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刘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刘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昭穆已远信难凭 ——刘墉邳州认错祖(上) 已阅:5522 / 回复:3(楼主)

昭穆已远信难凭
           ——刘墉邳州认错祖
    邳州刘氏以刘开为始祖,官湖《刘氏族谱》称刘开元大德年间从沛县敬安刘闸迁来邳州坊上。五世祖刘凤迁诸城县逢哥庄,刘墉是刘凤第四代孙。这样算来刘墉是刘开第九代孙。也就是刘开迁邳后到刘墉又生八代。元大德末年为1307年。刘墉生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即1719年。相隔412年,每代相隔51年?就算为元朝末年,每代相隔也有44年。恐怕不符合传宗接代规律吧。
    刘墉,清朝书画家、政治家(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山东省高密市)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一生廉洁奉公,处处从人民利益着想,深受百姓爱戴,没贪过国家一分银两,一件器物。修坝建桥时,自己带领百姓及工作人员努力奋干在第一线。衣着简陋,粗粮杂饭。他最爱的食物是煎饼卷大葱,正是邳州老百姓口味,可以看出为官的他生活是相当艰苦。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他的事迹,光演义就不少了,笔者不再累赘。嘉庆七年(1802年),皇上驾幸热河,命刘墉留京主持朝政。此时,他八十有余,却轻健如故,双眸炯然,寒光慑人。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刘墉卒于官,享年85岁。卒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入祀贤良祠,谕祭葬。
    根据官湖刘氏族谱记载,刘墉至少两次到官湖坊上归宗认祖,第一次骑着高头大马到来,坊上村刘姓纷纷矢口否认。第二次骑着一头黑毛驴,“他叙述世系历来,讲明心愿实情。坊上村刘姓深知他几代为人忠厚正直,为国为民廉洁奉公,感到后来确实无祸患,便认可了”。 诸城刘氏一直认邳州为祖地而来往密切。康熙四十九年刘统勋之父因奏其兄刘果在河间县任知县时受到“清廉爱民”褒奖的事,并顺便请求康熙皇帝赐书。康熙帝十分高兴地赐写了“清爱堂”这三个字。从此,御赐“清爱堂”便成为了刘墉家族的堂号。光绪33年,诸城刘氏另做一块“爱清堂”匾额,连同嘉靖初年奉旨所刻《画初机》复制成拓片,一起送到邳州官湖,供奉于坊上村刘氏祠堂。笔者认为,刘墉第一次到坊上,刘氏不认本家,恐怕另有原因吧!
     2003年在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卜落崮村刘禄(刘墉叔祖)后人处发现大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的《日照刘氏家谱》记载:“我刘氏自汉隶籍于莒,由来久矣……委因元社将屋,我祖见机,迁居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红巾(徐刘)乱起,我祖逃居东海当芦村。至明朝洪武三年,下旨迁民,我祖复由东海迁居日照喜雀窝”。根据记载:江南直隶南京徐州府砀山县大刘村(今属安徽)居民刘思源众族人,遵奉朝廷诏命,于洪武三年(1370年)踏上了北向移民之路。 刘氏众族人一行循道迤俪北去,来到群山巍峨的甲子山西北十公里、今日照市东港区黄墩镇与莒县交界处,打量了一下这里的地形地貌。只见这里群山环绕,涧水涓流,花草茂密,树木繁荫。涧泉边参天古树上,住着一窝喜鹊;涧边山岭,两翼宽阔,北高南低,象一只传说中的凤凰……果真是个好地方,于是便在这儿定居下来。后人为这里取名喜鹊窝,后因祖居失火,住宅西移,改称草涧。 这就是日照西部刘姓的始祖。
     民国十三年(1924年)的一幢石碑记载:“我刘氏原籍江南徐州砀山大刘家村,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始祖思源公迁日照草涧庄。生我二世祖福、禄、寿、禧、诗、书、忠、厚兄弟八人。”
    天顺年间(1457—1465年),刘家人丁日盛。家里一场意外火灾,几乎烧掉了一切。面对这场意外,刘思源决定让儿子们先分开,四处谋求生路,只留四子刘僖与刘思源留守故里。
     明谱记载:“天顺年间,该村(注:日照喜雀窝)被火……成化年间(宪宗1465—1488年),我高祖(注:从日照喜雀窝)移居草涧庄(与喜雀窝相距里许),生福、禄、寿、喜、诗、书、忠、厚兄弟八人。余与弟君质修谱,断以思源为始祖,以福、禄诸祖为二世焉。虽然,惟喜祖仍住故里。如福、禄二祖,同迁大刘家沟。福祖又避匪,率三子恒公迁居诸诚逄哥庄,将长子志干、次子志贞托付于我二世祖禄。寿祖分居刘家庄子。诗祖分居洙洲庄。书祖分居西刘家沟。忠祖迁居兰山全刘庄。厚祖迁居沂水刘家店,分支卜全庄。”
     碑刻记载:“福、禄二公同迁刘家沟(今三庄镇刘家沟),福公弘治年间(孝宗1488—1505年)又迁诸城逄哥庄(现属高密市)。寿公迁刘家庄(今三庄镇刘家庄)、诗公迁注州(今黄墩大株州)、书公迁莒县、忠公迁临沂、厚公迁沂水,族谱备志。惟我禧祖仍住故里。” 经过几百余年的子孙繁衍,到现在,故里刘禧后人已是人丁兴旺,有3000多人的大家族了。

作者:崔学法 (2008/7/29 20:06:23)   回复此贴
  回复 楼主:昭穆已远信难凭 ——刘.. 第 1 楼

联系崔学法:pzcxf@sina.com.

作者:崔学法 (2008/7/29 20:25:39)   回复此贴
  回复:昭穆已远信难凭 ——刘墉邳州认错祖(上) 第 2 楼

我们祖辈在山东登州府海阳县鸭儿湾村,但是经过多年考证,海阳县无鸭儿湾村,只有荣成市崖头镇有个鸭儿湾村,现在已经成为山东省荣城市城西街道办事处,我的祖辈从山东到辽宁省庄河县吴炉的巴尔虎大沟一带,这支刘已经先后又迁徙到黑龙江省讷河、尚志苇河、吉林省梅河口。我知道排辈的20字。允-正-洪-兴-德,永-吉-万-年-康,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我们的家谱文革被毁,重修家谱迫在眉睫,希望同族提供线索,特别是山东荣城的鸭儿湾村刘姓。谢谢了!!刘永谦 13520403667

作者:221.218.44.* (2009/6/9 10:44:14)   回复此贴
  回复:昭穆已远信难凭 ——刘墉邳州认错祖(上) 第 3 楼

这篇文章值得一读,我把该文集中在一起。

作者:221.229.180.* (2009/7/6 8:08:5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2)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刘氏论坛  执行时间:1,502.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刘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