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文化古迹】上谷松夫侯说一:说侯安及诰封

    中华侯氏网 2014年4月29日 上谷松夫博


    侯安,湖南省安仁县人,即唐未昭宗衡州大守侯晓之十八世孙。据谱记载,官名安,谱名师望,字济仲,明代初封万户侯,明洪武八年封袁州卫镇抚指挥。配杜氏,子伯常、暹,望葬沙坊司。后伯常接任世袭袁州卫指挥。
    一、有关生平事迹
    1、明洪武八年三月朱元璋皇帝的诰封:
   “敕   
    江西袁州卫镇指挥侯安一门   诰轴    
    朕   惟元政不纲,生民涂炭,郡雄竞起,裂地分州。湖广罹陈友谅之乱,川血山?(注:古文字)。尔侯安能倡率义勇,保障一方,陵邑倚以为重,?党畏撄其锋。及湖湘底定,能举族识真来归。宣力疆场,深快朕意。今授尔为袁州卫镇抚指挥。子暹授茂州卫。侄伯善授忠州卫。性授通州卫。文授甘州卫。或膺指挥之职,或隆百户之称,咸宜懋勤以绵带砺。    
钦哉。    
                                    明洪武八年三月   日   之宝”
    2、据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翰林院学士直文渊阁备顾问兼左春坊左赞善大学士,古云阳刘三吾(字坦斋)为侯氏家乘作序时,记载:“济仲者,英姿奋发,战胜攻取,尽忠於国,克全安城,护卫我茶,平定攸醴二郡,取郴(注:今湖南郴州)桂(注:今湖南桂阳)常(今湖南常德)耒(今湖南衡阳耒阳)诸邑,贼党闻风而胆裂。良民感德以怀安,功加于时。后封万户侯,真大丈夫之所为也。”
    3、明万历四十六年赐进士第广东提刑按察司副史南京大仆少卿推福建?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蔡槐庭(攸县人)为本次家乘作序及家乘序都有记载。明万历四十六年家乘记载:“时值乱世,群寇蜂起,湖湘左右,鲜有完邑,厥孙济仲,娴韬略、习骑射,毅然有济世之志。造土城筑寨堡,障邑里四十余年,三援茶攸,殄寇全城。?灭郴、桂、耒永??(注:消灭了今湖南郴州、桂阳、耒阳、永兴、攸县、衡东、常德等地)巨寇。江西闻名,持檄来请,驱逐红巾贼于永新之境。”
   二、有关考证和存疑
    1、1、1    为什么明万历谱后既不见谱也少见侯安?    
    侯安,如上所述,明初大祖封万户侯,袁州卫镇抚指挥(注:一地的军事行政长官),后任何职不知。他在元未明初平定湘中南及江西东南,率领7000人之众归明大祖,有功于明。本人封为万户侯元帅,四个子侄如上所述,都封为将军并世袭,特别是侄子伯常尤著战功,二十四个部将(注:有名部将为谭福、段元诚)子侄(具体姓名不知,但侯安这一辈男人有六七十人,可下一代在谱上注有姓名的,都是留在老家的,少了很多人。这些人估计是牺牲或外迁了。)分封各地。此后明万历直到清顺治,只有手抄本陆续传世,没有侯安一支及所属子侄部将的人物传记了。这段时间本应是我支侯氏兴隆发达之时,但不知为何在各家各姓都兴起续修家谱高潮时,我族却未见其功。论人,此时人才兴旺;论财,明代中期却建起了规模壮观的侯氏祠堂(注:见谱记的手绘图,现正在按图重建。)特别是侯安及所属的部将子侄都不见传记了,而宋代的本支侯氏名人都有传记。我支家谱一直到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才见到第一修的刻版本。近来在网上见到一段事实,即明代我侯氏相当兴隆发达,为官者相当多,有“明半朝”之称。在明未,因侯恂(注:网上讲,吴三桂、袁崇焕、左良玉都是他的部将。)罢官,侯氏官员受到影响,侯家军率众归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此事具体不见史事。如有,则可能因此事影响了我支侯氏,我支才终明万历后半个朝代,没有明确公开的谱谍。并能解释侯安及子侄不见人物传记一事。
    1、1、2  袁州卫在哪里?
    据明代袁州府县介绍,袁州卫在府治东,明洪武元年置。  袁州府东至临江府二百五十里,东南至吉安府二百四十里,西至湖广长沙府四百三十里,西南至湖广衡州府七百五十里,东北至瑞州府三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三百九十里,至江南江宁府二千六百里,至京师六千七十五里。《禹贡》记载:扬州地。春秋属吴。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两汉属豫章郡。三国吴属安成郡。晋、宋以后因之。隋平陈,始置袁州治宜春,因袁山为名。大业初,改曰宜春郡。隋末,林士弘、萧铣相继有其地。唐武德五年,复曰袁州。天宝初,曰宜春郡。乾元初,复故。五代时,属于杨吴,后属南唐。宋仍曰袁州亦曰宜春郡。元曰袁州路。明初曰袁州府时龙凤十年,元至正二十四年也,领县四。今仍曰袁州府。
    1、1、3  侯安的世系
    一世讳晓,始祖名行己,官名晓,字端士,号宏瀛(仁),生于公元829年(前唐文宗太和三年),殁于公元909年(后梁太祖开平三年),享寿81岁。唐僖宗朝进士,唐昭宗景福元年公元889年任衡州刺史。
    二世祖正,字司直,后唐进士,朝奉大夫
    三世公禄,字养廉,后唐进士,中顺大夫
    四世彦真,字君实,迁居衡山鹤岭永平松林,子二元、宣(注:字通甫,松林侯始祖,并称二松)
    五世讳元,字达甫,迁居安仁平乡松冈为始祖,称松冈侯,分衍安茶永耒等地,现十万之众。
    六世进,字明叔,子二文、勋
    七世勋,字德章,子一瑞
    八世瑞,字国祥,子二文京、文吉
    九世文吉,字伯林,子一万亿
    十世万亿,字清之,子二秀(南宋宣议大夫)、宏。其年80岁,老谱载记为六大房公管。
    十一世宏,字仲贤,宋代与兄弟同官于朝,子三鼎(子孙不考)、亮、达(后递衍永兴,传十八世师武公为我本支始祖,十四大房之一)
    十二世亮,字子明,子三思寿、思朝、思辩
    十三世思朝,字廷宝,子二廷辅、廷臣、
    十四世廷臣,字务德,子三汝模、汝言、汝从
    十五世汝从,字行父,子二应鼎、应雷
    十六世应雷,字春卿,号春山,元至正元年我二松之手抄谱的主修人。子一震龙。
    十七世震龙,字震仲,号震轩,子三师望、师爽、师旦
    十八世师望,官名安,字济仲,明初封万户侯
(注:此系谱记载。二十一世后本地人分十四房,至今45世。外迁者记载不了了。)
    1、1、3    侯安的后世
    按谱记载,侯安子一,谱名伦翁,字伯常,世袭袁州卫指挥后任宝庆同知,配阳氏,子孙居宝庆。但明洪武八年的诰封上有“子暹授茂州卫”。这个子“暹”,在谱上体现出另一人。经查,茂州,唐朝到清朝的州。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改南会州为茂州,治所在汶山(今四川省茂县),相当于今四川省茂县、北川县、汶川县。明朝初年废汶山县入茂州,清朝雍正年间为直隶州。1913年,废除茂州。改为茂县。二十一世纪汶川大地震后,有四川忠县人寻祖迁居于安仁、永兴。综上,侯安应有子二。子孙分处四川茂州和湖南宝庆一带。
    1、1、4    为什么侯安“望葬沙坊司”?
    谱记,侯安望葬沙坊司,但查遍周边县市,没有古名叫沙坊司的,联系望葬一字,应该是葬在外地。所谓“沙坊司”在哪里呢?存疑待考。
    1、1、5    侯安在明代的社会关系?
    从谱序文来看,侯安在明代有强大的社会关系。一是本人平定湘中南和江西东南,率7000之众在明太祖刚定都南京时就投靠了他,有功于明。诰封足可说明。二来其祖春卿公与刘三吾是姻亲,(见明洪武十八年刘三吾作〈侯氏家乘序〉:“余姻亲侯春山先生示以家乘,述其祖功宗德之盛,文事武备之优,历历可考。”)而刘三吾(1313-1400),自号坦翁,湖南茶陵人。仕元为广西静江路副提举。后归隐。明洪武十八年(1385)以荐授左赞善,当时,朝廷征召了一批称之为“经明行修,练达时务之士”的元朝遗臣和宿儒,“以备顾问”,其中被并尊为“三老”的刘三吾、汪睿、朱善所受礼遇最优厚。累迁翰林学士。刊定三科取士法,为御制《大诰》、《洪范注》作序。三十年主考会试,以会试多中南人,坐罪戍边。建文初召还。不久即卒。这个刘三吾与明初刘基(字伯温,明初大臣)有同第兰谱之好,元至元六年二月,刘伯温作〈侯氏家乘序〉记载:“今访同年友三吾先生,因同过春卿家,以谱属笔於余,余不禁嘉叹而特书之。”由此可以看出,侯安在当时明代是有相当的功绩和社会关系。可惜他最终任职什么?葬在哪里都不知道。
 
   1、2   子暹授茂州卫。见侯安后世所述。
   1、3   侄伯善授忠州卫。谱记载,伯善,师相长子,谱名迪翁,我支十九世“翁”字辈,字伯善,明封昭远将军,明洪武朝因军功封为长沙卫镇抚指挥,明永乐朝调四川忠州卫任前职,子孙世袭。家谱序言中多次提到他特别善于作战,战功显著,特别是谭福、段元诚等24个部将子侄分封各地,正如诰封所讲的“或膺指挥之职,或隆百户之称”。这个人及子侄,不考。经查,忠州属重庆府辖区,古称临江,领鄷都(南宾)、垫江(桂溪)、梁山(南浦)三县。 
   1、4   性授通州卫。谱记载,我支十九世“翁”字辈,谱名性翁的有二人,一人为季荣次子,字北道,不考。另一人是岳申长子,谱名性翁,字伯命,明洪武初征讨有功,封北京通州卫百户,配陈氏,子一,名未著,住北京,后嗣繁衍,科早蝉联。经查,中国有两通州,名称由来皆与京杭大运河有关,一为北京市通州区,是运河北部起点,史称“北通州”;一为江苏省通州,是运河南部终点,史称“南通州”。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
   1、5文授甘州卫。谱记载,文,共有35人,都没有注明官职。其中17人不考,4人记载迁居周边县。另2人是远支,(注因我支与衡阳一支这个时候是合修谱的,加之本地人员发达,分散本县各地及周边县,所以人的姓名多有重复的)据推断,应为岳生长子,字伯通,配李氏,子二,昌立、玄十一。子孙在甘州发展。经查,甘州属陕西行都司于洪武七年(1374)设于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市),原名西安行都卫,翌年改为陕西行都司(全名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洪武九年(1376)罢撤。洪武十二年(1379)在庄浪(今甘肃省永登县)恢复其建制。洪武二十六年(1393)从庄浪移治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先后辖甘州左、右、中、前、后五卫及肃州卫、山丹卫、永昌卫、镇番卫、庄浪卫、西宁卫、凉州卫共十二卫。
    补记:近来赋闲在家,喜欢上了家谱,并在网上与诸家门联系,特别是水西侯提供了思维,查阅了网上历史资料,侯安一人,各地同姓同名者比较多,而我支谱上多次提到侯安,于明代有功,可惜没有宣讲。恰逢辽宁侯正在修谱,讲到侯安为始祖,所以花了一点时间,在此作文,对我支侯安予以介绍并望家门提供资料,查清侯安及子侄的后代,可能于今后修谱有一定作用。同时感到安仁松冈侯氏一支人数众多,年代久远,名人辈出,如唐侯喜,兄弟六七人立于朝,与韩愈赋诗唱合;侯喜元孙侯晓,我支始祖,衡州刺史,父子孙三代同登唐僖宗、昭宗朝进士;宋侯洵兄弟子侄七人同为进士等事迹很突出,有必要宣传一下,激励后代奋发学习,为国出力,为族增光。因资料有限,才智浅薄,考究不深,或有差漏,有待于史学家和家门指正。

                                                     2014年4月19日晨
                                                      上谷松夫  敬撰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何氏网新闻】何氏当代省级状元录11人
>>揭开前苏联“偷”原子弹内幕中的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