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侯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侯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南和古代十大名人--侯泰 已阅:7386 / 回复:14(楼主)

南和古代十大名人


发表日期:2007年8月23日   出处:南和县政协办公室      

南和县自西汉建制,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其古城建筑,东西长,南北窄,颇象一顶封建时代朝官的“纱帽”。北城墙中间,有一外凸部分,形似纱帽壳篓;由北向东西方向延伸的部分向里收缩,状若两个纱帽翅。如此建城原寓有“重臣名宦”摇篮之意。在这古老之城,文臣武将,层出不穷,确有一度朝官之盛。流传至今的《朝官谣》就是历史的真实写照:“两李二白一都堂,宾亨泰铨宋丞相,三思有个武状元,瓦固出了个妙庄王。”

在南和这片热土上,曾孕育出各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有为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拼搏疆场英勇献身的忠良英雄,有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呕心沥血、倾尽毕生精力的清官贤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稽可查的就有:丞相2人,尚书7人(敕封诰赠尚书3人),状元1人,进士18人,举人121人,正三品以上官员12人。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更是人才倍出,县处级以上干部和高级科技人员不胜枚举。他们都为民族振兴、华夏鼎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史册上留下了辉煌篇章。现代南和人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在此仅选录10名南和古代名人,以飨大家,借以激发知我家乡、爱我家乡、兴我家乡的豪情壮志。

4、侯泰

侯泰(?——1402年),字顺怀,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

侯泰一生秉性刚直,光明磊落,常怀忠烈,坚守节操,为官廉明,不趋利,不避害。明建文帝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侯泰力主抵御,亲自负责督运粮食和军饷,保证前方供应。后明朝首都南京被攻破,侯泰在回京救驾的途中被燕王朱棣的军队俘虏,因坚决不降而被害,忠义肝胆,官民同赞。
黄门侍郎侯玘。系殉国刑部尚书、谥忠简公讳泰之孙。


作者:222.87.69.* (2007/10/3 18:09:55)   回复此贴
  回复:南和古代十大名人--侯泰 第 1 楼

悠悠历史话南和

2006-05-01  文章来源:河北省邢台市商务局


南和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地平土肥水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顺水河、澧河、沙洺、溜垒河诸水穿越其境。历史上曾有“南和种地不求天,旱了就把轳轳搬”的民谚,“淼淼烟波入画图,黄鱼白鸟泛青浦,家家茅舍临水流,十里稻香在境湖”。是这块田园式鱼米之乡的历史写照。古时有“交通要塞”、“礼仪之邦”、“畿南粮仓”之称。
南和县历史悠久,是一个文明古老的地域。新石器初期已有人类聚居。商代都城迁邢(台)后,开辟邢至巨桥(今曲周县)粮仓,往来车辆行人通过这里,距今已有三千五百年。西汉初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始置南和县。后数次与任县、沙河县合分并析。北齐更名嘉禾,北宁曾称澧川,元人易名和阳,但均为时不久,即复南和县名。
南和县人文荟萃,唐代有开拓“开元盛世”建有奇功的名臣重相宋景;元进有廉政理财为元世祖忽必烈青睐的户部尚书马享;明代有护驾建文帝满门忠烈的邢部尚书侯泰,巡抚宁百夏文韬武略兼备的的右副都御史朱正色,秉公持正、刚正不阿的户部尚书李起元,智足多谋、善于进谏的刑部尚书李若圭,正本清源、肃饬吏治的太常寺正卿白储召;清代有抵御倭寇、视死如归的武状元王世清和镇守南疆、威震敌胆的抗法将领胡鹏举;现代著名书画家白寿章以及为共产主义英通献身的高焕廷、苏本固、白公素等,均出生在这块圣洁的土地上,以其辉煌业绩,为中华发族的兴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首发子站:河北邢台商务之窗)


作者:222.87.69.* (2007/10/3 18:11:44)   回复此贴
  回复:南和古代十大名人--侯泰 第 2 楼

【嘉靖】登封新志  六卷

(明)嘉靖八年(1529)刊本


    侯泰修,王王铉纂。泰字安甫,苏州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县)人,举人,嘉靖五年(1526)来任知县。此前曾历官海宁教谕、山西太原知县。玉铉,本县贡生,曾任山西兴县知县。
    按登封县号称中岳之地,古之名区。志乘之作较它县为富。有史可稽,明正统时已见著录,可知此前已有著述,惜久佚莫可究诘。嘉靖前曾二修:一为成化二十一年(1485)知县侯观、教谕杨清志,再为正德九年(1514)知县李居仁志,此书当为第三次纂修,侯泰评前二志曰:“旧者详而不滥,新者简而有遗”。意欲复旧补遗,乃请王玉铉及太学生刘孟儒、陈大策相与商榷,乃成此志。

    此志书现唯南京图书馆藏有孤本。卷前有旧志序跋为成化二十一年(1485)进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卫人毕亨序,正德甲戌(九年,1514)郎中吴郡都穆显序,正德乙亥了(十年,1515)知县关中李居位跋。次为目录,曰:卷第一建置、疆域、城池、山川、风俗、物产、户口、土贡、课程、公宇、学校、坛遗、铺舍、保镇、古迹、陵墓、祠庙、寺观,卷第二宦绩、先哲、隐士、商公、显者、孝子、节妇、题名、科贡、仙释、杂事, 卷第三诗类 唐诗、宋诗、金诗、元诗、国朝诗,卷第四文类 唐文、宋文,卷第五文类 宋文、金文,卷第六文类 元文。正文前有县境图。卷末有侯泰后跋。

    此书曾被后人增续,知县的登录,在侯泰之后,又增加了七位,最后是嘉靖三十七年(1558)到任的周潮。后增的七位,款式、笔迹与原志书截然不同。

    本志设纲立目与一般志书稍有差异者:如建置,即一般志书中的历史沿革;公宇,即公署并包括城池;显者,即本县人仕官者;题名,则是历代职官。

    此志书与一般明代河南志书同,其特点是简略。于各种事物之处理,多平铺直叙,无层次,不深究,不见探源溯流之考证。此地有嵩山、大室、少室诸峰;古迹则有观星台、中岳庙、少林寺等诸多名胜,然其记载极空泛。如中岳庙有宏大壮丽的建筑群,自应详为叙述,但书中只有:“历唐宋至元,屡加崇饰,其殿宇堂斋极为宏丽”一句。”

    此志有价值处在于多收明代资料。有关城池、衙署、学校等的增修沿革,叙述详明;职官、选举虽只记明代,但清晰完整,凡历官皆有具体出身、任职时间。而于户口、田赋更详,明初洪武以来,历朝数额各项胪列十分清楚有条理。是较完整的经济资料。

    本志书前录存的成化、正德两志序跋,是非常珍贵的。此二种志书早已散佚,清代登封县志的主修与纂修根本不知有此二志。由此,可见其价值。

    嘉靖《登封县志》于1984年11月24日又经登封县志办公室标,点重印,前有《明嘉靖(登封县志)重印说明》,为16开平装铅印本。


作者:222.87.69.* (2007/10/3 23:35:03)   回复此贴
  回复:南和古代十大名人--侯泰 第 3 楼

「内侍侯泰正是人选!」宣宗一听侯泰之名,立刻笑道:「朕倒是把他给忘了!行,你去把他找来,这件事就派他前去!」阮浪又再叩拜之後,这才出去,将侯泰找来御书房!

  侯泰一进门,看见宣宗和众多大臣都在,心中十分惊慌,立刻跪下说道:「参见皇上万岁,万万岁!不知皇上找奴才前来,有何事体要吩咐奴才?」宣宗说道:「侯泰,大理寺逮到一名人犯,名叫枚青!此人供出,汉王想起兵造反!朕派你到乐安,询问汉王此事,同时将汉王的军情报来!」

  侯泰一听,竟然是这样一件要命的事,立刻战战兢兢说道:「皇上!奴才只不过是名尚衣,毫无见识,不能担此大任,还请皇上回心转意!」却见宣宗厉声说道:「侯泰,这件事你是非去不可,若是办不好,你可要当心你的脑袋!」侯泰见这件事毫无转寰馀地,只好说道:「皇上,奴才就算是粉身碎骨,也必然完成此事!」宣宗说道:「很好!你去吧!」侯泰这才爬起身子,退了出去!汉王正在积极准备进攻济南之事,却听见下人来报,说道:「中官侯泰,求见王爷!」这侯泰生性贪生怕死,但却接下这桩要命的差使,心中不知该当如何是好?幸好宣宗虽下严命,但却不曾设下时限,於是侯泰在路上每天就只走两个时辰,就算上路,也走得像老牛拖车一般!

  所以侯泰虽然和众人同一天出发,却足足晚了二十天,才走到乐安!侯泰没想到,他歪打正着,反而让南宫少秋的布置,可以在他到达之前完成!

  汉王见了侯泰,心想这一定是为了枚青之事!於是汉王在王府门口,陈列重兵,自己也一身盔甲,接见侯泰!侯泰走到王府门口,看见那些盔甲鲜明的战士,早已吓得双脚发软!才不过几级的门阶,侯泰一步一抖,居然走了好久!侯泰进去之後,见了汉王,立刻跪下说道:「奴才参见王爷千岁,千千岁!」汉王冷冷地说道:「起来吧!」

  接着汉王命人赐座之後,说道:「一路辛苦了,先喝口茶水再说!今日来此,不知皇上有何言语,要交代本王?」侯泰说道:「皇上因为王爷驻守在外,十分辛苦,这一回,皇上特命奴才前来慰问王爷的辛劳!」汉王说道:「为国做事,就算辛苦一点也值得!其他还有没有事呢?」

  侯泰战战兢兢地说道:「前几日大理寺抓到一名人犯,姓枚名青!此人诬攀王爷造反,皇上命奴才来此询问王爷!」汉王知道枚青必然死无对证,遂假装大怒,用力一拍桌子,怒道:「这一定是朝中那一班奸臣所为!这些奸臣,为了打倒本王,可说无所不用其极!你老实告诉本王,这件事皇上怎麽说?」

  侯泰说道:「王爷!奴才只是个小小的尚衣监,哪有资格参与这种国家大事?只不过从当日皇上的表情看来,皇上似乎相信此事!」汉王说道:「这就对了!朝中大事,就是坏在这批奸臣手中!皇上若是不除掉这批奸臣,那就休怪本王不客气!当初靖难军兴,若非本王出死力,哪会有今天?太宗轻信谗言,将我徙居乐安;仁宗毫无作为,只是每年给本王许多金银,想贿赂我!到今天朱赡基那小子,居然联合一批奸臣,想要藉故除掉本王!本王岂能一再挨打,毫无所为?你今天也看到本王这里士饱马腾,亟思一战!就算要横行天下,也是不难!你回去告诉朱赡基,赶快将以夏原吉为首的奸臣,送来乐安,归本王处置!」

  夏原吉担任户部尚书以来,一直对国库收支伤透脑筋!而当时各地藩王的封地,大多都是富庶之处,然而藩地的税收,却归藩王所有,朝廷一分也收不到!所以夏原吉一直主张削藩,汉王也才会将夏原吉列为奸臣首!

  侯泰听了汉王的话,只是唯唯喏喏地答应了!汉王又知道,这侯泰只不过是个小人物,杀之无益,遂将侯泰放了回去!侯泰侥幸逃得一命,出了汉王府後,上了快马,头也不回地飞奔而去!还不到五天,居然让侯泰赶回北京!

  侯泰回去见了宣宗之後,根本就不敢将汉王的言语态度如实回报,只是含糊其词地说了些言语!宣宗心知肚明,也不再询问,就叫侯泰下去!

  又过了几天,阳武候薛禄命人从济南送回一封密函,里头还附着一纸汉王传布山东各地的羽檄!

  原来在侯泰离开後第二天,汉王的兵器打造完成,汉王认为时机成熟,遂命宇内十凶中排名第叁的大力神马大强,以及排名第二的毒魔王叁更,两人各自率兵一万,往东进攻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一战,汉王轻轻易易地攻下这两处,连同汉王原先的根据地青州府,山东之地汉王已经占了一半!於是汉王这才正式宣布反叛,传出羽檄,命各府、州、县听命於己!汉王又派侯海,率领一万大军,进攻济南!不过这一回,侯海可就没吃到甜头!


作者:222.87.69.* (2007/10/3 23:40:16)   回复此贴
  回复:南和古代十大名人--侯泰 第 4 楼

另一方面,侯海手下的十名千户,其中有五人,竟然都是南宫少秋的手下,混混帮在各地的分舵主!这五人分别是南京的赵威,开封的郭追,苏州的王炯,无锡的章胜以及杭州的陈千!这五人原本都是山东人,在他们父亲那一代,才因种种缘由,徙居各地,在山东,还各自拥有不少亲戚,就算汉王对他们不放心,想要追查他们的背景,有这些亲戚在,汉王恐怕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更何况招兵之时,汉王根本还不知道南宫少秋这人的存在,他哪会晓得,南宫少秋这时就已经在算计他了!

  赵威等人这回奉了南宫少秋之命,回到山东,混入汉王军中,虽然都有所隐瞒,但身手还是比其他人高,所以才都被汉王提拔起来担任千户!侯海不知,自己已经步入陷阱,还得意洋洋地率军来到济南!

  到了济南,侯海看见济南城门紧闭,城楼上兵影重重,显然有备,不像汉王所说这般好吃,这才慎重起来!於是侯海命众人设下营帐,在济南城外驻扎,看看情形再说!当夜,侯海带着副将,巡视了一遍,再命各千户,一起到中军大帐商议!赵威认为,机会来了,遂和其他四人,向混混帮众传下密令,这才一起去见侯海!

  其他五名千户,都是汉王的旧部,赵威五人因为资格尚浅,一向走在他们身後,这样一来,反而更方便下手!当众人走入大帐之时,赵威等人互相对望了一眼,遂就一齐出手,将这五名千户一起点倒在地!

  侯海突然看见,大帐里倒了一地的人,立刻起身大叫道:「这是在干什麽?你们想反了是吗?」郭追语带讽刺地说道:「侯典仗,想造反的是你,不是咱们!」侯海听见郭追竟然叫出他真正的官衔,不由心中大怒,立刻叫众亲兵上前,拿下这批叛逆之徒!

  侯海手下亲兵的身手,哪比得上赵威他们,只不过叁招两式,亲兵就已经被赵威等人砍了一地!这时,在大帐外的人,听见帅帐内似乎起了冲突,都想进去看看是怎麽一回事,但却都被混混帮的人给拦住!正在这两边僵持不下之时,赵威却从大帐走出,高声骂道:「主帅正在商议军情大事,你等在外头吵什麽吵?」赵威说了这一番话,这才将争执平息下来!


作者:222.87.69.* (2007/10/3 23:43:51)   回复此贴
  回复:南和古代十大名人--侯泰 第 5 楼

南和县介绍  
2006-5-24    引资网    
    南和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地平土肥水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顺水河、澧河、沙洺、溜垒河诸水穿越其境。历史上曾有“南和种地不求天,旱了就把轳轳搬”的民谚,“淼淼烟波入画图,黄鱼白鸟泛青浦,家家茅舍临水流,十里稻香在境湖”。是这块田园式鱼米之乡的历史写照。古时有“交通要塞”、“礼仪之邦”、“畿南粮仓”之称。
    南和县历史悠久,是一个文明古老的地域。新石器初期已有人类聚居。商代都城迁邢(台)后,开辟邢至巨桥(今曲周县)粮仓,往来车辆行人通过这里,距今已有三千五百年。西汉初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始置南和县。后数次与任县、沙河县合分并析。北齐更名嘉禾,北宁曾称澧川,元人易名和阳,但均为时不久,即复南和县名。
    南和县人文荟萃,唐代有开拓“开元盛世”建有奇功的名臣重相宋景;元进有廉政理财为元世祖忽必烈青睐的户部尚书马享;明代有护驾建文帝满门忠烈的邢部尚书侯泰,巡抚宁百夏文韬武略兼备的的右副都御史朱正色,秉公持正、刚正不阿的户部尚书李起元,智足多谋、善于进谏的刑部尚书李若圭,正本清源、肃饬吏治的太常寺正卿白储召;清代有抵御倭寇、视死如归的武状元王世清和镇守南疆、威震敌胆的抗法将领胡鹏举;现代著名书画家白寿章以及为共产主义英通献身的高焕廷、苏本固、白公素等,均出生在这块圣洁的土地上,以其辉煌业绩,为中华发族的兴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者:222.87.69.* (2007/10/3 23:47:36)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4 每页5条 当前1/3页 [1] [2] [3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侯氏论坛  执行时间:384.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侯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