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南巡至济南时游览的大明湖和司家码头

    中华司氏网 2008年11月6日 司氏龙云


                                

                济南大明湖畔司家码头、司家大院、司家井

        司家码头  ,在过去曾是大明湖南岸一处较繁华的游湖乘船码头,国学大师胡适先生1922年10月12日来济南开会,游大明湖就是从司家码头雇船的。在他的“日记”中记载:“到司家码头,雇船游大明湖到了历下亭……”但这司家码头后来却在人们视线中消失了。清乾隆年间《历城县志》尚无司家码头之名。在光绪已丑年(1889年)《省城街巷全图》上,便有了“司家码头”、“司家庄”之标记。在《续修历城县志》和1934年《济南市政府市区测量书》上也有“司家码头”、“司家码头街”的记载。但在以后的有关地名史料中却没有了记载。很显然,司家码头是以司姓而名的。据推算可知,司家庄、司家码头是存在于清乾隆年间之后、到1982年编修《济南地名志》前的一处地名。那么,司家庄、司家码头、司家码头街的  穿过青石板铺成的路面,叩开一座四合院斑驳的院门,名声在外的司家井静静地坐落在院子的一角。名为井,其实是两眼清泉,春夏秋冬,喷涌不绝。石砌的井壁经过岁月的磨洗,大方质朴,透出洗尽铅华后的淡定从容。
  如今司家的后人仍在这里居住。司家家族明朝年间从邹平迁来济南,定居在大明湖畔。此后五百年,子孙繁衍,但始终守着这眼井生活。二十代人,门前的青石板已经打磨得光滑如镜,很多显赫的人物也只剩下家谱上一个个默默无闻的名字,只有这眼井宠辱不惊地见证着世事沧桑。  清代道光年间举人王钟霖,他不但题写了保存至今的趵突泉“第一泉”石刻,而且还曾写过司家码头诗,这为我们今天考察、研究这处早已消失的地名提供了珍贵史料。 

        请看王钟霖的司家码头诗:近水还临市,几户码头存。杨柳青泥路,蒹葭白板门。津梁无估泊,辙跡远尘奔。社酒槽分角,征粮册注跟。儿童乡学闹,士女比邻婚。田上翁矜富,租完吏失尊。庭花供几赏,园菜足盘飱。夏沼莲多子,秋畦稻长孙。茶瓜遊舫叙,蓑笠钓矶蹲。挂树晴修网,撑竿晚晒裈。鸡鸣茆舍顶,犬出竹篱根。驯鸭知声唤,鲜鱼不价论。霜霄街柝静,雪夜织灯温。北渚横苍色,南山印翠痕。歌楼闻曲罢,试院羡文掄。亲戚闻情话,壶觞忘晓昏。经年疏过輢,迓岁具蒸豚。闵子崇祠接,薛公衹记惇。桃园差可拟,乐境小乾坤。
  从王钟霖的籍贯和经历中我们可以得知,他这个历城出生的举人,对司家码头是相当熟悉且有很深感情的。他在诗中用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描述了司家码头、司家庄所处位置和规模,以及这里秀丽的自然景色和村民那种乐哉悠哉的生活情景,在诗人眼中,这里是“桃花源”、是“乐境小乾坤”,令人心弛神往。          关于司家码头的故事,很多老济南都能随口说上几个。
  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南巡至济南时,就是从司家码头乘画舫游览大明湖的。在这里,生性风流的乾隆皇帝邂逅了美丽的济南姑娘夏雨荷,演绎出一段香艳往事。本来是市井间口口相传的轶闻,经过琼瑶女士的生花妙笔,成就了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不仅制片方赚得盆满钵满,大明湖的美名也在五湖四海广泛传播开来。
  司家井作为司家历代相传的取水之地,在漫长的岁月里也积累了丰富的故事。1948年,解放战争炮声正隆,护城河水已经无法饮用,就是这口井,为周围的500多名居民解决了用水困难。
  所以不仅司家后人,很多喝司家井水长大的邻居也都对这口井充满了感情。目前仍住在司家老院的司家媳妇唐元玲告诉我,自从这里造了这口井之后,五百年来一直是司氏家族的取水之地。
  “听我婆婆说,以前院子从不锁门,街坊邻居半夜需要用水,只要轻轻拨开门闩就可以进来打水了,一点儿都不担心。”谈起很久之前的事,唐元玲有点儿怀念那时热乎的邻里关系,不用互相防备。
  在大明湖改造工程中,司家老院作为历史建筑被保留了下来。


分享按钮>>司江伟: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明代贤臣翁萬達摘自明史卷198 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