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逸凡成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新生 或影响训练时间

    中华侯氏网 2012年9月19日 中国青年报


    龙虎网讯 日前,“棋后”侯逸凡成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大一新生,国象队的“北大派”又多了一个重重的砝码。男队的丁立人也是今年进了北大念书,但与侯逸凡不同,丁立人选择了法律系,“平时在学校上课,周末回棋院训练,这样的生活更充实一点”。

    如今,位于中国棋院三楼的国象队训练室,平日里几乎看不到一线棋手的身影了,只有小队员们在一丝不苟地摆棋——大哥哥和大姐姐们都在学校里念书,除了大赛前的集训,他们不会再和小队员一样,一天十几个小时泡在研究室。

    “我们国际象棋队的一线棋手现在基本上都在高校读书。”中国国际象棋队总教练叶江川说,“对职业棋手来说,进学校念书,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训练时间会受到冲击,但从队员们的适应情况来看,只要安排好时间,也没有多大问题。”

    目前国内女子棋手等级分仅次于侯逸凡的赵雪,如今已是北大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一年级的研究生了——去年,赵雪凭借着在学校的优秀表现获得“保研”资格,面试后如愿以偿,“上大学读书和下棋,其实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而且我们国象队每个进大学念书的人,都会给小队员树立一个好榜样”,赵雪说。

    上周结束了奥赛征程,从土耳其回国还不到一周的赵雪,这周又去了土耳其,她和居文君、阮露斐要在安卡拉参加今年国际棋联女子大奖赛的最后一站比赛,“跟学校请了假,这也是学校对我们最照顾的地方,有比赛的时候允许请假,我这个学期一共有6门课,每门课都要写论文,只能等比赛回来以后再补了”,赵雪说。

    赵雪成名很早,小学五年级入选国少队参加集训,从此离开学校,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在64格棋盘上,初中和高中只是挂名在读,17岁参加奥赛,获得了候补台次金牌和最佳女棋手称号,22岁成为继谢军、诸宸(微博)和许昱华之后,国内第四位获得男子特级大师的女棋手。也正是22岁这一年,赵雪迎来了自己人生中一种新的生活——成为北京大学一名大一学生。

    其实,赵雪最初对大学生活的印象并不好——因为对学校生活不太适应,赵雪头一年还办了休学手续,“我上学晚,进大学的时候比同学大三四岁,压力比较大,而且我没上过高中,数理化很差,一考试就觉得特别痛苦,因为棋手本身对胜负就特别敏感,如果考试成绩只有60多分,那实在是太难受了。”

    在“缓了一年”之后,重回校园的赵雪对大学生活开始“着迷”,“现在真是后悔上学太晚了”,赵雪说。

    在大学生活中让赵雪感触最深的是“同学和老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想和思维方法,只要自己有求知的欲望,愿意接触一下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大学校园是一个最合适的平台。”

    但对职业运动员而言,缺少初中和高中文化课程的基础,让他们无法享受大学生活的种种惬意。

    “这是一对矛盾,就是训练和学习的矛盾,但这种矛盾不是无法调解的。”体育社会学家卢元镇说,“我们政府主管体育的部门已经在努力让运动员接受文化知识了,但现在的做法只是在运动员毕业后送到学校念书,还得是成绩相对突出的运动员,这还远远不够,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考虑让运动员‘牺牲’一些专业训练的时间,在青少年阶段接受教育。”

    “体教结合”如今不再是中国体坛的新鲜话题,但体育与教育的结合殊为不易,不少中小学为“升学率”所迫,甚至挤压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即便是围棋和国象等益智类体育项目,也都受到了极大冲击。

    “国际象棋算是很符合中国人思维的体育项目,而且这项运动是非常国际化,欧美国家的认可程度相当高,我们这项运动起步晚,虽然进步快但基础还很弱,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来了解这项运动。”叶江川说,“国象队的棋手去各个学校上学,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希望他们能带动一下同学们对国际象棋的兴趣和热情。”

    事实是,如果缺乏教育部门的行政命令,国际象棋和其余体育项目一样,很难在校园范围内开展,但据记者了解,近几年已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校长,支持在学生中开设国际象棋兴趣课程。

    “我没有再读博士的打算了,我特别想在毕业后从事国际象棋在高校的推广活动。”谈到自己的理想,赵雪变得有些严肃,“我相信同学们会接受的,也相信自己能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本报北京9月16日电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分享按钮>>曹操墓珍宝:专家称口含“翡翠珠”价值千万
>>据现考证:支氏与清皇族没有关系--近支远支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