走,杭氏先祖百般无奈,只得用扁担挑起了两个年幼的儿子,加入了移民陕北的队伍。

  一路之上,杭氏先祖可谓是百般艰辛。他在扁担上架起了货架,有生意的时候便做货郎卖货,挣的银钱换一顿饱饭;没生意的时候则是挨家乞讨,让孩子能暂时充饥。

  东航庄观音庙会会长杭稳秀告诉记者:“传说当年先祖到达陕北后,最初定居在郑家川的杭四沟。这个地名一看就知道和杭氏家族有关,至今也仍然存在。但因为此地正当青云河川,先祖看到大雨时河水暴涨,立即想起了在余杭的旧事,便决定再度搬迁。他选择了一道小河沟的沟掌,从此便安家落户安心地生活下来。”

  杭氏先祖选择的安家之处,便是今日青云镇杭庄村。此后的时间里,又有一支族人从杭庄村迁出,定居在了今古塔乡西部的一块区域,同样取名为杭庄。此后,人们为了区分两个杭庄,便将青云镇的杭庄称为东杭庄,将古塔乡的杭庄称为西杭庄。

  榆林城北郊还有一个叫红山村的小村落,村中居住的也都是杭氏族人。谈起红山村的由来,杭虎旺告诉记者:“清末民国时期,我的爷爷和二爷爷靠背炭到榆林贩卖起家,在村中与族人合开了煤窑,并拉起了14列骆驼(每列7头)搞起了贩运生意。因为收入颇丰,还从榆林大户解振翔手中买来了官井滩、古城滩60亩土地。农业合作化之后,这块地归了东杭庄集体所有,社员们农忙时还会带着食物到榆林城种地。”

  文革末期,因东杭庄连遭天灾,村中便有18户村民自愿报名,来到榆林城北开田、建窑,从此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观音古寺杭氏家庙

  东杭庄村北、榆佳公路南侧的山峁之上,矗立着一座造型独特的古代寺庙——观音寺。说是寺庙,倒不如说一座佛殿,因为寺庙只有一座殿宇,而殿宇也只有一间。

  但不要小看这只有一间的小庙,其通体以石条砌筑,叠涩上覆四坡攒尖顶,外修卷棚,上装宝刹。这种造型,在陕北地区绝对称得上是独具一格。而寺庙所在的龙凤山,东、南、北三面均有小河相绕,殿宇与河道高差约30米,可谓是三面凌空,形势十分险要。时至今日,观音庙西南侧也还保留着旧时人们上山拜庙的神路,因为阶梯逼仄陡峭,早已被废弃。

  观音殿内,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朝观音”。据杭稳秀介绍,杭庄观音寺的创建,传说与当年杭氏先祖迁居此地还有着很大联系。“据老辈人讲述,当年先祖从余杭迁往陕北时,竹篓里除了装着两个娃娃,还有两尊佛像。先祖定居杭庄后,便在此地修建了一座寺庙,庙中供奉的便是其中一尊佛像。后来有族人搬迁到了西杭庄,该村族人又仿照旧例,请去了另一尊佛像,并新建了一座庙宇供奉。”

  传说毕竟不足信。记者在观音殿东侧几方字迹漫漶的石碑碑文中,发现了观音寺创建的历史记录。据明隆庆六年(1572年)的石碑记载:“信士杭云弟杭雷,喜拾净资,命工夯石□殿……保佑一方之吉庆。外修卷棚……”除此之外,还有功德主杭云、杭雷、杭朝、杭国、杭臣、刘敖、刘儒、高昌、贺伦、常锐等。

  记者从碑文中的“夯”字判断,隆庆六年便应是观音寺的创建年代。而记者的这种想法,也得到了杭虎旺的赞同:“观音寺南侧地基为石质山岩,北侧则为夯土所筑。这个‘夯’字,可能正是当年创修观音庙的真实写照。此外,因为杭庄村民均为杭姓,因此这座寺庙也堪称是杭氏家族的家庙。从创建、供奉、修缮、布施,历朝历代均是以杭氏族人为主体。”

  观音庙东南方向的山顶上,还有一座创建自明万历年间的龙王庙。“文革”时期,它和观音庙一样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杭虎旺、杭稳秀等人发动杭氏族人翻修了殿宇,去年新建的古佛殿、地藏殿、祖师殿也在近日进行了开光仪式,更使得杭庄观音寺盛况空前……

 

 

,

从江南余杭到陕北杭庄

榆阳杭氏家族的百年变迁

 

杭庄观音寺地势十分险峻。

 

观音寺内供奉的“十八罗汉朝观音”。

 

 

石山寺义德法师主持开光仪式。

  自明朝初年迁居陕北算起,杭氏族人已经在陕北生活了六七百年,其族人至今有400余人。因此说,在陕北众多的姓氏中,杭姓绝对称得上是个“小姓”。

  人丁虽算不得兴旺,但从杭氏族人的讲述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家族生生不息、世代相承的真实生活。在记者眼中,杭氏家族的历史,俨然就是陕北众多姓氏、家族发展变迁的缩影。

  以国为姓堂号余杭

  在榆阳区青云镇东杭庄村观音庙的会窑中,记者见到了64岁的杭虎旺。对于杭氏家族的历史,杭虎旺可谓是了然于胸。

  据杭虎旺介绍,杭庄杭氏姓出自大禹的后代,属于以国名改字为氏。据清陈廷炜所著《姓氏考略》记载,当年大禹采用疏浚的方法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待到治水工作完成后,便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大会天下诸侯。因为治水大业完成时当地留下很多船只,他便把这些船只交给他的一个儿子管理,并将他封在全航这个地方,建立了余航国(今浙江余杭)。后来,其子孙就将“航”去舟加木写成“杭”,以国名自称为杭氏,并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杭氏。

  但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杭姓还有其他的几种源流:

  1.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亢父(因封地位于军事要地亢父得名)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史料记载在亢父的后裔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亢父氏,后以通假字分衍为单姓亢氏、伉氏、抗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2.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三伉(三亢原为卫国城池,位于今今河南滑县境内,城主称“三亢大夫”,故而得名)之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因古代“杭”“抗”“亢”“伉”四字通假,因此,三伉大夫的后裔子孙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抗氏、杭氏、亢氏、伉氏。

  3.出自蒙古族哈勒斌氏、杭津氏、杭噶坦氏,及满族杭佳氏、章佳氏、完颜氏等。

  东汉时期,泰山太守杭徐任中郎将,因平乱之功获封“东乡侯”(今浙江余航),定居于云阳西乡的新埭村(今江苏丹阳杭甲村)。据说杭徐本姓抗,后改为字面文雅的杭氏,他的后代子孙便以杭为姓氏,世代相承。唐末五代时期兵戈四起,杭徐后人为避战乱,又迁至余杭泊水湾生活。北宋时期天下大定,杭徐后人杭寅正率族人再返先人旧地,仍定居于新埭村,此后繁衍壮大。

  明初迁陕定居杭庄

  据杭虎旺介绍,杭庄杭氏族人先祖世居浙江余杭,明朝初年因国家大规模移民实边迁徙至陕北生活。在杭庄,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传说,讲述的便是杭氏先祖几经辗转迁徙至榆林生活的故事。

  杭氏先祖在杭州以农耕为业,因为当地水多地少,人们便极具创意地在河面上铺起蒲叶,上覆泥土进行种植。为了防止蒲叶飘走,人们会用绳子将其固定在岸边。有一年,因为年景不好,杭氏先祖无法上缴一年的税赋。官府衙役上门催缴时,便将固定蒲叶的绳子割断。眼见蒲叶上种的庄稼被河水冲走,杭氏先祖百般无奈,只得用扁担挑起了两个年幼的儿子,加入了移民陕北的队伍。

  一路之上,杭氏先祖可谓是百般艰辛。他在扁担上架起了货架,有生意的时候便做货郎卖货,挣的银钱换一顿饱饭;没生意的时候则是挨家乞讨,让孩子能暂时充饥。

  东航庄观音庙会会长杭稳秀告诉记者:“传说当年先祖到达陕北后,最初定居在郑家川的杭四沟。这个地名一看就知道和杭氏家族有关,至今也仍然存在。但因为此地正当青云河川,先祖看到大雨时河水暴涨,立即想起了在余杭的旧事,便决定再度搬迁。他选择了一道小河沟的沟掌,从此便安家落户安心地生活下来。”

  杭氏先祖选择的安家之处,便是今日青云镇杭庄村。此后的时间里,又有一支族人从杭庄村迁出,定居在了今古塔乡西部的一块区域,同样取名为杭庄。此后,人们为了区分两个杭庄,便将青云镇的杭庄称为东杭庄,将古塔乡的杭庄称为西杭庄。

  榆林城北郊还有一个叫红山村的小村落,村中居住的也都是杭氏族人。谈起红山村的由来,杭虎旺告诉记者:“清末民国时期,我的爷爷和二爷爷靠背炭到榆林贩卖起家,在村中与族人合开了煤窑,并拉起了14列骆驼(每列7头)搞起了贩运生意。因为收入颇丰,还从榆林大户解振翔手中买来了官井滩、古城滩60亩土地。农业合作化之后,这块地归了东杭庄集体所有,社员们农忙时还会带着食物到榆林城种地。”

  文革末期,因东杭庄连遭天灾,村中便有18户村民自愿报名,来到榆林城北开田、建窑,从此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观音古寺杭氏家庙

  东杭庄村北、榆佳公路南侧的山峁之上,矗立着一座造型独特的古代寺庙——观音寺。说是寺庙,倒不如说一座佛殿,因为寺庙只有一座殿宇,而殿宇也只有一间。

  但不要小看这只有一间的小庙,其通体以石条砌筑,叠涩上覆四坡攒尖顶,外修卷棚,上装宝刹。这种造型,在陕北地区绝对称得上是独具一格。而寺庙所在的龙凤山,东、南、北三面均有小河相绕,殿宇与河道高差约30米,可谓是三面凌空,形势十分险要。时至今日,观音庙西南侧也还保留着旧时人们上山拜庙的神路,因为阶梯逼仄陡峭,早已被废弃。

  观音殿内,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朝观音”。据杭稳秀介绍,杭庄观音寺的创建,传说与当年杭氏先祖迁居此地还有着很大联系。“据老辈人讲述,当年先祖从余杭迁往陕北时,竹篓里除了装着两个娃娃,还有两尊佛像。先祖定居杭庄后,便在此地修建了一座寺庙,庙中供奉的便是其中一尊佛像。后来有族人搬迁到了西杭庄,该村族人又仿照旧例,请去了另一尊佛像,并新建了一座庙宇供奉。”

  传说毕竟不足信。记者在观音殿东侧几方字迹漫漶的石碑碑文中,发现了观音寺创建的历史记录。据明隆庆六年(1572年)的石碑记载:“信士杭云弟杭雷,喜拾净资,命工夯石□殿……保佑一方之吉庆。外修卷棚……”除此之外,还有功德主杭云、杭雷、杭朝、杭国、杭臣、刘敖、刘儒、高昌、贺伦、常锐等。

  记者从碑文中的“夯”字判断,隆庆六年便应是观音寺的创建年代。而记者的这种想法,也得到了杭虎旺的赞同:“观音寺南侧地基为石质山岩,北侧则为夯土所筑。这个‘夯’字,可能正是当年创修观音庙的真实写照。此外,因为杭庄村民均为杭姓,因此这座寺庙也堪称是杭氏家族的家庙。从创建、供奉、修缮、布施,历朝历代均是以杭氏族人为主体。”

  观音庙东南方向的山顶上,还有一座创建自明万历年间的龙王庙。“文革”时期,它和观音庙一样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杭虎旺、杭稳秀等人发动杭氏族人翻修了殿宇,去年新建的古佛殿、地藏殿、祖师殿也在近日进行了开光仪式,更使得杭庄观音寺盛况空前……

 

 

,

从江南余杭到陕北杭庄

榆阳杭氏家族的百年变迁

 

杭庄观音寺地势十分险峻。

 

观音寺内供奉的“十八罗汉朝观音”。

 

 

石山寺义德法师主持开光仪式。

  自明朝初年迁居陕北算起,杭氏族人已经在陕北生活了六七百年,其族人至今有400余人。因此说,在陕北众多的姓氏中,杭姓绝对称得上是个“小姓”。

  人丁虽算不得兴旺,但从杭氏族人的讲述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家族生生不息、世代相承的真实生活。在记者眼中,杭氏家族的历史,俨然就是陕北众多姓氏、家族发展变迁的缩影。

  以国为姓堂号余杭

  在榆阳区青云镇东杭庄村观音庙的会窑中,记者见到了64岁的杭虎旺。对于杭氏家族的历史,杭虎旺可谓是了然于胸。

  据杭虎旺介绍,杭庄杭氏姓出自大禹的后代,属于以国名改字为氏。据清陈廷炜所著《姓氏考略》记载,当年大禹采用疏浚的方法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待到治水工作完成后,便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大会天下诸侯。因为治水大业完成时当地留下很多船只,他便把这些船只交给他的一个儿子管理,并将他封在全航这个地方,建立了余航国(今浙江余杭)。后来,其子孙就将“航”去舟加木写成“杭”,以国名自称为杭氏,并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杭氏。

  但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杭姓还有其他的几种源流:

  1.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亢父(因封地位于军事要地亢父得名)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史料记载在亢父的后裔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亢父氏,后以通假字分衍为单姓亢氏、伉氏、抗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2.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三伉(三亢原为卫国城池,位于今今河南滑县境内,城主称“三亢大夫”,故而得名)之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因古代“杭”“抗”“亢”“伉”四字通假,因此,三伉大夫的后裔子孙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抗氏、杭氏、亢氏、伉氏。

  3.出自蒙古族哈勒斌氏、杭津氏、杭噶坦氏,及满族杭佳氏、章佳氏、完颜氏等。

  东汉时期,泰山太守杭徐任中郎将,因平乱之功获封“东乡侯”(今浙江余航),定居于云阳西乡的新埭村(今江苏丹阳杭甲村)。据说杭徐本姓抗,后改为字面文雅的杭氏,他的后代子孙便以杭为姓氏,世代相承。唐末五代时期兵戈四起,杭徐后人为避战乱,又迁至余杭泊水湾生活。北宋时期天下大定,杭徐后人杭寅正率族人再返先人旧地,仍定居于新埭村,此后繁衍壮大。

  明初迁陕定居杭庄

  据杭虎旺介绍,杭庄杭氏族人先祖世居浙江余杭,明朝初年因国家大规模移民实边迁徙至陕北生活。在杭庄,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传说,讲述的便是杭氏先祖几经辗转迁徙至榆林生活的故事。

  杭氏先祖在杭州以农耕为业,因为当地水多地少,人们便极具创意地在河面上铺起蒲叶,上覆泥土进行种植。为了防止蒲叶飘走,人们会用绳子将其固定在岸边。有一年,因为年景不好,杭氏先祖无法上缴一年的税赋。官府衙役上门催缴时,便将固定蒲叶的绳子割断。眼见蒲叶上种的庄稼被河水冲走,杭氏先祖百般无奈,只得用扁担挑起了两个年幼的儿子,加入了移民陕北的队伍。

  一路之上,杭氏先祖可谓是百般艰辛。他在扁担上架起了货架,有生意的时候便做货郎卖货,挣的银钱换一顿饱饭;没生意的时候则是挨家乞讨,让孩子能暂时充饥。

  东航庄观音庙会会长杭稳秀告诉记者:“传说当年先祖到达陕北后,最初定居在郑家川的杭四沟。这个地名一看就知道和杭氏家族有关,至今也仍然存在。但因为此地正当青云河川,先祖看到大雨时河水暴涨,立即想起了在余杭的旧事,便决定再度搬迁。他选择了一道小河沟的沟掌,从此便安家落户安心地生活下来。”

  杭氏先祖选择的安家之处,便是今日青云镇杭庄村。此后的时间里,又有一支族人从杭庄村迁出,定居在了今古塔乡西部的一块区域,同样取名为杭庄。此后,人们为了区分两个杭庄,便将青云镇的杭庄称为东杭庄,将古塔乡的杭庄称为西杭庄。

  榆林城北郊还有一个叫红山村的小村落,村中居住的也都是杭氏族人。谈起红山村的由来,杭虎旺告诉记者:“清末民国时期,我的爷爷和二爷爷靠背炭到榆林贩卖起家,在村中与族人合开了煤窑,并拉起了14列骆驼(每列7头)搞起了贩运生意。因为收入颇丰,还从榆林大户解振翔手中买来了官井滩、古城滩60亩土地。农业合作化之后,这块地归了东杭庄集体所有,社员们农忙时还会带着食物到榆林城种地。”

  文革末期,因东杭庄连遭天灾,村中便有18户村民自愿报名,来到榆林城北开田、建窑,从此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观音古寺杭氏家庙

  东杭庄村北、榆佳公路南侧的山峁之上,矗立着一座造型独特的古代寺庙——观音寺。说是寺庙,倒不如说一座佛殿,因为寺庙只有一座殿宇,而殿宇也只有一间。

  但不要小看这只有一间的小庙,其通体以石条砌筑,叠涩上覆四坡攒尖顶,外修卷棚,上装宝刹。这种造型,在陕北地区绝对称得上是独具一格。而寺庙所在的龙凤山,东、南、北三面均有小河相绕,殿宇与河道高差约30米,可谓是三面凌空,形势十分险要。时至今日,观音庙西南侧也还保留着旧时人们上山拜庙的神路,因为阶梯逼仄陡峭,早已被废弃。

  观音殿内,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朝观音”。据杭稳秀介绍,杭庄观音寺的创建,传说与当年杭氏先祖迁居此地还有着很大联系。“据老辈人讲述,当年先祖从余杭迁往陕北时,竹篓里除了装着两个娃娃,还有两尊佛像。先祖定居杭庄后,便在此地修建了一座寺庙,庙中供奉的便是其中一尊佛像。后来有族人搬迁到了西杭庄,该村族人又仿照旧例,请去了另一尊佛像,并新建了一座庙宇供奉。”

  传说毕竟不足信。记者在观音殿东侧几方字迹漫漶的石碑碑文中,发现了观音寺创建的历史记录。据明隆庆六年(1572年)的石碑记载:“信士杭云弟杭雷,喜拾净资,命工夯石□殿……保佑一方之吉庆。外修卷棚……”除此之外,还有功德主杭云、杭雷、杭朝、杭国、杭臣、刘敖、刘儒、高昌、贺伦、常锐等。

  记者从碑文中的“夯”字判断,隆庆六年便应是观音寺的创建年代。而记者的这种想法,也得到了杭虎旺的赞同:“观音寺南侧地基为石质山岩,北侧则为夯土所筑。这个‘夯’字,可能正是当年创修观音庙的真实写照。此外,因为杭庄村民均为杭姓,因此这座寺庙也堪称是杭氏家族的家庙。从创建、供奉、修缮、布施,历朝历代均是以杭氏族人为主体。”

  观音庙东南方向的山顶上,还有一座创建自明万历年间的龙王庙。“文革”时期,它和观音庙一样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杭虎旺、杭稳秀等人发动杭氏族人翻修了殿宇,去年新建的古佛殿、地藏殿、祖师殿也在近日进行了开光仪式,更使得杭庄观音寺盛况空前……

 

 


分享按钮>>周恩来亲自评定的唯一的外籍将军
>>【张氏家谱源流】张氏家族在山东省郓城县张营镇张营村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