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崔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崔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崔氏典故 已阅:3570 / 回复:3(楼主)

《世推三虎》指唐代中书舍人崔琳、及其弟子詹事崔珪、光禄卿崔瑶三弟兄,俱列肇棨戟,世号“三虎”,又号“三戟崔家”

《人羡五龙》崔姓名人崔玄晖等人的事典

《八行称于众口》宋代密州文学崔贡,字迁硕、仁和人。端重有学识。大观中诏天下郡县保任士有孝弟睦蠏任邱中和八行者,贡入太学,司成考验以闻,后授密州文学以卒。乡尊之曰“八行先生”。

《三相出诸一门》唐代中书舍人、封魏国公崔铉一门三相。

《慈父神君,民歌遍汲县》汉代官吏崔琼的事典...

《清风高节,师表出增城》宋代观文殿大学士崔与之的事典。崔与之,字正子,增城人。治绩卓著。谥清献,有《菊坡集》。

《中年弍才号大儒羡》东汉官吏、文学家、书法家崔瑗(78-143),字子玉,涿郡(今河北平安)人。十八岁进京师,精通天文、历数等,后举弍才,被荐为宿德大儒,从政有绩,升迁济北相。

《少小博学通百家》东汉文学家崔斛(?-92),字亭伯,涿郡(今河北平安)人。年十三,通《诗》、《易》、《春秋》,博学多才,尽通训诂百家之言。后官至司徒。

《教民纺织留世界语远》东汉尚书崔寔(?-为五原太守,教民纺织。其代表作有《政论》,对当世大胆抨击,为时人称颂。

《立石直笔播誉长》后魏司徒崔浩,字伯渊,清河人。诏总理史务,监秘书事,作国书三十卷,立石以彰直笔,因暴露“国恶”,而遭灭族之灾。

《秉仁岳峻;动智渊明》崔后魏太中大夫崔敬邕碑文联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代“才高八斗”的大诗人崔颢(?-754)《黄鹤楼》诗中联句。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进士。曾官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黄鹤楼》一诗。甚为李白所推崇。李白《登黄鹤楼》诗中有句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有《崔颢集》.

《县令拉纤》唐代有一刺史名叫崔朴,一日泛舟春游。船过益昌县境,崔朴派人四处找人为船拉纤,不料益昌县令何易于亲自前
来应差。崔朴惊问其故,何易于答道:“此时乃是开春时节,百姓忙于耕田植桑,惟有易于无事,可以代劳。”崔朴听罢,自惭形秽,下船乘马而去。


事源于明·郑(左王右宣)《昨非庵日纂·宦泽》


《 愿以一身赎二千人》王莽时,崔篆为建新大尹,巡视各县,见狱中关满犯人,乃流泪说:“嗟呼!刑罚不中(公正),乃陷人于阱。这些人有何罪过,而至于是!”遂一一加以审理,释放无辜二千余人。属吏叩头劝谏说:“新朝刚立,州官峻刻。您宽容过错、申张冤屈,确有仁者心肠,但以此遭祸,不后悔吗?”崔篆说:“若杀一大尹赎二千人,盖所愿也。”


(事源于《后汉书·崔(左马右因)传》)


作者:59.40.41.* (2007/2/3 15:31:13)   回复此贴
  回复:崔氏典故 第 1 楼

《 不避权贵》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年间,左金吾大将军寇彦卿入朝,至天津桥,有老百姓来不及避道,被抛到栏外摔死。寇彦卿当
即向太祖自首。太祖因彦卿有才干和功劳,久在左右,只要求他送给死者家属一笔钱赎罪。御史司宪崔沂却劾奏彦卿在宫廷附近杀
人,请依法论处。于是太祖要彦卿据实答辩。彦卿回答说:“我只是命令随从人员举之置栏外,不意误死。”太祖想以过失论处。崔沂又奏道:“按法律规定,凭权势下命令者为主犯,奉命杀人者为从犯。不然而故意殴伤人,加伤罪一等,不得为失。”太祖不得已,乃责降彦卿为济南将军左卫中郎将。事后,寇彦卿扬言:“有能为我斩崔沂者,赏钱万缗。”崔沂告诉太祖,太祖派人警告彦卿说:“崔沂有毫发之伤,我灭你的族!”一时功臣骄横,由此稍肃。


(事源于《资治通鉴》卷二六七)


《 崔杼弑君》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杼杀死了齐庄公,太史毫不隐讳,据实在简策上直书“崔杼弑(杀)齐君。”崔杼恼羞成怒,便把太史杀掉了。太史的弟弟接着仍这样写,又被杀掉。太史的另一个弟弟仍然坚持不改,崔杼无可奈何,只好听其所为。另一位史官南史氏听说太史兄弟相继被杀,无所畏惧,操起竹简赶往朝廷,要继续如实记载这件事情。路上听说崔杼弑君之事已被如实记载,才返回家中。


(事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 晏婴不与崔杼》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杼杀死齐国国君庄公而立景公,胁迫朝中众将军、大夫去掉佩剑,会集于太宫逐一宣誓,誓词是:“不与崔杼,而与公室者,受其不祥(灾祸)。”当时,太宫四周,甲士环列,戈戟如林,有敢不誓者,戟钩其颈,剑指其心。有七人因发誓不爽快或指不见血表示拒誓,当场被杀。轮到晏婴宣誓时,他毅然端起血杯,仰天叹道:“呜呼!崔子无道,而弑其君,不与公室而与崔杼者,受此不祥!”说罢,俯而饮血。崔杼脑羞成怒,对晏子说:“如果你把誓词改过来,我与你平分齐国;若不改誓词,戟已经架在你的脖子上,剑已经对准你的心窝。希望你好好考虑。”晏子回答说:“用刀剑威逼我失去节操,不叫勇;用利禄引诱我背叛国君,不叫义。”崔杼正要杀晏子,崔杼手下的人制止说:“不可,您杀死国君,是因为他无道;现在又要杀死国家大臣,却是因为他有道。无道有道的人您都要杀,将怎样自园其说呢?”崔杼放掉了晏子。晏子出来登车而去。他的马夫想赶车快跑,晏子摸着他的手说:“走慢点吧,快跑不一定能脱身,慢走不一定会被杀。生在野外的麋鹿,命运操纵在厨师手里,我晏婴现在的命运,也被别人控制着。”于是按节徐行,缓缓离去。


(事源于《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


作者:59.40.41.* (2007/2/3 15:31:40)   回复此贴
  回复:崔氏典故 第 2 楼

《代人操刀》崔琰,字季珪。本为袁绍属下,因献计不被接受,所以辞官不作。当曹操攻下冀州后,礼贤下士,得来的文官中,以崔琰体态雄悍,声音宏亮,是一个不怒而威的人物。后来因反对曹操即魏王之位,被投入狱,在狱中被杀。 个人事迹: 话说有一次,匈奴大使入朝拜见曹操,曹操照照镜,发觉自己样貌普通,便叫崔琰来假扮自己,曹操在旁操刀直立,成语『代人操刀』就是这样来的,但后来变成写文章请枪手的意思。

沆瀣一气

有一个和我们崔氏有关的带贬义的成语,叫“沆(hàng)瀣(xiè)一气”,我看也应该补进“成语典故”栏目里去。这个成语说的是唐代科举考试,崔沆当时为相,负责贡举的录取工作,“时榜中同姓,瀣最为沆知(了解)(引文见宋·王谠《唐语林》七)于是就录取了崔瀣;放榜时,有人就议论说:“座主门生,沆瀣一家“(见《全唐诗·八七六·崔沆放榜时人语》)。其实,两人在考试中是否有通同舞弊的行为,并无实据。这很可能是一个历史冤案。我并不是要为这一对师生翻案,一千多年过去了,“沆瀣一气“作为成语也早已凝固在汉语中,我们作为崔氏后人,既不必为先人讳,也不必为先人羞(这只是假设他们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我们应当正视现实,以史为鉴,教育我们的子孙老老实实读书,脚踏实地做人,学得一身真才实学,和中华民族百家姓的兄弟姐妹们一起,为新时代贡献力量,为我们的姓氏增光添彩。


作者:59.40.41.* (2007/2/3 15:33:09)   回复此贴
  回复:崔氏典故 第 3 楼

世推三虎 人羡五龙 八行称于众口 三相出诸一门 慈父神君 民歌遍汲县 清风高节 师表出增城 中年弍才号大儒


少小博学通百家 教民纺织留世界语远 立石直笔播誉长 秉仁岳峻;动智渊明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作者:59.40.41.* (2007/2/3 15:33:55)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崔氏论坛  执行时间:158.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崔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