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新吴甘氏家谱序

    中华甘氏网 2012年12月21日 万家姓


丹阳-新吴甘氏家谱序

 

世族有谱,谱必原所自。自生民分类,商有甘盘,再见于《(尚)书》,而本末[1]无所记。惟周封同姓于洛阳之南——甘邑,因氏焉,甘昭公是也。自昭(公)以下,其季侨处四方,若生于颖而仕于秦者——战国之(甘)茂,而著于江表者——三国之(甘)宁。计其地而溯其时,皆本乎周之封邑,非袭(甘)盘者。继则(甘)卓起东晋,史叙为丹阳人,(甘)茂之后,而(甘)宁之曾孙,尝拜豫章太守。吾家旧传自晋末徙自丹阳,复稽其地,与其时之同。则吾族其江表之源流。然不敢效苏氏之味道,欧阳氏之宗远,引以自附者,世次不属也。盖谱初亡于唐季,再失于宋迁。旧谱叙称居新吴数百年,而存于谱者仅九世,春秋传信义也。隋初郡废润州于毗陵,始以曲阿为县,唐更为丹阳县承郡名,仍统于润(州).(甘)卓之氏名,首列郡志,庙食郡境[2].且晋未有润(州), 而旧叙一云润州丹阳,为少异前,祠堂记辨述详矣.今之逮闻而可见者,唐元和处士(甘)贞,施山为僧寺,曰百丈.而山之麓曰甘坊.今以氏称,则附见于宋胡尚书直儒之诗.虽谱不及(甘)贞,而寺有古碑,府有旧志,诗文具在, 信有证焉.大略肇迁于晋,而基于唐,而蕃于宋.中值建炎乱瘼之余,存者二三十房,仕者一二三人,视前晨星矣.庆宜谱于绍兴,乃兵后记所知尔.书第者名,亡名存者字出处,显晦皆阙不备.晋唐之绪不可复知,及兹又二百年.世积支繁,图不胜列,爰集诸本,质之传记,考证异同,效名贤著列每五世为一宗.各题注之尊所出,而详所亲,凡名字皆不可知但书其第,尊曰公,次曰郎.傲乎先儒所制,题主之义,不冒官称,不援贵胄,从实以传信.将来俾生乎吾后者,循末之本,不以远而忘所自,不以疏而见失厥序,而相视于途人者,则在此谱.
元至元三年三月丙辰之良 裔孙天铎
说明:断句、标点仅供参考 元至元三年是后至元三年,即公元1337年,天铎公未几于是年去世。
[1]本末:树木的根和梢,比喻事物的根源和结局,原委。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礼记·大学》
[2](甘)卓之氏名,首列郡志,庙食郡境指丹阳郡内南陵县北有甘卓庙。
()内的字原文无,为方便阅读增补。

丹阳-新吴甘氏奉先祠堂记


吾宗盘以师道隆于殷 而姓已著 叔带以胄子封于周而族始蕃 厥后显者有桓 顾二宗不相袭 求其世系则史阙不足征也 宋建炎族远祖庆宜叙家谱云 自润州丹阳徒洪之新吴数百年 唐季谱牒废失近十世之矣 居甘坊北里者 凡二百房 或领乡荐 或试上庠 或仕或隐 故家相传则谓辟地于宋 此里之宗派得详在 **渡江之时而谱图复丧 宗支始不得详矣 天铎蘘从事于江东 宪历行郡县 阅地志沿革 丹阳在秦为县 汉更置郡 治始宛陵 统县十又七 疆域千里 而丹阳则又名郡矣 历代省复 治不一所 至唐郡革 而后以润之一县名之 后汉苍梧太守甘公 东晋于湖侯甘卓皆郡人也 属邑南陵有卓庙 籍之列传 苍梧公附见于陶谦 而逸其名 卓字季思 秦丞相茂之后 吴将军宁之曾孙 初举孝廉 以征讨功拜豫章太守 进封侯 迁刺粱州传志详略 与讥占籍不殊 然则丹阳之甘厥有令绪 所由尚矣 今旁邑多宗姓各言自丹阳出 容非汉晋以来同源分流者 与叙谱 但言润者 习于旧闻而未之究与 又按新吴志 县西百四十里 山曰大雄 高可百丈 唐僧怀海乞山于处士甘贞 以建梵刹 刹有元和旧刻俱如志 甘坊居大雄东南之麓 坊稍西 曰承福垣 十三公府君墓在焉 旁附二三冢 蓬颗皆存 丛木犹足庇 于庆宜辈为九世祖 世之修短固不齐 率以三十为次 自建炎逆数之 墓中当是唐人也 大抵吾宗之居是也 衣冠文物极盛于建炎之先 而兵火荡析克存于绍兴之后 迨兹时沐浴仁化 云孙衍茂 敦姓不移 以天铎之弗类 而叨于禄仕者 皆前人之遗泽也 泰定丙寅归自章贡府幕 瞻顾旧坊悲愤满目 始筑舍水东 为将老计 追惟先世 庆源深远 代以文学著称 而流俗相仍祀非宗时享器 庙参诸古以求今之宜 则廦室于中 左置栗 主具龛椟燕几享器 供奉四时 傲效名贤遗式 然称家为礼 祠制未能悉备 时殊世异俗 宗法不得以遽行 爰述受氏之所始 流寓之所自 并记而系之祠 亦冀夫后之贤者 能者 裕者有所兴感 因是而充之 使毕合乎礼制 显祖考洋洋在上宅 于是而享 于是庶乎神灵之一而爱敬之长也 呜呼 水木有本 豺獭知报 览是辞者尚念之哉 若世次属称 名德显晦 则别著于谱
孙天铎以景文字 授将仕郎南康路总管府知事
至顺元年岁在庚午二月 日记
承务郎中书刑部主事 杨益 书
奎章阁侍书学士 直学士 知制诰 同修国史兼经筵官 虞集 题额
至顺元年十月建 鄱阳丁友可模勒
说明:断句仅供参考。至顺元年为公元1330年。
 


分享按钮>>台山上川房《甘氏族谱·序》
>>湖南甘氏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