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氏名人故地(17):河南偃师(西亳)

    中华燕氏网 2013-12-7 10:53:32 燕飞编辑


                            唐朝追赠谏议大夫燕钦融的故里

    偃师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中原腹地,东邻巩义市,西接洛阳市郊区和孟津县,南倚嵩山,北临黄河。东距郑州90公里,西距洛阳30公里,与龙门石窟、白马寺、少林寺等风景名胜区毗邻。偃师不仅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还是丝绸之路东起点和客家先民的首次南迁地。

    偃师,古称西亳。据《读史方舆纪要》:“周武伐纣,回师息戎,因我偃师”。周武王伐纣之后,回师西亳,息偃戎师,马放南山,牛放桃林,表示不再用兵,偃师因此而得名。春秋时,偃师名尸氏,缑氏之名亦见于典籍。战国,偃师、缑氏为畿内邑。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置偃师、缑氏二县,均属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仍置偃、缑二县,又有平县(故城在偃师西北25里),同属河南郡。新莽元年,改偃师为师氏县,缑氏为中亭县,平县为治平县。东汉恢复西汉建置。三国沿东汉建置,属魏国。西晋,省偃师入洛阳,又省平县。单设缑氏县,属河南郡。东晋因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缑氏并入洛阳。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复置缑氏,仍属洛阳郡。隋开皇十六年,废缑氏置偃师,属河南郡。大业初复置缑氏县。唐初,诸州县因地位是否重要和人口多寡,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偃师为畿县,缑氏为次赤县。贞观十八年,省缑氏。上元二年复置缑氏县。偃、缑两县初属洛州,州、县均属陕东道大行台,后属都督府。开元元年后属东都河南府。五代仍依唐置。宋庆历二年废偃师,四年复置。熙宁五年降偃师为镇,入缑氏。八年复置偃师,降缑氏为镇,属西京河南府。金太祖收国元年置偃师、缑氏二县,偃师属中京金昌府。元,偃师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河南府路。明洪武元年,省缑氏入偃师,属河南行中书省河南府。洪武九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属河南布政司河南府。清,沿明建置。民国初年实行道尹制,偃师属河南省河洛道。14年属道尹公署。16年道尹制废,属河南省政府豫西行政长官公署。22年省下置督察区,隶属河南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3年日军入侵豫西,偃师沦陷。是年10月22日,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在县南建立偃师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豫西一专区。民国34年9月,抗日先遣支队南下,中共领导的地方武装撤回太岳区,县南一带仍归国民党管辖。1948年4月偃师解放,偃师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太岳五专区。6月改太岳五专区为豫西一专区。1949年2月改豫西一专区为洛阳行政区。1952年3月改洛阳行政区为洛阳专区。偃师随之改变隶属关系。1967年11月28日,偃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隶属洛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恢复县人民政府,隶属洛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9月1日实行市管县,偃师县归洛阳市人民政府管辖。1993年撤县设市。

    偃师是唐朝追赠谏议大夫燕钦融的故里。

    燕钦融,洛州偃师人也。景龙末,为许州司户参军。时韦庶人干预国政,盛封拜群从子弟。又与悖逆庶人及驸马都尉武延秀、中书令宗楚客等将图危宗社。钦融连上奏其事,庶人大怒,劝中宗召钦融廷见,扑杀之。宗楚客又私令执法者加刃,钦融因而致死。睿宗即位,下制曰:“故许州司户参军燕钦融,先陈忠谠,颇列章奏,虽干非其位,而进不顾身。永言奄亡,诚所伤悼,方开谏路,宜慰窀穸。可赠谏议大夫,仍令备礼改葬,特授一子官。” 
    先是,定州人郎岌,亦备陈韦庶人及宗楚客将为逆乱之状,中宗不纳,而韦庶人劝杖杀之。睿宗即位,追赠谏议大夫。

    据洛阳市地方史志编委会编的《千年帝都百代帝王》一书记载,燕钦融是许州的参军,向李显发了一份机密奏折,指出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不仅淫乱后宫,干预朝政,而且朋党为奸,危及社稷。他建议李显严加惩治,以防发生不测。 
    李显对燕钦融十分恼怒,把燕钦融调进京城问罪。燕钦融毫不屈服,反而揭发韦后和安乐公主的更多丑闻。 
    韦皇后被激怒了,便命令武士将燕钦融当场摔死,并且跟安乐公主商量要除掉李显。安乐公主一心想当“皇太女”,将来能像祖母武则天一样做女皇,因此极力支持母亲韦皇后做皇帝。 
  母女二人经密谋,最后由韦皇后将毒药放进李显最爱吃的饼里,由安乐公主送给李显吃。李显边吃边夸好吃,夸着夸着就觉得肚子痛,倒在地上直打滚,韦皇后还假意地问李显是怎么回事儿。 
  李显已痛苦得说不出话来,他看着自己最信任、最亲爱的妻子,指着自己的嘴,当晚就死了。好可怜的傻男人哪!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