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氏名人故地(3):河南三门峡甘棠苑

    中华燕氏网 2013-11-21 15:40:07 燕飞编辑


                                召公精神流芳千 古遗爱千秋

    甘棠苑,位于三门峡(陕州)风景区内原陕州古城的北大街,是由民营企业家吴启民先生投巨资修建的。该苑于1999年动工,到2001年4月竣工对外开放。占地18亩,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是一处在原遗址上修建集人文景观与园林艺术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如今甘棠苑与钟鼓楼巧妙地连为一体,秉承古祠遗风,亭台楼阁、幽径曲水、怪石修竹、浮雕名匾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钟鼓楼,又称谯(qiao)楼,始建于唐,跨街而建,气势恢弘。楼下用大青砖砌起的拱门系原来的北城门,据记载原拱洞下方立有十九根木柱,代表河陕汝道的十九个郡县。每根木柱上都挂有一个木笼,里边装有官靴和官帽,素有清官留靴赃官留帽一说。它是古城百姓对历代官员是否清廉的褒贬评论。楼上有吉祥大鼓,系古代“晨钟暮鼓”敲击之用。关于这面鼓还有一个故事:在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金将娄宿率军攻打陕州,石壕尉李彦仙率众奋起抗敌,誓与古城共存亡。他的妻子登上城楼击鼓助阵鼓舞士气,多次击败敌人的围攻。终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于建炎四年,陕州城被金兵攻破。李彦仙身中数剑,耻于被俘,出北城门投河自尽,年仅36岁。这面鼓就是仿造原陕州城鼓楼上的大鼓,为纪念李彦仙而制作的。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口大钟,是用青铜制成的。它有一个奇特的功效,能够定向传音,声音余震长达四分钟之久。关于这口钟也有一个故事:在盛唐时期,武则天驾临东都洛阳,每天都能听到悦耳动听的钟声,使她产生了好奇之心。于是就命大臣去寻找钟声来自何处,大臣奉命率众翻山越岭跋涉数日,终于找到陕州的钟楼。禀报武则天后,她下旨将钟运到洛阳,当运钟队伍行至陕州边境时,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车马难以前行,大钟好像被磁铁吸住一般,难以挪动。大臣只好如实禀报圣上,武则天听后感到十分吃惊,只说了四个字“天意难违”,随即下令将钟运回原处。大钟停运的地方被人们称之为“磁钟”,一直沿袭至今,就是现在的湖滨区磁钟乡。钟鼓楼的正面是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亲笔题写的“钟鼓楼”和范曾先生题写的“云浮千秋”;背面是范曾题写的“江山万古”,两边是由著名作家贾平凹书写的楹联:“世长势短莫以势欺世,人多仁少须以仁择人”。 当代书画大师启功、范曾、钟明善、爱新觉罗·溥佐、茹桂等名家的丹青墨宝均是甘棠苑、钟鼓楼点睛收藏之作。
  甘棠苑也称召公祠,是在原召公祠的遗址上修建的,西周初期,武王去世,年幼的成王即位,由周成王的两个叔叔周公、召公分陕而治,辅佐朝政,“周公营洛,召公主陕”。召公姓姬名奭(shi),西周初期的著名政治家,三公之一。由于召公体恤民情,广施惠政,深得百姓爱戴。后来,百姓自动捐资修建召公祠,院内栽种甘棠树,以示对召公的纪念。故陕县也称甘棠县旧治。历代诗人也动情赋诗赞颂,韩雄诗曰:“春桥杨柳应齐叶,古县甘棠也作花。”
  “甘棠苑”这幅匾额是由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提名,满清皇族爱新觉罗.傅佐题写的。著名书法家茹桂先生题写对联:“倡廉风年年珠圆玉润,顺民意时时月朗气清”及东映壁上的“廉风垂范”四个大字,左边是著名画家范曾题写的“甘棠遗爱及召公画像”。在苑内有一块湖石近似于古代建筑物的影壁,这块巨石重25吨,是经过湖水长期冲刷自然形成的。仔细望去,其形状似象非象,似龙非龙。阳光直射上去,朦胧中它便似祥云缭绕,云龙腾空,“大象无形”的玄机便油然而生。河南省书协副主席张高山欣然提笔“大象无形”。大象是吉祥的象征,它寓意中华民族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巨石底座上“圣址千秋”说明圣人召公当年曾在这里居住,同时也希望甘棠苑能成为纪念召公,弘扬召公精神的圣址。让召公精神流芳千古,遗爱千秋。
  甘棠苑东有一碑亭名曰“清风亭”,取自明代诗人李元伯“在昔召公去,国人爱棠树。如今树以空,时复吹清风。”的诗句。亭下竖着一块高2米宽1米的巨型石碑,镌刻着吴启民先生撰写的《甘棠苑记》,记述了他建苑的初衷。碑文精炼,寓意深刻,文笔流畅,使人反复吟诵,不觉乏味,倍感情真意长,荡气回肠。苍劲有力的镌刻,更为其增光添彩。当夕阳西下,站在碑亭脚下,似有缕缕清风拂面而来,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大象无形后边有三道用汉白玉雕砌成的石桥,建筑别致,小巧玲珑,独具一格。在桥的两侧分放着两块非常有灵气的湖石,东边叫“恐龙悟道”,西边是“猛虎初禅”,寓意深刻。桥下潺潺流水,每当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水中反射霞光万道,石桥之上五彩斑斓,犹如飞虹,使人流连忘返。三道桥名各异,中间玉桥叫“静心桥”,即平心静气之意,劝导人们顺境不骄,逆境不燥,时时保持一颗平常心。左边为“清心桥”,意思是面对充满诱惑的世界,要清心寡欲不要为私欲而堕落深渊。要像召公一样清正廉明,德播四海,爱结民心永受人们的爱戴。右边为“静心桥”取其净化心灵之意。走过石桥,让人们心灵来一次净化,将灵魂中的杂念荡涤净尽,忘掉功名利禄,为民全心全意。
  石桥后面是一尊巨大的塑像,为本苑纪念的圣贤召公。他双目炯炯有神,这位数千年前的行政官员,为政清廉,垂爱民生的道德规范,已经在中华大地扎下了牢牢的根基。召公没有留下巨著鸿篇,没有留下警世恒言,甚至没能留下只言片语。然而,他却把自己留给了煌煌三千年历史,留给了一代一代生息繁衍的中华民族子孙。
  召公殿是在原召公祠主殿的遗址上修建的,是整座苑林中占地面积最大最宏伟的建筑。殿内有一根雕,是从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运过来的千年榕树之根,也许是召公精神感动了天地,因此大自然赐给我们如此的绝世佳品,再现了数千年前召公在甘棠树下执政的情景。根雕一侧是茅草棚,一侧则是甘棠树。若细细观察,上边还有大鹏展翅,神龟细语,海豚起舞,少女献艺,弥勒诵经,信鸽翱翔,令人神往。不时吸引游人点燃香火,赤诚跪拜。
  苑中有荷花池,到了夏季,池里莲花怒放,硕大的绿叶铺满水面,犹如一幅诗情画卷,吸引着众多游人的观赏。荷花池中还有一荷花女的塑像,关于她还流传一个美丽的故事:陕塬有一女子名叫荷花女,心灵手巧,做的鞋美观结实穿着舒服。她被恶少看中,想占其为妾,荷花女就跑到甘棠树下找召公告状被救,为感召公恩德,荷花女做鞋相赠。因鞋中有荷花香精,穿着不出脚汗,召公加倍付钱,并约定常为其做鞋。从此此鞋流行于世,人们称之为“召公鞋”。荷花女看人做鞋,若是贪官,给钱再多也拒之门外,若是清官廉吏,分文不收。此风世代相传,在陕任职的官员,走时清官留靴,百姓赠召公鞋,贪官污吏留下乌纱,百姓将其挂于钟鼓楼下,以示公允。
  在甘棠苑遗爱阁西南走廊下有幅大型浮雕长廊,高2米,长22.7米,是用27块芙蓉红大理石镌刻而成,整个浮雕有武王伐纣、牧野大战、勤政爱民、鼓励农耕、崤岭抗旱、同舟共济、棠树论政等片段组成《甘棠遗爱》这一主题。整个画面构思严谨,布局合理,大气磅礴。人物线条流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向人们展示了数千年前召公清廉勤政,体恤民情所经历的重大事件。特别是在治理陕邑时所留下的感人情景,确是艺术珍品,苑中愧宝。
  绕过碑廊在路中间立有一巨石,名为“圣喻碑”铭文交相生辉。其铭曰:“尔奉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宋太祖赵匡胤,公元九六五年灭蜀后,令所属郡县将孟昶戒谕中此四句警言,刻石碑于衙内,以戒百官,后人称之为戒石铭。蜀帝孟昶的铭言和宋帝赵匡胤刻铭文与各郡县以戒百官,可谓用心良苦,振聋发聩,同时这铭文对今天也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甘棠苑西南遗爱阁前的景点“甘棠会贤”,前边两块竖起的石柱上镌刻的是清末著名政治家梁启超先生7岁时应对父亲一位客人出的上联“东篱采客陶潜菊”,对曰“南国人怀召伯棠”这充分体现了召公风范在梁启超幼小的心灵上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影响他的一生。台上一颗甘棠树下镌刻着书法大师范曾题写的甘棠诗,一边还有召公座椅及草棚,再现了数千年前召公理政的情景:公元前1100年,周召二公分陕而治,周公营洛,召公治陕。他常下乡巡视,在田间地头处理民间事务,了解百姓疾苦,听讼诀狱,扶持农桑。那时黄河泛滥成灾,召公在甘棠树下和百姓一起商讨救灾大计,共谋抗旱方略,并与百姓一起早出晚归寻找水源。一日来到崤岭,太阳落山,地方官吏要乡民腾出房屋让他歇息,他马上制止曰:“不劳一身,而老百姓,不是仁政。”这样,召公就在山野的甘棠树下休息,摘吃棠梨果子解渴充饥。召伯惠政,深得民心,所辖区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淳朴。人们编成歌谣,广为传颂,后收入《诗经.召南》。甘棠就此成为热爱黎民百姓,体恤民间疾苦的一种象征,人们用“棠荫”比喻清官良臣政绩。现在台上的两棵甘棠树是从甘山公园移植而来,虽不枝繁叶茂,但仍能让我们看到召公体恤民情,关爱百姓的感人情景,耳边响起“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的歌谣。
  苑内的遗爱阁,厚重而质朴,两层的建筑,可容数十人同时登临,遗爱阁内供奉着佛祖、菩萨,佛法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是点化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至善满园的教育。是远离凡世尘嚣,静心行善的圣地。
  甘棠苑不仅有名家丹青墨宝,诗词佳作,绘画雕刻,优美典雅的亭台楼阁,茂林修竹,奇花异草,小桥流水供人们欣赏。更重要的是召公的爱民慈善之心像雨露一样滋润尘世上芸芸众生的心田,使其感悟至深。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