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氏网新闻】 范阳郡与涿州考
- 中华燕氏网 2013年12月5日 新浪博客
“范阳”,春秋、战国为燕涿邑。秦为上谷郡地,汉置涿郡。三国魏皇初七年改为范郡,晋武帝改为范阳国,北朝魏又为范阳郡,隋废。唐降为范阳县,属幽州(天宝初改幽州总管府为范阳郡,署大都督府,治所在蓟县,辖境相当今大兴、宛平、昌平、房山、安次宝坻等县之地。)。代宗大历中又于县东置涿州。明以范阳郡省入。明清借属顺天府。公元1913年改为涿县(今为涿州市),属河北省。
涿州位于冀中平原,距北京天安门广场62公里,古有“幽燕沃壤”,“督亢膏腴”之称,是一座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秦置涿县始,三国魏时设范阳郡,元为涿州路,明清时期先后隶属北平府.顺天府,民国时称涿县,始隶属于河北省。1986年撤县建市,素有“天下第一州”之美誉。乾隆皇帝有对联一幅称道:“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至今市区内的主要街道有仍有范阳路,范阳东路。
说起范阳与涿的郡县划分与归属问题,欲言其详却也真有点麻烦。由于岁月蹉跎,人世沧桑,它们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叫法,甚至翻来覆去,容易混淆。下列名称都有称呼过,例如:范阳县、范阳郡、范阳国、涿郡、涿州等等,实在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据历史记载,秦始皇在位时(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曾在涿水流域设置涿郡。秦代还在范水(又称易水)之北岸建范阳城,并设置范阳县。西汉时代,汉昭帝的御史大夫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代)曾经指出:“燕之涿、蓟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说明涿都属燕之地,在战国时已经是富甲一方的商贾名城。至东汉时代,章帝刘焊在位之时又把涿郡改名为范阳郡。当时范阳郡统辖8个县,即:涿县、范阳县、良乡县、方城县、长乡县、遒县、故安县和容城县。不久,又将郡名掉回来,即把范阳郡改名为涿郡。至三国时代,魏文帝当政时,再把涿郡之名换成范阳郡。而隋代却废除了范阳郡名,恢复了先前涿郡之名。
唐代以来,也有多次变易。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把原来的涿县改名为范阳县,并在这里设立涿州。涿州包括了范阳县及其他别的县,但州治设在范阳县。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24年),又改幽州为范阳郡。至宋代,则将范阳郡易名为涿水郡。明清以来,恢复涿州、范阳县之称。如扣字面,乾隆皇帝却在他的诗作中说是“天下范阳第一州”。如扣字面,乾隆讲的是“范阳州”,而不是涿州。有人认为,范阳州也罢,涿州也罢,反正是一回事。但从真来说,却州是州,县是县,郡是郡,不能“张冠李戴”。
范阳故城于秦代建成,在今河北省定兴县南 20公里的固城镇。而涿泛指涿水流域。涿水源出于河北省涿鹿县涿鹿山。北宋时代的地理学家乐史著有《太平寰宇记》,凡200卷,书中指出:“涿水源也范阳用劲西土山下。”如不作精心追究,现今河北省涿州市可以涵盖古之涿地。以涿州原县城与定兴县固城镇作比对,两者相距仅40多公里。

分享按钮>>【燕氏网新闻】一支箭就能杀死敌人
>>史上最有骨气文人:873亲人被当面杀死不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