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网新闻】记梅州侯氏开基祖侯安国

    中华侯氏网 2014年9月11日 世侯总会撰


上谷俊杰  南国孔子

——记梅州侯氏开基祖侯安国

    在中华大地上,在中国东南部的梅州地区,有一位非常受人尊崇的文化名士,其精神文化影响了几十代南中国人民,他就是闻名南国、培育出追随文天祥抗元英雄志士蔡蒙吉的梅州文化先驱侯安国。是一个对梅州文化教育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是继南朝名贤程旼、北宋名宦刘元城之后的又一位卓越乡贤。

清白身世    源远流长

    据《侯氏族谱》记载,侯安国的家族渊源是:其中一源是上古黄帝史官仓颉,是中华汉字的创始者。姓侯冈氏,名颉,其后人有一部分人改为侯氏,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另一源是晋侯缗在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武公杀死,其五个儿子逃难到他国,以祖上原来的爵位侯字为姓,是为侯姓。经考证为后一源,历经春秋战国、秦汉,裔孙迁居上谷(今北京市西北一带),逐渐成为一方望族,是为上谷侯氏。

    至晋有侯恕任北地太守,又迁居三水一地。子孙奋发有为,出了不少人才。侯龙恩、侯万寿、侯植是当世之英杰。植孙君集还当了唐朝初宰相,中集为校书郎,中集裔孙侯喜,文彩风流,受到韩愈的推崇。至唐朝末年,侯喜之裔孙侯晓中进士,任湖南衡州刺史,政声卓著,辞官时百姓挽留,遂留居于湖南衡州,成为湖南衡州开基一世祖,至十一世有奭公者,字武臣,任职福建汀州宁化县,解组后留居。三传至镇雄公,生二子,安国与宇国,成为福建宁化人。

教授梅州   弟子增光

    侯安国,据《嘉应州志》、《广东通志》记载为福建宁化人,宋淳祐年间,侯安国登乡贡进士,辗转来到梅州,于宝祐二年任梅州教授(类似现在教育局长),掌管生员的教育、课试等,造就了众多才俊,定居攀桂坊后,为培育“攀桂”之材,在“水打伯公”(地名)下半里处建 “攀桂书院”,日聚生徒讲学。

    据《梅县志》记载:侯安国竭力倡办教育,开经讲学,以《春秋》大义教授门徒,并免除入学者一家的徭役,以鼓励梅人读书。自此梅州文风渐兴。梅州素称“文化之乡”,文化教育事业发达,读书风气浓郁,人才辈出,这种现象的形成固然与客家先民南迁带来先进的中原文化以及耕读传家的观念有关,也与当时一批竭力兴教的先贤密不可分,而侯安国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侯安国作为梅州文化发展形成的先驱和卓越贡献者,历代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省志、州志都作了严谨的记载。后世称赞侯安国堪比变蜀地辟陋蛮夷风的文翁,和韩愈的弟子、开潮人崇文之风的赵德。顺治十一年八月初一日,当时的程乡县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将侯安国神主奉入县学(即今梅州学宫)乡贤祠,春秋配祭。

    侯安国学识渊博,独具慧眼。在他兴起文教之后,梅州(清代时设为嘉应直隶州)人文蔚起,在科甲取士的时代,梅州籍士子的科考成绩雄冠岭南,尤其是清代乾嘉年间更创造了乡试“五科五解”的奇迹,即连续五科乡试全省第一名(解元)均为梅州士子。

    侯安国作兴文教,尤其注重以春秋大义教授生徒,培养忠勇怀国义气,造就多人,南宋末年十二岁就考中进士的诗人、追随文天祥抗元的英雄志士蔡蒙吉尤为出色。当时宋室衰弱,朝政不纲。在元兵南下,世事纷扰之时,侯安国逝世。弟子蔡蒙吉主动请命,散家资募集义军,在元军侵犯梅州之际,挺身而出,春秋大义凛然一身,侯安国倡学垂教遗风可见一斑。而这种忠勇之气更使元军惊恐,为绝后患,元军入侵梅州之后,疯狂残杀百姓,烧毁文物。据《侯氏族谱》记载云:“公之手泽遗墨,今杳不可觅者,实兵火荼毒所致也…有宋一代,梅之文献湮灭,人物行迹,史传付之阙如者至夥,公亦在其中耳。”

长泯之地   寒婆向火

    侯安国掌教梅州期间,他看到梅州“地僻人稀,风俗淳美”,大为歆慕,尤以州城东郊攀桂坊为最,于是举家落籍梅州,定居于城东攀桂坊。子孙世代都为梅州客家人,为梅州侯姓的开基一世祖,在此开枝散叶,成为梅州望族。

    侯安国不仅是梅州侯氏的始祖,更是推动梅州文化教育的先贤。因对发展梅州文化教育有重大贡献,清顺治十二年(1655)奉旨崇祀 为乡贤,受到人们的敬仰,后人在梅江湾下村(今梅江区三角镇三龙村)开办小学一所,命名“安国小学”,作为纪念。(校址因建机场,已拆。)

    梅州是文化之乡,历史上对梅州文化影响较大的有程旼、刘元城、侯安国。程旼着重在德化方面,刘元城、侯安国着重在文教方面。但刘元城在梅州时间短促,被贬梅州4年间,以“元城书院”为起点,聚众讲学,弘扬中原文化,梅州人民始终不忘其办学兴教,开梅州文化教育先河的功绩。而侯安国毕其一生精力,竭其一生心血,为推动梅州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其历史地位比肩程旼和刘元城,而对梅州文化教育的实际影响和贡献只有超越,侯安国是梅州文化的奠基者和开创者,可喻为梅州的孔子。

    侯安国在“攀桂书院”相邻处(即今“梅州市航运公司”所在地)建起了梅州侯姓一世祖屋。在侯安国逝世后的三百年间,人们对他的行迹无从考究,但他所提倡的崇文重教之风、忠勇怀国之义却世代相传,延绵不断地影响着世人。安国的子孙,可谓个个都“攀桂”:其长子侯通甫是书院山长(院长);二、三子分别是学谕、教谕;四子德升任提调(管内务官员),其子侯世华登元至元间进士。

    直到清顺治十一年,侯安国的裔孙举人侯作霖,将他的事迹以“俯采往徽,奖风教事”的意义,书呈他的宗师、时任钦差提督、广东按察司副使的钱朝鼎,由其审核上报,并得到了朝廷的崇高褒奖,最终由礼部奉旨崇祀为乡贤,请入县学乡贤祠春秋配祭。此后他的事迹立传记载在清代的 《程乡县志》《嘉应州志》和《广东通志》中。至此,贤人终得其所!又于清乾隆十年(1745)间,在梅裔孙重修公茔,佳城择地于西厢堡洋门狐狸径曾坑尾,其地山峰秀丽,钟灵毓秀,邻近有杨福寨者,传说是宋朝将军杨文广屯兵处,而侯安国原本也是宋人,这绝妙的巧合不禁让人赞叹梅州真是一片人杰地灵的沃土!

泽被桃李   子孙发达

    当年侯安国开经讲学的所在地攀桂坊,后世发展成了梅州城的“人文秀区”。被郭沫若赞誉“文物由来第一流”,这样的成就,可以说离不开侯安国在任教梅州时的竭力奉献。在这块方圆不过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人才,科举时代就出现过三翰林、三解元,共计17名进士和92名举人,更涌现出各领域的大批杰出人才,如晚清著名政治家、诗人黄遵宪,当代中国著名文学家黄药眠,世界著名桥梁学家李国豪,现代言情小说鼻祖张资平,抗日名将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黄伯韬上将等。

    清乾隆年间,侯氏后裔在梅州城北洋门村祖地修造了侯安国的灵墓,以纪念他们的先祖。2014年,侯安国墓被梅州市政府列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后人秉承良好家风和客家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历代人才辈出。在封建时代,耕读传家的梅州侯氏产生了2名进士、5名乡进士、12名举人、3名武魁、45名贡生、12名廪生、21名增生、57名国子监生、37名太学生、151名庠生、12名武庠生,监生则高达387人。产生了福建南安知县、乡贤侯谨度,安徽太和知县侯枢臣、直隶邯郸知府侯国钧等许多良吏名宦。到了近现代,他的后代在各行各业更是成就斐然,涌现出了太平天国水军统帅、森王侯裕田,现代林业教育先驱、教育家、诗人、书法家侯过,国民党中将侯志明、侯梅、侯志庆,少将侯又生、侯声,外事活动家侯桐,原羽毛球国家队教练侯加昌,原新加坡国防部长侯永昌,原武汉大学校长侯杰昌,国际著名电影导演侯孝贤,等等。现在,他的后人已广布海内外。

八月大祭    无限荣光

    二零一四(甲午年)八月初一日,是一个难得的好日子,侯安国后裔及中华侯氏各地代表聚集梅州,瞻仰先贤墓地,考察文化源流。最近侯安国墓园被发现、确认,为打造梅州历史文化品牌,铸造一张崭新的梅州文化名片提供了现实基础,为贯彻落实梅州市委、市政府打造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战略定位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底蕴。

    纪念梅州早期文化教育先贤侯安国系列活动在梅隆重举行,来自国内21个省(市、区)的文化学者以及各地侯安国裔孙2000多人相聚客都,缅怀这位南宋末年从福建宁化来到梅州担任教授,倡办教育、开经讲学,培养出抗元民族英雄蔡蒙吉的客家先贤。

    据悉,位于梅江区城北镇塔下村与三村交界处的侯安国之墓日前按修旧如旧的方式修复,并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昨日举行的纪念活动中,与会者为侯安国墓文物标志牌举行揭幕仪式,并进行大祭典礼。

    活动期间,梅江区三角镇湾下村举办由梅城群众文艺表演队参与的纪念侯安国文艺晚会,中华侯氏网发起中华侯氏世界联谊总会成立大会及侯氏族谱研讨会,此次大会对于宣传中华侯姓世界联谊总会成立和族谱研讨会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对于侯安国的事迹和影响可归纳为如下几句诗:

上谷家声名昭彰,中华世胄出炎黄。

箕裘千古瓜瓞茂,簪缨万代播四方。

闵汀宁化安居处,进士安国授梅乡。

宋代麟经聿文教,攀桂书院传俊良。

春风化雨沐桃李,忠孝传家代琳琅。

贤才名宦勃然起,历朝科甲威名扬。

裔孙遍布五大洲,乾隆乙丑墓西厢。

吉地雄冈好风水,寒婆向火聚气乡。

人才济济各行业,佳绩累累士工商。

泽被后裔洪恩盛,龙腾凤翥福无疆。

景运绵绵同日月,珪璋代代遍繁昌。

宗族兴旺文武显,祥开甲第乐绵长。

 参考资料:一是安国文化;二是实地考察;三是网络资料。在此一并感谢。

 


分享按钮>>【弓氏名人楷模】IT精英、未来希望之弓晨与弓辰
>>【弓氏网新闻《陕西省吴堡县弓氏当代人物》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