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侯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侯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中 华 侯 姓 源 流 已阅:8577 / 回复:13(楼主)

中  华  侯  姓  源  流

    侯氏是一个古老而又多源的姓氏。
      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时期仓颉的后代,据《汉上谷长史侯相碑》所记载:“侯氏,出自仓颉之后。”仓颉,即苍颉,史书中说他是黄帝的史官,是汉字的创始者。相传他是今河南南乐县人。《周地记》说:“仓颉姓侯冈氏,名颉”。他的后代有一支住在冯翊衙县(今陕西白水县),简称为侯氏。
     《姓氏考略》说:“侯氏出自姒姓。夏后氏之裔封于侯,子孙因以为氏。”这里的“夏后氏”,即古部落名,相传禹是其领袖。姒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代表了源自夏禹的家族和世系。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国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至春秋初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造成分裂局面,历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至晋侯缗,于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武公(即晋武公)杀死,其子孙逃难到其他诸侯国,以祖上原来的爵号“侯”为姓氏,又形成一支侯氏。
      侯姓还有一支也出自姬姓,据《金乡长侯成碑》记载,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弟弟叔段因谋反,为郑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辉县),故又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他的儿子共仲姓侯,从而又形成一支侯氏。
      侯氏中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姓氏所改。《通志•氏族略》所记,鲜卑族中有一支部落,原为复姓“侯莫陈氏”,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后,由于其后裔逐渐被汉族同化,于是将姓氏省略为单姓,将其改为候氏。由此可得知,侯姓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姓氏。
      侯氏虽源出多支,但早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山东省境内,在其发展繁衍过程中,很快就播迁到河北等地。秦汉之际,在今河北省的中部、西部地区,已有侯氏,并很快成为当地的盛族。西晋至南北朝时期,侯氏有迁至今贵州、四川、广东、内蒙、辽宁等地。唐代的《元和姓纂》中列上谷、丹徒、三水、绛郡(今山西新绛)、河南(今河南洛阳)为侯氏郡望,侯氏还分布于今陕西、福建的一些地区。到了宋、明时期,侯氏的聚居点已遍布今湖南、湖北、江苏、江西、浙江、广西、北京、上海等省市。从清初开始,福建、广东的侯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此后,又有移居海外者。
  历史上,侯氏的表现不俗。侯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单独立传者57人,被收入《中国人名大辞典》者121人。战国时魏国人侯赢,70岁时任大梁(今河南开封)夷门的守门小吏,后被信陵君(魏公子无忌)迎为上客,曾献计信陵君。胜秦救赵,为时人推重。西汉高帝时有辩士侯公封为平国君,有高后时酷吏侯封。东汉初有河南人侯霸,熟知旧制,官至大司徒,封关内侯。南朝人侯景,先属北魏,继归高欢,又降梁,受封为河南王,后举兵叛变,攻破建康(今南京),于 551年废梁帝自立,国号汉,到处烧杀掠夺,次年被梁将陈霸先等所破,侯景逃亡时被部下杀死,史称侯景之乱。南朝陈有大将军太尉侯镇,大将军司空侯安都。北朝周有柱国大将军侯龙恩,大将军平高公侯万寿,大将军肥城节公侯植兄弟。隋代国史编修侯白,性滑稽,善说讽刺诙谐的话,后世遂称诙谐的演员为候白。唐初有大将侯君集,太宗时曾任宰相。唐代还有侯固,文宗太和中登第,官至鄜坊灵武节度使同平章事,有侯行果为玄宗时十八学士,侯仲庄封上谷郡王,侯希逸封淮阳郡王。北宋有中书令侯益,有治水专家侯叔献。辽末有农民起义首领侯槩。明代有宦官、航海家侯显,当时名望仅次于郑和;还有太常寺卿侯执蒲,兵部侍郎,户部尚书侯恂,其子侯方域,明末与方以智等称“四公子”,后入清,能诗文,有才名,著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明代孔尚任所作传奇剧本《桃花扇》,就是描写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清代有女文学家侯芝。近现代有化学家侯德榜,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侯宝璋,艺术家侯俊山,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侯宝林,中央委员侯捷、侯宗宾,科学家侯外庐、侯德封、侯德原、侯仁之、侯祥麟、侯自新、侯杰昌等人。
     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百家姓氏中,侯姓排名第73位,400万人。



作者:58.42.160.* (2007/3/14 0:46:39)   回复此贴
  回复:中 华 侯 姓 源 流 第 1 楼

中 华 侯 氏 渊 源
   侯氏起源晋国(今山西省),本出姬姓,晋侯姬缗为曲沃武公所灭,子孙适于他国,以侯为氏。轩辕黄帝姬姓,居于姬水,以此为氏。历史上尧、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相传是黄帝后裔。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十年,成王封叔虞于唐。叔虞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弟,设都于翼(今山西翼城),其子称燮徙居晋水旁,因而改唐为晋,称晋侯,姬姓,侯爵。叔虞是第一个诸侯国晋国的始祖。
   晋昭侯分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为首领,造成分裂局面。晋昭侯七年,晋国大臣潘父杀死国君晋昭侯而迎纳曲沃桓叔,桓叔打算进入晋国都城,晋都国人发兵攻击桓叔,桓叔兵败返回曲沃,晋都国人共同拥立晋昭侯的儿子姬平为国君,这就是晋孝侯,并杀死了潘父。
   晋孝侯八年,曲沃桓叔去世,其子鳝继代桓叔之位,这就是曲沃庄伯。晋孝侯十五年,曲沃庄伯在翼城杀死国君晋孝侯,引起晋国人攻打曲沃庄伯,晋都国人立晋孝侯的儿子姬郤为国君,这就是鄂侯。
   晋鄂侯在位六年去世,曲沃庄伯闻得鄂侯去世,便起兵进攻晋国都城,周平王派遣虢公率领军队讨伐庄伯,庄伯逃跑据守曲沃,晋都国人共同拥立晋鄂侯的儿子姬光继位,这就是晋哀侯。
   晋哀侯二年,曲沃庄伯去世,其子称继位,这就是曲沃武公。晋哀侯八年,晋国军队侵伐陉廷,陉廷人与曲沃武公合谋,九年,在汾水之滨进攻晋都军队,并俘虏了晋哀侯。晋都国人于是拥立晋哀侯的儿子姬小子为国君,这就是小子侯。小子侯元年,曲沃武公派韩万杀死所俘虏的晋哀侯,当时曲沃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晋国公室无法控制它。
   晋小子侯四年,曲沃武公施计引诱召来晋小子侯而杀死他。周桓公派虢仲领兵讨伐曲沃武公,武公入据死守曲沃。虢仲奉周王命,立晋哀侯之弟弟姬缗为晋侯(姬缗侯是唐叔虞第十三代孙)。
   晋侯二十八年,曲沃武公攻伐晋缗侯,消灭晋国公室,将晋国公室珍宝重器全部奉献给周厘王,周厘王赐封曲沃武公为晋国国君,排行于诸侯国之列。因此,晋缗侯的子孙便逃到虢、随、卫等国,并以先人的爵位“侯”为姓,称侯氏。
   侯氏还有一支出自姬姓,据《金乡长侯成碑》所云:“君讳成,字伯盛,周文王之后,封于郑,郑共仲赐氏称侯。”这里所说的“郑共仲”即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弟弟叔段之子。叔段因谋反,被郑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属河南省辉县),故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他儿子共仲姓侯,又形成一支侯氏。
   侯氏早期主要在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发展蕃衍,如春秋战国时,郑国有大夫侯宣多、侯羽,鲁国有侯叔夏,侯纪,齐国有侯朝,魏国有处士侯赢(侯赢是历史上围魏救赵的献计者),楚汉时有大司徒侯霸,皆是他们的后裔,也是当时中原的著名人物。由于历史原因,中原一带战乱频繁,侯氏部分人迁徙河北中西部聚居,从春秋到战国五百多年,侯氏族迅猛发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部分鲜卑族人加入了侯氏),燕国时始设上谷郡,秦灭燕后治所在沮阳(即河北省怀来县西南一带)称上谷郡,侯氏自此视为发祥地,自秦、汉至今侯氏都沿用“上谷”为其堂号,又称郡望。
   (来源于历史资料)

作者:58.42.167.* (2007/3/14 21:02:27)   回复此贴
  盂县侯氏与理学渊源 第 2 楼

盂县侯氏与理学渊源

盂县自古称文献名邦,以山河美固,钟灵毓秀,奇杰英才,代不乏人。唐宋之际,盂县侯氏,儒学登科,德才彰显。侯氏之女以家学培育二程,教之以道,至于成立。二程之学由此而兴。

边将妻侯氏

唐武宗会昌(841年———846年)中,盂县侯氏因其夫张睽戍边10余年未归,自绣回文诗一首诣阙献诗,武宗览诗而龙颜大悦,特赐宫绢三百匹以示恩宠,并特准侯氏夫张睽还乡。此一胜事传为千载美谈,才女之名遂彪炳史册。《全唐诗》十一函,十分册有侯氏诗一首。题为《绣龟形诗》,诗云:“睽离已是十秋强,对镜那堪重理妆。闻雁几回修尺素,见霜先为制衣裳。开箱叠练先垂泪,拂杵调砧更断肠。绣作龟形献天子,愿教征客早还乡。”诗题下小字注:“揆(一作睽)为边将,防戎十余年未归。侯为回文诗绣作龟形,诣阙上之。武宗览诗,敕揆还乡,并赐侯绢三百匹。”此诗最初取材于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太平广记》一书。《太平广记•才妇》据《抒情诗》收录该诗,并有“敕赐绢三百匹,以彰才美”之语。该诗并见于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一书。清乾隆《山西志辑要•盂县•列女》:“唐张睽妻侯氏,会昌中,睽戌边十年,氏绣回文诗作龟形,诣阙献之,睽得归。”我们由此知这位名噪一时的唐代才女为盂县人。再考侯氏,知盂县侯氏出自盂县上文村。侯氏早期世次不得而知,但由此可以确认,盂县侯氏早在唐代晚期便形成一方名门望族。光绪《山西通志•仕实录三》:“侯道济,盂人。祖元,父嵩,皆以武勇闻。道济始以儒学登科,任丹徒令。赠比部员外郎。子可,孙仲良,著书为世名儒,悉道济家教云。”

二道学始祖二程之母侯氏

“程朱理学”为宋朝著名学派之一,亦可称为中国古代著名学派之一。程颢,程颐二人是这一学说的创始者,世称“二程”。二程学说与其母侯氏言传身教有关。清光绪《山西通志•列女录•贤淑》:“侯氏,二程之母也,封上谷郡君。牗侯氏牘幼聪悟过人,好读史书而不为词章,见世之妇女以文章书签传于人者,深以为非。父丹徒君牗侯道济牘爱之过于子,以政事问之,雅合其意。年十九归河南程大中牗二程父,名程垧牘,相敬如宾,虽小事必秉命大中。凡有怒多为宽解,惟诸儿有过则不掩也。二程才数岁,行而踣,必将责之曰:‘汝若安徐,宁至踣耶牎’常食絮羹,亦呵止曰:‘幼求称欲,长当如何牎’虽使令辈不得以恶言相加之。故程氏兄弟平生饮食衣服无所择,不以詈言及人。要以教之使然也。盂县。”清乾隆《山西志辑要•列女》亦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程母侯氏也是一位能诗的才女,其夫程垧尝远出河朔,夜闻鸣雁,侯氏感而诗曰:“何处惊飞起?雍雍过草堂。早是愁无寐,忽闻意转伤。良人沙塞外,羁妾守空房。欲寄回文信,谁能付汝将?”侯氏好读史书,识见高远,“见奸邪逆乱之事,常掩卷愤叹;见忠孝节义之士,则钦羡不已。”尤赞赏唐太宗得御戎之道,有英雄之气。其弟侯可,号称名儒,也自愧其史才不如姐姐。

考侯氏成名,与其父侯道济有关。光绪《山西通志•侯道济传》有“子可,孙仲良,著书为世名儒,悉道济家教云。”二程母侯氏:“父丹徒君爱之过于子,以政事问之,雅合其意。”等语。均可说明二程母侯氏得才学及美德源于其父侯道济。

二位才女,一唐一宋,同出一门。唐朝侯氏诣阙献诗,皇帝赐绢并彰显其才美。宋朝侯氏秉承父教,教子有方,母随子贵,皇帝宠赐上谷郡君。侯氏二才女可谓风流千古。


作者:220.172.211.* (2007/7/29 8:01:24)   回复此贴
  盂县侯氏与理学渊源 第 3 楼

盂县侯氏之家世

据程颐为母亲侯氏所撰《上谷郡君家传》中记载:“先妣夫人姓侯氏,太原盂县人,行第二。世为河东大姓。”但其家世只能追溯到侯氏的曾祖父侯元和祖父侯詗。侯元父子以武勇闻名,五代时期为刘知远部将,镇守盂县乌河川,以控寇盗之乱。侯詗之子侯道济生活在北宋盛世,始弃武以儒学登科,为润州丹徒县令,赠尚书比部员外郎。

侯道济生程母侯氏和侯可,姐弟俩也继承了侯氏家学和家风。侯氏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出生在太原,“自幼好读书史,博知古今”。其父常感叹:“恨汝非男子”。年十九,嫁程垧。其生子六人,四子早夭,只存程颢,程颐。皇祜四年(1052),侯氏病逝于江宁,始封寿安县君,追封上谷郡君。

侯可,字无可。少时倜傥不羁,以气节自喜。成年后,他尽弃前好,而笃志为学,博览群书,贯涉万类。“若礼之制度,乐之形声,诗之比兴,易之象数,天文地理,阴阳气运,医药算数之学,无不究其渊源”。侯可最精西北地理,谈到当地山川道路、郡县部族,无不备具。在当时对西夏战争中,他受韩琦之邀赴西北参与戍边。其间,他开渭源地八千顷,图谋恢复郑国渠等古代水利工程,与当地戎人主动和解,为西北稳定做出了贡献。程颐在《闻舅氏侯无可应辟南征诗》中盛称其才能:“人称孔子生关西,宏才未得天下宰,良谋且作军中师”。侯可晚年仍深究理学,就学者众多,“故自陕而西,多宗先生之学”。宋元丰二年(1079年),侯可病逝,葬于华阴县保德乡。

侯可之子为侯仲良,字师圣,是二程的表弟。他在家学影响下,潜心理学,先后拜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师,受到当时理学家胡安国等人的敬重。据《宋史》记载,侯仲良对二程之学推崇备至,“言必称二程先生”,并说:“吾以为志在天下,视不义富贵如浮云者,二程先生而已”。他一生论讲经述,通贯不穷,晚年却贫病而死。遗有著述《论语说》和《雅言》。《雅言》是侯仲良记载二程事迹和学说思想的重要著作,后人出于对侯仲良的崇敬,尊称他为“侯子”,故其书又称《侯子雅言》。我们熟知的杨时“程门立雪”和朱光庭“坐沐春风”的成语故事,就是由这部书记载流传下来的。

上文、兴道、程子岩

侯氏故里在今盂县西烟镇上文村,相传原名尚文,其地名含义显然和当地崇尚文化的风气有关。侯道济一族早在宋代已经迁居华阴,侯家的历史自然也淡出了村民们的记忆。现村中只有张、周两大姓,其中张姓称上文村是唐代大将张士贵的故乡,不少地方人士也深信不疑,但《新唐书•张士贵传》明确记载,张为“虢州卢氏人”,和盂县并无瓜葛。这倒使我们想到唐代绣龟形诗人侯氏的丈夫张睽,是否应为边将张睽的故乡?地方文献记载,上文村张氏后裔十三世中有34人登科进士,这不能不说是上文村地域文化的钟灵之德。

程子岩在盂县兴道村东北1公里处的岩凹尖。山间有一座宽15米,高9米,进深7米的石窟,原为东魏礼乐寺遗址。古“礼”字类似“丰”,故当地人又误称丰乐寺。宋代,程颢、程颐来盂县省亲讲学于此,后人因称为“程子岩”。岩洞正中为“宋大儒程夫子讲道处”碑一通,碑额“兴起斯文”,其典出自《宋史•程颢传》:“以兴起斯文为己任。”这也是盂县作为“理学渊源”,为理学的形成提供文化养分的最好注释。

程子岩下的兴道村即以此地为“道学所兴”而得名。兴起斯文的地方自然会养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据教育史专家统计,近千年来,孟县所产生的进士人数居全省各县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进士之乡,文化之乡。从这一点反映出宋代的兴起斯文对后来盂县文风的浸润。

二程理学作为封建社会的文化正宗和社会原则,对维护近千年的社会秩序,对于每个中国人的行为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对于中华民族注重节气、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形成是有进步意义的。二程思想中执着于人格思想与道德信仰的精神形成离不开侯氏家族学风的熏陶,也离不开盂县地域文化的滋养。

    谢鸿喜 马晓东 李钊


作者:220.172.211.* (2007/7/29 8:02:42)   回复此贴
  侯道济一门书香家 重气节理学传后世 第 4 楼

侯道济一门书香家 重气节理学传后世
大宋盂县上文村----侯氏门庭
“庭帐长驻三春景,海屋平添百岁筹”。一副祝寿的楹联赫然注目。
今天是曾任润州丹徒县令、赠比部员外郎当今知名人士侯道济的期頣大寿之日,来往宾朋,纷纷前来。参加盛宴的有惠政于民的宋太师潘美之重孙光禄卿潘凤,有著作郎、右正言、中奉大夫、秘书监正张巍,还有右监门卫大将军慕容德琛等官吏鸿儒。
入席。
有一宾客端起酒杯高声说道:“诸位,今天是老大爷寿诞之日,‘蓬莱盘进长生果,玳瑁筵开百岁觞’,这侯氏家族可是出了一辈又一辈的栋梁英才呀,侯老大爷的公子侯可大人,还有侯可夫人的令郎侯仲良,这可都是盖世的英豪志士,当今的贤官良吏,彪炳千秋,一门书香,我提议,就请他们的幕僚、随从,或是有知情者,当着众位宾朋的面,把他们的功绩给大家讲一讲。我知道,侯老大爷的祖父侯元,父侯暠,皆以武勇闻名,先世于北汉时,赐田土于本县西境的乌河川,经度边事,以防寇盗。那么,这侯可大人的事迹也该表上一表了,不知诸位以为如何啊?”
侯可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他摇了摇头说:“不可!不可!我又什么功劳于国家呢?要说,我得先说一说我的姐姐。我姐姐自幼聪慧过人,女工之事无所不能。好读书史,博知古今。”
这侯氏十九岁嫁与宋太中大夫程珦,夫妻相敬如宾。德容之盛,内外亲戚无不敬爱。程珦赖其内助,礼敬尤至。而侯氏则谦顺自牧,虽小事未尝专断,必禀而后行。侯氏仁慈宽厚,抚爱诸庶,不异己出。治家有法,不严而整,她从不喜笞朴奴婢。程珦凡有所怒,必为之宽解。唯诸儿有过则不加掩饰。她常说:“子之所以不肖者,由母蔽其过而父不知也。”侯氏生程颢、程頣二子,爱慈之至。然好他们的教育从不放松。程頣在其所撰《上谷郡君家传》中言道:“頣兄弟平生于饮食衣服无所择,不能晋言骂人,非天性也,教使之然也。”与人争忿,虽直不右,她说:“患其不能屈,不患其不能伸”。所居之处邻妇里姥皆愿为之用,虽劳不怨,侯氏安于贫约,服用俭素。好文而不为辞章,平生所为诗不过三、二篇。在历阳(今安徽和县)时,程珦觐亲河朔。侯氏夜闻啼雁,曾写诗曰:“何处惊飞起,雍雍过草堂。早是愁无寐,忽闻意转伤。良人沙塞外,羁妾守空房。欲寄回文信,谁能付汝将。”读史遇奸邪逆乱之事,常掩卷愤叹;见忠孝节义之举,则钦慕不已。她称“唐太宗的御戎之道,是其识虑高远,有英雄之气。”
侯氏自幼多病,随从程珦官居岭外时,因餐风露宿,身患瘴疠。及北归,途中病情加重,不久遂卒,享年四十九岁。始封寿安县君,追封上谷郡君。
侯可的话刚刚说完,这曾经跟随他多年的幕僚,曾任晋阳学正的李生上前说道:“诸位,我也退任乡里,我给诸君讲一讲侯大人所经历的一段别人并不知道的轶闻。咱们侯大人呀,青少年时倜傥不羁,常以气节自许,成年之后,孜孜以求,博览群书,声名匹驰。他早年参加安抚使孙沔征讨大军,战绩卓著,授以武官,后又改成文职,调到官州化成县当县令。”
人们眼前出现了一个画面——
吹吹打打的乐队在山路上行进,后面是有几十个人抬着大木箱的浩荡队伍。姑娘戴着极为贵重的金银首饰,在新婚之日里,她高兴极了。
一所草屋里人贫家姑娘正垂头丧气,因为没有陪嫁的物品,她愁眉不展。
侯可拍着公堂上的桌子,怒声说道:“咱这巴州也怪,习俗尚鬼,唯巫言是听。姑娘出嫁必有厚物陪之。穷人家的闺女没有陪物,就嫁不出去。我们山西,正好是反而。必须女婿家出资,施以重礼,才能娶了媳妇。巴州这个风俗必须破除。这些巫婆到处借鬼的名义骗钱,索取女方的钱财充为已有,这成什么礼习?从今日起,此习俗一律禁止,如有再行此等愚事,本官定责不饶。”他诲以义理,严其禁戒,订立制度,巴州民俗遂改。侯可后调至耀州华原主簿。

作者:220.172.211.* (2007/7/29 8:08:22)   回复此贴
  侯道济一门书香家 重气节理学传后世 第 5 楼

人们又看到另一个画面——
侯可身穿便服,深入农家了解郡吏赵至诚贪狡凶横,持郡吏短长而奸利的罪行。
一老农道:“老爷,谁能奈何了赵大人?前后几任一上台就想替老百姓说说话,整一整这个无法无天的赵至诚,可是人家不知有什么手段,不等三天,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成零,这赵大人越发气势嚣张,我看老爷你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混上些日子,一溜了之,何必自找麻烦?”
又一老妪说道:“不要别我老头胡说,那赵大人有权有势,大把大把的钱多着呢,可不敢惹动是非呀。”
侯可掌握了赵至诚的大量罪证,便派捕快把他抓起。
赵至诚立而不跪,笑着说:“你不才是个芝麻大的小官?老爷我上头有比你更大几倍的官,你赶快放了我,如不然,量你也不敢动我一根毫毛!”
侯可一拍惊堂木:“大胆狂徒,你在本县为非作歹,抢劫财物,欺兄霸嫂,还强占人家的良田水地,这还不算,你公然打着郡吏官家的旗号,强行摊派老百姓的银两,从中贪污,欺上瞒下,坏事做绝。今天不拿你开刀,你也不知马王爷长着几只眼!”他摘下乌纱帽,命令把赵至绑赴十字街头,单等炮响,就要开刀。
“刀下留人!”有快骑手执上司的令箭,不准侯可亲自办理此案,郡吏官属自有上司处置,侯可也有点犹豫。正在这节骨眼上,几百号看热闹的百姓,一齐喊了起来:“快把土霸杀了,才能解我百姓之恨!”
这时侯可大声喝道:“杀!”
砍刀挥动,赵至诚人头落地,场上人声鼎沸,齐声欢呼。
侯可并没有被撤职,相反,上司认定赵至诚作恶多端,早应铲锄,侯可顺从人愿,斩除一霸,深得人心,还升任他仪州军事判官,时值西夏入侵,侯可即亲领数十骑驰涉西夏境内,分兵破敌。后又调任泾阳县令、殿中丞、阶宣奉郎、勋骑都尉。
侯可平生以勤学新民为已任,博闻强记,贯涉万类。如礼之制度,乐之形声,诗之比兴,易之象数,天文地理,阴阳气运,医药算数之学,无不究其渊源。
李生最后又补充了几句:“诸位,侯大人待人纯诚,安贫守约,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我的老母身体欠佳,还多亏侯大人慷慨解囊相助。仡大人又是大理学家程颢、程頣之舅父,足见大人之性惟其清风与山无穷呀。”
李生想了想,又在席的末卒上推出一个年轻后生来,他便是侯可之子,与和颢、程頣为中表弟兄,拜周敦頣先生为师的侯仲良。
李生笑道:“这侯仲良少承祖训,博览群书,后游荆门,受到大学者胡安国的器重,说他自荆门遣卒甲马之中,脱身相就于漳水之滨,今已两年,其安于羁苦,守节不移,固所有未。侯公子著的《侯子雅言》、《论语说》诸书行世,真不容易啊。”
大家听了这些活脱脱的真实故事,都对侯道济一门的品德倍加尊敬。
侯道济百岁寿诞,一律不受重礼,无非为寿桃、寿面、寿饼、寿糕之类的食品,便宴相待,平平淡淡,正如人们所说:“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之襟怀,”侯道济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承蒙诸君捧场,不胜荣幸。老夫愿松下听琴,月下听箫,山中听焚呗,觉耳中别有不同,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长廉静,家道略宽,妇贤子孝,人生如此,可谓全福矣。”
正是:山翠入帘消宿酒  松花拤椀试新茶

注:三无: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九有:即九州,指冀、豫、雍、扬、衮、徐、梁、青、荆。


作者:220.172.211.* (2007/7/29 8:10:05)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3 每页5条 当前1/3页 [1] [2] [3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侯氏论坛  执行时间:4,865.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侯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