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司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司氏论坛 >> 家教沙龙 >> 浏览主题 版主:司有和
 
 司氏企业   家教沙龙   人生感悟   地理信息   司氏字辈   新闻公告   司氏源流   司氏家谱   司氏名人   司氏寻亲   艺文赏析  全部分类
  主 题: 早期诱发方法谈之一:激发兴趣 已阅:6004 / 回复:1(楼主)


早期诱发方法谈之一:激发兴趣

安徽含山司氏23代孙  司有和


    “激发兴趣”,指的是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这是早期诱发模式的第一步。
    因为兴趣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如果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去学习。所以,家庭教育只能从兴趣入手,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而不能采用强制的手段。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正常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不是他有没有兴趣的问题,而是应该有什么兴趣的问题。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孩子学习知识,为将来的成长奠定基础,所以“早期诱发”模式中的激发兴趣,强调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激发的方向,一个是激发的方法。
    激发的方向,应该是孩子的发展方向,就是我在《早期诱发模式的操作步骤》第二步中所说的“方向”。因为理科、工科、文科、艺术等各门学科的内容不同,在激发兴趣时涉及的具体内容就不一样,激发时不能一概而论。一个很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你整天给他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并不合适。一个内向、不好说话的孩子,你非要送他去学钢琴也不合适。
    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由于帖子的文字篇幅有限,不能全部介绍,下面我就结合我的家庭教育实践,给大家介绍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好奇法。
    好奇心是大部分小孩子都具备的心理品质。而强烈的好奇心,会促使孩子对好奇的对象产生兴趣。我在家中对孩子教育时,就从这一点出发,注意在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因为我确定了孩子选择理科方向比较合适,所以在激发孩子好奇心时,我都是选择身边的科学知识来进行,以求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比如,坐火车时,我问东子:“车窗外的树怎么往后跑?”
   “因为车子在往前开。”东子回答。
   “那你再往远处看”我说“远处的树是往后跑?还是往前跑?”
    不看则已,一看孩子就糊涂了,远处的树怎么会朝前跑呢?整个大地看上去好像在围绕一个看不见的轴在转动,东子好奇地看着我:“爸爸,这是怎么回事?”
    东子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了,我就给他解释这其中的原因。

    再比如,在教东子学自行车时,我问:“我要把一个箱子从外屋推进里屋,这摩擦力是好是坏?”
   “不好,推起来费力。”东子回答。
   “那自行车轮子跟地面的摩擦力是好是坏?”我接上去又问。
    东子回答不了。我解释说:“自行车后轮和地面的摩擦力向后,那么它的反作用力就是向前,推动自行车往前,所以人在车上踩脚踏子,就可以往前行驶。”
   “那这个摩擦力是好的了。”东子说。
   “不全是好的,前轮跟地面的摩擦力就是不好的了。”
    东子又好奇地看着我,……

    还有,那是1980年的暑假,东子和妹妹都还在小学。一天下午,兄妹俩围着我在问这问那。突然他们指着墙上一个圆圆的光斑,问:“爸爸,那是怎么回事?”
   “你们说呢?”我没有直接回答。
   “太阳反射过去的。”兄妹俩都抢着回答。
   “是怎么反射过去的呢?”我又问了一句。
    两个孩子愣住了。
   “是这个小桌子!”东子抢了先。他大概是看到光从窗户进来,照在小方桌上。
   “不对!桌子是方的,那是圆的。”妹妹反驳说。
   “五斗橱的镜子是方形的,那也不是了。”东子看看屋里,除了小方桌外,只有五斗橱有太阳光。
    妹妹就到处找圆的东西。她发现只有妈妈梳头用的镜子是圆的,可它又不在阳光里,于是就犹豫地问:“是这个镜子吗?”东子一听,伸手碰了碰镜子,墙上的光斑立即动了起来。父子三人都笑了。
   “那圆镜子的阳光是从哪里来的呢?”两个小家伙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发出来。
    我就一边解释:照到五斗橱镜子上的阳光,反射到圆镜子上,再反射到墙上,就成了这光斑,一边用两块镜子做了几下多次反射的试验。
    我紧紧抓住这次机会,立即拿来一个脸盆,往盆里放了一枚5分硬币。然后让孩子向后退,一直退到刚刚看不见硬币的地方站定。这时,我按住硬币向脸盆里倒水,倒着倒着,兄妹俩喊起来:“看见了,又看见了。”我告诉他俩,这是光线折射的结果,并趁机介绍了一些光学知识。兄妹俩顿时对光学产生了兴趣,我说:“你们好好学习,将来进了中学就可以学到这些内容了。”
    类似的实例很多。回到乡下时,带孩子们爬山钻溶洞,看钟乳石,然后讲山、讲古迹;和孩子进城时,在公共汽车上,有位子也不坐,带着东子站在最前面,看司机如何开车;平时洗衣服在洗衣机排水、水流流出旋涡时,我就把孩子喊过来看,再用手指在旋涡中心的空洞处试试,告诉孩子那里的确没有水,然后再给孩子讲龙卷风形成的道理……
    身边到处都是科学,随时遇到随时讲,孩子并不感到这是专门在教育他。而实际上我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终于使孩子产生了对科学的兴趣。
    此外,给孩子推荐科普书,讲少年大学生的故事,也都是激发兴趣的方法。

                                                  2010-02-23

该帖子被siyouhe在2010-2-23 11:36:38编辑过
该帖子被siyouhe在2010-2-23 11:37:49编辑过
该帖子被siyouhe在2010-2-23 11:39:06编辑过

作者:siyouhe (2010/2/23 11:31:18)   回复此贴
  回复:早期诱发方法谈之一:激发兴趣 第 1 楼

光宗耀祖的司氏名门,功成名就的专家父子

         金牛辞旧岁,寅虎迎新春。新春伊始,中华司姓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族人推荐光宗耀祖的司氏名门,功成名就的司有和、司卫东父子的事迹材料,以飨族人。
        司有和,1945年6月出身于安徽省含山县司氏望族。 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1998年在中国科技大学任教,1998年7月作为人才引进调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作。 1993年国务院授予“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的荣誉,享受政府发给的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2008年8月,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和重庆市人事局审定批准为重庆市情报学学科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并因此于1996年获得全国妇联、国家教委联合颁发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奖”和“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的称号 .
        其子司卫东,1986年9月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九届少年班,在高年级时选择凝聚态物理学专业方向学习。1991年6月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为硕士-博士连读研究生,师从著名超导物理学专家赵忠贤院士,专攻凝聚态物理学中的超导物理学。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研究。2000年入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物理系继续从事超导研究,现为正研究员。
        中华司姓网坚信司有和、司卫东父子的成功经验,定会给华夏司氏族人以启迪和激励,共同创造中华司氏家族人才辈出的美好明天!


作者:司氏龙云 (2010/2/26 19:46:33)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8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8)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司氏论坛  执行时间:4,718.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司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