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甘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甘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金陵甘氏郡望考 已阅:5048 / 回复:5(楼主)

金陵甘氏郡望考
    有关金陵甘氏家族的郡望问题,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说法:一说“郡望渤海”,一说“郡望丹阳”。究竟金陵甘氏郡望何在?以上两种郡望之说,孰是孰非?为澄清史实,笔者对此进行了如下考证。
在中国晋唐时期,郡望是用以标识某地某姓氏家族显赫的家世门第。大姓士族,其家族成员世代都有为官者,且宦绩卓著,久而久之,其家族及其祖籍里贯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为世人所崇尚,形成为世胄门第。官府将这些家族列入郡姓谱系文件,并定出郡姓门第等级,便形成为某郡之望族。一个郡可以有一个或几个望族,一个姓氏也只有很少几个郡望。
    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建置、行政区划,也是郡望形成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先有其“郡”,后有世胄家族以某郡之望族称用。郡县制最初形成于战国时期。在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对新兼并的地方开始设县。到春秋中期以后,一些国家又设置郡。公元前493年,晋国的赵简子曾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可见最初郡的地位低于县。因为当时的郡多建于边远地区,虽然面积比县大,但属地偏僻荒凉。进入战国以后,郡所辖的地区逐渐繁荣,人口增多,于是在郡的下面分设诺干个县,逐渐形成为郡统辖县的两级地方行政组织。至此,郡县制开始形成。
    秦统一以后,改西周以来的分封制为郡县制,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司马迁称,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汉继秦制,又不断增设新郡,将全国分为一百零三个郡。尤其从东汉至隋唐的数百年里,随着中央集权的郡县制逐步完善,在社会生活秩序变动和社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地方大姓,以其不断增强的经济文化实力,形成为新的政治力量。曾先后出现以南阳郡为中心,以颖川郡、河内郡为中心,以关陇、山东地区为中心的几个地方大族集团。由这些地方大族集团之间的权力角逐,而引起的权力转移、朝代更替、人口迁徙、社会流动,以及体现为士庶分化、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的社会等级分化,也就成了郡望得以产生和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此基础上,郡望又经历了由造成社会影响,获得政治承认,进而盛行于世,再到逐渐衰落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约始于东汉,盛于魏晋,又于东晋南朝和北魏时期逐渐衰落。其间,由官府所定的郡姓谱系文件相继出现。东晋太元中(376一396),贾弼曾为天下十八州七百多个著名家族作谱传,名曰《姓氏簿状》;南朝萧梁天监年间,梁武帝任命谱学家王僧孺,在贾弼之《姓氏簿状》基础上编撰《十八州谱》(后改称《梁武帝总集境内十八州谱》),确定了自东晋至萧梁时期的一百一十六个郡约七百余家士族家族的郡望及其郡姓等级;北魏太和年间,孝文帝对境内汉族的郡望次第和拓跋氏姓族等级、汉化郡望归属,再次做了确认和规定。到了唐代官修氏族志时,又有二百多个姓氏,一千六百余家高级官员的家族郡望、姓族次第得到法定承认和等级判定。在所修订的“望族谱”中,达到一百卷及其以上者有:贾弼《姓氏簿状》七百十二卷;王僧孺《十八州谱》七百十二卷;柳冲《大唐姓族系录》二百卷;许敬宗等《姓氏谱》二百卷;王俭《诸姓谱》一百十六卷;高士廉等《大唐氏族志》一百卷;贾执《姓氏英贤谱》一百卷。以上“望族谱”大多著录于《新唐书》、《旧唐志》、《隋书•经籍志》。凡被官府列入郡望谱系的家族,均成为郡望拥有者。郡望也是当时通婚、入仕的重要参考和甄别依据。
郡望与里贯不同,里贯仅指居住者的籍贯编户之地。当被官府列入郡望谱系的家族,其原居里贯就超出了籍贯编户的意义,而成为显示出身背景、社会等级地位的政治标志了。所以,大凡某郡之望外出为官者,不论官至何位、离家多远多久,均不会因仕宦异地而更改郡望,他们将始终以所属家族的郡望自居。这就是郡望与里贯的重要区别所在,同时也是当今寻根问祖者,以郡望作为重要线索的原因所在。
    到唐代以后,郡望逐渐退化淡出,成为一种为所有同姓人共享的姓望标志。郡望由本望之主体家族独享的家世门第标志,转化成各同姓家族共同冒认、共同拥有的姓望。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以某一本望主体家族拥有的郡望,到社会上部分同姓不同宗家族共享一个郡望,再到整个社会同姓之间共享一个郡望的过程。至此,郡望与本望之主体家族脱离,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区分和标志家族家世门第、社会等级的法定意义。唐朝以后的郡置也逐渐被废除,宋代以后就彻底废止了郡的设置。换言之,自宋代以后,绝大部分中国的姓氏,都只剩下一个统一的郡望,即所谓的同姓共享的郡望。尽管如此,虽然郡望早已经不再具有当初的社会政治功能,但至今全球的华人仍沿用不变。尤其近年以来,港澳台同胞与海外华人寻根问祖时,多从郡望入手,郡望已形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姓氏文化。

作者:cdgansu (2010/12/2 12:04:18)   回复此贴
  金陵甘氏郡望考2 cdgansu撰 第 1 楼

根据笔者考证相关史料文献及家族谱牒的情况来看,皆称“丹阳世胄”、“金陵望族”。金陵甘氏家族在三国时期的先祖甘宁,曾受到宋代皇帝的数度追封。从宋太祖、宋神宗、宋徽宗到宋高宗,均以“国公”、“王爵”赐封甘宁。他的长子甘瑰为会稽令,追封为绍威侯;次子甘述为吴尚书,追封为绍灵侯(按:《说文》绍,继也)。甚至甘宁的夫人和女儿也追封为顺佑夫人和柔懿夫人。这些都是在甘宁去世以后的追封,甘宁生前有无受封爵位?到目前为止,还尚无定论。在《甘宁传》中,也未见相关记载,仅在甘氏古谱中存有甘宁被封爵的说法。孙权于黄龙元年赐甘宁铁券一方,券文曰:“宜封上柱国侯。食邑几千户,实封一百户甘宁。”这其中的“上柱国侯”四字颇难理解,史书文献里也很少见到相关介绍。
    中国古代有没有这样的爵名?经查询资料后发现,确有“柱国侯”这一爵名的使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义陵”(侯)条下,“以长沙柱国侯,千五百户。(高祖)九年(前198)九月丙子,侯吴程元年。(惠帝)四年(前191)侯(吴)种元年。(高后)七年(前181),侯(吴)种薨,无后,国除。皆失谥。”“柱国”是战国时楚国的官衔,楚汉之际仍然沿用,地位相当于丞相。《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中也有关于对长沙吴郢封侯的记载:“义陵侯吴郢以长沙柱国侯,千五百户。九月丙子封,七年薨。”依此看来,“柱国侯”并非为东吴孙权的首创,而三国时期延用前朝爵名也是有可能的。对于孙权赐给甘宁铁券及封侯之事的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金陵甘氏于两晋至隋唐时期的先祖,均受到历朝皇帝的封爵。公元304年(西晋惠帝永兴元年),甘卓以功赐爵都亭侯;公元311年(西晋怀帝永嘉五年),甘卓进爵南乡侯;公元315年(西晋愍帝建兴三年),甘卓再次进爵于湖侯。公元325年(东晋明帝太宁三年)二月,赐甘卓谥号为“敬”,即为于湖敬侯。再如其后裔甘寿为青州刺史,隋郡公;甘珍为青州刺史,封南陵公;甘珍的孙子甘元柬,为唐朝鸿胪卿兼右金吾卫大将军上柱国,封丹阳郡开国公,追赠兵部尚书、曹国公。
    上述记载,均根据《晋书•甘卓传》和甘氏唐代碑文整理。可知,金陵甘氏家族累世仕宦业绩卓著。其家族故有“丹阳世胄”、“金陵望族”之称并非虚言。根据元代始修的《甘泉里甘氏族谱》记载,东吴甘宁的后世子孙,均居住于小丹阳。“因家丹阳,丹阳即金陵之属县也,若吳尚书述,生太子太傅昌,晋骠骑将军敬侯卓,故史传俱称丹阳人,而甘氏之族,有自来矣。”金陵甘氏自汉晋以来皆称自己为“丹阳人”,这一习惯如同今人称自己为某地之人时,仍鲜见连带报出某省、市、县全名一样。由于历史上的朝代更替、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较为频繁,使用“丹阳人”这样一种约定成俗的称谓,对于唐宋以前的人们来讲,是不会发生任何异意的,皆知实指丹阳郡人。    

作者:shenyagan (2011/9/24 22:48:16)   回复此贴
  金陵甘氏郡望考3 cdgansu撰 第 2 楼

《晋书•甘卓传》:“甘卓,字季思,丹阳人,秦丞相茂之后也。曾祖宁,为吴将。祖述,仕吴为尚书。父昌,太子太傅。”其记载已非常清楚地表明:甘卓家族在丹阳郡,其家族世代宦迹有史可证,为该郡之望族。尤其在两晋时期,用官必考其阀阅与郡望。古代官员有无“伐阅”,乃为任用、提拔的重要条件。阀,指功劳。阅,指资历。东汉以后因世家大族中往往多人出仕,于是出仕者的“伐阅”便又成为家族荣誉、声望的标志。《宋书•百官志》称:殿中将军等,“晋孝武太元中,改选,以门阀居之”。随着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推行,甚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均由此“门阀”之论而起。因此,凡以门阀居之者,盖为某郡之望族。所以对郡望的审查应该是相当严格的。若无官谱记录,凭空捏造家世门第,官府当然不会认可,甚至以欺骗朝廷而获罪。甘卓能够于两晋之时进入仕途,被朝廷委以重任,官居高位,封以侯爵。据此可知,当年甘卓家族已被官府列入了郡望谱系文件。
    参阅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所注《资治通鉴•晋纪七》:“周閗,处之子;贺循,卲之子;甘卓,宁之曾孙也。周处见八十二卷元康六年、七年。贺卲事吳主暼,为暼所杀。甘宁事吳主权,为将以勇闻。三家皆吳之强宗也。”三国时期,丹阳郡治即在吴都。可知早在宋元之前,金陵甘氏已是丹阳郡之望族。
据《唐赠太子中舍人丹阳甘府君(基)墓誌铭》记载:“君讳基,字基,丹阳之著族也。……父珍,隋青州(今山东青州)刺史、南陵县(今安徽南陵)公。”另据《大唐故鸿胪卿兼检校右金吾大将军上柱国赠兵部尚书曹国公甘府君(元柬)墓志文》记载:“君讳元柬,丹阳人也。其先出自有夏,暨甘盘种德,作师于殷;甘罗树行,立名于秦;戊(按:1979年四川青川郝家坪发现的木牍,有秦武王二年十一月已酉朔日命丞相戊、内史匽氏臂更修《为田律》的诏令。戊即指甘茂)以坚白(按:墨子倡兼爱、非攻及坚白之辩,墨辩逻辑为古代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徜徉七雄之地;宁(甘宁)以虓阚,折冲三国之军。文武之道,弈世不乏矣。”“曾祖珍,隋青州刺史、南陵公,宏略远诣,不忝前绪。祖基,高代不仕,赠太子中舍人。父玄览,皇朝汉王府参军,赠润州刺史,探精索奥,遗代拔俗”。
再据《唐故左翊卫队正甘君(朗)墓誌铭并序》记载:“君讳朗,字明远,丹阳白夏人也。”“祖寿,齐青州刺史,随郡公。”“父显,隋任濮州甄城县令。文武不坠,节义兼苞。”
    根据以上甘氏唐碑,再考其郡望与爵名之间的关系。唐代甘基的《墓誌铭》中,清晰记载金陵甘氏为“丹阳之著族”;唐代甘元柬的《墓志文》也明确称其为“丹阳人”;唐代甘朗的《墓誌铭并序》,还是以“丹阳人”相称,同样列举出该支甘氏累世的官宦业绩。以上历史记载,该支甘氏皆为“丹阳郡人”是完全一致的。笔者于是将甘氏家族历代受封的爵名加以综合分析,其结果也印证了该支甘氏郡望实为丹阳。
    甘卓受封为“于湖侯”,其爵名则与丹阳郡所辖之地的“于湖”密切相关。于湖城在汉丹阳县地,在三国时期,东吴为安置江淮移民,曾在丹阳郡的于湖设置典农都尉。晋太康二年(281),于湖正式设置为县。西晋时的丹阳郡所辖之地有:建邺、于湖、秣陵、永世、句容、丹阳、芜湖、江乘、溧阳等县。宋大明六年,以淮南郡并入宣城郡,移宣城郡治于湖,又南豫州亦治焉,寻复为淮南郡治。隋省郡,又并县入当涂。杜佑曰:当涂城即姑孰城,于湖故城在其南云。以此类推,古代封爵之时,都要考虑其受封者的郡望所在。两晋时期的甘卓,受封爵位时即以家族郡望之地的“于湖”为爵名。

作者:shenyagan (2011/9/25 21:09:02)   回复此贴
  金陵甘氏郡望考4 cdgansu撰 第 3 楼

考其后裔甘珍,仕隋朝为青州刺史,受封爵名为“南陵县公”。据相关文献记载,南陵县今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界宣城,西连铜陵、青阳县,南接泾县,北邻繁昌、芜湖县。在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南陵地属丹阳郡春谷县、宣城县。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置南陵县。隋开皇三年(583),废郡,实行州、县二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开皇九年(589),隋灭南朝的陈国,废丹阳郡,同时撤销丹阳县,并入当涂县。并石城、临城、定陵、故治诸县入南陵县。隋大兴三年(607年),复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二级管理体制,并恢复丹阳郡,治所在江宁(今南京)。由于隋代曾一度废丹阳郡,十余年后又重新恢复了丹阳郡。所以,甘珍于隋朝依然以丹阳郡的属县封为“南陵县公”。
    通过以上对甘卓和甘珍受封爵名的考察,可知古代惯用受封者郡望之地授以爵名。其后裔甘寿,仕齐,为青州刺史,隋郡公。笔者认为,甘寿的“郡公”爵名全称,应该是“丹阳郡公”。据相关文献记载:封爵名,自隋始置。唐至明皆因之。晋代始有开国郡公、县公之称,历代沿置不革。明以后去“开国”二字。另外,在甘元柬的《墓志文》中也有类似记载。唐朝封甘元柬为“丹阳郡开国公”,其爵名也与上述相关文献记载相吻合。
    晋代至唐中叶,官订谱系记录的郡望与士族主体家族之间,其承继关系仍然清晰可辩。南宋郑樵的《氏族序•通志卷二十五》记载:“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令史以掌之,仍用博古通今之儒知撰谱事。凡百官族姓之有家状者则上之官,为考定详实,藏于秘阁,副在左户。若私书有谧,则纠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则稽之以私书,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所以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自五季以來(指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后唐五代),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傳”。可见,自“五季”而始,官修谱牒废弃,士无旧德(郡望世系)之传,继而出现了某姓悉出某郡的现象,如云:甘姓悉出渤海,李姓悉出陇西,刘姓悉出彭城等等,此后的郡望已无其实可言。
    现如今,在甘卓后裔的故居“甘熙宅第”内,我们仍然可见到这样的一幅楹联:“于湖世泽,渤海家声”。对于这幅楹联的解释颇多,有将其释为甘氏“郡望渤海”。而笔者认为,“于湖世泽”,寓意于湖敬侯甘卓对其后人的遗泽,家族子孙祈盼祖先给他们带来荫佑与福祉。而“渤海家声”,则是指该支甘氏始祖甘茂源出之地为古齐国,后属渤海郡之故。
    渤海郡,地属古齐国,西汉时设郡。位于今河北省河间县以东至沧县,北至北京安次县,南至山东无棣县,治所在浮阳,后汉移治南皮(今河北省南皮县东北八里)。古齐国的都城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疆域包括现在的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一小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部分地区。齐国曾是“春秋五霸”之首和“战国七雄”之魁。
    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用管仲,“设轻重以富国”,称霸诸侯,拓土扩疆。齐国当时的疆域,按《管子•小匡》所载:“正其封疆,地南至于岱阴,西至于河(济),北至于海,东至于纪酅,地方三百六十里。”《国语•齐语》:“正其封建,南至于陶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河,东至于酅。”可见春秋中叶齐国疆域大致是:南至泰沂山脉以北,北至渤海,西至济水(今黄河),东至临淄安平附近,方圆三百六十余里。至闵王十五年,齐灭宋,又占宋地五百余里。齐国疆域此时已北至天津以西,西至河南以东,南抵安徽、江苏近鲁地区。
cdgansu


作者:shenyagan (2011/9/25 21:11:36)   回复此贴
  金陵甘氏郡望考5 第 4 楼

金陵甘氏的始祖甘茂,少随父自齐国徙于下蔡(古地属楚国)。周赧王六年,秦武王二年(前309)秦初置丞相,以甘茂为左丞相。秦昭王元年(前306),秦王采纳甘茂之言,以武遂还韩。又使樗里疾、甘茂攻魏国皮氏,未下。甘茂因劝秦王归还韩国之武遂,向寿、公孙奭由此怨谗甘茂。甘茂于攻魏国蒲阪之时,为避谗害回到齐国。
    甘茂与战国中期著名的天文学家甘德同为齐国人。史记天官书云:“昔之传天数者,在齐,甘公;魏,石申。”集解引徐广云:“或曰甘公,名德也,本是鲁人。”汉书艺文志作“楚有甘公。”史记索隐云:“天官书云齐甘公,艺文志云楚有甘公,齐、楚不同,(未知孰是)。刘歆七略云:‘公,一名德。’”续天文志、隋书、晋书天文志皆认为甘德为齐人。历史上称甘德为齐国人或楚国人,盖因甘氏家族迁徙之故。
    甘德是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编制者,也是木卫二的最早发现者。甘德仕于齐,为史官,著有《天文星占》八卷、《甘氏四七法》一卷。《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记载,甘德曾对张耳言:“汉王之入关,五星聚东井。东井者,秦分也,先至必王。楚虽强,后必属汉。”张耳听其言投奔了刘邦,后来汉王果然以张耳为赵王。可见,甘德还是一位非同寻常的星占家。
    通过以上对甘氏远祖的简要介绍,可以了解到甘氏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家族已负盛名。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还尚无“郡望”之说,甘氏后裔自汉代已迁居小丹阳。因此,金陵甘氏的郡望并非在渤海。而“渤海家声”,则是其后人以“渤海”来缅怀远祖。或许也是因为宋代以后,人们普遍使用以“姓望”来标示本族姓氏,所有的甘姓后面皆注以“渤海”之故,并非实指郡望。
    据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云:士人以氏族相高,虽从古有人,然未尝著盛。自魏氏铨总人物,以氏族相高,亦未专任门地。唯四夷则全以氏族为贵贱。如天竺以刹利、婆罗门二姓为贵种:自余皆为庶姓,如毗舍、首陀是也。其下又有贫四姓,如工、巧、纯、陀是也。其他诸国亦如是。国主大臣,各有种姓,苟非贵种,国人莫肯归之;庶性虽有劳能,亦自甘居大姓之下。至今如此。自后魏据中原,此俗遂盛行于中国,故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凡三世公者曰“膏梁”,有令仆者曰“华腴”。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得入者谓之“四姓”。其后迁易纷争,莫能坚定,遂取前世仕籍,定以博陵崔、范阳卢、陇西李、荥阳郑为甲族。唐高宗时又增太原王、清河崔、赵郡李,通谓“七姓”。然地势相倾,互相排抵,各自著书,盈编连简,殆数十家,至于朝廷为之置官孜定。而流习所徇,扇以成俗,虽国势不能排夺。
甘苏撰


作者:shenyagan (2011/9/25 21:13:54)   回复此贴
  金陵甘氏郡望考6 甘苏撰 第 5 楼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这段话,将以往官订郡望及其等级划分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线索。据此可以得知,晋唐时期必定有相关遗存的文献史料可以查考。经笔者查阅相关学者的文献资料得知:今在伦敦所藏的敦煌卷目录中,存有《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B.8418《姓氏录》,P.3191《郡望姓源》)共存10道90郡,106行,记载了唐后期姓望的地理分布,反映出唐末魏晋以来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及新门阀的兴起。据其所记,姓望的地理分布并不平衡,岭南道无姓望,陇右、山南、剑南、淮南道姓望亦较少,姓望主要分布在关内、河东、河北、河南、江南五道。姓望的分布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分布相一致,长安、洛阳、会稽、扬州等地,相应也是姓望集中的地区。《姓氏录》和《郡望姓源》,记载了初唐时期各州的姓望分布。《氏族志》记载了始平、扶风二郡姓望姓源。《姓氏书》由四片组成,第一、三、四片与B.8418相近,第二片记宋、阳、车、贾等姓望所出郡。唐代姓氏书保存至今者很少,而敦煌姓氏地理书,却保存了唐代至五代时期的姓氏源流及分布。
    氏族志方面已知有:斯2052号、伯3421号《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和北图“位”字79号、斯5861号、伯3191号《天下姓望氏族谱残卷》。还有池田温《唐代郡望表—九、十世纪敦煌写本(上)》,页330(《广韵》);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页94(斯二0五二号《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等相关资料可供查考。
    唐代姓氏书保存到至今已非常少见,而敦煌姓氏地理书却保存了唐代至五代时期的姓氏源流及分布,则显得十分珍贵。唐代《贞观氏族志》敦煌残卷,其中在“丹阳条”下记云:“丹阳郡四姓,润州纪、甘、许、左”。《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斯2052号),共存10道90郡,106行,记载了唐后期姓望的地理分布,反映了魏晋以来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及新门阀的兴起。其中序言记载:“夫人立身在世,姓望为先,若不知之,岂为人子?虽即博学,姓望殊乖,晚长后生,切须披览。但看注脚,姓望分明,谨录元出州郡,分为十道如右。……第八江东道二十郡……润州丹阳郡出八姓:甘、纪、那、洪、左、冼、鄢、广。”
    通过上述考证研究,笔者认为:甘氏自汉代以来即居住在金陵小丹阳,其家族历代先祖所受封爵名,均与其郡望密切联系,金陵甘氏家族的郡望之地就是丹阳郡。历史上的官修谱牒也可佐证,甘氏是丹阳郡列于前位的望族。


作者:shenyagan (2011/9/25 21:18:2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5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甘氏论坛  执行时间:1,177.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甘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