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任驻韩大使谈朝战

    中华燕氏网 2014-4-2 10:54:53 快乐老人报


    绕道香港赴任一路上忐忑不安
    1992年8月24日,中韩正式签署建交公报。几天后,杨尚昆主席发布命令,任命我为中国首任驻韩国大使。9月12日,我起程赴汉城(今首尔)履新。当时,我国尚未开辟班机航线,去汉城只能取道香港或东京。我选择了香港这条稍近一点的路线,早上6点就匆忙赶往首都机场,中午抵达香港启德机场。
    一路上,我既有几分兴奋,又夹杂着几分忐忑。中韩建交还不到20天,而台湾已在韩国经营了40多年,韩国社会更有相当大的亲台势力,他们对中韩建交持不满或否定态度,甚至认为韩国政府顺应世界上一个中国的潮流,是“对老朋友的背信弃义”。这些对我开展工作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傍晚时分,飞机降落在金浦机场,韩国外务部仪典次长金光东来迎接我,机场休息室也已挤满记者。次日,几乎各报均登载了我到达的消息,还登了我走出机场的照片。
    穿中山装面见韩国总统递交国书
    我从北京出发前,中韩两国外交部就已商定,我到达汉城后尽快安排递交国书。我抵汉城次日是星期日,星期一刚上班,韩国外务长官李相玉就告诉我,卢泰愚总统将于第二天上午接受我的国书。韩国外务部官员说,这么快就递交国书,这在韩国外交史上是一个新纪录,一般大使到任后要等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1992年9月15日上午,卢泰愚总统接收了我递交的国书后,单独在会客室会见我。他表示,韩中两国关系悠久,有着相同的历史和文化,两国长期隔绝和互不来往是不幸的。
    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就是递交国书时的服装问题。按韩方礼宾规定,大使及陪同的外交官应穿燕尾服,以示庄重。可我们没有燕尾服,做也来不及,更重要的是中国外交官还不兴穿。韩方说可以给我们借,但我们觉得如此郑重的活动,穿借来的衣服不合适。韩方见实在没有办法,只得同意我们穿中山装。
    反击记者的咄咄逼人遭指责
    经与韩国外务部协商,我决定按当地习惯,于10月9日接受有关记者集体采访,并于16日举行记者早餐招待会。
    10月9日的会见开始不久,记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朝鲜战争问题上,有人称:中国志愿军参战给韩国国民带来严重灾难,中方是否愿向韩方道歉?为避免争论,我只笼统地表示中国关于朝鲜战争的立场是众所周知的,现在中韩已经建交,可以不再关心这样的问题。但是,记者揪住不放,咄咄逼人,一定要我做出回答。我不得不反击,表示“中国是在边境受到威胁后参战的,也是受害者,中国没有也不会向谁道歉”。次日,韩国各报几乎都报道了这次会见,有的指责我“傲慢无礼”。
    出现这种情况,违反了我们举行记者会的初衷。16日的早餐会上,又有记者就朝鲜战争问题发问,对此我强调指出,中韩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可能有所不同,但这并没有影响两国建交;现在我们应求同存异,着眼未来,共同努力,使两国关系向前发展,而不是纠缠过去。我这样一说,就等于把提问的门给关死了。早餐会后,韩国舆论做了详细报道,虽仍有微词,但语气缓和多了。
    台湾撤离时肆意破坏“大使馆”馆舍
    1993年2月5日,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日子,原台湾驻韩“大使馆”使用了40多年的明洞馆舍,经过3个多月施工已修复完毕,我们于这天上午9时,在使馆大门右侧挂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馆牌。
    明洞馆舍这处房产系我国清朝商人购买地皮兴建,台湾在上世纪60年代又进行了建设。中韩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接触后,台湾当局感到韩台关系可能生变,曾企图将这处房产和地皮变卖,遭到当地华侨反对,汉城华侨组成护产委员会,为保护祖传遗产同台湾“使馆”展开斗争。台湾撤“馆”后,对建筑进行了肆意破坏,断水断电,地毯被揭开,我们只得进行维修。
    馆舍维修完后,我们准备迁入时又发现新问题:馆舍外面不远的台湾国民党驻汉城总部每天还升旗。按中韩建交协议,台湾这样做是不能被允许的。在我们多次向韩国外务部提出交涉后,台湾方面在韩方压力下被迫停止升旗。
 


分享按钮