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馄饨侯的历史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2月30日 中华侯氏网


    三品馄饨侯


    南方网讯:北京的“馄饨侯”,靠肩挑街卖,一代又一代,享誉海内外。初冬的一天下午,我看完摄影展,路过王府井,信步走进“馄饨侯”,第三次品尝了这中华老字号的美味。
    第一次品尝“馄饨侯”,是四十年前的事。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初,我在北京的一家报社做见习记者。当时,困难时期刚过,应市民的要求,政府扶持恢复北京风味小吃。我受编辑部指派,报道这一“新生事物”。老实说,我这个南方人对北京小吃兴趣不大。我采用暗访形式,以顾客身份一样又一样去品尝,有些味道还真不错,有的实在不愿问津,如豆汁。一两个月内,我品尝了炒肝、爆肚、面茶,还有年糕张的年糕、馄饨侯的馄饨等一二十种北京小吃。
    当时,人们的生活很清苦,社会风气却很廉正。报社要求记者更严格。采访需要品尝什么自己掏腰包,不准吃请,也不能报销。据说北京风味小吃有上百种,对于月收入三十七块五毛的我,实在不敢这么品下去。因为囊中羞涩,有的只好少品,有的只问不品。记得有一次采访西单附近一家“老字号”,正当饭口时间,我悄然进店,坐到墙角的一张桌旁,买了碗鸡蛋汤,边喝边看边记营业情况和顾客反映。最让我难忘的是采访“馄饨侯”。当年的“馄饨侯”,坐落东华门内,平房的门口支着一个大锅,锅里熬的是乳白色的汤,锅的一边架个铁框,框的一半没在汤内,露出的框内堆放着鸡架、肉骨,师傅一边煮馄饨一边往框内加水。门外放着几张桌子、几条长凳,吃的人不少。我也凑上去花两毛钱买了一碗。吃了这碗馄饨,身上热乎乎的,然后,我悄悄走进屋内,亮明身份。侯老板看了介绍信,非常客气地接待了我。他讲了祖辈创业的艰辛,讲了困难时期的遭遇,讲到恢复北京小吃后生意红火时是那般兴奋。我自觉采访的材料已够写一篇新闻稿,便准备告辞。侯老板一个劲儿地留我品尝他的馄饨,我直解释尝过了。也许是侯老板盛情的感动,我的脑子突然冒出这么几句话:“你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吗?这个问题可能是你们的商业机密,如果你不同意,我决不公开。”
    “什么问题?你说吧。”侯老板爽快地回答。
    “你们的馄饨确实很鲜美,但我不明白,祖辈创牌子的时候,在夏天肩挑街卖,馅儿馊了怎么办?”
    侯老板笑了:“这是我们侯家的秘密,好在现在不用这个办法了,馅儿现买现做。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怕说出来有些不好听。当年,夏天一到,他们就想方设法捉回一些蚯蚓,放到盛满清水的盆内,放一天一夜待蚯蚓吐尽泥巴,再洗净剁碎,搅拌在肉馅里。这样的馅不仅鲜美,放上一个星期也不会馊。” 一晃十来年,大约“文革”后期,一个偶然机会,我又情不自禁地走进“馄饨侯”。这时的“馄饨侯”,已搬到东华门东口挨着王府井大街的一个高台阶上。陌生的店堂,狼藉的环境,桌面上堆着吃剩的碗、匙,地面上流着残汤,凳面上是粘乎乎的,活像被打劫过。这就是当年提倡的革命———顾客自我服务的结果。看着三面脏,我真想马上离开。可能是出于好奇,我也自我服务,推开一张桌上堆着的碗、匙,用废纸擦干桌面和凳面,又花五毛钱从窗口端回一碗馄饨。我坐下来,端详着这碗馄饨发愣:这就是“馄饨侯”的馄饨?清汤寡水中,泡着十几个馄饨,没滋没味。我真怀念那浓烈的老汤,鲜美的肉馅。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第三次品尝“馄饨侯”。我登上高台阶,只见明亮的店堂,干净的八仙桌,热情的招呼声,仿佛又走进四十年前的“馄饨侯”。刚落座便有人上来服务,我还是只要了一碗馄饨。服务员端上来的馄饨,香味扑鼻,冬菜、紫菜,虾皮也干净,花三块钱值!
    也许因为四十年前集中采访过北京小吃,曾对北京小吃不感兴趣的我,从此与其结了缘。我家附近的面茶馆,经常光顾;逛东华门夜市忘不了吃灌肠、炒肝。还有正在兴起的老北京炸酱面,已经吃过三家。可是越吃越觉得如今的北京小吃少了点什么?炒肝吃几口出汤,面茶芝麻酱太稀,炸酱面的酱不香…
    第三次品尝“馄饨侯”,虽然感觉比较好,但仍然怀念当年那地道的汤和馅。我琢磨今天的北京小吃,可能是吃的人比过去多了,在风味上下功夫不够,缺少四十年前北京小吃的地道风味。有些北京小吃,一家一个味、一个师傅一个味,而洋式快餐麦当劳,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吃的都是那个味。北京小吃要发展需要规范风味,不论什么时候,什么馆子,什么师傅做的,都得那么地道,透着京城美食文化的特色!

    "馄饨侯"创始人侯庭杰、侯柱国


    "馄饨侯"是北京饮食行业,特别是特色小吃行业的奇葩,早在50年代初已饮誉京城,现已被批准为"中华老字号"。
    我的祖父、祖母过早病逝,父亲侯庭杰几十岁便孤身一人在北京创业。1948年也就是父亲28岁的时候,开始经营特色小吃馄饨,先是在八面槽电科行门前,后搬到东安门16号公共汽车站门前,由于料精、味美、方便实惠、服务周全,深得市民喜爱,而且常有社会名流光顾,逐渐名声传扬。我曾清楚记得父亲摊位的后墙上挂着一个帐子,帐子的底色是紫色,上面书写着醒目白色大字“馄饨侯”(仿宋体大字)、“北京风味”(仿宋体小字),周围是一圈和平鸽装饰。因为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时期,这群鸽子象征着和平,代表了老人家期盼和平、社会安定的心情。
    解放后的北京百废待兴.王府井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地带之一,东安市场内的吉祥戏院和东安门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现为中国儿童艺术剧场)是市民经常光顾的地方,自然而然形成了商业饮食一条街。每到傍晚,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加上散戏后人们都愿意吃点宵夜,花上1000元(折合后来的1角钱)吃碗馄饨,也不算奢侈吧,老北京确实喜欢这一口。《旅行家》杂志(1957年4月号)金受申先生撰写的《北京的夜》一文中由毓继明先生画的钢笔速写插图,画面的前景一排人坐在木凳上吃馄饨,后景布棚内挂一布帐,帐上书写“馄饨侯”三个大字。当时社会对“馄饨侯”三个大字。当时社会对“馄饨侯”的评价有四:一皮薄、二馅细、三汤鲜、四人缘。馄饨皮薄如纸,呈半透明状,用料不是标准粉而是富强粉,那个年代能用富强粉也不是容易的,必须经过上级部门批准定量供应。要手工和面,醒上一两个小时,然后用一米多长的擀面杖擀擀抻抻,最后擀成薄如纸的馄饨皮。当年母亲承担此项活计,十分辛苦,擀完面之后脸上和眉毛上都挂满了面粉,就连帽子遮不住的头发上都是白色。馅细,菜和肉按一定比例调制,肉必须用前臀尖七分瘦三分肥,打出的馅十分均匀。因为皮薄,馅的颜色很容易看出,红里透白,白里透红。汤也非常讲究,主要是猪棒骨,在棒骨汤内煮上两只鸡,再配上芝麻烧饼,简直就是天下美味。年长后我们几个子女大部分读书上了大学,走上了其他工作岗位,未能继承父亲的行业。
    1957年合作化、公司合营。当时的东华门一带经营馄饨摊的有许多家,因父亲名气比较大,人又正直,很有号召力,被大家选为组长,沿用了“馄饨侯”的名号。1959年迁入了东华门路北一铺面房内经营直至今天,逐渐形成规模,父亲任经理,一直到“文革”初期。父亲是一位热爱公益活动的人,被推举为东城工商联委员,大家尊称为“侯委员”。1960年11月,上级领导通知父亲带好厨具去人民大会堂,到后才得知是周总理请缅甸总理吴努品尝北京风味小吃,是周总理亲自安排请我父亲制作馄饨款待客人。现在回忆起来,国家总理竟能这么了解民间的小事情,真是了不起。以后父亲曾数次去西颐宾馆献技。各级领导的关心与爱护使“馄饨侯”在行业中能够成长壮大。现在“馄饨侯”名声越来越大,被誉为“中华老字号”。
    1966年,“文革”时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直至1973年患病导致半身不遂,病卧八年,1980年10月30日病逝于北京医院。

    话说北京“馄饨侯”


    “馄饨侯”在京城家喻户晓,它的来龙去脉却鲜为人知。老字号如何利用好这块金字招牌,唱出一台大戏,今天的“馄饨侯”创出了一条新路。
    在“馄饨侯”等座儿
    老北京人几乎都知道王府井的八面槽口儿上有个“馄饨侯”。日前,这家老字号经过全面翻修重新开张,慕名的北京人和外地人纷至沓来,小门脸每天从早到晚都挤满了人。眼下,下馆子吃饭还有挤的?哎,等座吃饭的老镜头在“馄饨侯”重现了!记者在此驻足,发现有人单为吃碗馄饨要等上个把小时。细问,敢情人家大老远来就是奔着这一口儿呢。“馄饨侯”的等座现象,真成了时下京城一“景”。想吃馄饨,哪个饭馆没有呀?为什么“馄饨侯”却这么招人呢?自然,人们是冲着“馄饨侯”这仨字。
    “馄饨侯”有名。有关它的传说也不少。记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发现对这个老字号的来历七说不一,多属互相抄袭而来。为了弄清这家老字号的来龙去脉,还其本来面目,探讨它成功的秘诀,记者进行了一番刨根问底。这里发表的当属独家报道了。记者在“馄饨侯”采访了两位资历最老的职工,一位上前任经理张贵来,另一位是老师傅隋宝福,二位在“馄饨侯”均干了20多年,要说做馄饨的诀窍,他俩能娓娓道来,但对字号的来龙去脉却有点含糊。“馄饨侯”的创始人之一侯庭杰已于70年代初去世,他的子女没有在“勤行”(餐饮业)干的。
    怎么才能找到“馄饨侯”的来龙去脉呢?几经周折,记者采访到“馄饨侯”惟一健在的创始人之一张世兰,从这位老爷子口中知道了许多“活”资料。
    “馄饨侯”字号的由来
    馄饨是老北京常见的小吃,四川人叫“龙抄手”,广东人叫“云吞”。据宋代的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故有冬馄饨年馄饨之说。”徐珂的《清稗类钞》中也有“馄饨,点心也,汉代已有之。”看来,馄饨的历史已有上前年。北京人吃的馄饨分南派和北派,甭管馅如何,南方人做出的馄饨是元宝形状,北方人做的多为手推事式,所以,北方人一般不说“包馄饨”,而说“推馄饨”。
    老北京卖馄饨的多数为挑挑儿,馄饨挑儿是特制的,一头是点着的小炉子和汤锅,另一头是小柜子,柜子有若干抽屉放着作料、碗筷和皮馅,批和馅要事先在家做得。卖馄饨的担着挑儿,走街串巷,碰到想吃的,热热乎乎来一碗。早年间,馄饨挑儿是京城街头一“景”。40年代以后,卖馄饨的由挑儿改成了摊儿,所谓馄饨摊儿,就是一个长约2米的两轮车,一头放火炉和汤锅,另一头放着放杂物的板,食客也可就这个板撂碗,老北京人讲究喝馄饨就芝麻烧饼,喝时要站着才有味儿。
    话说在50年代初,王府井老东安市场附近有七八家馄饨摊,当然这些摊儿都是各干各的。1956年搞公私合营,东安门的3个摊,菜厂、梯子、大纱帽、柏树这4条胡同口儿上的7个摊儿凑到了一块儿,成立了一个合作组。当时的组长叫侯庭杰,他的摊儿在东华门大街,挨着戏园子,生意不错,那会儿,侯庭杰40多岁,人挺精明能干,非常有“外场”,到了1959年,这7个馄饨摊儿的摊主觉得老到外头摆摊并非长久之计,决定合伙开个门脸,在区商管会的帮助下,选中了八面槽路北的一个铺面房,此处原本是德胜祥烧饼铺(即现在“馄饨侯”的老房),东边是浦五房,西边是卖仪表仪器的门市部。
7个人合到一起仍然卖馄饨。有了门脸得起个字号呀,7个人一合计,侯庭杰是组长,干脆字号就叫“馄饨侯”吧,于是,申请注册,找了个牌子,涂上白漆,上写“北京风味馄饨侯”。从此,“馄饨侯”这个字号诞生了,并且很快名噪京城。“馄饨侯”的7位合伙创始人是:侯庭杰,北京人,当时的年龄40多岁。梁寿山,山东人,40多岁。王俊孝京东三河人,40多岁。闻光新,北京人,40多岁。张子元,三河人,40多岁。陈清安,北京人,50多岁。张世兰,河北涿县人,当时22岁。如今7位有6位已作古。张世兰一直干到退休,才离开“馄饨侯”。
    张世兰的父亲张海,也是挑摊儿卖馄饨的,公私合营时已60多岁。张世兰在“馄饨侯”的7位创始人里最年轻,如今已60多岁了,他在回忆往事时,亲切地称侯庭杰为“侯儿”。他对记者说,“文革”时,侯庭杰因为“馄饨侯”这个字号挨过批斗,当时造反派认为这个字号带有“封资修”色彩,把“馄饨侯”改名叫“四新”饭馆,馄饨也不是主营了,改卖面条和盖浇饭、窝头。而且店门口放了一大盆,让顾客吃了饭自己洗碗。直到70年代初,“馄饨侯”的字号才恢复。
    馄饨虽小却有讲儿
    "馄饨侯"的馄饨为什么会名扬京城呢?主要是这儿的馄饨 做出来有讲儿。"馄饨侯"由打开张,一直以经营馄饨为主,除 "文革"那几年以外,它这儿主营的品种就是馄饨和芝麻烧饼。其馄饨的特点是皮薄、馅细、汤好、作料全。"馄饨侯"的馄饨皮有薄如纸一说,把皮放在报纸上,能看到上面的字。馅细,指的是多少菜配多少肉馅都有比例,肉讲究用前臀尖,七分瘦三分肥,打出的馅非常均匀。一碗馄饨,10个皮为一两包一两馅,加在一起为二两,基本上不差分毫。"馄饨侯"的馄饨均为手工现场制作。做馄饨也叫推馄饨,手之麻利让人叹为观止,每班两个师傅,能供3000多人吃,平均一分钟能推一百多个馄饨。   
    "馄饨侯"的汤是一绝,煮馄饨的汤是用猪的大棒骨,花6个小时左右时间熬成的。汤口儿讲究味浓不油腻,由于棒骨汤含有钙质,许多老人之所以好这口儿,也是冲着这个来的。"馄饨侯 "的作料讲究一个"全"字,有紫菜、香菜、冬菜、虾皮、蛋皮儿等。记者曾在两年前写过一篇报道《北京的冬菜没了》,冬菜是京味馄饨不可缺的作料。"馄饨侯"为了淘换冬菜没少跑腿,最后在河北清县找到了生产厂家,眼下清县坛装冬菜成了"馄饨侯"的特供品。   
    50年代,"馄饨侯"就已名噪京城。那时,八面槽离着吉祥戏院和北京"人艺"较近,一些著名演员演出散场后,常到"馄饨侯"喝碗馄饨吃俩烧饼当夜宵。您别看馄饨不起眼,它经常在大席面上露脸。当年,周总理宴请外宾,把"馄饨侯"的师傅请去过几次。"馄饨侯"的7位创始人之一陈清安的侄子陈宝增(今年已60多岁),几年前写过一篇回忆文章《我为总理做馄饨》,详细讲了这些情况。60年代初,"馄饨侯"的师傅参加全国烹饪 技术比赛,得过金奖,受到李先念、彭真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不久前举办的北京市烹饪技术大赛上,"馄饨侯"的馄饨获得了铜奖,在大众化筵席美食节上,他们推出的馄饨宴获得了金奖。   
    小馄饨做大文章
    小小馄饨为"馄饨侯”的字号扬了名,如何利用这块金字招 牌,发展我国的快餐业,一直是兴华美食公司费心过脑子的话题 。"馄饨侯"作为老字号,曾经有过值得炫耀的历史。但是面对餐饮业激烈的市场竞争,还照方拿药,采用原来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显然就跟不上趟儿了。今年初,兴华美食公司投资120万元对"馄饨侯"进行了全面装修,门脸焕然一新,店堂重新做了调整,增加了营业面积。重大的变化是馄饨的做法,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化、标准化的方法做了全面革新。  
    "馄饨侯"的老经营模式是:每个职工擀皮、做馅、吊汤、服务样样都能干,现在是按岗位定人,擀皮包馅就管擀皮包馅,煮就管煮,服务单管服务。过去是打馅做皮都在一起,现在另外找地儿(因王府井寸土寸金,尽量增加营业面积)建了一个中心厨房,专供门市用料。过去是顾客买牌,自己到柜上去端馄饨, 现在是服务到桌,吃后算账。以前的"馄饨侯"品种单一,馄饨馅只有一种,除了馄饨只经营烧饼和小菜,现在,他们请技师和营养师反复琢磨和鉴定,增加到28个品种,光馄饨就有5种馅。烧饼有4种,此外,有面条、烧麦、小笼包并且增加了馄饨宴。以前的馄饨是原汤煮得了往外捞。现在改用煮面篓单煮,汤在另一个锅熬着,汤分棒骨、老鸡若干种,煮得了往上浇汤,一篓10个不多不少,以前用大锅煮直接捞,多少不均容易让人挑眼,现在没这些顾虑了。   
    老字号"馄饨侯"的这些变革,让北京人耳目一新。您说老字号没点变化哪成呢?老字号值钱就在于字号的含金量上。"馄饨侯"重新开业后,每天顾客盈门,您别瞧它的营业面积只有300多平方米,经营的是三四块钱一碗的馄饨,可它的营业额平均每天都在两万元以上,最高时达3万多,这种经济效益让一些大饭庄和酒楼都要嘬舌头。由于"馄饨侯"经营的馄饨和其他小吃现在已基本上实现了标准化,而顾客在老店出现了等座现象,兴华美食公司将利用这块金字招牌陆续开连锁店,目前已开了4家,同时,他们准备在经营管理上学习国外快餐店的经验,使这个老字号焕发青春,也许用不了几年,"馄饨侯"会在京城遍地开花。老字号如何再度辉煌,"馄饨侯"的经验值得借鉴。


分享按钮>>《鲍氏文苑》第四期 彩页四 鲍训声介绍
>> “天才少女”侯逸凡成最年轻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