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侯世科

    中华侯氏网 2011年7月6日 解放军报摘


在拯救生命中锻造人生


——
记第十三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侯世科

新华社记者 张严平 刘 昕

来源:解放军报 


    很难把眼前的侯世科与散发着钢铁般质感的“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这一称号联在一起。他个头瘦小,白净的脸上戴个眼镜,笑起来有些腼腆。然而,这副外表下,有一颗英雄的心。只是,走近他,才知道,英雄从来不是天生的。

    1、44岁,侯世科已拥有许多令年轻人羡慕的光环。但他也曾有过脆弱,汶川地震是他最不可承受之痛。

    2010年的早春,这位身经百战的灾难救援勇士带领着他的医疗队,又一次受命踏上玉树地震灾区。

    4月14日晚8时,医疗队到达玉树。侯世科安排队员们扎营休息,自己拉上副队长樊毫军开始了每次战斗前必须的“踩点”,一口气勘察了4个废墟,直到次日凌晨4时,才钻到卡车里躺下。

    清晨,队员们醒来,侯世科已经因高原反应开始昏迷,浑身冰凉。大家把他抬进帐篷,打上点滴。中午,侯世科醒来,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和我的队员在一起”。他拔掉针头,直奔玉树体育场,和队员们一道投入战斗,终于搭建起玉树灾区的第一座“帐篷医院”。

    侯世科带领着医疗队一直战斗到玉树医疗救援全部结束。他们在缺氧、交通瘫痪、衣食无着的恶劣环境中,创造了这次高原救灾多项第一:第一支到达灾区的省外医疗队,建起震后第一所“帐篷医院”,开展了震区第一台外科手术,是第一支在震区上山下乡的医疗队。

    2 、救援队的10年历练,让侯世科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一名英勇无畏的战士。

    海地时间2010年1月14日2时15分,侯世科率领中国医疗队到达太子港。震后的海地政府处于瘫痪状态,不少灾民抢掠商店,袭击物资运送人员。

    侯世科提出在灾民最集中的总统府前设立流动医院,立刻遭到不少人的强烈反对,唯一的理由就是安全。

    “安全的地方无病人,有病人的地方不安全。我们是代表中国来的,每个队员都是一张名片,展示的是中国形象。在海地人民缺医少药的关键时刻,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安全。只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不安全的系数可以降低。”最终,大家被侯世科说服。

    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侯世科和队员们身穿防弹背心,头戴防弹头盔,身边有8位防暴队员荷枪实弹分向4个方向守护着他们。救援中,侯世科正在埋头为一个耷拉着半只耳朵的孩子清理包扎时,一个装满不明液体的玻璃瓶从暗中飞来,在他脚边摔得粉碎。防暴队员立刻拉开枪栓,命令医疗队全体人员上车回营。侯世科没有动,一直到包扎完毕。

    3、10年前走进中国国际救援队,这项比常人要承受更多艰辛、生死考验的工作,像一把钢刀雕塑着侯世科的内心。

    印尼发生海啸后,救援队在2005年1月1日凌晨到达印尼班达亚齐机场,新年是在紧张的搬卸药品、医疗器械和救灾物资中度过的。医疗队所到之处,遍地废墟,满目疮痍。

    这一天,侯世科和他的医疗队直忙到深夜才回到营地。每天都是常人难以想像的高强度工作,还有酷暑炎热、水泡帐篷、蚊虫叮咬,当第一批医疗队结束任务回国时,侯世科却申请留下了。

    一个多月后,第二批医疗队完成任务回到北京。侯世科的妻子在机场几乎没认出自己的丈夫。他黝黑苍老,人瘦了一圈,只是眼睛里闪动着从未有过的坚毅。

    “人的生死,是一瞬间的事,谁也不能确定自己能活多久。所以,生命弥足珍贵。活着,就要脚踏实地努力做有意义的事,哪一天,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侯世科感恩。

    10年灾害医疗救援,就像一座炼钢炉,将侯世科从一个普通的军医锻造成一个钢铁般的“首席医疗官”。他看破生死,却更加珍惜以有限的生命为人民做事情;他淡泊名利,却更加珍惜祖国和民族的荣誉;他生活简单,却更加珍视与家人、同志、朋友的感情。

    生命的意义,在拯救生命中得到升华!

    (据新华社7月30日电)


分享按钮>>关于成立全国原氏文化研究会的通告
>>记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队长侯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