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氏源于伊水 始祖当为伊尹

    中华伊氏网 2012年12月14日 万家姓


据著名典籍《吕氏春秋》、《水经注》和古《嵩县志》的一致记载,伊姓源于伊水(伊河),其始祖当为商朝开国宰相伊尹。究其源由,得从伊尹出生于洛阳市嵩县老城南空桑涧一个颇具神话色彩的传奇故事说起:
三千六百年多年前的夏朝末年,在古嵩县有个“有莘国”。国中有位未出闺的姑娘(世称伊姑),居住于伊水北岸一个名叫“泥河”的村落,其地望就在今嵩城北店街外一带。据说有一天,伊姑捞食了水上漂下来的一个“仙桃”而身怀有孕。自此,世俗厄运就一天天地向她逼近。伊姑在惊恐万状、忐忑不安的临产之日,夜梦神人搭救,告她黎明涉伊水向东出逃,并叮咛不可回望乡邑。但当伊姑东行至十里许的空桑涧(今伊尹祠附近)时,思念家乡之情,使她不由自主的回头观望。不得了,不得了,铺天盖地的洪水向她扑来!俄然间,伊姑被化作一棵空桑大树,矗立在涧侧的赤土坡上,一个呱呱啼哭的男婴就躺在树洞之中。不久,幸遇有莘国一女采桑发现,并以挚爱之情和怜悯之心抱养了这个男婴,还以其孕生于伊水之滨,为他起名叫“伊挚”。伊挚长大后,就在有莘国之野耕种、收获,并以学习、修养尧舜治国之道为乐。久而久之,成了远近闻名的贤人处士,而被商国的开国君王成汤聘去,做了辅佐他平治天下的官尹阿衡(即与其平起平坐的宰相)。所以,历史上就以他的官职为名,伊水为姓,称他为“伊尹”。
为了纪念伊尹的出生,后世在空桑涧赤土坡一侧,人称五龙捧圣之地,修建了标志伊尹第一故居的伊尹祠,以供世人瞻仰、拜谒。今祠中尚存明宣德二年(1427)古碑一块,上刻有礼部尚书胡濙于永乐年间,来拜谒伊尹祠时所赋的七言古诗一首。诗词简明扼要的记述着伊尹的生平故事,其中就有伊姑“俄化为空桑”等情节,字迹尚基本可辨。
伊尹出生于嵩县空桑涧的民间传说,与文字记载基本吻合,但也不尽一致。在民间口耳相传中,没有伊姑化为空桑的神话情节,而是钻进空桑树洞中产下伊尹,之后又怀着恐惧心理割爱弃儿继续东行,经过回头望子的“望子台”、思念孩子的“念子沟”……直到距伊尹出生地赤土坡二十里许处时,被突如其来的卷沙狂风埋葬(民间称降落)于由此得名的今饭坡乡“落沟”之中,形成了至今仍巍峨屹立的的巨冢-----伊姑冢。这就留下了伊姑产后失血所染的“赤土坡”、擦洗婴体而致水呈浅血色的“洗婴潭”和亲人呵护伊姑相关的“白面坡”、“支锅石”等地形地貌、遗迹遗址。由此而名的村名和沟名有“白土元”、“支锅石”、“望子台”、“念子沟”、“落沟”、“抱子沟”、“桑涧沟”以及因伊尹“耕莘乐道”而得名的“莘乐沟”、“莘庄”、“牛在(寨)”等等就有近二十个之多。而且这些地名至今仍在沿用,伊尹生嵩传说也随之而广为流传并长盛不衰。
伴随以上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除前所提到的伊尹祠外,伊尹故里还修有“望子庙”、“伊姑庙”、“汤王庙”以及成汤三聘伊尹和伊尹顺汤而去的纪念性庙宇“顺王庙”等就有七八座之多,这些都是伊尹出生于伊水,并当为伊氏始祖的有力佐证。所以,历来的姓氏研究专家都确认这一史实。如河南省《中州今古》刊物的创始人,姓氏研究专家谢钧祥先生,在他的《姓氏寻根》中就明确指出:“伊姓是以水而名的姓氏,是由伊尹出生于伊河的故事中产生出来的”,为伊姓的渊源和始祖作出了正确的判定,为伊氏后裔的寻根问祖指出了正确的地望,无疑又是对我们考证的一个绝妙肯定。
伊姓根在伊水,源远流长,现已广布全国许多省区,洛阳市有伊氏后裔,开封八里湾乡伊寨村还存有以伊尹为始祖的《伊氏宗谱》,至今已传到140多代。就历史上有影响的伊姓名人来看,在商初还有伊尹之子伊陟,他继父而起任太戊时宰相,另一子伊奋也有些名望。到汉朝时,有侍郎、经学家伊推,中丞御史伊嘉;三国时,有官至昭文将军的伊籍;晋代有安王伊说;清代的伊朝栋、伊秉绶也小有名气。近代以来,还不时有伊姓专家学者见诸于报刊杂志。如此等等,伊姓实可谓是一个人才济济,为中国历史贡献多多的姓氏家族了。
当然,伊姓渊源也有他说。一说唐尧出生于伊水,寄养于伊长孺家,因而也姓“伊”,并有“伊尹恐其后也”之言。但在嵩县,除古县志有类似点滴提及外,尚没发现有尧生于伊水的其它任何文化遗存,那怕是传说也罢。有道是《史记》等史书记载,尧姓“伊祁”,为复姓。还明载“尧为帝喾之子,姓伊祁”,与单姓“伊”殊不相干。而且许多史籍均载:尧初封于陶,后封于唐,世称“陶唐氏”。可见,尧姓单姓“伊”之说佐证不足,说伊尹是其后代也实属荒唐。二说“伊姓为伊屡氏所改,属鲜卑族”,这与此文所述的伊姓渊源不一,勿需赘述。
据以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预西的伊河,洛阳市嵩县,当为华夏汉族伊姓的渊源之地,伊尹当为伊姓的始祖,嵩县伊尹祠座落的空桑涧和伊姑冢所处的落沟,当为华夏伊姓后裔的寻根问祖之地。而且,过去曾有多起伊姓后裔来嵩寻根之事,说明了事实上已早被华夏伊姓后裔所认同。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身为中国科学院的专家、教授的伊莘耘先生,就曾携女来伊尹祠寻根问祖、拜谒瞻仰,并在拍照之后,依依不舍的离去。此仅据其名“伊莘耘”三字就可判定,这就是他们对孟子所说的“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的老祖宗伊尹的最好志念。
近年来,豫东、浙江等地曾有十数位伊氏后裔,驱车来嵩认祖祭拜,现或正处于谋划祖根地开发事宜,前景可观,敬请所有伊氏族亲力所能及予以关注支持。

嵩县旅游局
二0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分享按钮>>伊氏字辈排行
>>三明伊氏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