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河洛姓氏—侯姓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2月4日 中华侯氏网


    侯姓人口在当今中华姓氏中排第77位,遍布北方,以安徽、河南、山东、辽宁、湖南居多。为台湾第57大姓。

  汉族侯姓来源主要有六大支派:仓颉之裔、姒姓、姬姓、芈姓和改姓。

  一、源出仓颉。据说世上第一位有名望的史官是黄帝的史官仓颉,他是中国汉字的发明者,也称苍颉、史仓,又称史皇氏,原姓侯冈。侯冈氏族居住于陕西泾阳一带,经历尧舜夏商周,子孙分散,其后裔中有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等。其中一支侯氏移居华阳(今陕西洋县北),春秋时东移到侯氏(今河南偃师东南缑氏镇)。

  二、源出姒姓。黄帝的曾孙大禹出自夏后氏,姒姓,名文命,又称夏禹、戎禹、帝禹、伯禹。其父鲧治因治水无功被流放,大禹继续治水,居外13年,栉风沐雨,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服了洪水。舜让位给大禹,使之登上了夏朝开国君主的宝座,国号为夏,大禹后死于东巡途中的会稽(今绍兴),大禹有多少后裔,无法统计,谁也说不清楚,其中一位后裔封于侯氏,则有史料记载,《唐书?宰相世系表?姓氏考略》曰:“夏后氏之裔,封于侯,子孙因以为氏。”这位后裔建立侯国,后代以侯为氏,世世代代都姓侯。

  三、出自姬姓。1、出自唐叔虞之子姬燮之后。《通志?二八?以爵为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十九侯》均记载:侯氏,姬姓,晋侯缗之后也。(晋侯缗)二十八年,曲沃武公伐晋侯缗而灭之。缗之子孙姬波适郑国,因是王侯家世而改姓为侯氏,以爵为氏也。2、出自郑国公族。《金乡长侯成碑》云:“君讳成,字伯盛……周文王之后,封于郑,郑共仲赐姓曰侯。”“郑共仲”即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弟弟叔段之子。叔段因谋反,为郑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辉县),故又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他的儿子共仲姓侯,又形成一支侯姓。

  四、出自芈姓。春秋时楚国公族中也有侯氏。

  五、其他小的来源。1、春秋时期,晋国史官董狐,其后裔有改姓侯的。2、由刘姓改姓侯。台北《刘氏谱》载:宋朝刘永济,名恒,因父亲罹祸,从小被侯、林两家偷偷养大,以后便姓了侯,并在福建发展成望族。3、出自少数民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复姓侯奴氏、渴侯氏、古引氏、侯伏氏以及侯莫陈氏、侯吕陵氏、胡古口引氏等,集体把复姓改为单姓侯。

  侯姓郡望:上谷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丹徒县(今属江苏省)、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市)。

  侯姓堂号:却币堂,亦称救赵堂(战国时,秦攻赵,赵向魏国信陵君求救。信陵君没有兵符,无法发兵,拿着金币向侯嬴求计。侯嬴是一位71岁的隐士,当时是魏国大梁看城门的小卒。家里一贫如洗,但坚决不受金币。给信陵君出了一计,使如姬偷来了兵符。侯嬴又介绍自己一个朋友,也是一个隐士,当时隐居以杀猪为业,名叫朱亥,很会用兵。侯嬴请他参加魏军击杀了不愿出兵的魏将晋鄙。信陵君夺得晋鄙的兵马,带着去救赵,终于打败了秦军,救了赵国)。

  侯姓适用楹联:蜺龙节度(唐代侯弘实梦中变成蜺在河中饮水,后官至节度使);松鹤仙郎(唐代道士侯道华,曾在道净院任供给使,手不失卷。颂上忽有云鹤笙歌,道华飞坐松顶,挥手谢去)。功臣着美凌烟阁(唐代吏部尚书侯君集,从太宗征伐有功,像列凌烟阁);学士流芳含象亭(唐代学士侯行果的事典)。桐叶题诗缘偕明士(三国时蜀汉人侯继图,游寺,拾一片桐叶,上有诗句,就藏了起来。后娶任氏女为妻,才知桐叶上诗句乃她新写);桃花薄命血溅香君(明末清初侯方域,商丘人,随父在京,才华横溢,为当时“四公子”之一,著有《壮悔堂文集》,曾与秦淮名姬李香君相爱,有巡抚仰仗权势要李接待,李至死不从,血溅扇面。杨文聪以血画桃花。孔尚任据此写成历史剧《桃花扇》)。桃花薄命;血溅香君(侯方域的事典)。花发三阳盛;香飘五柞深(唐代诗人侯列《花发上林》诗中联句)。直凉喜来三径友;纵横富有百城书(清代成贤亲王师傅侯荫桥自题联)。月照琴棋桐院坐;舫名书画米家来(侯禅甫题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侯姓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历代侯姓名人125位,重要人物有:战国时魏国信陵君的上客侯赢;东汉时历任尚书令、大司徒的名臣侯霸,中常侍、封高乡侯的侯览,高帝时的酷吏侯封;南朝汉君主侯景、南朝陈大臣侯安都;隋朝艺术家侯白;唐朝大臣侯君集、侯思止、侯固,将军侯仲庄;宋朝有泗州刺史侯仁矩,太子太师侯益,水利专家侯叔献,名臣侯蒙;金代政治家侯挚;明朝有历任兵部尚书、总督贵州军机的侯琎,历任四川总兵、左都督侯良柱,航海家侯显、名臣侯恂;明清之际文学家、风流才子侯方域,与金陵名妓李香君的曲折爱情故事,被孔尚任写成《桃花扇》;清朝女文学家侯芝。近当代有党政要员侯宗宾、史学家侯外庐、艺术家侯俊山、化学家侯德榜、医学家侯宝璋、相声大家侯耀文。台湾的侯博义兄弟拥有财富约10亿美元,侯雨利是台湾首富,他们均被列入“世界华人亿万富豪榜”。

  侯姓迁徙情况:先秦时期,活跃于河南、山东、陕西、山西南部一带。秦汉时期,北迁河北,西奔甘肃、宁夏。两晋南北朝时,中原扩增了鲜卑族的侯姓,内蒙古、辽宁地区侯姓也随之增加,西北地区的侯姓进入四川、贵州、湖南、广东、中原地区的侯姓南下安徽、江苏地区。唐宋时期进入江西、浙江、福建、广西等地。明清时迁居台湾。明朝初期,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侯姓后裔分布于冀、鲁、豫、苏、陕等地。


分享按钮>> ◆【黔灵山赋】◎侯 铭
>>广东化州塘北凌氏大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