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漫谈

    中华燕氏网 2012-8-28 21:25:17 济南日报


    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如果这些你都能做到,那么就称得上是当代“孝子”。
       发布新“24孝”标准并不突然,今年6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来审议,修订草案中新增一条“常回家看看”,就曾引起社会巨大关注和争论。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流传数百年的“24孝”故事正是中国孝文化的集中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24孝”,人们也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争议。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表示,新“24孝”行动标准与旧“24孝”形成对比,就是想告诉大家,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对‘孝’文化的理解,既要传承又要有创新”。
       据称,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15个一二线城市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展开公众教育活动,宣传新“24孝”,活动将持续到2013年年底。
孝,是我国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它一直是我们的祖先极力提倡而推崇的,即使是在反封建口号提出了100多年的今天,我们还为之津津乐道,还在寻找“孝”之根源,制定“孝”之标准。作为延传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孝”有其自身的内涵,同时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如《孝经》,再如《二十四孝图》。
      现代人对于“24孝”的评价,大多数人最为熟悉的恐怕是鲁迅先生的杂文《二十四孝图》。鲁迅认为“24孝故事”是封建遗留的糟粕,认为这些故事等于“最黑暗的咒文”,不仅不能劝人孝顺,反而令人“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尤其是对“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则故事,认为是对孩子的侮辱,而且“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
        同时,也有人认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准则不应该完全抛弃,孝道作为维系和促进以家庭为细胞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仍然应该发扬光大。这也是今天有关方面推出并大力推广、宣传新“24孝”的愿望与目的。
       从郭居敬到陈少梅再到新时期,“24孝”已走过了600多年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24孝”的故事成为系列最初起源于元代,出自学者郭居敬编录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该诗选由历代24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结集而成。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又称《二十四孝图》,其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郭居敬所列孝子榜样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时间上看,有虞、周、汉、魏、晋、唐、宋;从层次地位上看,有帝王、大夫、书生、百姓;从年龄上看,有老者、成人、儿童;从内容上看,有至贫孝亲的、有危难救亲的、有显贵孝亲的。由于故事性强,经常被用作儿童启蒙的读物。其中,“啮指痛心”、“卧冰求鲤”、“孝感动天”等故事脍炙人口。“24孝”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以后又有人刊行《女二十四孝图》等,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多年的流传过程中,“24孝”故事产生了不同的版本。甘肃境内清理发掘的宋金时期的墓葬中就有砖雕或彩绘的“24孝”人物故事,计30个。敦煌遗书中的各类孝子传、孝子变文中有关孝子的事迹也很多。
       历代文人、艺人也多以“24孝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单就绘画来说,就有清代王素绘的《二十四孝图册》和已故国画大师陈少梅的《二十四孝图》等最广为人知。民国时期还曾出版“24孝故事”邮票。
       中国孝道故事远播国外,欧美国家也有自己的独特“孝道”
       作为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道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因此受到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普遍都推崇孝道,24孝的故事也都有所传播。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日本。
       日本的《御伽草子集》收录了《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尽管有些故事的情节不同,但与原作采用了相同的人物。二者形式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御伽草子集》中二十四孝的故事后面有尊崇孝道、宣传孝道的句子。也就是说在故事之外,更强调孝道在当下的实行。此外,日本还有两种古代抄本《孝子传》。
       而早在元末郭居敬版《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出版后不久,邻邦朝鲜就推出了高丽版《孝行录》。其人物故事几乎完全脱胎于中国的“24孝”。
       在同样受中国文化影响明显的东南亚国家,都有自己的孝子故事,如“目连救母”等等。这些故事都是在为孝子立传,其道德伦理基础与中国的“24孝”如出一辙。
       欧美国家的文化传统与东方文化有较大差距,较少提到“忠”“孝”的概念。但现代西方心理学家,以心理学的科学论点,同样强调了孝敬父母对人一生幸福的重要性。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就认为,一个人要想生活的幸福,就一定要与其家族系统产生良好的链接,而链接的关键,就在于其对于自己父母的接受程度。而从他们流传已久的“母亲节”、“父亲节”,也可以看出他们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与尊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传统孝道故事颇有争议
       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却普遍对24孝故事加以批评反对,甚至有人提出“24孝尽糟粕”的观点。《孝经》曾经在传统典籍中占有重要位置,一度有“《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的说法。然而到了近代,学术界或者一些著名的学者,对于《孝经》的评价却一直很低。在“十三经”里头,对于《孝经》的评价恐怕是最低的。有的学者干脆说,《孝经》花半个小时看看就够了。这在老一辈学者对待经典的态度当中,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特例。
       反对“24孝”的声音,鲁迅的鲜明观点可以作为代表。他认为这些故事是对人心灵的一种戕害,而且现实中根本不会有人实行。
       这种情况当然和“五四运动”以后的“非孝”思潮有关系。那个时候,人们提倡反封建,并认为封建社会里面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孝道。如果不把孝道反掉,忠君的思想也就反不掉,因为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剥离不了的。所以,五四时期兴起过“非孝”的态度。当时专门有这种文章,有的题目就叫《非孝》。
       当然,这样的一种态度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新文化倡导者们反对的只是“24孝”故事中不尽合理的地方,而对于中国传统的敬老、尊老传统,则并无反对与推翻之意。
       传统的孝道要去芜存菁,以扬弃的态度加以继承
       客观地说,不管哪一个版本,传统的“24孝故事”都良莠不齐。以鲁迅所批判的“郭巨埋儿”为代表,的确有违反人性的地方。时代不同了,古人能做的,我们未必能做;古人须做的,我们未必必须做;古人做得很好的,我们未必做得到。今天我们读“24孝故事”,当以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他们也许并非看重这些形式,要后人件件照办,而是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人世间“孝”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孝”?古人的解释也很简单,“孝”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父母给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父母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让你吃饱穿暖,所以你要照顾父母之温饱;你在父母怀抱有三年时间完全不能自立,完全依赖父母而生存,所以父母死后你要守孝三年。
       对于传统孝道,我们要去芜存菁,加以扬弃。其中的“愚孝”成分与明显不科学、违反人性的地方固然不应该盲目推崇,但其基本的道德核心却无疑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
       新“24孝”更契合老龄时代,还是背离现代子女的现实?
“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支持单身父母再婚”……这些颇具时代特色的新“24孝”标准一面世便引发争议。是与时俱进的新潮,还是空洞无聊的说教?
       支持者认为,这些标准契合老龄时代的中国现状。新浪网特约评论员傅达林称,新“24孝”不是愚忠愚孝的训教思维,而是触及了很多现代人容易忽略的内容,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对于正在步入老龄化时代的中国来说,对于年轻人压力很大的现实来说,这种提醒非常有必要。与传统“24孝”相比,新“24孝”有传承更有创新,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突出对老人的心理关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行为指向性,有助于唤醒民间风尚。
       反对者则认为这些标准背离了现代子女的现实。媒体评论员邓海建表示,在房子、教育、医疗的高压大道上,新“24孝”的要求无疑奢侈而残酷。无偿加班的劳资关系、层层设卡的高速公路、僵化刻板的户籍制度,令年轻人想实现新“24孝”标准中的大多数条款,基本上是“难于上青天”。
       新版“24孝”也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惭愧”、“检讨”是网友跟帖中出现较多的词汇。网友“云淡风轻”说,现在根本没有大把时间陪在父母身边,想尽孝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天涯社区的网友“带刺的玫瑰123”说,真是汗颜啊,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孝顺孩子的我也仅仅只做到了12个。而“天使在行动”则表示,标准再多毕竟是死的,有一份孝心,并付诸行动,比什么都强。
对比形象而朴素的老“24孝”,更凸显新“24孝”的单薄,以及口号化和形式化的毛病
       除了发布新“24孝”标准以外,2012—2013年度,“心系老年——— 孝心工程”将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15个城市,免费发放孝心宣传册,宣传新“24孝”行动标准的内涵、传唱新“24孝”歌曲和童谣,倡导新“24孝”行动。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崔淑惠介绍,此举旨在号召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孝老”,使老年人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
       这些措施有用吗?作家肖复兴说,“孝”的基础在道德,是道德派生出来的家庭与社会的伦理之花。如今,由于诸多原因导致的社会道德滑坡的严重程度,令人扼腕。如果仅仅靠新“24孝”这样类似口号式样的号召去扭转,恐怕有些难度。
       他认为,老“24孝”,即使今天有不足甚至过时的部分,但其中的每一“孝”,都是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以人物与故事为载体形成的文化积累。对比形象而朴素的老“24孝”,更凸显新“24孝”的单薄,以及口号化和形式化的毛病。这不仅显示出有些部门以创新为借口而对传统孝文化理解的偏颇,甚至缺乏足够的尊重,更凸显有些部门面对这样牵涉千家万户的老龄化问题,应对的思路还是有些简单。
       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博士说,政府发布指导民众私人事务的标准是否合适暂且不论,不断要求成年人更好地照顾父母一事表明,在一个不断老龄化的社会里,由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很低,的确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照。
       “中南民族大学学生会”发布微博称,新“24孝”出台,不是硬性要求,你也可以反驳孝敬不能量化,但却可以提醒我们,父母正在慢慢变老,我们却依旧回报得太少。
       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是不相同的,每一个儿女对父母的尽孝方式也不一定是相同的,行动标准也恐怕覆盖不了尽孝的所有行动,农村和城市的差别也十分巨大。“这个标准在城市里推行或许不错,但如果放到农村,起码有一半都不太现实。”网友“杭州论坛”表示,自己父母还在农村老家,“对这些没有退休金的老人而言,子女及时给生活费,定时带他们做体检,陪他们聊天才是比较实际的尽孝办法。”
       尽管现实中的情况千差万别,但却不必据此看轻新“24孝”行动标准。对更多人来说,新“24孝”标准不是标准而是镜子,不是教条而是提醒,不是训教是而倡导。我们无妨换一种心态和眼光看待,把其当作尽孝的建议,对照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孝顺,更关心、关注父母的生活与精神状态,这或许才是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的真正意义所在。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