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理论物理学家、西北大学教授侯伯宇 (上)

    中华侯氏网 2012年10月9日 科技日报摘


    时代先锋
    当串起不同人对他的回忆片段时,仿佛他又回到了我们身边。
    西北大学原副校长刘舜康教授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对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侯老师致力一生所研究的领域很抽象,一般人听不懂,打比方说科学研究如同奥运赛场一样有许多竞争激烈的项目,他研究的就是百米赛,关注度比较高,竞争更激烈。

    学生们说,侯老师是从名人传记中走出来的人物,他用言行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厚重内涵。他家里常年挂着提醒客人“闲谈请勿超过15分钟”的字条,字迹早已泛黄。他在西北大学从事理论物理和数学物理的教学研究工作40年直到临终最后一刻,几乎全年都在工作,没有周末、不过节假日,只有大年初一上午休息。

    身患膀胱癌后,他对医生说:“能否再给我三五年时间,让我把手头的研究做出来。”住院期间,他一再请护士推车慢一点、轻一点,不要影响他在轮椅上读书、看文献。在生命的最后日子,他写下“以创新湮灭顽疾之痛苦,以创新来消灭死”的字句,向数学中的几何Langlands纲领如何在量子场论和弦(物理学中相当于数学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样的明珠)这一理论发起最后的冲击。

    他叫侯伯宇,是当代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生前系西北大学教授。曾任西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常委。2010年10月6日,侯伯宇教授因病辞世,享年80岁。

    获知侯伯宇去世的消息后,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在匆忙从纽约发来的唁电中说:“侯伯宇勤奋万分,以研究物理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一生致力于数学物理研究,在场论拓朴研究,二维可积场研究,规范场理论,共型场统计模型、量子群等领域做出了很出色的创新工作。”

    这位生前默默奉献、不求闻名的学者,却在离世后,因为耀眼的一生被更多的人铭记。

    2012年3月29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联合决定:追授侯伯宇同志“全国模范教师”荣誉,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开展学习侯伯宇同志活动。此前,中共陕西省委追授侯伯宇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在全省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中开展向侯伯宇同志学习活动。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与西北大学也分别做出了向侯伯宇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中国的骄傲
    1986年,新华社以《中国的骄傲》为题,展示了世界上包括“侯氏理论”在内的20项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现代科技成果。
    侯伯宇是“侯氏理论”的创建者,是当今世界数学物理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新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他曾四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是陕西省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最多的科学家。

    杨振宁、李政道始终称侯伯宇为国际理论物理学科的带头人。上世纪80年代,侯伯宇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立实验室乔海玲博士合作,推导出一系列非定域守恒流的结果,运用对偶变换找到了给出所有无穷多个守恒流生成元的办法,这一研究结果被国际学术界冠以“侯氏理论”。杨振宁等世界著名科学家用“非常漂亮”“强有力的”“很优美”等词语,称赞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解决了前苏联国际群论权威未能证明的重要公理及量子化学权威未能得出的重要公式;他参加的北京层子模型工作中的对称性研究《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78年,他的《群论、角动量及规范场与磁单极的研究》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他的“球对称经典规范场的解系角动量研究”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2年,他的“规范场经典理论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6年,他的“场论的完全可积性及量子场的大范围行为”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他和周光召等合作完成的《量子场论大范围性质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侯伯宇一生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多名,指导博士后研究人员7名,其中有15人成为国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6人获得德国洪堡基金,4人次获得日本学术振兴基金,5人次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3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其中李卫、顾樵的研究成果被学术界冠名“侯一李变换”和“顾效应”。

    侯伯宇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科学研究就像水和空气,在他生命中静静流淌。他有一种紧迫感,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中,在科学道路上更进一步,为祖国的发展做一些事情。而科研成果能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声望和利益,却不在他的考虑之中。

    侯伯宇的弟弟侯伯文曾经和哥哥开玩笑问:“你的研究什么时候能带来经济效益?”侯伯宇淡淡地回答:“两百年以后吧。”两百年以后,无论那时他的研究将产生多么巨大的效益,侯伯宇都不可能享受到了——那是全人类的财富,是一位科学家留给人类文明的最珍贵的礼物。

   
立志科学报国
    侯伯宇很多学术成果走在世界前沿,甚至高深得让人看不懂。但在同行眼中,侯伯宇最令人钦佩的,是他对于学问的专注和对科研的执着。
    侯伯宇的父亲侯镜如将军早年投身革命,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在东征中经由周恩来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起,他深受父亲爱国思想和行为的影响,饱受国家贫困落后而遭受外敌入侵之苦,逐步树立了科学报国的理想。对科学的热爱和科学报国的理想,伴随了他的一生。

    1930年9月,侯伯宇出生时正值战乱,他跟随早年投身革命的父亲四方辗转,先后在10所小学、三所中学上学。他的大学求学经历更是极其曲折传奇,曾经三次考入清华大学,但三次都被迫中断学业。也饱受大陆、香港和台湾之间的颠沛流离。解放前夕,他不仅主动放弃在台湾大学物理系学习仅3个月的机会,也放弃前往美国和苏联学习的机会,回到北京。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是清华大学班里第一个主动要求参加志愿军的学生,并将父亲给他的四年大学学费、生活费1000美元倾囊捐出。1951年,组织批准他参加军干校,被派往东北师大学习俄文,准备跟随苏联军事顾问入朝参战。1953年,因为新中国“一五”计划工业建设迫切需要既懂外语又有数理基础的人,侯伯宇再次放弃了回清华继续读书的愿望,赴辽宁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翻译科当了一名俄语翻译。1956年,国家提倡“向科学进军”,侯伯宇响应号召,考入西北大学物理系,学校考虑到他仅两年已经自学了全部大学功课,就让他提前一年毕业。从1948年开始,侯伯宇先后于两岸四地四所大学学习,唯有在西北大学,他拿到了本科毕业证书。

    毕业分配到西安矿业学院物理系做教师的侯伯宇更加把学习和科研看得比他的生命还重要。1963年,侯伯宇以数学和物理100分和99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的研究生。可是,就在他3年读研毕业并留在数学所工作前后,“文革”爆发,他的导师张宗燧教授遭批斗,自己也受到牵连遭受攻击。1973年,他为了支援西部建设,调入西北大学工作。

    社会上巨大的政治动荡,已经影响不了侯伯宇在数学物理方面研究和成果的产出,反而他对物理的喜爱和对科学的执着更加坚定。

    “三年自然灾难”期间,生活极其困难,他仍潜心研究,在物理学报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局部坐标系中的算子及波函数》就受到唐敖庆等科学家的高度评价。到西北大学工作后,由于资讯、交通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制约,科研条件、工作环境和可供利用的资源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和中科院系统。但是他扎根西北,顽强拼搏,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全身心地投入了教学科研工作,并在艰苦的条件下不断创造出了国际一流的成果。“侯氏定律”“侯氏转换因子”等就是在那个时期取得初步成果的。国家号召开发大西北,侯伯宇1973年毅然离开北京去了西安,到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工作直到去世为止。

    以他的学术成果和影响力,如果在中科院系统或者在京津沪地区,可能早就当选为院士了,由于地处西北地方高校,他屡次申报而未能当选。学术界的很多权威人物都为他未能当选院士忿忿不平,但是他没有任何抱怨,谢绝了国内外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优厚待遇,积极创造条件,并利用自己在国际物理学界的影响,为学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使西北大学成为中国理论物理研究重镇。

    每次参加会议,侯伯宇只参加学术研讨,不参加观光游览,更不会带夫人同行;面对许多人热衷的“位子”,侯伯宇不光主动辞去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职务,还多次婉谢了组织上让他担任行政职务的提议,他说:“我最适宜的岗位是科研第一线,我还有精力在难得的科学春天中继续与战友和学生们向国际舞台冲刺。”


分享按钮>>先生侯伯宇一场震颤心灵的报告(下)
>>干氏宗祠祭祖仪式协调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